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natural forest conversion and plantation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on soil macrofauna commun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mountains 被引量:2
1
作者 Shuangjiao Ma Qingcheng Wang +3 位作者 Yong Zhang Limei Yan Donghai Cui Liqing X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475-1489,共15页
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forests are being replaced by plantations across the globe,the soil macro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 is also affected,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 of mixed culture plantations compared w... 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forests are being replaced by plantations across the globe,the soil macro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 is also affected,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 of mixed culture plantations compared with monocultures on the soil macrofauna.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forest conversion on soil macrofauna,we surveyed the soil macrofauna in two broad-leaved and three coniferous monoculture stands and four coniferous-broadleaved mixed stands,and in adjacent reserved secondary stands as a reference.Soil macro fauna community composition was significant affected by forest type,season and their interaction(P<0.05).The abundance,taxa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soil macro fauna changed to different degrees depending on the plantation type.Broadleaved monoculture stands and secondary stands had similar macrofauna abundance and taxa richness,but values were lower in coniferous stands than in secondary stands.The Shannon index for macrofauna in coniferous stands was also the lowest,but the Pielou index did not differ between forest types.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conifer monoculture on soil macro fauna were not present in the mixed stands with broad-leaved trees.Forest conversion impacted soil properties;soil moisture,NO_(3)^(-),and pH were significant drivers of soil macro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The impact of forest conversion on soil macrofauna was closely dependent on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The macro fauna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broadleaved and the mixed stands were relatively similar to that in the natural forest,and thus recommended for forest conversion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conversion Plantation forest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Soil macrofauna DIVERSITY Functional group
下载PDF
石漠化区6种退耕树种光响应曲线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威 何琴飞 +3 位作者 彭玉华 罗盛锋 谭一波 何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5-90,共6页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6种退耕林为对象,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光响应曲线模型比较不同林分光响应曲线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任豆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 以桂西南石漠化山地6种退耕林为对象,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光响应曲线模型比较不同林分光响应曲线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任豆Zenia insignis、柚木Tectona grand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光响应曲线存在光抑制现象,其他树种则无该现象。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6种树种光响应曲线拥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对主要生理指标的预测与实测值相近。弱光下净光合速率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树木胸径、树高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区 退耕林 光响应曲线 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
下载PDF
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师阳阳 陈云明 +1 位作者 张光辉 王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44,共6页
退耕还林(草)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生态建设措施,经过几十年的开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恢复,林草覆盖率明显增加。以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坡耕地(0a)为对照,研究了退耕年限(3~5,10,18,28,37a)对撂荒地植... 退耕还林(草)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生态建设措施,经过几十年的开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恢复,林草覆盖率明显增加。以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坡耕地(0a)为对照,研究了退耕年限(3~5,10,18,28,37a)对撂荒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延长,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相同土层根长密度都表现为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表现为37a>28a>18a>3~5a>10a>0a;撂荒地植被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退耕年限撂荒地,相同层根系生物量表现为28a>37a>18a>3~5a>10a>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撂荒地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根长密度
下载PDF
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国雄 李文忠 +2 位作者 周心澄 史常青 李世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5,27,共6页
对青海大通北川河流域山地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植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的容水量、土壤总持水量随着林分植冠层生物量和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在林分总蓄水量中,土壤持... 对青海大通北川河流域山地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的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植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的容水量、土壤总持水量随着林分植冠层生物量和枯枝落叶层现存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在林分总蓄水量中,土壤持水量所占比值较大(>97%),而土壤稳渗速率随着土壤总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1)在浅山区,植冠层截留量和枯枝落叶层的容水量以模式D(中国沙棘)最大,分别为1.43 mm,1.87mm;土壤持水量和林分总蓄水量以模式C(青杨+枸杞)最大,分别为327.88 mm,329.07 mm,稳渗速率则以模式A(川赤芍)最大,为4.8 mm/m in。(2)在脑山区,植冠层截留量、枯枝落叶层容水量、土壤总持水量、林分总蓄水量和稳渗速率均以模式F(青海云杉)最大,依次为2.37 mm,6.24 mm,323.3 mm,331.91 mm,6.8 mm/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效应 退耕还林 配置模式 北川河流域
下载PDF
退耕还林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天兴 赵健 +2 位作者 朱文德 陈致富 郑江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对比流域试验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封育自然恢复试验区合家沟流域和人工恢复柴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后,人工和自然的植被恢复方式在恢复10a左右对于天然草本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自然恢复试验区的植被... 采用对比流域试验方法,对陕西省吴起县封育自然恢复试验区合家沟流域和人工恢复柴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实施退耕还林后,人工和自然的植被恢复方式在恢复10a左右对于天然草本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大。自然恢复试验区的植被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峁顶和峁坡部位低于人工恢复区,而在沟坡和沟底部位高于人工恢复区;人工恢复区的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在峁坡和沟坡部位均高于自然恢复区,而在峁顶和沟底部位则较低。对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5个土壤物理性质指标与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只有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植被恢复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物理性质 陕北地区
下载PDF
北京部分树种吸滞重金属Cr、Pb生态转化率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云阁 徐萍 +3 位作者 鲁绍伟 谷建才 陈波 李少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以4种盆栽树种桧柏、白皮松、国槐和白蜡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品处理,并用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测算放置在不同地点的4种盆栽树叶片吸滞Cr和Pb的生态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滞Cr和Pb... 以4种盆栽树种桧柏、白皮松、国槐和白蜡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样品处理,并用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测算放置在不同地点的4种盆栽树叶片吸滞Cr和Pb的生态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吸滞Cr和Pb的生态转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植物园内吸滞Cr和Pb生态转化率最高的树种分别为白蜡(99.4%)和白皮松(98.3%);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生态转化率最高的树种分别是桧柏和白皮松,转化率分别为96.4%和94.9%;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Cr转化率最高的为桧柏(89.0%),对Pb转化率最高的则是2种阔叶树国槐和白蜡,转化率均为79.1%。各树种在不同地点的生态转化率基本规律为高污染区>低污染区。树种对某一元素吸滞量大其生态转化率不一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重金属 生态转化率 吸滞量
下载PDF
退耕还林后群落演替及其α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冯迪 孙保平 +1 位作者 郭建英 李蕊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320-15322,15326,共4页
研究了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后7种植被类型下的植被恢复情况、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相应生物量。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植被的正向演替;柠条是速生树种,赖草为原初植被的建群种;天然草地是由赖草、狗娃花、铁杆蒿共同组成建群种。... 研究了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后7种植被类型下的植被恢复情况、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相应生物量。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植被的正向演替;柠条是速生树种,赖草为原初植被的建群种;天然草地是由赖草、狗娃花、铁杆蒿共同组成建群种。灌木树种好于乔木树种,其中沙棘表现最好,多样性指数最大,而山杏多样性较差。在草本层及枯落物层中,柠条表现最为优秀,更有利形成乔木-草本-枯落物复合体,增强截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群落演替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青海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国雄 李文忠 +3 位作者 周心澄 贾俊姝 史常青 李世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对青海大通县浅山区和脑山区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山区,模式C(青杨+枸杞)为最优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1.12,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 对青海大通县浅山区和脑山区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山区,模式C(青杨+枸杞)为最优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231.12,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A(川赤芍)>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E(柠条);在脑山区,模式F(青海云杉)为最优配置模式,其综合评价得分250.54,各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J(青杨+中国沙棘)>模式H(白桦+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中国沙棘)。综合考虑生态服务功能及环境特点,在浅山区阴坡推广应用模式C,阳坡推广应用模式A;在脑山区阴坡推广模式F,阳坡推广模式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配置模式 生态服务功能 青海大通县
下载PDF
云南森林树种种质资源保存策略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文云 李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6-711,共6页
结合云南自然地理和森林树种植物区系特点,就制订其森林树种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出如下建议:开展3种保存方式及建立在分子标记基础之上的样本技术研究;分别气候带和地域实施有侧重的原地和迁地保存,分期建立9个迁地保存中心;配合重大林... 结合云南自然地理和森林树种植物区系特点,就制订其森林树种种质资源保存策略提出如下建议:开展3种保存方式及建立在分子标记基础之上的样本技术研究;分别气候带和地域实施有侧重的原地和迁地保存,分期建立9个迁地保存中心;配合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营建迁地保存林及提供优良种质;在云南"中华生物谷"项目中建立专门的种质低温保存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云南 森林树种 遗传多样性 保存策略 种质保存
下载PDF
适度高温下高氮和低光对演替树种光合和能量转换的复合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谷畴 赵平 +1 位作者 曾小平 蔡锡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8,共11页
利用CO2交换系统和叶绿素荧光法,研究适度高温(38℃)、高氮(HN)和低光(LL)对早、中和后期演替树种木荷、红椎和黄果厚壳桂幼树光合过程影响的初始靶的,及其对群落演替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高温提升木荷和红椎高氮高光(HNHL)植株的... 利用CO2交换系统和叶绿素荧光法,研究适度高温(38℃)、高氮(HN)和低光(LL)对早、中和后期演替树种木荷、红椎和黄果厚壳桂幼树光合过程影响的初始靶的,及其对群落演替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高温提升木荷和红椎高氮高光(HNHL)植株的光合速率(Pn),但高光强(>500μmol/(m2.s))限制木荷、红椎及黄果厚壳桂低氮高光(LNHL)和高氮低光(HNLL)植株Pn对适度高温的响应。当光强<500μmol/(m2.s),适度高温提高木荷LNHL植株的光下PS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开启PSⅡ中心(Fq′/Fm′)和开启PSⅡ反应中心的比例(qL),以及非循环光启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吸收光能利用于PSⅡ光反应(ΦPSII),但黄果厚壳桂不呈现类似响应。黄果厚壳桂HNLL植株多以非光辐射耗散吸收能和表现低的光化反应效率。气候变暖,华南珠江三角洲过量氮沉降和频繁的灰霾天气可能延缓当地森林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能量转换 适度高温 过量氮输入 演替树种
下载PDF
秃杉种质资源迁地保存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卢洪霖 管青 万志洲 杜晓祥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6期1-5,共5页
总结研究了 13a来在地处北亚热带的江苏省宁镇丘陵地区引种原产云贵高原 ,鄂西山地的珍稀树种秃杉获得的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技术成果。该项成果认为采用氧化剂消毒浸种催芽 ,适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适度遮荫保湿 ,当年冬季防寒保苗等组装... 总结研究了 13a来在地处北亚热带的江苏省宁镇丘陵地区引种原产云贵高原 ,鄂西山地的珍稀树种秃杉获得的播种育苗与无性繁殖技术成果。该项成果认为采用氧化剂消毒浸种催芽 ,适时防治幼苗猝倒病 ,适度遮荫保湿 ,当年冬季防寒保苗等组装技术 ,可使每公斤种子产秃杉合格苗2 2 0万~ 5 60万株 ,1年生苗安全越冬 ;采用砻糠灰作基质 ,用KMnO4 液浸条 ,在秋冬季扦插 ,生根率达 4 1 3%~ 54 4 % ;用电子叶间隙喷雾 ,以珍珠岩作基质 ,或在日光温室内用塑料薄膜封闭保湿 ,用KMnO4 液浸条等技术 ,可使插条生根率达 72 6%和 76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树种 秃杉 迁地保存 育苗技术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林种、树种组成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仝小林 李卫忠 《陕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8-20,共3页
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造林林种和树种组成,指出其存在林种选择上经济林面积过小,使退耕农户从退耕地中收益减少;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等问题。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 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造林林种和树种组成,指出其存在林种选择上经济林面积过小,使退耕农户从退耕地中收益减少;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等问题。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适地适树,乔灌草结合,多营造混合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林种 树种
下载PDF
东兰县退耕还林树种的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麟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24-125,133,共3页
综述了东兰县退耕还林树种选择的7大原则,为该县的退耕还林林分的后续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造林树种 选择 原则
下载PDF
退耕还林尾叶桉模式和任豆模式的植被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昌应 韦许梅 +2 位作者 石海明 庄嘉 赖家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65-2767,共3页
采用固定样地和随机样地的方法对广西大化县退耕还林尾叶桉模式和任豆模式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两种退耕模式的植被种类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群落的变化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退耕模式林下植被种类数均呈上升的趋势,且林下植被... 采用固定样地和随机样地的方法对广西大化县退耕还林尾叶桉模式和任豆模式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两种退耕模式的植被种类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群落的变化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种退耕模式林下植被种类数均呈上升的趋势,且林下植被种类数之间并没有很显著的差异;两种退耕模式林下植被覆盖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林下植被植被覆盖度之间亦没有很显著的差异;尾叶桉模式多样性指数呈灌木层>草本层,而任豆林则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的进化演替初期群落的状态;尾叶桉林下植被中,灌木优势种类相对比较丰富,草本优势种类亦比较丰富,而任豆林下植被中,灌木优势种类比较单一,而草本优势种类则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物种多样性 退耕还林模式 尾叶桉 任豆
下载PDF
兰州南北两山主要水土保持造林树种荧光特性比较
15
作者 张瑞玲 单立山 +2 位作者 李毅 张正中 种培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1-364,369,共5页
在兰州南北两山,以自然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 在兰州南北两山,以自然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MP)的日变化较明显。其中Fv/Fm和qP均呈反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强光下降低至最低值;Fo,qN,PAR和TMP则呈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达到最大值。3种植物的Fv/Fm在中午呈降低趋势,在13:00左右达到的最低值分别为0.778(柽柳),0.676(柠条)和0.65(红砂),表明均发生光抑制现象,但红砂受到的胁迫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光合有效辐射 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 水土保持造林树种
下载PDF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13个经济林树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晓蕊 潘存德 +1 位作者 裴巧艳 马鸿鹏 《河北林果研究》 2016年第4期361-366,共6页
为揭示各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大小,测定比较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13个经济林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便从光合机理角度筛选出耐光抑制且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林树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比较各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李、蟠桃和中国沙棘耐光... 为揭示各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大小,测定比较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13个经济林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便从光合机理角度筛选出耐光抑制且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林树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比较各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李、蟠桃和中国沙棘耐光抑制能力强,为首选经济林树种,这3个树种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全天都保持在0.8以上,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全天都保持在4.0以上,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变化幅度较小;黄果山楂、葡萄、新疆梨和枣也具备一定的耐高光强的能力,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下降到0.8以下,到20:00又恢复到0.82以上,接近8:00时的值,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下降到4.0以下,到14:00值恢复到4.8以上,接近8:00时的值,在开发区具备种植潜力;宁夏枸杞和毛樱桃耐光抑制能力弱,这2个树种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和20:00几乎都低于0.8,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和20:00都低于4.16,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时变化幅度大,不适宜在开发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树种 叶绿素荧光 最大光能转化效率 光抑制 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