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干形性状遗传变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惠新 黄敏仁 +1 位作者 李火根 王明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6,共6页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对9 年生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的圆满度、弯曲度、利用率、节子数和树皮厚度等5 个干形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各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的5 个干形性状在杨树无性系间变异十分显著;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0438 0 ~0775 3) ,干形高度受遗传控制;弯曲度、节子数及树皮厚度等3 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圆满度和利用率2 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杨木单板利用率的高低与树干弯曲度和树皮厚度遗传上有密切的关系,但与节子数相关不密切。同时利用指数分析法对杨树新无性系干形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形 遗传变异 杨树 无性系
下载PDF
顶果木天然林优树的选择标准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志龙 马跃 +5 位作者 谌红辉 刘光金 李洪果 全昭孔 莫慧华 蒙明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156,共4页
通过对广西顶果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实测了3个市(县)89株顶果木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及环境因子,选出候选优树20株。对候选优树6个形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选择出干形、分枝数和冠径比作为顶果木选优的主要性状。采用基准线法初选优树15... 通过对广西顶果木种质资源的调查,实测了3个市(县)89株顶果木的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及环境因子,选出候选优树20株。对候选优树6个形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选择出干形、分枝数和冠径比作为顶果木选优的主要性状。采用基准线法初选优树15株,再以形质指标评分法复选优树9株,入选率45%,可供近期无性繁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果木 优树选择 干形 分枝数 冠径比
下载PDF
天然长白松干形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满文慧 崔雅君 李国林 《吉林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21-25,共5页
长白松是我国特有的松科松属植物,仅见于长白山海拔630—1400m之间,因其特殊的分类地位和优良的遗传性而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对第一代天然长自松林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形数的变动系数最小,相对比较稳定;从正形率系列... 长白松是我国特有的松科松属植物,仅见于长白山海拔630—1400m之间,因其特殊的分类地位和优良的遗传性而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对第一代天然长自松林的干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形数的变动系数最小,相对比较稳定;从正形率系列看,q0.7,以下的变动系数均小于10%,随着直径上移,变动系数增大;形数随形率增大而增加,且相关关系紧密;利用样条函数理论,拟合出长白松干形曲线的样条函数方程组,利用计算机程序可容易地计算出立木材积,与实测值相比较80%样木的误差小于3%,精度较高。海拔700m处的长白松立木干形优于海拔1100m处的干形,尖削度小,干形圆满,出材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松 解析木 干形
下载PDF
用相对干形法建立立木树干表面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悦翠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2-27,共6页
本文采用相对干形法建立了6个树干表面积模型,5个树种系统误差(C%)<±2.88%。相关系数(R)为0.9380~0.9993。
关键词 相对干形 树干表面积 模型 立木
下载PDF
林分密度及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木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鞠 陈瑜 +3 位作者 刘海轩 许丽娟 金桂香 徐程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21,共10页
【目的】以期探明天然风景林不同林分密度、不同混交度条件下树木形态的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混交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大小树木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4个树木形态指数,通过分析65块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 【目的】以期探明天然风景林不同林分密度、不同混交度条件下树木形态的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混交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大小树木个体形态特征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4个树木形态指数,通过分析65块样地的林分空间结构信息与样地内1 891株林木个体各形态指数的关系,研究林分密度和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冠、树干形态及干冠协调程度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各树木形态指数均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并与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树冠扩展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干形通直指数呈正相关关系,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在各径级树木个体上受密度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0 5),树冠扩展指数、干形通直指数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分别只在中径级(P<0.000 5)和小径级(P=0.017)树木个体中达到显著水平;混交度与林木空间占有指数、干冠协调指数、干形通直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树形扩展指数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对干冠协调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00 5),并且在小径级树木和大径级树木个体上作用分别达到极显著(P<0.000 5)和显著(P=0.038)水平;密度和混交度的交互作用对干冠协调指数产生极显著影响(P<0.000 5),林分密度对干冠协调指数的影响程度随混交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混交度对干冠协调指数的影响程度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结论】林分密度和混交度通过改变风景林树木的邻体竞争关系,进而显著影响风景林树木个体的树冠、树干形态及其协调关系,其中林分密度是主导因素,在研究范围内高于1 200株·hm^(-2)的林分密度会抑制各径级树木体积的增大和干冠形态比例协调程度的提升,混交度在林分密度高于1 600株·hm^(-2)或小于800株·hm^(-2)时显著影响大径级和小径级树木个体干冠形态的协调性,低密度中度混交的林分最有利于树木个体干冠形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林 树木形态 冠形 干形 林分密度 混交度 径级
下载PDF
用干形指数法编制原条材积表及商品材积表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章平澜 孔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正> 一、原条材积表的编制我国原条材积的测算方法历经三十余年的实施,已知误差较大。故从1985年12月1日起限制其使用范围,并将检径固定在离大头水眼内侧(斧口或锯口内侧)2.5m处,而改用下式计算杉原条材积: V=0.39(d+3.5)~2(L+0.... <正> 一、原条材积表的编制我国原条材积的测算方法历经三十余年的实施,已知误差较大。故从1985年12月1日起限制其使用范围,并将检径固定在离大头水眼内侧(斧口或锯口内侧)2.5m处,而改用下式计算杉原条材积: V=0.39(d+3.5)~2(L+0.48)/10000 (1) 其他树种原条材积可借用(1)式或沿用旧法查表。但(1)式须经大量实测数据导出,精度始有保证。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只须从二元材积表或树高级材积表算出干形指数r,再用下法即可成表。该表可提供各检径、不同高度且经过修匀的单株去皮树干材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形指数 原条材积表 商品材积表
下载PDF
树干形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剑英 《山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论述了林木树干形数研究的历史背景、现有各种形数的优缺点、新绝对形数的意义、不足之处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树干形数 发展方向 新绝对形数 生长规律
下载PDF
基于干曲线方程的桉树立木单株材积测算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志华 尚秀华 +3 位作者 王睿 陈鸿鹏 刘果 谢耀坚 《桉树科技》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以3个不同林龄的桉树品系16株样木为材料,以2种区分段所得干曲线方程,构建立木三维立体结构并对其单株材积测算方法,就所获得5种单株材积以及其形数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来自不同2种区分段所建立的干曲线方程模型拟合效果好,最大... 以3个不同林龄的桉树品系16株样木为材料,以2种区分段所得干曲线方程,构建立木三维立体结构并对其单株材积测算方法,就所获得5种单株材积以及其形数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来自不同2种区分段所建立的干曲线方程模型拟合效果好,最大多数的模型决定系数R2大于0.99,SEE(Standard Error of the Estimate)较小,能很好对样木的树干干形进行解析;但不同的区分段差别较大,其中1 m区分段所获得树干曲线方程拟合效果(R2>0.98)优于1.3 m区分段;5种单株计算方法所得材积(2种区分段求积法、2种三维立体结构求积法与常规桉树二元材积法)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对4个林分的形数分析表明,不同林分立木在胸高形数差异显著,表现出胸高形数随着林分林龄增大而逐步减小的趋势。在胸高形数上5种单株材积测算存在着差异显著。1 m区分段下所得三维立体所得材积V4以及胸高形数均与其相应的区分求积法所得材积V2和胸高形数接近,因此可利用1m区分段建立干曲线方程获得树干三维立体结构,测算接近真实的单株材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区分段方法 干曲线方程 树干三维立体结构 单株材积 形数
下载PDF
低密度造林对杉木生长、形质和材种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熊光康 厉月桥 +5 位作者 熊有强 段爱国 曹德春 孙建军 聂林芽 盛炜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73,共9页
【目的】对江西大岗山地区低密度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进程、林木生长进程、形质特征、材种结构和经济效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为杉木低密度造林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500株/hm^(2)传统造林密度为对照,对设立在江西省... 【目的】对江西大岗山地区低密度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进程、林木生长进程、形质特征、材种结构和经济效益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为杉木低密度造林调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500株/hm^(2)传统造林密度为对照,对设立在江西省分宜县初植密度为1111、1667株/hm^(2)的2种低密度杉木试验林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25 a动态监测分析。【结果】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枝下高和蓄积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随密度的减小而递增;19~25年生时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的平均胸径差异达显著水平,8~19年生和22~25年生时分别为枝下高和蓄积量增加最快的时期,但二者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均不明显;累积枯损率和林木自然分化程度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随密度的降低而减小,25年生时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累积枯损率差异达显著水平;林木平均冠幅随年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19年生时不同密度的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年均自然稀疏率和林冠重叠度随林龄的增加呈先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年均自然稀疏率22年生时达最大值,林冠重叠度8年生时达最大值,此时不同密度的林冠重叠度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25年生时,造林密度为1111和1667株/hm^(2)林木的胸高形率、心材占比高于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的指标,断梢率、高径比和幼/成龄材比率低于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的指标,其中高径比密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19~25年生近成熟龄期,林分大径木比例和大径材出材量均随造林密度降低而增加,该时期1111和1667株/hm^(2)低密度林分总蓄积量、总出材量和经济材出材量逐渐与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接近,25年生时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的总蓄积量、总出材量和经济材出材量均超越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的指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造林密度1667株/hm^(2)林分的纯收入和净现值最大,比2500株/hm^(2)林分的提高了1.09倍和1.10倍,而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的效益成本比和内部收益率最高,分别为7.35和30.20%。【结论】初植造林密度1111和1667株/hm^(2)较适宜在江西大岗山地区杉木人工林造林中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低密度试验 林木生长 形质 材种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