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耳伴生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吸湿、保湿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林蔓 柳宜池 +2 位作者 陈莎 高梦祥 李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0-36,共7页
为探讨大型真菌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Peng)的伴生菌的活性物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以血耳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伴生菌菌株韧革菌(Stereum sp.)XE02为菌种,利用液态发酵的方法获得发酵液多糖,经脱色、脱蛋白、乙醇沉淀得到胞外粗多糖,得... 为探讨大型真菌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Peng)的伴生菌的活性物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以血耳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伴生菌菌株韧革菌(Stereum sp.)XE02为菌种,利用液态发酵的方法获得发酵液多糖,经脱色、脱蛋白、乙醇沉淀得到胞外粗多糖,得率为(1.1±0.2)g/L。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到1个中性韧革菌多糖组分(Stereum exopolysaccharides,SE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EPS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结构特征,单糖组成为吡喃糖,存在α和β两种类型的糖苷键。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SEPS具有较好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在10 mg/mL时,清除率分别约为68%和74%。SEPS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能,在相对湿度43%、81%的环境下,SEPS的吸湿率低于甘油,但优于海藻酸钠;在干燥硅胶环境下(相对湿度0%),SEPS保湿率优于甘油和海藻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耳伴生菌 韧革菌 胞外多糖 抗氧化 吸湿 保湿
下载PDF
采用L_9(3~4)正交设计方法筛选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基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西周 郭成金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血耳Tremella sanguinea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7.5g·L-1、麦芽糖7.5g·L-1、麦麸7.5g·L-1、牛肉膏3.5g·L-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血耳Tremella sanguinea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血耳菌丝体液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蔗糖7.5g·L-1、麦芽糖7.5g·L-1、麦麸7.5g·L-1、牛肉膏3.5g·L-1、MgSO4·7H2O0.5g·L-1、KH2PO41.5g·L-1、VBl4mg·L-1,pH自然。28℃培养96h,其生物量可达4.29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耳 液体培养基 菌丝体 生物量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血耳及其宿主菌的分离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莎 何贝贝 +1 位作者 陈启武 李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7-453,共7页
为研究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Y.B.Peng)及其宿主菌的分类地位,利用担孢子弹射法和耳木组织培养法从椴木栽培的血耳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状菌株XE01和1株丝状真菌菌株XE02,分别对这两株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及基于rDNA-ITS... 为研究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Y.B.Peng)及其宿主菌的分类地位,利用担孢子弹射法和耳木组织培养法从椴木栽培的血耳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状菌株XE01和1株丝状真菌菌株XE02,分别对这两株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及基于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XE01在PDA培养基上形成湿润、光滑的白色菌落;细胞为椭圆形,可见芽体;其ITS序列与褐银耳属(Phaeotremella)聚为一支,与P.neofoliacea和P.eugeniae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初步推测为血耳的酵母态型。菌株XE02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菌丝分枝少,有隔,可见单生的球状孢子和锁状联合;培养基中可见红褐色分泌物;其ITS序列与韧革菌属(Stereum)聚为一支,与皱韧革菌(S.rugosum)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初步推测为血耳的宿主菌。研究为厘清血耳及其宿主菌的分类地位及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耳 宿主 形态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银耳属一新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寅斌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本文报道了银耳科银耳属一新种——血银耳(Tremella sanguinea Peng sp.nov.),其形态特征与茶银耳(Tremella foliacea Fr.)接近,但新种子实体内及瓣片表面均富含水溶性锈褐色色素,置水中即渗出大量色素,易于区分。又因新种子实体干后黑... 本文报道了银耳科银耳属一新种——血银耳(Tremella sanguinea Peng sp.nov.),其形态特征与茶银耳(Tremella foliacea Fr.)接近,但新种子实体内及瓣片表面均富含水溶性锈褐色色素,置水中即渗出大量色素,易于区分。又因新种子实体干后黑色,与流苏状银耳(Tre-mella fimbriata Fr)相似,但新种子实体瓣片边缘全缘,从不为流苏状,且富含上述色素及担子较大,担孢子较小,易与流苏状银耳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属 血银耳 银耳目
下载PDF
添加血耳发酵液的鲜湿热干面研制
5
作者 姚芬 潘昌 +4 位作者 高虹 殷朝敏 史德芳 彭珩 范秀芝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199,共8页
为提高鲜热干面的食用品质并实现血耳发酵液的有效利用,本研究以感官评价、蒸煮品质和质构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血耳发酵液的浓度,血耳发酵液、食盐、食用碱和谷朊粉添加量对鲜湿热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综合评分法对添加血耳发酵液的... 为提高鲜热干面的食用品质并实现血耳发酵液的有效利用,本研究以感官评价、蒸煮品质和质构为评价指标,探究了血耳发酵液的浓度,血耳发酵液、食盐、食用碱和谷朊粉添加量对鲜湿热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综合评分法对添加血耳发酵液的鲜湿热干面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湿热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顺序依次为食用碱>食盐>谷朊粉>血耳发酵液,最优的鲜湿热干配方为在100 g面粉中,添加浓度为100%血耳发酵液34 mL、食盐1 g、食用碱0.3 g、谷朊粉2 g,该条件下制得的鲜湿热干面的食用品质最佳,综合评分为81.05,感官评分为86.67分,断条率为0,蒸煮损失率仅为5.13%,蒸煮吸水率为68.31%,且优化后鲜湿热干面的货架期延长1倍。本研究为食用菌功能性主食开发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耳发酵液 热干面 谷朊粉 蒸煮品质 质构
下载PDF
血耳子实体中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烁 高雨秋 +4 位作者 张明明 赖亮 刘艳萍 包海鹰 付艳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36-1841,共6页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银耳科银耳属真菌血耳Tremella sanguinea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银耳科银耳属真菌血耳Tremella sanguinea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血耳子实体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E)-5α,8α-epidioxy-24-methyl-cholesta-6,9(11),22-trien-3β-ol (1),(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 (2),酒酵母甾醇(3),ergosta-7-ene-3β,5α,6β-triol (4),(22E)-6β-methoxyergosta-7,22-diene-3β,5α-diol(5),ergosta-7-en-3β-ol(6),4-hydroxy-methylincisterol(7),2-吡咯酮(8),烟酰胺(9),1-(3-indolyl)-2,3-dihydroxypropan-1-one(10),yangambin(11),亚油酸(12)、(9Z,12Z,15Z)-2,3-二羟丙基十八碳三烯酸酯(13),(9Z,12Z)-2,3-二羟丙基十八碳二烯酸酯(14),crypticin B(15)和3-苯基乳酸(16)。其中化合物1~7为甾体类化合物,化合物8~10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1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2~14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化合物15和16为酚酸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血耳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6,9和12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银耳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科 血耳 甾体 生物碱 木脂素 脂肪酸 酚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