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筠泄浊祛瘀法治疗产褥期蛋白尿经验
1
作者 崔海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6期848-850,共3页
许筠老师认为,产褥期蛋白尿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两脏功能虚损,标实为湿浊内蕴和瘀血阻滞。产后湿浊和瘀血之邪的盛衰程度与蛋白尿病情轻重相关,邪实越重则病情越重,常采用通阳化气,利湿化浊之法,不同时期均需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 许筠老师认为,产褥期蛋白尿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两脏功能虚损,标实为湿浊内蕴和瘀血阻滞。产后湿浊和瘀血之邪的盛衰程度与蛋白尿病情轻重相关,邪实越重则病情越重,常采用通阳化气,利湿化浊之法,不同时期均需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许老师强调,祛邪务尽,扶正从缓,邪祛则元气自复,邪祛正孤之时再行扶正,补脾固肾,补养气血。常用药对有黄芪与淫羊藿、白术与附子、白术与山药等;常用的药组有黄芪、当归、益母草;地肤子、益母草、蝉蜕;白茅根、芡实、天花粉等;常用的合方有五苓散合六味地黄丸、实脾饮合四逆汤、四君子汤合真武汤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但切忌温热太过,在温补同时兼顾行、消、开、导等法,桂枝、附子温燥伤阴,故许老师常用淫羊藿、巴戟天等温润之品取而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蛋白尿 泄浊祛瘀法 脾肾同治 许筠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复方益糖康“心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贵炎 安继仁 +2 位作者 苏嘉楠 杨宇峰 石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5,I0019-I0021,共12页
目的依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中药复方益糖康“心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进行预测,提供复方益糖康中医治则在现代生物信息学层面的证据。方法TCMSP平台搜索复方益糖康各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再在GeneCards、OMIM... 目的依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对中药复方益糖康“心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进行预测,提供复方益糖康中医治则在现代生物信息学层面的证据。方法TCMSP平台搜索复方益糖康各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再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筛选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靶点基因,再利用Cytoscape软件、STRING和R语言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复方益糖康药物靶基因与疾病相关性基因,同时构绘中药调控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结合活性。结果筛选出复方益糖康组成药物活性成分211种,对应靶点241个,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疾病靶点5932个,交集靶点共204个,筛选出JUN、MYC、ESR1、STAT3等17个核心关键靶蛋白。GO富集分析生物学过程分析发现复方益糖康可调控对金属离子的反应、细胞的化学物质应激、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及对脂多糖反应等生物学进程。KEGG通路分析得到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中药复方益糖康的核心成分与疾病核心靶点基因做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对接受体与配体均具有良好的自发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对中药复方益糖康从“心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现代医学机制进行预测,为该方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提供一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益糖康 心脾论治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形神一体观”从“心脾同治”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
3
作者 龙晴 王煜明 +1 位作者 曲圣元 杨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以皮肤干燥、湿疹样改变和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难以治愈、反复发作是其临床治疗的难点所在。大部分患者常同时伴随情志失调、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失眠焦虑等致使心神失守,继... 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以皮肤干燥、湿疹样改变和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难以治愈、反复发作是其临床治疗的难点所在。大部分患者常同时伴随情志失调、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失眠焦虑等致使心神失守,继而心之血脉运行受阻亦或血脉不充,最终导致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等皮肤之形变。故临床治疗以清心泻火、养心安神为首要,同时调理脾胃,兼以清热祛湿、养血润燥,疗效显著。本文基于“形神一体”之整体观,探析从“心脾同治”针刺特应性皮炎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阐述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之取穴思路,以期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针刺 心脾同治 形神一体观 瘙痒 取穴思路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蓝海冰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皮肤病经验总结
4
作者 田瑶 申洁婷 蓝海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1期149-152,共4页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病虽然症状表现在肌肤腠理,但与体内脏腑病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变化,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两大病因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受这两大病因影响最大的脏... 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皮肤病虽然症状表现在肌肤腠理,但与体内脏腑病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变化,情志因素和饮食不节两大病因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受这两大病因影响最大的脏腑为肝、脾。因此,蓝海冰教授临证治疗皮肤病,多重视肝脾二脏机能在皮肤病的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临床多年经验总结出了以调和肝脾为核心,或侧重疏肝理气,或侧重健脾祛湿的治法。她在治疗中以调和肝脾的逍遥散为基础方,根据疏肝、健脾偏重不同,采用柴胡疏肝散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收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 肝脾同调 皮肤病 异病同治 中医药疗法 蓝海冰
下载PDF
从心、肝、脾角度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
5
作者 王海燕 王昱丹 李光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3期55-59,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因甲状腺体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以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为主要特点的高代谢证候群,由于机体高代谢状态及激素水平异常,甲亢经常导致或伴随肝损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因甲状腺体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以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为主要特点的高代谢证候群,由于机体高代谢状态及激素水平异常,甲亢经常导致或伴随肝损害。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肿大、黄疸,病情严重者甚至有肝硬化、肝衰竭等。甲亢合并肝损害的西医治疗效果并不可观,中医治疗甲亢性肝损害具有独特优势。文章认为,甲亢合并肝损害的辨证论治应围绕心、肝、脾展开,肝郁血热是病机关键。早期肝气郁结,气血壅盛,心肝火旺,表现以“心悸、胁痛”为主;中期木旺克土,脾阴不能滋润,则表现以“痞证”为主;后期湿热瘀结甚至瘀水互结,表现以“积聚”为主。文章基于心、肝、脾辨治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探讨甲亢并发肝损害的辨治思路,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肝脾辨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损害 标本同治 藏象学说
下载PDF
中医“肝脾相关”理论阐微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花 蔡光先 刘柏炎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肝脾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决定了两者密切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的相互为用,病理状态的相互传变,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肝脾同治。认识肝脾相关对临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肝脾相关 肝病传脾 脾病传肝 肝脾同治
下载PDF
根据“心胃相关”理论从心论治脾胃病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嘉鑫 郭宇 +2 位作者 顾然 王庆国 魏玮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464-1467,共4页
通过心胃在位置、经脉、功能等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与联系,阐述心胃相关理论。结合名师从心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即从泻心、养心、宁心、化瘀等方面论治脾胃病,进而探讨心与脾胃病的内在关系,探索从心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为... 通过心胃在位置、经脉、功能等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与联系,阐述心胃相关理论。结合名师从心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即从泻心、养心、宁心、化瘀等方面论治脾胃病,进而探讨心与脾胃病的内在关系,探索从心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为临床从心论治脾胃病提供理论基础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胃相关 脾胃病 胃病治心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脾为之使”理论探讨从脾论治冠心病 被引量:5
8
作者 吕晓明 宋囡 +4 位作者 董宝强 吴瑶 杜莹 贾连群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6-168,共3页
基于《黄帝内经》"脾为之使"理论,通过阐明"脾为之使"的中医含义,脾与其余四脏间的关系,尤其强调脾与心之间关系,以及从中医和现代生物学基础两方面探讨"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科学内涵,以期从中医传统理论角... 基于《黄帝内经》"脾为之使"理论,通过阐明"脾为之使"的中医含义,脾与其余四脏间的关系,尤其强调脾与心之间关系,以及从中医和现代生物学基础两方面探讨"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科学内涵,以期从中医传统理论角度,探讨脾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为"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与科研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脾为之使 从脾论治
下载PDF
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296例患者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焕林 罗文杰 林思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评价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方法电话随访自2003年来在广东省中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共296例,按照是否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分为两个队... 目的评价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方法电话随访自2003年来在广东省中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和(或)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共296例,按照是否接受调脾护心法治疗分为两个队列(对照组和治疗组),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常规西医治疗者48例,男27例,女21例。无接受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只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或(且)非调脾护心法中医药治疗者248例,男158例,女90例。结果应用调脾护心治法给予中药治疗的术后患者中,再发胸闷胸痛占12.5%,再次手术0%,出现胃出血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占2.0%。未应用调脾护心法给予中药治疗的术后患者中,再发胸闷胸痛17.3%,再次手术0.8%,出现胃出血胃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占3.2%。结论运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减少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西药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脾护心法 冠心病
下载PDF
张艳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洋 张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03-905,共3页
张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衰、肾气亏损为主,标实以瘀血内阻为重,临床往往虚实夹杂,虚实俱重。在治疗上独出己见,提出"心肾同治,气血同调"的治则。心肾同治以补益心肾为重,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为... 张艳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心气虚衰、肾气亏损为主,标实以瘀血内阻为重,临床往往虚实夹杂,虚实俱重。在治疗上独出己见,提出"心肾同治,气血同调"的治则。心肾同治以补益心肾为重,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为佳。用补法扶正以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用益气活血法缓标证之急,寓通于补,补而不滞,气血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肾同治 气血同调 张艳
下载PDF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拯忠 叶人 单泽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指导恶性肿瘤的具体治疗。[方法]通过系统梳理"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治则形成的历史源流,分析肿瘤患者在脏腑、肢体、关窍等部位形式多样的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病案,探析"治中"... [目的]探讨"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指导恶性肿瘤的具体治疗。[方法]通过系统梳理"上下交损当治其中"治则形成的历史源流,分析肿瘤患者在脏腑、肢体、关窍等部位形式多样的临床表现,结合典型病案,探析"治中"的具体治疗方法和饮食忌宜。[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终末期或者频繁接受现代医学治疗后,临床多表现为"上下交损"。根据历代医家顾护脾胃的传统治疗思想和叶天士"当治其中"的战略性治法,提出恶性肿瘤治疗扶正以补中为先,祛邪以伤脾为禁,提倡适时适度使用虫类药物攻邪,调摄以碍胃为忌等具体治疗和调护的方法。[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上下交损",中医治疗以"治中"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上下交损 脾胃 治中 叶天士 虫类药物 医案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从肝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冰梅 张子默 +3 位作者 李敬孝 岑岚风 甘宇 聂双莲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9-11,共3页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类型,发病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该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饮食水土、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实则为本虚标实。本病病变的发生基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变之...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经典类型,发病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该病的发病与情志因素、饮食水土、体质等因素息息相关,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实则为本虚标实。本病病变的发生基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变之初,多属肝旺,随病变的发生发展,累及脾脏。本文着重强调切准病机因素,病证结合,早期清肝泻火,中后期益气健脾以扶正,提出了“肝脾同调”的理论之法。从“肝脾论治”是中医学对肝脾两脏维持机体稳定和扶正御邪的重要诊治方向。基于“肝脾同调”的理论探讨“肝脾”在桥本甲状腺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瘿病 肝脾论治 肝脾同调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基于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胸痹心痛遣方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洋 龚后武 +5 位作者 范金茹 晏峻峰 蒋磊 陈学娟 熊杜 王行宽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挖掘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遣方规律。方法:收集王行宽教授近1年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药术语,制定经方、验方判定标准,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药味进... 目的:挖掘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遣方规律。方法:收集王行宽教授近1年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药术语,制定经方、验方判定标准,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药味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Apriori算法对药味进行频繁项集分析,并对常用经方、验方进行频繁项集与关联分析。结果:王老辨治胸痹心痛善用经方,予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活用古验方,遣生脉散、柴胡陷胸汤等;创"心痛治肝"之法,拟心痛灵系列(Ⅰ、Ⅱ、Ⅲ号),兼予平肝煎、养心安神饮等;项集支持度≥0.60的挖掘结果多为生脉散、小陷胸汤与活血通络药(丹参)或疏肝解郁药(柴胡)之间的配伍;生脉散==>柴胡陷胸汤的关联可信度最高(0.97),且两方的项集支持度均≥0.66,昭示了生脉散合柴胡陷胸汤为王老临床肝心同治胸痹心痛的基本方。结论:"肝心同治,善用经方,活用验方"乃王老临床辨治胸痹心痛的遣方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频繁项集 关联规则 王行宽 肝心同治 遣方规律
下载PDF
《傅青主女科》从肝论治不孕症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伍娟娟 严斯琪 刘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27-30,共4页
《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的汇集,是临床实用价值颇高的中医妇科典籍之一。从书中能看出傅氏治疗不孕症从肝出发,注重肝与脾肾、心肾、经络之间的联系。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女子又以肝为先天,傅氏在治疗不... 《傅青主女科》是明末清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的汇集,是临床实用价值颇高的中医妇科典籍之一。从书中能看出傅氏治疗不孕症从肝出发,注重肝与脾肾、心肾、经络之间的联系。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女子又以肝为先天,傅氏在治疗不孕症时重视肝肾同治,治法宜滋肾填精、养血柔肝。另外,情志失调致肝脾失调,气血生化乏源导致不孕症时,傅氏以肝脾同调为重,治法上宜扶土抑木、疏肝健脾,选方用药也遵循辨证思想。傅氏在书中还提及心肾之间,肝为枢纽,调畅心肾气机,使心肾相交,上下交通,气血相济,胞宫温暖,易于摄精受孕。最后傅山认为肝统领奇经八脉,肝可通过调节经络从而达到调理生殖之力。该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探析傅氏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女科》 不孕症 肝肾同治 肝脾同调 交通心肾 注重经络
下载PDF
中后期心痹(风心病)的中医认识与证治思路——全国名中医王行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三)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华 朴美虹 +5 位作者 王小菊 王瑾茜 陈亚 吴彬才 胡国恒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9-13,共5页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属中医学心痹范畴。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认为,其发病多与邪舍于心,扃牖畸变,阻碍心之气血运行,损及心之脏真有关;其病位在"心之扃牖";中后期风心病患者基本病机为气营两虚,痰瘀互结,水饮内停,心神不宁...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属中医学心痹范畴。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认为,其发病多与邪舍于心,扃牖畸变,阻碍心之气血运行,损及心之脏真有关;其病位在"心之扃牖";中后期风心病患者基本病机为气营两虚,痰瘀互结,水饮内停,心神不宁,搏动失序。治疗上,除常规分型论治外,主张以间者并行为基本治则,以调和营卫为基本治法,同时辅以化痰通络、温阳利水、宁心复脉等方法,注重心肝并治,创立心痹强心方为本病基本方,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 心痹 调和营卫 化痰通络 温阳利水 宁心复脉 心肝并治 心痹强心方 王行宽
下载PDF
从“治中焦如衡”探讨脾胃疾病的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琳 张会珍 《河南中医》 2015年第5期936-938,共3页
在临床上对脾胃疾病在治疗中要考虑到脾胃疾病的临床特性,要遵循中焦如衡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来纠正中焦失衡,且在升降并用、燥湿并举等过程中,均要遵循和其阴阳,畅其气机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合各种治疗方法,和法是治疗脾... 在临床上对脾胃疾病在治疗中要考虑到脾胃疾病的临床特性,要遵循中焦如衡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来纠正中焦失衡,且在升降并用、燥湿并举等过程中,均要遵循和其阴阳,畅其气机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综合各种治疗方法,和法是治疗脾胃疾病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疾病 “治中焦如衡” 升降并调 寒热适宜 通补兼施 燥湿并举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心律失常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苗苗 王蕾 《河南中医》 2015年第9期2059-2061,共3页
心律失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心脏或其他脏腑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多为热、寒、痰、水湿、风邪、气滞和瘀血等病理因素所致。心律失常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应全面考虑,... 心律失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心脏或其他脏腑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多为热、寒、痰、水湿、风邪、气滞和瘀血等病理因素所致。心律失常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应全面考虑,以心为主,兼顾他脏,应心肝并治、心脾并治、心肺并治、心肾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从五脏论治 心肝并治 心脾并治 心肺并治 心肾并治
下载PDF
从心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俊杰 常佩芬 +3 位作者 王曰林 常阿喜 王玫 刘丽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2期10-11,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发生率很高,中医对贫血的认识多归于"血虚""虚劳""血枯"等范畴。因此,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加以辨证施治,应用于临床,从而改善...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发生率很高,中医对贫血的认识多归于"血虚""虚劳""血枯"等范畴。因此,治疗应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加以辨证施治,应用于临床,从而改善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 中医病机分析 心脾论治
下载PDF
老年焦虑性神经症的治疗经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传儒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老年焦虑性神经症以突如其来的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的惊恐状态为特征,发作时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其紧张惊恐的程度往往与现实事件并不相称。本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 老年焦虑性神经症以突如其来的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的惊恐状态为特征,发作时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其紧张惊恐的程度往往与现实事件并不相称。本病在西方国家相当常见,近年来在我国也有增多的趋势。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中医药疗法 老年人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血证论》甘淡滋脾法在贫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江水 杨文华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0期1710-1711,共2页
《血证论》重脾阴的思想以血病津伤累气为理论基础,应用甘淡养阴滋脾益气为治疗大法,固护脏腑津液,并结合清心宁血、心脾兼治、培土疏木、抑火生血、宁血止血的治疗法则,达到滋阴生血益气的治疗效果。《血证论》甘淡滋脾治疗贫血的理论... 《血证论》重脾阴的思想以血病津伤累气为理论基础,应用甘淡养阴滋脾益气为治疗大法,固护脏腑津液,并结合清心宁血、心脾兼治、培土疏木、抑火生血、宁血止血的治疗法则,达到滋阴生血益气的治疗效果。《血证论》甘淡滋脾治疗贫血的理论,摆脱了现代医学对中医思路的限制,以中医传统阴阳气血水火理论为基础,顾及到血虚患者津伤病气,同时容易发生火性炎上、肝郁不疏、心血不宁的病理表现。为中医治疗贫血提供有益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证论》 贫血 甘淡滋脾法 清心宁血法 心脾兼治法 培土疏木法 抑火生血法 宁血止血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