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叠加图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
1
作者 王秀芳 申继红 +1 位作者 景永明 李世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叠加图的原理及其在动态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例与形态信息有关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窦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性心律+房性心律、窦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双腔起搏器DDD工作方式+VAT工作方式),结合Lorenz散点图、心电瀑布... 目的探讨叠加图的原理及其在动态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例与形态信息有关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窦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性心律+房性心律、窦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双腔起搏器DDD工作方式+VAT工作方式),结合Lorenz散点图、心电瀑布图、逆向技术分析并总结叠加图的原理及优势。结果室性心律呈宽QRS波形态,而窦性心律呈窄QRS波形态,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节律的快速分离;窦性心律P波直立,而房性心律P波倒置,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节律的快速分离;窦性心律P波直立,而交界性心律无P波,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节律的快速分离;双腔起搏器DDD工作方式下可见AP及VP双脉冲,而VAT工作方式下可见VP单脉冲,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起搏方式的快速分离。结论叠加图在分析包含形态信息变化的动态心电图中有独特优势,是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的另一高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叠加图 窦性心律 室性心律 房性心律 交界性心律 起搏方式
下载PDF
心电瀑布图在快速识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各种逸搏心律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瑞 马凌 +3 位作者 焦丕奇 曾伟华 景永明 刘津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房性、室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快速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合并有上述三种逸搏心律的SSS病例,在常规观察其心电散点图的基础上,进一... 目的探讨房性、室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快速分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合并有上述三种逸搏心律的SSS病例,在常规观察其心电散点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心电瀑布图特征;结合心电瀑布图的逆向技术,分析和总结三种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及其与相应心电图的对应关系。结果SSS患者在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三种保护性逸搏心律(房性、室性、交界性逸搏心律)的频率接近,相互竞争、反复交替,其心电散点图、RR间期直方图等常用分析工具揭示的特征不明显,但各种心律的心电瀑布图却特征各异,为快速分析此类病例提供了捷径。正常窦性心律的R峰带水平居中,宽度小于120 ms,色谱代表QRS波群的高度;P峰带、T峰带平行分居于R峰带上下,宽度与色谱分别代表P波、T波的时限和极性。窦性心律的三峰带心电瀑布图宽度、色谱若有变化,则意味着节律变换,其中房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变色,R峰带、T峰带正常;室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消失,R峰带变宽变色、T峰带变色;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心电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消失,R峰带、T峰带正常。结论心电瀑布图可用于快速识别SSS患者中的各类逸搏心律,在心电大据分析中能弥补心电散点图及RR间期直方图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心电瀑布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性逸搏心律 室性逸搏心律 交界性逸搏心律
下载PDF
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乔爱科 潘友联 董念国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6-780,共5页
为了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首先按照Labrosse提供的临床手术指导尺寸,建立基本的主动脉根部几何模型;改变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窦部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以及窦管交... 为了探讨窦管交界和窦部直径对主动脉瓣关闭功能的影响,首先按照Labrosse提供的临床手术指导尺寸,建立基本的主动脉根部几何模型;改变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窦部直径(分别为基本模型的1.2倍和0.8倍)以及窦管交界直径和窦部直径(均为基本模型的1.2倍),共建立6组几何模型.窦部和瓣叶均施加0~10.665 kPa线性变化的压力负载,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研究主动脉根部从接近关闭到完全关闭过程中,模型受到的最大应力数值和位置、瓣环直径变化以及对合区域面积比.计算结果表明:6组模型的主动脉根部最大应力值均出现在瓣叶和窦部接合位置,且最大应力值的范围是567~601 kPa,与Marom、Labrosse和Katayama的计算结果接近;窦管交界直径增大为基本模型的1.2倍时,瓣环直径扩大8.3%;6组模型的对合区域面积比计算结果相对变化不超过5%.结果表明:窦管交界变化比窦部直径变化对瓣环直径的影响大,而同样的主动脉根部结构,增大瓣环直径会减少瓣叶的有效对合,从而影响主动脉瓣关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窦管交界直径 窦部直径 瓣环直径 对合区域面积比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鸿 邱龄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植入电子起搏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起搏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物起搏是指利用细胞分子...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和功能减退而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的综合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植入电子起搏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起搏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生物起搏是指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对受损的自律性节律点或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进行修复或替代,使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得以恢复。生物起搏包括基因生物起搏,细胞生物起搏和基因工程干细胞生物起搏。现就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取得的进展与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 干细胞 生物起搏 缝隙连接蛋白
下载PDF
术中横窦、乙状窦简易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洪文瑶 刘宇清 +4 位作者 王健红 张文清 廖正俭 郑诗豪 黄绳跃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术中横窦、乙状窦简易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选择拟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31例。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制作颅骨三维虚拟模型,以二腹肌沟及其颅骨表面延长线为 y 轴,二腹肌沟顶点为原点O,构建直角坐标... 目的探讨一种术中横窦、乙状窦简易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选择拟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31例。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制作颅骨三维虚拟模型,以二腹肌沟及其颅骨表面延长线为 y 轴,二腹肌沟顶点为原点O,构建直角坐标体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角(tran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的坐标值,指导术中横窦、乙状窦定位和骨瓣成形。最后,分析TSSJ在坐标系中的分布,总结其定位误差值及损伤发生率。结果在虚拟模型坐标系中,右侧16例患者(88.9%)TSSJ分布于右上象限,坐标平均值为(6.24±4.14,17.28±4.64),左侧11例患者(84.6%)位于左上象限,坐标平均值为(-4.1 ± 5.41 ,20.69±6.13)。所有患者术中均准确定位TSSJ,其定位误差值为(0.2~0.5)cm,平均为(0.37± 0.11)cm 。形成骨瓣过程中,2例患者(6.5%)出现横窦、乙状窦损伤,术后均无发生脑脊液漏、皮下积液、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通过寻找有效解剖标志,构建直角坐标系,利用三维重建技术确定TSSJ的坐标,这种简易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术中静脉窦准确定位,减少骨瓣缺损,操作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乙状窦交角 定位 直角坐标系 三维虚拟模型
下载PDF
三维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桂彪 苏江 +3 位作者 谢正德 池超超 李松年 李奋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CT(3D-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科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ra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 目的评价三维CT(3D-CT)定位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科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技术对横窦-乙状窦夹角(trasverse sigmoid sinus junction,TSSJ)进行精准定位,进行乙状窦后入路个体化骨瓣开颅手术。结果 23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的"关键孔"位置均位于横窦-乙状窦夹角内侧缘,无损伤乙状窦和横窦,骨瓣开颅后横窦沟下缘、乙状窦沟内侧缘及横窦-乙状窦沟夹角均获得满意的显露;术中骨瓣复位良好,颅骨缺损明显减少,无发生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结论运用三维CT精准定位,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是安全、快捷、微创的方法,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开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孔 横窦-乙状窦夹角 三维CT定位 乙状窦后入路 颅骨切开术
下载PDF
窦房结位点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应用
7
作者 郑天中 何志中 方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2期89-90,125,共3页
通过对60具成人尸体的调查,将心脏分为垂直位,中间位和横位三型。窦房结位点的体表投影位于右侧第二、三肋间距胸骨旁线0~20mm范围。垂直位心脏的窦房结位点稍低并略偏外侧;横位心脏的窦房结位点稍高并略偏内侧。
关键词 窦房结位点 体表投影 腔房点
下载PDF
Modified Kuramoto Phase Model for Simulating Cardiac Pacemaker Cell Synchronization 被引量:2
8
作者 Motohisa Osaka 《Applied Mathematics》 2017年第9期1227-1238,共12页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ick sinus syndrome, which is due to the dysfunction of the sinus node, may result from the sparser gap junctions and/or lower intrinsic frequencies of pacemaker cells that occur with aging....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ick sinus syndrome, which is due to the dysfunction of the sinus node, may result from the sparser gap junctions and/or lower intrinsic frequencies of pacemaker cells that occur with aging. Hence, in this paper, the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 of pacemaker cells that lie in the sinus node of the heart is examined using a modified Kuramoto phase model. Although each element always interacts with all the others in the Kuramoto phase model, in the proposed model, each element interacts only with the neighbors over a certain time (called the interaction time) during Phase 4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The pacemaker cell elements are arranged on a square lattice, and each element connects with the elements surrounding i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versity of intrinsic frequencies of pacemaker cells may be necessary for synchronization. Moreover,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invalid connections causes the elements to take more time to synchronize until eventually they do not synchronize at all, and decreasing the intrinsic frequencies of the elements prevents them from synchronizing. Probably these elucidate the cause of sick sinus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chronization Sick sinus Syndrome OSCILLATOR OVERDRIVE Suppression Test Gap junction
下载PDF
POSSIBILITIES TO MODIFY AV CONDUC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9
作者 I.V.Antonchenko S.V.Popov +1 位作者 G.M.Savenkova V.V.Aleev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65-165,共1页
Most of atrial fibrillation(AF)pts have organic artrial injury which ismaintained at modified AV conduction as an AV substrate.Nevertheless this procedure allows to control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rate(VCR)in AF pts.S... Most of atrial fibrillation(AF)pts have organic artrial injury which ismaintained at modified AV conduction as an AV substrate.Nevertheless this procedure allows to control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rate(VCR)in AF pts.Supposing that "slow" pathways potentials arepotentials of atrial fibers eonneated with the AV node we used highfrequency current in the meadseptal right atrial area in 24 pts aged 52-74(mean 66±4.9 yrs)having paroxysmal(n=16)and chronic(n=8)AF.AF was induced in pts who had sinus rhythm before ablation andif VSR exceeded 50-70 beats/min the procedure was repeated.Favourable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18(75% of pts).These pts didnot reveal decreased Wenekebach point or increased effectiverefractory period of the AV junction.VSR decreased from 163±27 to65±9(p=0.001)during AF.Then atropine was given and if VSRexceeded 120/min we considered the procedure to be ineffective.Digoxine and beta-blockers which were ineffective before ablationbecame effective to control VSR after it.From 6 to 12 months afterthe procedure,these pts underwent exercise testing(AF was inducedin the sinus rhythm pts):maximum VCR was 116±10.8/min.Becauseof the procedure inefficacy,complete AV block was reached duringablation in 2(8%)pts in whom artificial pacemaker was implanted.Thus modification of AV conduction is an effective procedure tocontrol VSR in AF pts and allows to flee 75% of pts fromantiarrhythmic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RILLATION sinus RHYTHM PAROXYSMAL conduction exercise IMPLANTED ablation junction repeated
下载PDF
基于“三维象限法”分析横窦-乙状窦移行区的解剖特点及其定位效果
10
作者 彭露露 刘展 +2 位作者 陶胜忠 耿晓腾 马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目的基于“三维象限法”分析横窦-乙状窦移行区(TSSJ)的解剖特点,并分析“三维象限法”的定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CT检查的患者50例为三维影像重建组,采用“三维象限法”定位TSSJ,比较三维影像... 目的基于“三维象限法”分析横窦-乙状窦移行区(TSSJ)的解剖特点,并分析“三维象限法”的定位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CT检查的患者50例为三维影像重建组,采用“三维象限法”定位TSSJ,比较三维影像重建组左侧和右侧TSSJ位置、枕外嵴从枕骨粗隆最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的距离(DE1)、枕外嵴从枕骨粗隆最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的平均曲率(DE2)、星点距离(AA)、星点至二腹肌顶点距离(AB)、星点至外耳道口距离(AC)、枕骨粗隆中心点与双侧二腹肌顶点夹角角度(∠ADA),并分析三维影像重建组TSSJ位置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选择2023年1—8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并拟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研究组采用“三维象限法”定位TSSJ,对照组采用传统星点定位法定位TSSJ。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切口长度、开颅时间、骨窗面积、暴露TSSJ者占比、存在静脉窦损伤者占比)。结果三维影像重建组右侧TSSJ位于第一、二象限交界处者占比低于左侧,TSSJ位于第二象限者占比高于左侧(P<0.05);三维影像重建组右侧AB、AC长于左侧(P<0.05)。三维影像重建组TSSJ位置与DE1呈负相关(r_(s)=-0.347,P<0.001),与AB呈正相关(r_(s)=0.221,P=0.027)。研究组和对照组切口长度、暴露TSSJ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开颅时间短于对照组,骨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存在静脉窦损伤。结论大多数TSSJ位于星点的前下方,且右侧TSSJ较左侧TSSJ位置稍高,此外,TSSJ位置与枕骨鳞状部形态、AB相关。“三维象限法”定位TSSJ的可靠性较好,其可缩短开颅时间、减小骨窗面积,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外科手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 “三维象限法” 横窦-乙状窦移行区
下载PDF
后颅窝远外侧入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捷 水涛 高永中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为后颅窝远外侧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模拟该入路对30例(60侧)国人成年带颈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解剖和测量。结果:处理阻碍术野的乙状窦(SS)、椎动脉(VA)、寰枕关节(AOJ)是关键步... 目的:为后颅窝远外侧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模拟该入路对30例(60侧)国人成年带颈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了解剖和测量。结果:处理阻碍术野的乙状窦(SS)、椎动脉(VA)、寰枕关节(AOJ)是关键步骤;结果:SS横、纵径均约10mm,枕髁长约23mm,舌下神经管内口处枕髁深厚约7mm,该内口至AOJ后缘约12mm。结论:马蹄形皮切口、向后下方牵移VA、结扎切断SS、磨除枕髁后1/3(厚度小于7mm)及依病变位置采用不同操作间隙较为安全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 颈静脉结节 寰枕关节 椎动脉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节律的心电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花莲 刘红艳 +1 位作者 魏欣 向晋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节律的心电特征。方法 6例新生儿,通过心电散点图逆向技术对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中振幅较高的散点逆向出片段心电图,诊断为交界性逸搏或/和交界性自主节律,分析散点图整体特征及心电... 目的分析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节律的心电特征。方法 6例新生儿,通过心电散点图逆向技术对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中振幅较高的散点逆向出片段心电图,诊断为交界性逸搏或/和交界性自主节律,分析散点图整体特征及心电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6例患儿,年龄(11±2)天,心率(135±8)次/分,出现交界性心搏时的窦性心律性质为窦性心动过缓者2例,窦房传导阻滞者4例,窦性停搏者4例。24ht-RR散点图均为梳齿状,1ht-RR散点图呈λ形,Lorenz-RR散点图在45度线远端或者两侧呈稀疏散点分布。交界性心搏的RR间期变化。结论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引发交界性逸搏时t-RR散点图呈梳齿状或λ形,可反映心脏兴奋点的生理和病理节律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窦性心律失常 交界性节律 心电散点图
原文传递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转归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婷婷 闻捷 +3 位作者 魏欣 郑菲 薛婷 李花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 报道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搜集胎儿心动过缓孕妇的三通道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资料,通过FECG特征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回顾分析病例资料包括孕妇免疫抗体、妊娠状态、胎儿首次出现缓慢性心律的时间... 目的 报道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搜集胎儿心动过缓孕妇的三通道胎儿心电图(FECG)检查资料,通过FECG特征对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类,回顾分析病例资料包括孕妇免疫抗体、妊娠状态、胎儿首次出现缓慢性心律的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转归情况及预后等。结果 34例胎儿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其有3种类型:窦性心动过缓(窦缓组)10例(29.4%);房性早搏未下传二联律(房早未下传组)5例(14.7%);房室传导阻滞并交界性自主节律(房室阻滞组)19例(55.9%)。房室阻滞组胎儿首次出现缓慢性心律时周龄较其他两组更小(P<0.05),房早未下传组胎盘功能不良及脐带缠绕或扭转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40%vs 10%、10.5%;P<0.05)。窦缓组胎儿心率于妊娠后期或出生后自行恢复正常,房早未下传组经药物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房室阻滞组中,SSA/Ro-52阳性4例、ANA阳性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1例,有心脏结构异常7例,新生儿心力衰竭2例;8例引产,2例宫内死亡,2例死产,2例于新生儿期死亡;其他两组胎儿无相关病例。结论 在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中,以交界性自主心律表现最多,其次为窦缓和房早未下传二联律;交界性自主节律的胎儿预后差,此与孕母免疫抗体阳性以及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胎儿缓慢性心律失常 交界性自主节律 窦性心动过缓 房性早搏未下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