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rown spike due to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bubbles and free surface 被引量:3
1
作者 韩蕊 张阿漫 李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69-381,共13页
The motion of gas bubbles beneath a free surface will lead to a spike of fluid on the free surface. The distance of the bubbles to the free surface is the key factor to different phenomena. When the inception distance... The motion of gas bubbles beneath a free surface will lead to a spike of fluid on the free surface. The distance of the bubbles to the free surface is the key factor to different phenomena. When the inception distance varies in some range, crown phenomenon would happen after the impact of weak buoyancy bubbles, so this kind of spike is defined as crown spike in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potential flow theory,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motion of the free-surface spike generated by one bubble or a horizontal line of two in-phase bubbles. After the downward jet formed near the end of the collapse phase, the simulation of the free surface i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crown spike without regard to the toroidal bubble's effect. Calculations ab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ne bubble and free surface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ducted with a high-speed camera, and relative error is within 15%. Crown spike in both single- and two-bubble cases a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Different features and laws of the motion of crown spike, depending on the bubble-boundary distances and the inter-bubble distanc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BBLE free surfac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crown spike
下载PDF
Estimating Pinus palustris tree diameter and stem volume from tree height,crown area and stand-level parameters 被引量:15
2
作者 C.A.Gonzalez-Benecke Salvador A.Gezan +3 位作者 Lisa J.Samuelson Wendell P.Cropper Daniel J.Leduc Timothy A.Mart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3-52,共10页
Accurate an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orest growth and live biomass is a critical element in assessing potential responses to fores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mode... Accurate an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orest growth and live biomass is a critical element in assessing potential responses to fores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models to predict longleaf pine tre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merchantable stem volume (V)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 measurements. We used longleaf pine tree data from 3,376 planted trees on 127 permanent plots located in the U.S. Gulf Coastal Plain region to fit equations to predict dbh and V as functions of tree height (H) and crown area (CA). Prediction of dbh as a function of H improved when CA was added as an additional independent variable. Similarly, predic- tions of V based on H improved when CA was included. Incorporation of additional stand variables such as age, site index, dominant height, and stand density were also evaluated but resulted in only small improvements in model performance. For model testing we used data from planted and naturally-regenerated trees located inside and outside the geographic area used for model fitting.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odels are a robust alternative for dbh and V estimations when H and CA are known on planted stands with potential for naturally-regenerated stands, across a wide range of ages.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models for use with metrics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leaf pine diameter-height relationships crown area individual-tree stem volume growth and yield modeling
下载PDF
Effects of local neighbourhood diversity on crown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of individual trees in mature mixed-species forests 被引量:1
3
作者 Louis Georgi Matthias Kunz +4 位作者 Andreas Fichtner Karl Friedrich Reich Anne Bienert Hans-Gerd Maas Goddert von Oheimb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Background:Species-specific genotypic features,local neighbourhood interactions and resource supply strongly influence the tree stature and growth rate.In mixed-species forests,diversity-mediated biomass allocation ha... Background:Species-specific genotypic features,local neighbourhood interactions and resource supply strongly influence the tree stature and growth rate.In mixed-species forests,diversity-mediated biomass allocation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a fundament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positive biodiversity-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s.Empirical evidence,however,is rare about the impact of local neighbourhood diversity on tree characteristics analysed at a very high level of detail.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analysed these effects on the individual-tree crown architecture and tree productivity in a mature mixed forest in northern Germany.Methods:Our analysis considers multiple target tree species across a local neighbourhood species richness gradient ranging from 1 to 4.We applied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o quantify a large number of individual mature trees(N=920)at very high accuracy.We evaluated two different neighbour inclusion approaches by analysing both a fixed radius selection procedure and a selection based on overlapping crowns.Results and conclusions:We show that local neighbourhood species diver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rown dimension and wood volume of target trees.Moreover,we found a size-dependency of diversity effects on tree productivity(basal area and wood volume increment)with positive effects for large-sized trees(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40 cm)and negative effects for small-sized(DBH<40 cm)trees.In our analysis,the neighbour inclusion approach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utcome.For scientific studies and the validation of growth models we recommend a neighbour selection by overlapping crowns,because this seems to be the relevant scale at which local neighbourhood interactions occur.Because local neighbourhood diversity promotes individual-tree productivity in mature European mixed-species forests,we conclude that a small-scale species mixt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management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IVERSITY tree growth crown architecture Quantitative structure models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Neighbour classification
下载PDF
Cloth simulation-based construction of pitfree canopy height models from airborne LiDAR data 被引量:3
4
作者 Wuming Zhang Shangshu Cai +4 位作者 Xinlian Liang Jie Shao Ronghai Hu Sisi Yu Guangjian Yan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13,共13页
Background:The universal occurrence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dark holes(i.e.,data pits appearing within the tree crown)in LiDAR-derived canopy height models(CHMs)negatively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extracted forest inve... Background:The universal occurrence of randomly distributed dark holes(i.e.,data pits appearing within the tree crown)in LiDAR-derived canopy height models(CHMs)negatively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extracted forest inventory parameters.Methods:We develop an algorithm based on cloth simulation for constructing a pit-free CHM.Results:The proposed algorithm effectively fills data pits of various sizes whilst preserving canopy details.Our pitfree CHMs derived from point clouds at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data pits are remarkably better than those constructed using other algorithms,as evidenced by the lowest average root mean square error(0.4981 m)between the reference CHMs and the constructed pit-free CHMs.Moreover,our pit-free CHMs show the best performance overall in terms of maximum tree height estimation(average bias=0.9674 m).Conclusion: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adopted when working with different quality LiDAR data and shows high potential in forestry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PITS tree crown CANOPY height modelS CLOTH simulation Pit-free
下载PDF
基于地基雷达数据构建红松人工林树高、枝下高及接触高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明睿 贾炜玮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采用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扫描10块人工红松林所得到的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构建红松树高曲线模型、枝下高预估模型与接触高预估模型,并建立联立方程组。首先,从所选择的5种树高曲线模型中,选择出拟合效... 采用地面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扫描10块人工红松林所得到的数据,与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构建红松树高曲线模型、枝下高预估模型与接触高预估模型,并建立联立方程组。首先,从所选择的5种树高曲线模型中,选择出拟合效果较好的2个模型作为联立方程组的备选模型。然后再从5个枝下高基础模型中选出1个拟合效果好,并且适用程度高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运用再参数化和最优子集回归的方法将林分因子(林分平均胸径、林分断面积、高径比、优势木平均胸径和优势木平均高)代入基础模型,选择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作为枝下高备选模型。相同的方法选择拟合效果好的接触高备选模型。最后将树高曲线模型、枝下高备选模型与接触高备选模型分别两两联立,建立联立方程组。通过似不相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Estimation,SVR或SURE),根据拟合优度与检验结果选择最优秀的方程组,并对联立方程组进行评价。最终得到结果最优联立方程组预估树高时,决定系数R^(2)=0.896,均方根误差RMSE=0.612 m;当方程组预估枝下高时,R^(2)=0.575,RMSE=0.850 m;当方程预估接触高时,R^(2)=0.719,RMSE=0.791 m,而且各种检验指标都较好。综合来看,方程组对树高、枝下高与接触高拟合精度与检验效果较好,可以解决树高、枝下高与接触高的内在相关性问题,为进一步研究红松树冠结构与动态变化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人工林 地基雷达 树高模型 枝下高模型 接触高模型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自适应聚类半径的树冠检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台少瑜 李云伍 +3 位作者 赵颖 林先卬 黎远江 王义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26,266,共7页
为解决丘陵山地果园条件下激光雷达检测过程中面对多尺寸、多距离条件下出现的目标物体漏检、误检等欠分割和过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自适应目标聚类半径目标物体检测方法。首先,在使用激光雷达感知到周围环境的三维点云后,... 为解决丘陵山地果园条件下激光雷达检测过程中面对多尺寸、多距离条件下出现的目标物体漏检、误检等欠分割和过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自适应目标聚类半径目标物体检测方法。首先,在使用激光雷达感知到周围环境的三维点云后,去除地面点云并且使用体素滤波进行降采样的预处理,在减少数据量的同时去除点云中的噪声点。其次,建立K-d tree模型进行最近邻搜索,以加速欧式聚类的进程,通过自适应确定每颗树冠的聚类半径,使欧式聚类能够得到更好的聚类效果。最后为验证算法准确性和实用性,基于果园履带车平台,采用32线激光雷达对所提算法进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在丘陵山地果园中该算法可准确聚类果树树冠点云,且实地目标正检率为9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树冠检测 K-d tree模型 自适应聚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人工林单木树冠提取研究
7
作者 李晨 刘佳佳 +3 位作者 段平 李佳 杨佳佳 程吉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8-1090,共13页
以人工林区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为基础构建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以此作为提取单木树冠的基础数据,避免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中存在的树冠阴影、光照不均、树冠与草地颜色相似等问题对单木树冠提... 以人工林区的无人机可见光影像为基础构建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以此作为提取单木树冠的基础数据,避免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中存在的树冠阴影、光照不均、树冠与草地颜色相似等问题对单木树冠提取的影响,采用标记控制的分水岭算法从CHM中提取单木树冠.首先,采用Otsu算法对CHM中的树冠与非树冠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图像细化算法去除树冠之间的粘连,得到粗略的单木树冠;其次,结合距离变换和H-Maxima算法获取单木位置标记,结合距离变换和分水岭算法获取每个粗略单木树冠的影响区域边界,作为背景标记;为增强CHM中的树冠边缘像素,采用Sobel算法生成梯度图像,利用极小值强加算法将单木位置标记设定为分水岭算法分割的起始点,将背景标记用于对分割过程进行约束;最后,对标记过的梯度图像进行分水岭分割,获得单木树冠.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式获取研究区内正确的单木树冠轮廓作为精度验证数据.通过精度验证,提取的单木位置总体精度为92.79%,提取的单木树冠F-score值为84.62%,提取精度较高.3组对比试验,分别是不进行去除树冠粘连处理、用局部极大值算法代替H-Maxima算法、不使用背景标记,得到3个单木树冠提取结果,通过精度验证,F-score值分别为72.33%、10.16%、77.89%,分别比提出方法降低了12.29%、74.46%、6.73%.通过方法对比和通用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以CHM为研究数据,利用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可有效获取人工林区单木树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单木树冠 冠层高度模型 分水岭算法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的杉木人工林冠幅模型
8
作者 钟思琪 宁金魁 +3 位作者 黄锦程 陈鼎泸 欧阳勋志 臧颢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 构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单木冠幅模型,可以提高杉木冠幅的预测精度,并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以杉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江西省崇义县杉木人工林57个样地的7198株单木数据,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并构建含林分因子和单木因子的冠幅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以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_(adj)^(2))、均方根误差(E_(RMS))和平均绝对误差(E_(MA))模型评价指标对各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备选模型中,Logistic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2)除胸径以外,有6个指标对冠幅有显著影响(P<0.05)。6个指标分别是地位指数、林龄、基尼系数(Gini系数)、林分密度指数、枝下高和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之和。添加协变量构建的广义模型较基础模型更优,R_(adj)^(2)增加了28.53%,E_(RMS)和E_(MA)分别下降了17.80%和15.72%。(3)考虑样地水平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优于广义模型,R_(adj)^(2)增加了27.86%,E_(RMS)和E_(MA)分别降低了35.73%和51.87%。协变量和随机效应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冠幅模型的预测精度,且反映林木大小多样性的Gini系数在冠幅模拟中表现较好,值得进一步探讨该类指标在其他类型人工林模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冠幅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基尼系数 林木大小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郁闭度下胸高直径对杉木冠幅特征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8
9
作者 符利勇 孙华 +3 位作者 张会儒 雷相东 雷渊才 唐守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34-2443,共10页
树冠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冠幅和冠长率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活力和生产力。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103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样地为例,样地按郁闭度CD≥0.8(类型1)、0.7≤CD<0.8(类型2)、0.6≤CD<0.7... 树冠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冠幅和冠长率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活力和生产力。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103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样地为例,样地按郁闭度CD≥0.8(类型1)、0.7≤CD<0.8(类型2)、0.6≤CD<0.7(类型3)、0.5≤CD<0.6(类型4)和CD<0.5(类型5)划分5个等级。分析不同等级林分中树木冠幅和冠长率的分布结构以及与胸径的关系,同时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各类型郁闭度对冠幅和冠长率的随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类型的冠幅大小主要分布在区间(2.5—4.0m)之间,分别占65.82%、69.56%、70.79%、58.15%和53.21%,小于1.5 m和大于5.0 m分布较少;5种类型冠长率主要分布在区间(0.3—0.7)之间,分别占55.69%、71.93%、67.01%、82.22%和79.28%,在区间小于0.2和大于0.8分布较少,大于0.9的冠长率几乎没有;冠幅与胸径之间呈现较弱的线性相关性,而冠长率与胸径之间几乎线性不相关。在相同的胸高直径时,类型5的冠幅最大,而类型1的冠幅最小。对于冠长率,恰好相反,即类型1的冠长率最大,而类型5的冠长率最小;同时给出的冠幅模型(模型11)和冠长率模型(模型14)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它们对冠幅和冠长率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幅 冠长率 杉木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北京市13个常见树种胸径估测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韦雪花 王佳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63,共8页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数据、LiDAR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日益普遍,以及自动快速提取树木冠幅、树高方法的日益成熟,需要建立新的树木模型来估测其他林分因子,以适应林业调查手段更新和发展的需求。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择...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数据、LiDAR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的日益普遍,以及自动快速提取树木冠幅、树高方法的日益成熟,需要建立新的树木模型来估测其他林分因子,以适应林业调查手段更新和发展的需求。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常用的胸径--冠幅模型和树高--胸径曲线模型,根据北京市178块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建立了北京市13个常见树种的胸径--冠幅模型,胸径--树高模型,胸径--冠幅、树高综合模型。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树种的冠幅、树高都与胸径有高相关性;13个树种中,只有臭椿、雪松、栾树和加杨的胸径--冠幅模型的R2大于0.7,胸径--树高模型R2大于0.5,胸径--冠幅、树高综合模型达到0.8以上;油松、杨树、槲栎、圆柏4个树种的胸径--冠幅模型的R2小于0.3;核桃、油松、火炬树、柳树、国槐5个树种的胸径--树高模型R2低于0.3。并提出在下一步工作中,把林龄,林分密度,立地条件如坡度、坡向、海拔、地位级等林分因子与树木冠幅、树高联合建立估测模型来提高胸径估测的精度。该方法可用于现代遥感技术快速获取树木冠幅、树高之后,根据已有的数据库资料,用树种的冠幅、树高估测胸径,再推算其他林分因子,实现森林资源的快速调查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径估测模型 冠幅 树高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多标记点过程的LiDAR点云数据建筑物和树冠提取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文学 杨必胜 +1 位作者 魏征 方莉娜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8,共8页
将机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转换成点云特征影像,提出基于多标记点过程的建筑物和树冠目标几何对象的自动提取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的几何特征建立吉布斯自由能变模型,通过目标的一致性建立该模型的数据项,通过目标的拓扑性质等空间特性建立... 将机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转换成点云特征影像,提出基于多标记点过程的建筑物和树冠目标几何对象的自动提取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的几何特征建立吉布斯自由能变模型,通过目标的一致性建立该模型的数据项,通过目标的拓扑性质等空间特性建立该模型的先验项。然后利用可逆跳转马尔可夫蒙特卡洛(RJMCMC)算法进行采样,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实现建筑物目标和树冠目标几何对象的多目标自动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机载激光扫描数据中有效地提取建筑物和树冠,具有较强的稳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提取 树冠提取 标记点过程 吉布斯自由能变模型 可逆跳转马尔可夫蒙特卡洛 模拟退火
下载PDF
基于树冠竞争因子的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强 李凤日 董利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人工林14块固定标准地的两期调查数据(2007、2009年),通过分析树冠变量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构建了2个树冠竞争指数(CIa、CIb),并将其作为单木竞争指标构建了落叶松人工林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 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落叶松人工林14块固定标准地的两期调查数据(2007、2009年),通过分析树冠变量与林木生长的关系,构建了2个树冠竞争指数(CIa、CIb),并将其作为单木竞争指标构建了落叶松人工林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二个树冠竞争指数优于Hegyi竞争指数(CI),落叶松各个竞争指数与林木断面积生长量相关性大小顺序为CIb>CIa>CI。随着对象木影响圈的扩大,竞争指数趋于稳定,对模型的拟合效果有所提高。林木大小是影响落叶松单木生长的主要因子,胸径越大,单木生长量越大。通过引入与距离有关的树冠竞争指数将单木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了5.6%。本文构建的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可以很好地预估人工落叶松单木的断面积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树冠竞争指数 单木生长模型
下载PDF
基于冠幅的杉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参数化预估模型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晨 吴保国 张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3,共9页
为了研究杉木生长与形态变量的关系,提高模型预估精度,本文根据福建省65块不同密度、林龄分布于6~35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测量数据,选用了Richards理论方程,分别构建了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方程中参数与冠幅(CW... 为了研究杉木生长与形态变量的关系,提高模型预估精度,本文根据福建省65块不同密度、林龄分布于6~35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测量数据,选用了Richards理论方程,分别构建了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方程中参数与冠幅(CW)的关系,建立两者间的关系函数;使用参数预估法构造胸径和树高的参数化预估模型,并对原模型和参数化模型进行模型检验、残差分析,讨论了冠幅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径和树高Richards方程中,参数a与CW呈正比,参数b与CW呈反比,c则与CW呈现出类似正态分布的关系;与传统的理论方程相比,参数化模型提高了杉木胸径树高预估的精度。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间接反映林分因子的状态,同时对于分析林木竞争、光合作用、模拟林木三维可视化等方面也提供了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胸径 树高 冠幅 参数预估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林木竞争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妍 杨华 +1 位作者 李艳丽 邱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7,共10页
为了研究竞争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数据,选取12个可测指标并分为3类,即林木距离指标(简单竞争指标、竞争指标ME、竞争指标A、竞争木株数控制指标)、林木树冠指标(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 为了研究竞争指标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长白山林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数据,选取12个可测指标并分为3类,即林木距离指标(简单竞争指标、竞争指标ME、竞争指标A、竞争木株数控制指标)、林木树冠指标(生长空间指数、生长空间竞争指数、伸展度、圆满度、投影比)和林木相对大小指标(相对胸径、相对树高、相对冠幅)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分析,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总体层面对这3类林木竞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林木距离竞争指标的变幅较大、离散程度适中且一致,在结构方程中具有较为一致的显著正相关影响效用,林木距离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最高,表明内在一致性最强且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林木竞争状况;林木树冠各竞争指标离散程度和影响度差异较大,信度和效度相对较低,表明冠幅竞争指标的一致性、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真实性较低,而且受到林木距离指标的影响;林木相对大小各竞争指标的变幅、离散程度、影响效用、信度和效度的变化介于林木距离指标和林木树冠指标之间,而且受到林木距离指标和林木树冠指标的影响。由此可知,与林木距离有关的竞争指标较为稳定和可靠,与林木相对大小有关的竞争指标次之,与林木树冠有关的竞争指标波动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指标 结构方程模型 林木距离指标 林木树冠指标 林木相对大小指标
下载PDF
航空图像中基于DSM的多尺度树冠分割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朝阳 阎广建 +3 位作者 肖志强 李小文 郭军 王锦地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表面高程模型(DSM)和多尺度权聚类图像分割的算法.首先通过DSM选择需要分割的候选树冠顶点,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将树冠顶点投影到航空相片作为种子点;然后对树冠进行分割,其方法是在一个全局分割测度的约束下,利...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表面高程模型(DSM)和多尺度权聚类图像分割的算法.首先通过DSM选择需要分割的候选树冠顶点,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将树冠顶点投影到航空相片作为种子点;然后对树冠进行分割,其方法是在一个全局分割测度的约束下,利用代数多网格的数值计算方法,逐步进行权聚类,形成多尺度的分割图像,通过不同的选权参数,获得有意义的分割区域,从多尺度的分割图像中,根据种子点所在位置和分割图像大小确定分割的树冠.经过实际图像验证,此算法能对不同角度投影的树冠进行有效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图像 树冠分割 多尺度分割 数字表面模型 姿态定位系统
下载PDF
青冈栎次生林林木综合竞争压力指数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勇 钱升平 +1 位作者 吕飞舟 朱光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共6页
以研究青冈栎林木竞争、掌握青冈栎林分竞争结构规律、为评价林木竞争压力状况提供新方法为目的。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青冈栎优势木冠幅模型,并采取平均离差百分数调整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得到青冈栎自... 以研究青冈栎林木竞争、掌握青冈栎林分竞争结构规律、为评价林木竞争压力状况提供新方法为目的。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林场青冈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青冈栎优势木冠幅模型,并采取平均离差百分数调整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得到青冈栎自由树冠幅模型。分别利用样地偏移法和影响力因子判别法确定对象木和竞争木。基于单木影响圈构建单木影响体,同时结合竞争压力指数(CSI)提出综合竞争压力指数(C-CSI)概念。分析得到CSI、C-CSI以及简单竞争指数CI与胸径均为指数函数关系。三个竞争指数均表明林木胸径越大其受到的竞争压力越小,但综合竞争压力指数C-CSI比CSI和CI有更高的相关性,说明竞争指数考虑树高的必要性,用C-CSI评价林木在林分中受到的竞争压力要优于CSI和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栎次生林 林木竞争 冠幅模型 综合竞争压力指数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微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基于19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标准样地的95株解析木,利用枝解析的数据计算每株解析木的有效冠高以及有效冠表面积,建立有效冠高和有效冠表面积的单木预估模型。再利用5块复测样地的数据,将有效冠表面积作为竞争因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 基于19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标准样地的95株解析木,利用枝解析的数据计算每株解析木的有效冠高以及有效冠表面积,建立有效冠高和有效冠表面积的单木预估模型。再利用5块复测样地的数据,将有效冠表面积作为竞争因子,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落叶松人工林胸高断面积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生长模型,同时与未引入有效冠表面积的生长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引入有效冠表面积以后,单木生长模型的调整相关指数和精度都有所提高,说明有效冠表面积对于单木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将其作为单木竞争指标可以提高单木模型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有效冠高 有效冠表面积 单木生长模型
下载PDF
幼年赤桉胸径与冠幅、树高、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灵 王瑞辉 +2 位作者 王睿 谢耀坚 吴志华 《桉树科技》 2014年第4期17-22,共6页
对试验地的1 470株赤桉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的测量,并计算出样木的单株材积。把胸径分别和冠幅、树高及株材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用SPSS软件对所选模型进行曲线估计。结果表明:其中幂方程的R2最大,F值亦为最大,说明赤桉... 对试验地的1 470株赤桉进行树高、胸径、冠幅的测量,并计算出样木的单株材积。把胸径分别和冠幅、树高及株材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用SPSS软件对所选模型进行曲线估计。结果表明:其中幂方程的R2最大,F值亦为最大,说明赤桉胸径与树高的幂关系显著,可确定赤桉胸径与树高的最优回归方程为H=1.804 D0.673。胸径—冠幅,胸径—材积的最优模型分别为CW=0.674 D0.561,V=0.000 161 4 D2.341。分别对3组最优模型进行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材积的3个最优回归模型预测误差均在±3%以内,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算立木树高、冠幅、材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桉 胸径 冠幅 树高 立木材积 回归模型
下载PDF
蒙古栎次生林林木竞争压力指数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飞舟 李新建 +1 位作者 冯强 吕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6,176,共7页
为研究林木竞争机制,优化林分结构和调整抚育间伐技术,以汪清林业局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蒙古栎自由树的冠幅模型,提出了影响力因子、影响圈共生模式识别因子,量化单木竞争状态。基于108棵蒙古栎优势木数据,采用调整系数法构... 为研究林木竞争机制,优化林分结构和调整抚育间伐技术,以汪清林业局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蒙古栎自由树的冠幅模型,提出了影响力因子、影响圈共生模式识别因子,量化单木竞争状态。基于108棵蒙古栎优势木数据,采用调整系数法构建蒙古栎自由树的冠幅与胸径相关的冠幅模型为CW=0.109 4+0.299 8×D;采用影响力因子来确定林分中任意对象木的竞争木;将对象木的影响圈与其竞争木的影响圈之间的共生模式划分为4种类型,利用影响圈共生模式识别因子(FSI)进行共生模式判断,分别4种共生模式确定树冠重叠面积的计算方法。基于不同的共生模式,运用相应的竞争压力指数(CSI)计量模型计算CSI值,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到样木CSI值为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次生林 冠幅模型 竞争压力指数 林木竞争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动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炜玮 孙守强 +1 位作者 李凤日 高慧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5-430,共6页
采用孟家岗林场79株人工红松4 987个枝条的枝解析数据,分别构建了人工红松枝条基径、枝长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枝条基径、枝长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利用SAS9.22统计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通过AIC、BIC及LRT对收敛的非线性模型之间的差... 采用孟家岗林场79株人工红松4 987个枝条的枝解析数据,分别构建了人工红松枝条基径、枝长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枝条基径、枝长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利用SAS9.22统计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并通过AIC、BIC及LRT对收敛的非线性模型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基径和枝长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模型中所有参数的t检验均显著,参数的标准误差比较小,模型的稳定性很好。对于基径生长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不考虑样地效应的条件下,对于模型参数b1和b3的组合,无论是AIC还是BIC都比较小。当考虑到样地效应的过程中,同样是参数b1和b3的组合形式取得最小的AIC和BIC,因此在考虑到样地效应时,这种参数的随机效应组合形式是最优模型。对于人工红松枝条枝长生长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当没有考虑样地效应时,通过比较不同参数的随机组合的随机效应,可以得知,当参数b1和b3组合的过程中,无论是AIC还是BIC都比较小。当考虑到样地效应的过程中,参数b3和b4的组合形式取得最小的AIC和BIC,因此在考虑到样地效应时,这种参数的随机效应组合形式是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红松 树冠结构 基径 枝长 混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