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食药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1
作者 贾蓓 姜苗 +4 位作者 张馨予 潘彦君 张依品 李萌菲 徐润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04-2708,共5页
中医认为脏腑气血亏虚、痰瘀毒邪互结是肿瘤发病中的重要因素。消食药健运中焦、疏肝理气、祛痰逐瘀等功效与肿瘤正虚邪实的核心病机高度契合,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介... 中医认为脏腑气血亏虚、痰瘀毒邪互结是肿瘤发病中的重要因素。消食药健运中焦、疏肝理气、祛痰逐瘀等功效与肿瘤正虚邪实的核心病机高度契合,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介质表达、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临证时应谨守病机、随证加减、合理配伍、巧妙化裁、注意禁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消食药 肿瘤 治疗 脾胃 辨证论治 运用规律
下载PDF
《诸病源候论》脾胃病导引法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元嘉 管翀 +1 位作者 谢芳芳 姚斐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书中记载大量脾胃病相关症状并提供导引治疗方法。其导引方法涉及调身、调息、调心3个方面,且各有侧重。文章从功法三调角度,总结分析《诸病源候论》脾胃病导引治疗规律,发现《诸病源...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书中记载大量脾胃病相关症状并提供导引治疗方法。其导引方法涉及调身、调息、调心3个方面,且各有侧重。文章从功法三调角度,总结分析《诸病源候论》脾胃病导引治疗规律,发现《诸病源候论》导引治疗脾胃病时注重调畅气机,主要包括“以脊为枢”调畅气机出入,“闭气调息”调节气机升降,并注重“以意引气”增强调身及调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脾胃 导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储全根活用参苓白术散经验
3
作者 李丹 喻锦 +4 位作者 储全根 李飞翔 许笑雯 韩娟 刘德胜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介绍储全根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储全根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密切相关,强调从脾论治。参苓白术散作为经典名方,主要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之功效,其作用部位为中焦,可以执中州以运四旁,临床上运用此方临证加减,能治疗... 介绍储全根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储全根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密切相关,强调从脾论治。参苓白术散作为经典名方,主要有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之功效,其作用部位为中焦,可以执中州以运四旁,临床上运用此方临证加减,能治疗多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脾胃 辨证论治 异病同治
下载PDF
络病理论指导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病机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少兰 马坤(综述) +1 位作者 常丽萍 魏聪(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1-374,共4页
既往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消渴症),随着近年络病学科形成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方向研究,并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不断深入,文章从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 既往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提出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消渴症),随着近年络病学科形成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方向研究,并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临床重大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不断深入,文章从气络学说核心理论“承制调平”出发,探讨“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物质能量代谢”异常与该病的关系;从脉络学说切入,探讨脉络末端的孙络与胰岛微血管之间关系及其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影响,据此提出2型糖尿病“运脾津,通脾络”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中医原创理论指导2型糖尿病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从脾论治 络病理论 气络学说 脉络学说
下载PDF
岭南医家刘渊《医学纂要》中风辨治探析
5
作者 王岳铭 张佛明 陈凯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01-505,共5页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所撰的《医学纂要》是一本既言其验、又探其要的综合性医著。《医学纂要》对于中风的辨治既传承了张仲景与张景岳的理论与观点,又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了创新。刘渊在辨治中风时,从痰论治,调补脾肾;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 清代岭南医家刘渊所撰的《医学纂要》是一本既言其验、又探其要的综合性医著。《医学纂要》对于中风的辨治既传承了张仲景与张景岳的理论与观点,又在遣方用药中体现了创新。刘渊在辨治中风时,从痰论治,调补脾肾;在仲景六经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创立了针对中风的六经证治;秉承标本分治的原则,治疗中风区分急缓,辨别急危重症。治疗中风用药时,继承张景岳“补虚不离桂附”之思路,或佐以肉桂与附子以追散失的元阳、生无根之气,或佐以桂枝与附子以通畅血脉,使寒邪自除;遣方用药多采用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白芍以补气养血,调补人体气血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家 《医学纂要》 中风 从痰论治 调补脾肾 补气养血 刘渊 清代
下载PDF
基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浅谈从脾胃论治肝癌
6
作者 全雅丽 雷书浚 +1 位作者 赖桂花 曹建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05-1508,共4页
肝癌是当今世界中西医共有的一大难题,病情复杂,预后不佳。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角度,探究脾胃与肝癌的内在联系,认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中轴失健,土败中虚,正不敌邪和中轴不运,土雍木郁。治疗原则应以补中气,扶正气;运中气,疏木... 肝癌是当今世界中西医共有的一大难题,病情复杂,预后不佳。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角度,探究脾胃与肝癌的内在联系,认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中轴失健,土败中虚,正不敌邪和中轴不运,土雍木郁。治疗原则应以补中气,扶正气;运中气,疏木气为要。基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该文认为对肝癌的认识应从脾胃出发,有利于辨析肝癌的本质,正确把握防治肝癌的思路,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圆运动理论 脾胃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从中医脾胃思想论治脑病的思想探析
7
作者 邹雅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中医脑病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多变,风火易为患,危急重症较多,个体差异大且变化迅速,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故不能守一方、一证论治,在诊治时须辨证求因、贵乎精详、以法选方,通权达变。根据脾胃-脑相关理论,结合脾胃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究... 中医脑病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多变,风火易为患,危急重症较多,个体差异大且变化迅速,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故不能守一方、一证论治,在诊治时须辨证求因、贵乎精详、以法选方,通权达变。根据脾胃-脑相关理论,结合脾胃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究脾胃与脑相关性,为脾胃论治脑病提供更多思路。脾胃疏中焦、化精微、升清降浊和统血的功能正常可保持脑髓的充盈、痰湿的运化、元神的清明及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若脾胃受损也可导致脑病的发生。当部分脑病发生时,从调理中焦脾胃角度,脾失健运、痰蒙脑窍者需以补脾疏肝,化痰祛瘀;生化无权、无以养脑者需温补肾脾,填精益髓;脾失统摄、瘀阻脑络者需补益心脾,益气活血。鉴于脾脑相关性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医脑病注重节制饮食,调理中焦脾胃,以脾胃论治脑病的思路为中医治疗脑病提供一种行之有效、规范系统方法。临床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归脾汤、益气聪明汤、导痰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加减运用治疗不寐、中风等部分脑病,来研究从脾胃论治部分脑病的可行性,期望为中医部分脑病的防治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脑相关理论 脑病 辨证论治 方剂 思想探析
下载PDF
以脾胃学说为主的外科治疗思路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姚瑞伟 毕小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此文从脾胃出发探讨了脾胃功能与外科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脾胃学说”在外科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在外科围手术期中运用“脾胃学说”的治疗思路,并指出在外科治疗时重视脾胃是关键,主张健...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此文从脾胃出发探讨了脾胃功能与外科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脾胃学说”在外科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在外科围手术期中运用“脾胃学说”的治疗思路,并指出在外科治疗时重视脾胃是关键,主张健脾护胃、调理气机、扶正祛邪,合理应用“脾胃学说”在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说 中医外科 治疗思路 综述
下载PDF
谢晶日教授运用以调代补法论治胃癌经验撷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曌莹 房子铭 +1 位作者 单葳葳 谢晶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433-1436,共4页
胃癌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偏颇较重,气滞、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导致中焦失衡进一步加重,过度补益或急于祛邪均欠稳妥。谢晶日教授认为凡癌肿均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渐亏而邪气愈盛,此时应结合胃癌患者发病共性与不同时期发病特点,以人为本,... 胃癌患者脏腑气血阴阳偏颇较重,气滞、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导致中焦失衡进一步加重,过度补益或急于祛邪均欠稳妥。谢晶日教授认为凡癌肿均为本虚标实之证,正气渐亏而邪气愈盛,此时应结合胃癌患者发病共性与不同时期发病特点,以人为本,以和为度,顺应脾胃生理病理特性,平其亢逆,以期达到脾胃中和的理想状态。谢师结合“肝脾论”思想提出以调代补法,以此法指导临床每获佳效。现对其运用以调代补法治疗胃癌经验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调代补 胃癌 肿瘤 中药 肝脾论 分期论治 名医经验 @谢晶日
下载PDF
李佃贵从腹诊论治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玉曼 黄崇欣 +4 位作者 刘志华 刘晓雨 孙中强 马晓菲 杜艳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35-38,共4页
腹诊是传统中医学史上重要的疾病诊疗手段,也是中医“司外揣内”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腹诊主要是临床医生通过手法进行触诊,这一方式不过分依赖于现代医学的仪器,能够相对直接和客观的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 腹诊是传统中医学史上重要的疾病诊疗手段,也是中医“司外揣内”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腹诊主要是临床医生通过手法进行触诊,这一方式不过分依赖于现代医学的仪器,能够相对直接和客观的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系统疾病多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易发性、反复发作性、慢性迁延性等特点,其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腹部。李佃贵通过综合多年来的医学临床实践及诊疗经验,以浊毒理论为依据,辨证的应用中医腹诊,从部位、虚实、寒热、预后及辨病与辨证结合这5个方面分别对脾胃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腹入手论治脾胃病这一方法具有客观性和简单实用性,并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李佃贵应用腹诊论治脾胃病这一方式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腹诊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佃贵 腹诊 脾胃病 浊毒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谢晶日教授运用调肝通胃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昊天 谢晶日 孙志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总结谢晶日教授运用调肝通胃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以期说明调肝通胃法的立法依据及临床应用思路。[方法]通过跟随谢教授门诊抄方,对门诊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查阅中医典籍和现代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从... [目的]总结谢晶日教授运用调肝通胃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以期说明调肝通胃法的立法依据及临床应用思路。[方法]通过跟随谢教授门诊抄方,对门诊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查阅中医典籍和现代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从患病特点、临床治法、处方用药特点几方面总结谢教授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谢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以下三个特点:情志不遂而伤正、饮食不慎而伤脾胃、病程日久生痰瘀。针对以上的病机特点,谢教授确立调肝三法和通胃祛邪的治疗思路,其中调肝三法从气不升发、气机郁结、气郁化火三个角度,治以疏肝散郁、破气调肝、清肝泻火三种方法;通胃祛邪则是从消导的思路化除食积、痰瘀邪气,从补益脾胃的角度扶正固本,以此达到胃气通降,邪气不存的效果。验案中患者因饮食而发病,伴有情志不遂,结合舌脉,谢教授辨证分析为肝郁化火、脾虚湿蕴证,治疗以调肝清热、通胃扶正为法,获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谢教授运用调肝通胃法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据不同症状特点灵活变通用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谢教授的经验从临床实践出发,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扩展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肝通胃法 肝脾论 辨证论治 中医药 名医经验 谢晶日
下载PDF
肖泓教授从脾胃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粟 晏娇 +1 位作者 吴智峰 肖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0期83-86,共4页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门诊的一类常见病,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刺激性咳嗽为典型特征,在临床治疗上存在单用吸入剂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中医药治疗从“咳嗽”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调理更具优势。肖...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门诊的一类常见病,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刺激性咳嗽为典型特征,在临床治疗上存在单用吸入剂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中医药治疗从“咳嗽”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调理更具优势。肖泓教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经验丰富,文章总结了肖泓教授在诊治本病的临床经验。肖泓教授指出咳嗽虽然在肺,但与脾胃密切联系。认为本病为脾虚咳嗽,病机为脾失运化,痰浊射肺,肺气上逆;在治疗上以健脾行气,降逆化痰止咳为法,以健脾化痰汤加减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脾胃论治 咳嗽变异型哮喘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从脾胃中焦枢纽调理气血经验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丞莹 王亚红 +5 位作者 刘玉霞 李靖靖 王倩 朱文秀 闫文婷 郭维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1期2669-2671,共3页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及饮食文化的改变等,冠心病发病率均居各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及饮食文化的改变等,冠心病发病率均居各种心脏病之首,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又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病性属本虚标实。综而观之,本病与中焦脾胃斡旋气血环环相扣,鉴古知来,由历代医家及现代研究来探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总结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相关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冠心病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陈宝贵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临床经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永乐 李春生 +1 位作者 梁燕山 陈宝贵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通过对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从脾胃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附验案,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借鉴。
关键词 胸痹 脾胃论治 经验
下载PDF
从脾胃气化探讨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证治 被引量:7
15
作者 曾英坚 彭国蕊 +6 位作者 周露 刘凡 吴欣平 张大玲 欧阳丹 梁桢尧 张小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2期2141-2143,共3页
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引起颅脑出血、内脏出血等急危重症,目前免疫抑制、促血小板生成等药物疗效有限。笔者将中医脾胃气化理论应用于难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取得了疗效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 难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脾胃气化 证治浅析
下载PDF
基于“脾胃玄府学说”慢传输型便秘证治探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白岩 王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4-26,共3页
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颇多,作者重新梳理了慢性便秘的证治分型和临床治疗方案,从中医玄府理论角度论述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与治疗,拓展玄府学说理论,提出"五脏六腑皆有玄府"学术思想,并将其... 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颇多,作者重新梳理了慢性便秘的证治分型和临床治疗方案,从中医玄府理论角度论述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与治疗,拓展玄府学说理论,提出"五脏六腑皆有玄府"学术思想,并将其理论基础和临床阐释系统化,介绍应用该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经验,以利于本病的治疗和治疗思维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玄府学说 慢传输型便秘 证治探析 脾胃病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升 刘友章 杨晓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11期727-728,共2页
论述脾胃学说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及临床运用脾胃学说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辨证选方和用药特点。
关键词 脾胃学说 重症肌无力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脾胃病治疗当分三焦辨证浅谈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志敏 刁瑞萍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491-493,共3页
通过文献探讨脾胃病证的生理病理变化、症状表现及治疗的异同 ,结合临床实际详细论述了脾胃病证的上、中、下三焦治法和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阐明在脾胃病治疗过程中 ,必须三焦辨证 ,开拓了脾胃病证治的思路 ,加强了临证脾胃与其他脏腑之... 通过文献探讨脾胃病证的生理病理变化、症状表现及治疗的异同 ,结合临床实际详细论述了脾胃病证的上、中、下三焦治法和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阐明在脾胃病治疗过程中 ,必须三焦辨证 ,开拓了脾胃病证治的思路 ,加强了临证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辨证论治 三焦辨证
下载PDF
胸痹脾胃论治纂要 被引量:7
19
作者 封亚丽 张明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620-621,共2页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 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其病位在心,但心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发病多由脾胃亏虚而来。辨证论治亦当注重调补脾胃。从脾胃与心的关系、脾胃与致胸痹之实邪的关系两方面论述了脾胃乃胸痹病因病机的关键,从先哲们注重脾胃治疗胸痹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运用论述了调补脾胃亦为胸痹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脾胃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从肺胃论治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雪青 石志敏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通过针刺肺经和胃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 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针刺肺经和胃经腧穴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肺经腧... 目的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的理论,通过针刺肺经和胃经经穴,观察针刺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 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治疗1组采用针刺肺经和胃经腧穴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肺经腧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莱切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L C Q)评分,比较各组咳喉及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 0.0%,治疗2组为8 3.3%,对照组为8 0.0%,治疗1组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1组日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为9 3.3%,治疗2组为8 3.3%,对照组为7 6.7%,治疗1组日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2组日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1组夜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为8 6.7%,治疗2组为8 0.0%,对照组为8 0.0%,治疗1组夜间咳嗽症状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1组治疗后L C Q评分与治疗2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从肺胃论治针刺是一种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方法 ,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咳嗽 肺胃论治 肺经 胃经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