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脾同调”阐析慢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永安 靳茜 +1 位作者 李小科 杜宏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5,共4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 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郁、虚、湿、毒、瘀”是其核心病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其中,以“郁、虚”为核心的肝脾失调是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肝脾同调”是治疗慢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在慢性肝病不同阶段,其“肝脾同调”内涵同中有异。根据肝、脾生理病理特性,治脾明辨虚实,厘清轻重,活用运脾、健脾、温脾、醒脾、补脾等法;调肝体用并重,精准辨证,活用疏肝、缓肝、散肝、柔肝等法。临床上,治脾与调肝相辅相成,治调并举,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核心病机 肝脾同病 肝脾同调 治脾调肝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和中医药诊治策略
2
作者 杨元明 梁丹红 +4 位作者 梁民联 郑欢 秦书敏 吴皓萌 黄绍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1-2174,217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理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采用单一治疗方式对部分患者难以奏效,易导致病情迁延而发展成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并无确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也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 原因 中医药 策略 通降理论 血三脏理论 治酸不制酸
下载PDF
董筠教授从中焦肝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3
作者 孙倩倩 董筠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23-128,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患病率高达25%,已然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与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患病率高达25%,已然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与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现代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病初期西医主要通过低脂饮食和控制体质量进行管理。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向调节的特点,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在降血脂、保肝降酶、阻止肝纤维化进展等方面均有优势。董筠教授从中焦肝脾论治该病,认为其核心病机乃脾虚湿滞;病理关键是脾失健运、痰浊内阻;病理本质在于中焦肝脾同病,以脾虚为本、木乘为标。董师强调本病肝气乘脾的根源不在肝而在脾,在于脾失健运而气机升降失常,以致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停而成水湿,聚而生痰浊,久则痰瘀互结。因此,治疗上董师强调从脾治肝,健脾升清以复肝常,化湿降浊以祛痰瘀,转枢中焦,诸脏皆安。文章介绍了董筠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焦 从脾治肝
下载PDF
上病下取法论治小儿霰粒肿浅析
4
作者 米海舟 张花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95-97,共3页
霰粒肿是当今社会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电子产品普及,儿童霰粒肿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西医治疗此病多考虑局部手术切除或注射激素等,虽见效快,但不良作用较多,故不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 霰粒肿是当今社会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电子产品普及,儿童霰粒肿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西医治疗此病多考虑局部手术切除或注射激素等,虽见效快,但不良作用较多,故不易被家长及患儿接受。中医对此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在治疗方面效果颇佳,更易被大多数家长及患儿选择。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上病下取,抓住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特殊生理特点,认为此病病位虽在目,但病因多责之于肝脾,主要病机考虑为脾虚生湿化痰,加之小儿易寒易热,易肝火内郁、痰火滞结,上阻胞睑脉络而成,故作者认为小儿霰粒肿的发生与肝脾有着密切的联系,治疗可上病下取,从肝脾入手,不局限于局部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疣 霰粒肿 上病下取 肝脾 儿科学 眼科
下载PDF
基于“菌-肠-脑”轴探讨帕金森病“土虚木揺”的病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蕾蕾 刘志军 金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显著特征是脑内多巴胺的缺乏或减少,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彻底明确。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详于肝肾而略于脾胃,现从“脾阴”出发,提出“土虚木揺”是帕金森病的病机特征,并从“菌-肠-脑”轴进...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显著特征是脑内多巴胺的缺乏或减少,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彻底明确。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详于肝肾而略于脾胃,现从“脾阴”出发,提出“土虚木揺”是帕金森病的病机特征,并从“菌-肠-脑”轴进行了分析,指出帕金森病治疗中需要“肝脾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菌-肠-脑”轴 土虚木揺 肝脾同治
下载PDF
张珍玉辨治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祖正 魏凤琴 +1 位作者 王钰 曹志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279-1282,共4页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张珍玉先生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等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老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推崇通过调动、激发人体固有的愈病能力来...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张珍玉先生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等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老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推崇通过调动、激发人体固有的愈病能力来治疗疾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注重脾胃气机升降,调肝以治脾,处方用药量小力宏。针对具体疾病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加减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本虚标实 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 脾胃气机升降 调肝治脾 用药量小力宏 胃痛 泄泻 @张珍玉
下载PDF
从“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谈中风“脑-脾-肝肾”病机轴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畅 李花 +3 位作者 刘旺华 陈心豪 陈佳敏 刘洁菡 《河南中医》 2023年第3期354-357,共4页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中“厥固泄”体现了中风病理过程中的气机紊乱状态,而气机紊乱是脾、肝、肾等多个脏器功能失调所致,故可从气机升降纳运失常、“脑-脾-肝肾”上中下相关的角度,联合分析中风之病机。从证候上讲,厥为昏仆之症,固、...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中“厥固泄”体现了中风病理过程中的气机紊乱状态,而气机紊乱是脾、肝、肾等多个脏器功能失调所致,故可从气机升降纳运失常、“脑-脾-肝肾”上中下相关的角度,联合分析中风之病机。从证候上讲,厥为昏仆之症,固、泄为二便失常之症,均为中风的临床表现;从病机上讲,气机升降失常,气逆于上为厥;浊邪不散,气机郁闭为固;精气亏虚,下元不固为泄,均属于气机紊乱范畴。不论从证候角度还是从病机角度,中风发病均与中焦之脾、下焦之肝肾密切相关,与最终发病部位“脑”一起,构成了上、中、下的“脑-脾-肝肾”病机轴。故因势利导,采取化痰通腑、泄浊解毒之法,上病下治,折其冲逆之势,驱逐浊毒之邪,调畅气机,则可使浊气消散,疾病向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脾-肝肾”病机轴 “诸厥固泄 皆属于下” 上病下治
下载PDF
《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洪颖慧 石艳红 +1 位作者 黄慧思 张月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281-1286,共6页
探讨元朝医家曾世荣所著《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活幼心书》诊治惊风重视心火肝风的病机特点和调理脾胃的治疗宗旨,善用攻法分期辨证治疗急惊风。急惊风初期需清解表邪,邪去则正安;中期需清利小便以通心气,泻火安神;... 探讨元朝医家曾世荣所著《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活幼心书》诊治惊风重视心火肝风的病机特点和调理脾胃的治疗宗旨,善用攻法分期辨证治疗急惊风。急惊风初期需清解表邪,邪去则正安;中期需清利小便以通心气,泻火安神;对惊风后仍存有痰热之邪、预后不佳的患儿,可针对性地运用化痰逐水的中药,阻断患儿病情进展;对受惊而惊风的患儿,应重视行气法调整气机。在攻邪的同时,注重以寒温并用的方式固护脾胃。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惊风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甘草、生姜、人参、茯苓、肉桂,用药多选用药性为温性与寒性及药味为辛甘的药物,且多归脾胃二经;挖掘得到2个新方组合,新方组合1(大黄、防风、茯神)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急惊风中期以平肝清心;处方2(大黄、防风、生姜)具有发散表邪、清热泻火、温中解毒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急惊风初期以解表合营。《活幼心书》治疗惊风的思路及用药规律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幼心书》 惊风 心火肝风 调理脾胃 攻法 用药规律
下载PDF
蓝海冰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皮肤病经验总结
9
作者 田瑶 申洁婷 蓝海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149-152,共4页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病虽然症状表现在肌肤腠理,但与体内脏腑病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变化,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两大病因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受这两大病因影响最大的脏...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病虽然症状表现在肌肤腠理,但与体内脏腑病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变化,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两大病因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受这两大病因影响最大的脏腑为肝、脾。因此,蓝海冰教授临证治疗皮肤病,多重视肝脾二脏机能在皮肤病的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临床多年经验总结出了以调和肝脾为核心,或侧重疏肝理气,或侧重健脾祛湿的治法。她在治疗中以调和肝脾的逍遥散为基础方,根据疏肝、健脾偏重不同,采用柴胡疏肝散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收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 肝脾同调 皮肤病 异病同治 中医药疗法 蓝海冰
下载PDF
数据挖掘分析颤证用药规律的研究概述
10
作者 李丹梅 邹丽萍 +2 位作者 张同同 魏宇晴 陆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对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颤证用药规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了解颤证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白芍对治疗颤证具有重要作用;治疗颤证常用的温性药物有当归、熟地黄、川芎、红花、鸡血藤、黄芪、白术、山茱萸、肉苁蓉、杜仲、... 对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颤证用药规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以了解颤证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白芍对治疗颤证具有重要作用;治疗颤证常用的温性药物有当归、熟地黄、川芎、红花、鸡血藤、黄芪、白术、山茱萸、肉苁蓉、杜仲、半夏、厚朴、木瓜、石菖蒲、五味子等;治疗颤证常用补益肝肾类及平肝息风类药物;顾护脾胃,治颤酌加健脾和胃之药。参考文献3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证 帕金森病 白芍 温药治颤 补益肝肾 平肝息风 健脾和胃
下载PDF
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李花 蔡光先 刘柏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肝脾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密切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的相互为用,病理状态的相互传变,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肝脾同治。认识肝脾相关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肝脾相关 肝病传脾 脾病传肝 肝脾同治
下载PDF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国荣 陈研焰 +3 位作者 何宜荣 毛娅男 王志明 肖碧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4-46,共3页
运用中医肝脾理论相关内容剖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思路,并从该角度阐述中西医理论内在联系,认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相联系,肠道黏膜屏障功能(intestinal barrierfunction,IBF)、胆汁酸的... 运用中医肝脾理论相关内容剖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治疗思路,并从该角度阐述中西医理论内在联系,认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相联系,肠道黏膜屏障功能(intestinal barrierfunction,IBF)、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肝与肠道免疫功能相互依赖、IBF障碍与肝损伤的恶性循环、改善肠道功能以保护肝脏的治疗理念均是肝脾理论现代生物学基础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理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损伤 肠-肝轴 肝病实脾
下载PDF
基于肠-肝轴探讨茵陈苓桂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迪 谢春娥 +7 位作者 李峰 王允亮 薛晓轩 袁亚利 王乾皓 焦瑶 李军祥 杨晋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71-577,共7页
目的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茵陈苓桂剂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茵陈苓桂... 目的基于肠-肝轴理论探讨茵陈苓桂剂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取10只作为对照组,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茵陈苓桂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6 g/kg、9.8 g/kg、4.9 g/kg的茵陈苓桂剂灌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给予0.15 g/kg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及回肠末端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内毒素(LP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回肠组织中TLR4及CD14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回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血清ALT、AST、TC、TG、TNF-α、IL-6及血浆LPS水平和回肠组织中TLR4、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回肠组织中ZO-1、Occludin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与茵陈苓桂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和茵陈苓桂剂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ST、T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茵陈苓桂剂高剂量组血清AST水平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0.05),血清ALT、TC、TG水平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苓桂剂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血浆LPS水平和茵陈苓桂剂中剂量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各给药组大鼠回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阳性表达均增多,TLR4、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茵陈苓桂剂高剂量组大鼠回肠组织中ZO-1、Occludin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茵陈苓桂剂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脏炎症,调节脂代谢,修复肠道紧密连接,靶向调控LPS/TLR4信号通路的转导,通过调节肠-肝轴、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达到治疗NAFL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茵陈苓桂剂 肠黏膜屏障 肠-肝轴 肝病实脾
下载PDF
肝脾理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国荣 陈研焰 +3 位作者 毛娅男 王志明 戴玉微 崔玉晖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1-92,9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学肝脾理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从《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回顾整理中医学肝脾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现代医学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将其引... 目的:探讨中医学肝脾理论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从《黄帝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回顾整理中医学肝脾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现代医学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将其引入中医学肝脾理论的讨论。结果: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与肝脾理论部分内容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肝脾理论可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指导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理论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肝损伤 肠-肝轴 肝病实脾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冰梅 张子默 +3 位作者 李敬孝 岑岚风 甘宇 聂双莲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9-11,共3页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类型,发病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该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饮食水土、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实则为本虚标实。本病病变的发生基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变之...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类型,发病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该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饮食水土、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实则为本虚标实。本病病变的发生基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变之初,多属肝旺,随病变的发生发展,累及脾脏。本文着重强调切准病机因素,病证结合,早期清肝泻火,中后期益气健脾以扶正,提出了“肝脾同调”的理论之法。从“肝脾论治”是中医学对肝脾两脏维持机体稳定和扶正御邪的重要诊治方向。基于“肝脾同调”的理论探讨“肝脾”在桥本甲状腺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瘿病 肝脾论治 肝脾同调 病因病机
下载PDF
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彬彬 刘志诚 徐斌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是"异病同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异病同治 肝郁脾虚型 原发性痛经 肥胖病
下载PDF
肝脾论学说初探 被引量:14
17
作者 于存国 王静滨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6期218-220,共3页
肝脾论学说由龙江医派学者谢晶日教授提出。肝脾论强调气血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冲和是健康的前提,并且五脏对人体生命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不尽相同。作为后天之脏的肝脾,不但是调节气血的枢纽,也是其他脏腑在后天中维持正常功能的... 肝脾论学说由龙江医派学者谢晶日教授提出。肝脾论强调气血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冲和是健康的前提,并且五脏对人体生命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不尽相同。作为后天之脏的肝脾,不但是调节气血的枢纽,也是其他脏腑在后天中维持正常功能的关键;当疾病发生时,应首先责之于肝脾,在与"酸"相关疾病的发生上有"无郁不成酸"的认识;在疾病治疗方面,恢复肝脾的功能就是治疗的重点,因此强调"急则治肝,缓则治脾,肝脾同治"及"以调代补"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论 无郁不成酸 急则治肝 缓则治脾 肝脾同治 以调代补
下载PDF
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彬彬 刘志诚 徐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23-325,共3页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值或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为98.26%,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异病同治 肝郁脾虚型 原发性高血压病 原发性痛经 肥胖病
下载PDF
周福生教授以“肝病实脾”法论治脂肪肝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冠林 周福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37-138,共2页
周福生教授根据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脂肪肝形成跟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并在《内经》、《难经》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视"肝病实脾",以防止肝病传脾,既注重"已... 周福生教授根据中医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脂肪肝形成跟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并在《内经》、《难经》提出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脂肪肝非常重视"肝病实脾",以防止肝病传脾,既注重"已病",又防范了"未病",用自拟"脂肝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病实脾 周福生
下载PDF
陆为民运用疏肝法治脾胃病验案赏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子丹 耿燕楠 +1 位作者 宋红春 陆为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364-2366,共3页
介绍陆为民运用疏肝和胃法、疏肝健脾法、疏肝清热法、疏肝化痰法、疏肝通络法治疗脾胃病的验案,并探讨疏肝法应用的临床依据及其配伍应用经验,效果显著。
关键词 疏肝法 从肝论治 脾胃病 陆为民 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