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s with different baffle configurat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聪 陈亚平 吴嘉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55-261,共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eat exchangers having six helical baffles of different baffle shapes and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i.e., two trisection baffle schemes, tw...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of heat exchangers having six helical baffles of different baffle shapes and assembly configurations, i.e., two trisection baffle schemes, two quadrant baffle schemes, and two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schemes. The temperature contour or the pressure contour and velocity contour plots with superimposed velocity vectors on meridian, transverse and unfolded concentric hexagonal slices are presented to obtain a full angular view. For the six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s,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e single vortex secondary flow and the shortcut leakage flow were depicted as well as the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scheme among the six configurations is a circumferential overlap trisection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 with a baffle incline angle of 20°(20°TCO) scheme with an anti-shortcut baffle structure, which exhibits the second highest pressure dropΔpo, the highest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K, shell-sid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oand shell-side average comprehensive index ho/Δ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x baffled heat exchanger Trisection baffle Quadrant baffle Continuous baffle Circumferential overlap baffle Secondary flow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当量螺旋角对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化瑾 陈亚平 +2 位作者 李彦晴 王伟晗 黄锴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25,30,共5页
提出了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当量螺旋角定义,并建议以组合数ho/Δp1o/3来反映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对可拆卸芯体管束折流板的倾斜角为10°扇形、15°扇形、15°椭圆、20°扇形、20°扇形搭接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换... 提出了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当量螺旋角定义,并建议以组合数ho/Δp1o/3来反映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对可拆卸芯体管束折流板的倾斜角为10°扇形、15°扇形、15°椭圆、20°扇形、20°扇形搭接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传热和压降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其中当量螺旋角最大的20°倾斜角扇形折流板方案的壳侧换热系数最高且压降较低,其综合性能指标ho/Δp1o/3比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数值高26%左右;20°倾斜角扇形搭接方案与当量螺旋角相仿的15°倾斜角扇形方案的性能大致相当;15°扇形方案比当量螺旋角较小的15°椭圆方案的性能更高。可见对换热器的性能起决定作用的是当量螺旋角而不是倾斜角;实验预示在当量螺旋角更大的范围存在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 当量螺旋角 倾斜角 性能实验
下载PDF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彦晴 陈亚平 +2 位作者 刘化瑾 王伟晗 周兵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对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对比方案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其中,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倾斜角分别为10,°15,°20°的扇形折流板,倾斜角为15°的椭圆折流板和倾斜角为20°的扇形搭接折流... 对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对比方案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其中,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倾斜角分别为10,°15,°20°的扇形折流板,倾斜角为15°的椭圆折流板和倾斜角为20°的扇形搭接折流板5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20°倾斜角扇形折流板方案的壳侧换热系数最高且压降较低;折流板轴向搭接方案并不合理;当量螺旋角对换热器的性能起决定作用.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含有倾斜角修正因子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换热系数的关联式,所计算的10,°15°和20°扇形折流板方案的数值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大多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三分螺旋折流板 倾斜角 当量螺旋角 性能实验
下载PDF
交错搭接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与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汲水 杜文静 +1 位作者 王鹏 程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75-80,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同螺距下折流板搭接量对壳程流动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搭接量增大,同流量下壳程换热系数和压降均降低;三角区漏流减轻局部阻力减小,同时边缘三角区漏流加强了壳体附近区域流体的轴向和旋转流动;中心换热管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同螺距下折流板搭接量对壳程流动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搭接量增大,同流量下壳程换热系数和压降均降低;三角区漏流减轻局部阻力减小,同时边缘三角区漏流加强了壳体附近区域流体的轴向和旋转流动;中心换热管的换热量急剧下降,靠近壳体换热管的变化不大。场协同分析表明,三角区漏流促进换热而边缘三角区漏流削弱换热;随搭接量的增大壳程速度场与热流场的整体协同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交错搭接 螺旋角 换热器 流动阻力 场协同
下载PDF
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及熵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兴 杜文静 程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75-238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螺旋角对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并以熵产数为指标对换热器性能进行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流量时壳程传热系数和压降均随螺旋角的增大而降低,且后者降低的幅...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螺旋角对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并以熵产数为指标对换热器性能进行了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相同质量流量时壳程传热系数和压降均随螺旋角的增大而降低,且后者降低的幅度大于前者。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横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较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更加均匀。在靠近中心假管的内层区域,同一径向位置的轴向速度随螺旋角的增大而降低,而在靠近壳体壁面的外层区域则相反。螺旋角越大,不同径向位置的换热管间的换热量分布均匀性越好。壳程质量流量相等时,换热器中传热引起的熵产占总熵产的比重随着螺旋角的增大而增加,熵产数随着螺旋角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 螺旋角 熵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螺旋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性能对比及螺旋角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军 陈保东 孙成家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59-62,共4页
 对螺旋角为12、18、30、40°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传热和压降性能测试。应用英国传热协会的Tasc3软件对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相应结构下的总传热系数和压降值。通过数据的计算整理,在相同流量下,进行了...  对螺旋角为12、18、30、40°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传热和压降性能测试。应用英国传热协会的Tasc3软件对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相应结构下的总传热系数和压降值。通过数据的计算整理,在相同流量下,进行了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在单位压力降下总传热系数的对比,同时对12、18、30、40°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膜传热系数及压降进行对比研究,优化螺旋角。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用12、18、30、40°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要比相应结构下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高59.48%以上,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18°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传热性能要优于12、30、40°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角 螺旋折流板 弓形折流板 传热系数 换热器
下载PDF
单螺旋和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晨 桑芝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9-935,共7页
为了研究双螺旋结构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及其与单螺旋结构的比较,利用热态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四分之一扇形和三分之一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单、双螺旋结构的壳程传热和阻力性能。热态试验结果表明,单、双螺旋结构的壳... 为了研究双螺旋结构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及其与单螺旋结构的比较,利用热态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四分之一扇形和三分之一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单、双螺旋结构的壳程传热和阻力性能。热态试验结果表明,单、双螺旋结构的壳程传热系数和压力损失均随流量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流量下,双螺旋结构的壳程传热系数高于单螺旋结构,同时其壳程压力损失也有所增大。但随着流量的增加,双螺旋结构对应的单位压降下的传热性能与单螺旋基本一致。这说明双螺旋结构可以提高壳程传热性能,同时不会影响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因此在流体输送动力允许的条件下,双螺旋结构有利于设备处理能力的提高。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折流板数量是单螺旋结构的两倍,因此双螺旋结构对壳程流体具有更强的导流作用,流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呈现出更加强烈的旋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螺旋折流板 单螺旋 双螺旋 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传热与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汲水 杜文静 程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66-70,共5页
基于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三维模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壳侧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壳侧流量下,螺旋角为15°的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 基于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三维模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壳侧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壳侧流量下,螺旋角为15°的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和压降略大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其余各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和压降均小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随螺旋角的增大,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换热系数和压降减小。通过对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流体温度和速度分布的分析发现,靠近中心假管的换热管换热性能优于其他区域的换热管。最后对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角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 数值模拟 螺旋角 传热 压降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折流板的数控加工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正方 王勇 曲大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比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但是螺旋折流板结构实现起来十分困难,阻碍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螺旋折流板在壳程内倾斜布置,与换热管交叉成一定角度,上面的孔为斜孔,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 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比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但是螺旋折流板结构实现起来十分困难,阻碍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螺旋折流板在壳程内倾斜布置,与换热管交叉成一定角度,上面的孔为斜孔,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实现。针对2管程换热器,将一个周期的折流板分为4块,对折流板上管孔的排布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用EIA代码编制了数控加工程序。在MITSUBISHI操作系统的数控钻铣床上,采用特殊的刀具,将折流板点焊为一摞,装夹在旋转工作台上,使之与刀具成一个固定角度,实现了阶梯式螺旋折流板上孔的加工,解决了制造的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钻孔精度,为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数控加工
下载PDF
适合于正三角形排列布管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被引量:38
10
作者 陈亚平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流体以螺旋运动方式冲刷管束,克服了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中蛇形流动存在的局部压力损失、流动死角以及弓形缺口处部分管束支撑跨距过大易产生共振而造成振动破坏等缺点。针对绝大多数管壳式换热器都是正三角形排列布管...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中流体以螺旋运动方式冲刷管束,克服了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中蛇形流动存在的局部压力损失、流动死角以及弓形缺口处部分管束支撑跨距过大易产生共振而造成振动破坏等缺点。针对绝大多数管壳式换热器都是正三角形排列布管的特点,在1/4椭圆-扇形螺旋折流板基础上改进设计出三分椭圆螺旋折流板。三分椭圆螺旋折流板可按特定布管方式的自然间隔来分块,也可以采用1/3分区布管。此方案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目前采用弓形折流板的正三角形排列布管的换热器场合,且管孔的定位划线和制造加工工艺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三分椭圆折流板 正三角形排列 倾斜角
下载PDF
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最佳螺旋角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忠超 米浩君 +2 位作者 成华 丰威仙 云龙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551-555,共5页
为了研究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角的关系,通过建立多个不同螺旋角的管壳式换热器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存在最佳螺旋角使得换热... 为了研究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角的关系,通过建立多个不同螺旋角的管壳式换热器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模拟,并对其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存在最佳螺旋角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最优.相同换热器结构的条件下,壳程进口流量对双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最佳螺旋角没有影响.随着壳径的增大,双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最佳螺旋角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折流板 螺旋角 传热系数 压降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壳侧强化传热与管束支撑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兵 陈亚平 王伟晗 《节能》 2009年第3期17-20,共4页
从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管束支撑方式和强化传热的角度,综述了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折流杆式换热器到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一种适合正三角形布管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新型结构,并指出非连续折流板螺旋换热器中相邻... 从管壳式换热器壳侧管束支撑方式和强化传热的角度,综述了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折流杆式换热器到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一种适合正三角形布管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新型结构,并指出非连续折流板螺旋换热器中相邻折流板形成的三角区的泄漏是方向指向上游的有益流动,而目前常用的螺旋折流板轴向搭接方案则开启了一条指向下游的旁通捷径,将影响绕行主流正常流动和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壳侧传热强化 三分螺旋折流板
下载PDF
不同螺旋角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性能对比实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欢 张国福 +2 位作者 宋天民 张志超 冯天伟 《节能技术》 CAS 2009年第6期519-521,共3页
对螺旋角为8°、12°1、8°、30°4、0°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壳程传热性能和压力降测试,得到了相应结构下的总传热系数和压力降。然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并进行曲线回归,得到了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 对螺旋角为8°、12°1、8°、30°4、0°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壳程传热性能和压力降测试,得到了相应结构下的总传热系数和压力降。然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并进行曲线回归,得到了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换热系数和压降经验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30°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单位压降传热系数要优于8°、12°、18°、40°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角 螺旋折流板 传热系数 换热器
下载PDF
变螺旋角对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亢 谢育辉 +2 位作者 明玉生 王斯民 张早校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8,34,共4页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折面折流板代替平面折流板,消除了换热器壳程相邻折流板搭接形成的三角漏流区,进而增强了传热效果。文中分别对螺旋角度为18°,27°,35°和40°,搭接量均为50%的(e=50%)新型螺旋折面折流板换... 新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折面折流板代替平面折流板,消除了换热器壳程相邻折流板搭接形成的三角漏流区,进而增强了传热效果。文中分别对螺旋角度为18°,27°,35°和40°,搭接量均为50%的(e=50%)新型螺旋折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其传热和阻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角为18°的螺旋折面折流板换热器传热性能最好,以Nu/f1/3作为综合性能评价指标时,其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螺旋折面折流板 螺旋角 传热 压力降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和压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日 钱才富 +4 位作者 孙海阳 张智 赵福臣 杨开源 王凤君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实验研究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壳程压力降,并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如果螺旋折流板螺旋角过小(小于15°),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压力降可能会超过普通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螺旋角增大(大于15°),螺... 实验研究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壳程压力降,并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如果螺旋折流板螺旋角过小(小于15°),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压力降可能会超过普通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螺旋角增大(大于15°),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系数会下降。综合考虑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压力降和壳程传热系数,螺旋折流板螺旋角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所以在工程设计中,螺旋角一般应取在6°~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换热器性能实验 压力降 传热系数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斌 孙晓明 +2 位作者 张伟 亓航 张亚东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8期5-7,共3页
针对弓形折流板、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FLUENT软件,k-ε湍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4块挡板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和4个螺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动与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流动湍动程度强,换热系数更大;... 针对弓形折流板、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采用FLUENT软件,k-ε湍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4块挡板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和4个螺旋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动与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流动湍动程度强,换热系数更大;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呈螺旋状,流动阻力更小;比较单位压降换热系数,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综合性能优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折流板 螺旋折流板 数值模拟 阻力 换热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阻力及换热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斌 孙晓明 +2 位作者 张伟 亓航 张亚东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9期4-6,共3页
为研究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阻力及换热性能,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选用k-ε湍流模型,比较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与换热性能,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螺旋角在不同入口速度下的阻力及换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随... 为研究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阻力及换热性能,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选用k-ε湍流模型,比较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动与换热性能,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螺旋角在不同入口速度下的阻力及换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随着螺旋角增大,进出口压降逐渐减小,换热系数也减小;比较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单位压降换热系数,为了保证换热效率,螺旋角为40°时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最优。计算结果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螺旋角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螺旋角 数值模拟 阻力 换热
下载PDF
相同螺距下不同螺旋角的六片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聪 高磊 张莹莹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6期177-179,共3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相同螺距下不同螺旋角的六片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同螺距的六片式换热器的压降随着螺旋角的增大而减小,壳程传热系数基本不变,总体性能则呈上升趋势。其中12°螺旋...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相同螺距下不同螺旋角的六片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同螺距的六片式换热器的压降随着螺旋角的增大而减小,壳程传热系数基本不变,总体性能则呈上升趋势。其中12°螺旋角的六片式换热器壳程总体性能比6°螺旋角的换热器高4.4%~35.5%。经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可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做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片式螺旋折流板 管壳式换热器 螺旋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螺旋角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帅 黄雪琴 余海洋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9年第5期32-38,共7页
提出了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特征螺旋角的定义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特征螺旋角的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段内流体呈周期性螺旋流动,在中心轴... 提出了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特征螺旋角的定义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特征螺旋角的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段内流体呈周期性螺旋流动,在中心轴向位置不存在柱塞流。特征螺旋角越大,连续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越好,特征螺旋角为14°的换热器综合性能最优,比其他不同特征螺旋角换热器综合性能平均高出59%~1192%。在高黏度介质、高Re下,特征螺旋角对壳程压降的影响比传热系数更为显著;实验研究结果与数字模拟相符。研究结果为连续型螺旋折流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 特征螺旋角 中心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密 周予东 +2 位作者 潘晓栋 范飞 牛晓娟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12期2898-2902,共5页
利用HTRI软件模拟了四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应用。考察了壳程流量(G)、折流板间距、螺旋角和壳体长径比(L/D)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综合传热性能(Up)的影响,并与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折流板间距越... 利用HTRI软件模拟了四分扇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应用。考察了壳程流量(G)、折流板间距、螺旋角和壳体长径比(L/D)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综合传热性能(Up)的影响,并与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折流板间距越大,螺旋角越小,Up越高;螺旋折流板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相同工况下的单弓形折流板,且G和L/D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折流板间距 螺旋角 长径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