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评价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晨 刘政 +5 位作者 宫雪梅 张晓鹏 毕博昊 程琳 穆实 朱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68-173,共6页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等,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难治性患者的一线手术,是解除...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常见的表现有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等,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是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难治性患者的一线手术,是解除血管压迫神经的有效方式。术前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受累神经的解剖结构、责任血管的来源及状态,显示血管与神经的走行关系。使用特定的磁共振序列作为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诊断检查的一部分,可以检测可能的神经血管接触并排除继发原因,同时神经血管接触的证明可用于促进手术决策。本文基于磁共振成像对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相关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解剖基础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序列和多模态交互式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为患者减轻病痛,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三例临床误诊分析
2
作者 庞金磊 孙海燕 +2 位作者 郭向飞 霍岩松 何明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3例三叉神经痛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女性患者右侧面部间断性剧烈疼痛半年,初步诊断为牙髓炎,多次接受牙科治...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3例三叉神经痛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女性患者右侧面部间断性剧烈疼痛半年,初步诊断为牙髓炎,多次接受牙科治疗但均无效,后经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其疼痛呈电击样,并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三叉神经痛。1例男性患者因左侧面部疼痛伴头痛2个月就诊,初步诊断为偏头痛,接受非甾体抗炎药和抗抑郁药治疗无效后经神经系统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1例女性患者因左侧面部反复发作的电击样疼痛就诊,初步诊断为面肌痉挛,随后接受肉毒素局部注射等相关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后经神经系统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误诊时间分别为6、2、3个月。确诊后均予卡马西平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三叉神经痛初期误诊率较高,需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加强病史采集,必要时行相关的影像学等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误诊 牙髓炎 偏头痛 面肌痉挛 疼痛 诊断 卡马西平
下载PDF
神经内镜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
3
作者 刘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通过与显微镜常规骨窗入路比较,分析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41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锁孔入路21... 目的通过与显微镜常规骨窗入路比较,分析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41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锁孔入路21例)和对照组(显微镜常规骨瓣入路20例),两组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比较手术时间、术后2周和1年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满意率和推荐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2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和推荐率都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安全可靠,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内镜锁孔入路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4
作者 黄海峰 迟玉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6期35-37,共3页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发生都是由颅内血管压迫神经造成的,均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目前,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与围手术期护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 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发生都是由颅内血管压迫神经造成的,均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目前,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但是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与围手术期护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概况,并对围手术期相关护理作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围手术期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1002例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赵卫国 濮春华 +4 位作者 蔡瑜 李宁 沈建康 卞留贯 孙青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8-780,共3页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经验,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各类颅神经疾病1 002例(三叉神经痛243例,面肌痉挛757例,舌咽神经痛2例)。术前核磁共振检查了解病因及相应颅神经周围是否存...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的经验,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各类颅神经疾病1 002例(三叉神经痛243例,面肌痉挛757例,舌咽神经痛2例)。术前核磁共振检查了解病因及相应颅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根据Jannetta等所述方法,于全麻下侧卧位进行手术。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4.2%,面肌痉挛患者为92.3%,2例舌咽神经痛术后症状均消失。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严重并发症4例,死亡率为0.3%,没有致残病例。平均随访39个月,复发率为5.2%。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确切,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微血管减压术是高风险手术,必须重视术后病情突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被引量:19
6
作者 梁维邦 倪红斌 +2 位作者 陈明基 蒋建 王嵘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观察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112例患者 ,其中三叉神经痛 78例、面肌痉挛 31例、舌咽神经痛 3例 ,并对手术入路及血管神经隔离方法进行改良。结果 手术早期... 目的 观察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取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112例患者 ,其中三叉神经痛 78例、面肌痉挛 31例、舌咽神经痛 3例 ,并对手术入路及血管神经隔离方法进行改良。结果 手术早期的手术总有效率为 98 2 % ,除 1例听力明显下降外 ,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是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 治疗 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舌咽神经痛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晋 管宏新 +4 位作者 仲骏 李世亭 杨晓笙 周秋梦 焦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策略。方法以9例实施MVD手术的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时间飞跃(3D-TOF)序列技术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脑血管病变情况;分析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前MRI显示粗大扭曲的椎动脉(VA)偏向患侧,甚至对侧VA也移位至患侧。术中见VA直接同时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3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上抬间接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5例,PICA和小脑上动脉(SCA)分别压迫面神经和三叉神经1例。术后,8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症状即刻消失,1例术后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所有患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粗大移位的VA通常是导致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血管。MVD成功的关键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解剖,逐渐将VA向下移位,而不是简单地在神经和血管间塞入垫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椎动脉
下载PDF
3D-FIESTA及MRVE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8
作者 龚良庚 刘元元 +1 位作者 肖新兰 连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评价高分辨3D-FIESTA成像及MRVE后处理技术显示桥小脑角的脑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及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三叉神经痛及22例面肌痉挛患者。利用高分辨3D-FIESTA原始图像... 目的评价高分辨3D-FIESTA成像及MRVE后处理技术显示桥小脑角的脑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及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三叉神经痛及22例面肌痉挛患者。利用高分辨3D-FIESTA原始图像作MRVE重建,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神经与血管的空间关系,判断有无血管压迫神经。其中6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①高分辨3D-FIESTA图像上,脑脊液呈高信号,神经与血管呈中等信号,对比良好;②MRVE重建可以直观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的图像,再现局部解剖结构;③面肌痉挛症状侧的血管压迫阳性率为77.3%(17/22)。三叉神经痛的症状侧血管压迫阳性率为70.6%(12/17);④6例经外科手术证实有血管受压,术后随访有5例痊愈,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高分辨3D-FIESTA成像结合MRVE后处理重建能三维立体地显示桥小脑角脑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对明确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对神经外科医师设计和优化微血管减压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影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仿真内镜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MRTA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4 位作者 李咏梅 向东 史斌 严敏 吴景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tomographicangiography ,MRTA)对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的三叉神经痛 11例 ,面肌痉挛 13例 ,行三维时间飞越破坏性稳态梯度回波序列 (3D -TOF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 (magneticresonancetomographicangiography ,MRTA)对诊断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的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的三叉神经痛 11例 ,面肌痉挛 13例 ,行三维时间飞越破坏性稳态梯度回波序列 (3D -TOF -SPGR)采集图像 ,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 ,观测血管神经的关系。结果 :11例三叉神经痛中 ,MRTA显示 9例存在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 ,阳性率为 81.8% (9/ 11) ,可疑接触 2例。 13例面肌痉挛中有 12例显示了面神经起始段有微血管跨越或对面神经有轻微的推压改变 ,阳性率为 92 .3% (12 / 13)。结论 :MRTA对发现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血管神经压迫具有重要价值 ,MRTA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是显示神经血管接触的敏感方法 ,对选择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舌咽神经痛解剖学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奎启 王福 +2 位作者 仲维剑 张元鑫 李牧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研究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 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 :解剖了 45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 ,从背腹两面观测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 目的 :研究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动脉供应及它们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探讨 5、9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原因。方法 :解剖了 45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标本 ,从背腹两面观测第 5、7、8、9、1 0脑神经根的滋养动脉及这些脑神经根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果 :三叉神经根的滋养动脉主要源于基底动脉发出的脑桥外侧动脉 ,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支供应 ,舌咽、迷走神经主要由小脑下后动脉和椎动脉发支供应。三叉神经根与邻近血管 (小脑上动脉 )接触的占 5 0 % ,形成压迫的占 1 2 .5 % ;面神经根被邻近血管 (小脑下前动脉 )压迫的占 2 4.5 % ,与邻近血管接触的占 1 4.3 % ;舌咽、迷走神经根与邻近血管 (小脑下后动脉 )接触的占 2 4.4%。结论 :三叉神经痛、半面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半面痉挛 舌咽神经痛 神经血管压迫 解剖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附7例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倪红斌 梁维邦 +4 位作者 徐武 韦永祥 姚亮 徐立 庄敏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磁共振检查后行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MRI及术中均见面神经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例,椎动脉1例;三叉...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磁共振检查后行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MRI及术中均见面神经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例,椎动脉1例;三叉神经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3例。行微血管减压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立即消失;面肌痉挛术后立即消失5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结论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微血管减压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痉挛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椎动脉
下载PDF
左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放 于炎冰 +3 位作者 徐晓利 许骏 刘江 张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394-39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的机制。方法报告1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男性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与相应脑神经根部动脉性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显微血管...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的机制。方法报告1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男性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与相应脑神经根部动脉性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病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均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极为罕见,其与脑神经根部血管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显微血管减压术并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面部单侧痉挛 舌咽神经疾病 高血压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CT在三叉神经痛和半侧面肌痉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苏民 郑彤 +2 位作者 陈芳妮 刘建英 王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诊断三叉神经痛与半侧面肌痉挛中的价值。方法:将772例经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326例)与半侧面肌痉挛(446例)患者的术前CT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CT表现:772例患者中,CT发现患侧桥小脑角胆脂瘤26例,听神经瘤1... 目的:探讨CT在诊断三叉神经痛与半侧面肌痉挛中的价值。方法:将772例经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326例)与半侧面肌痉挛(446例)患者的术前CT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CT表现:772例患者中,CT发现患侧桥小脑角胆脂瘤26例,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瘤8例,脑膜瘤6例,患侧桥小脑角扩张增粗血管490例(63.47%),CT未见异常者228例(29.6%);②手术病理结果:胆脂瘤27例,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瘤8例,脑膜瘤6例,三叉神经或面神经根部异常血管压迫者696例(90.15%),术中未见异常者21例。结论:CT在病因诊断方面很有帮助,它既可以发现桥小脑角占位病变,又能显示桥小脑角扩张增粗的血管,是术前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半侧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阿霉素的神经肌毒性实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超 姜晓钟 赵云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阿霉素为常用的抗肿瘤药,近年来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报道较多,且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尤其是对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特点及不同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尚不够明确。本文详细介绍了阿霉素对神... 阿霉素为常用的抗肿瘤药,近年来应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报道较多,且已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尤其是对肌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特点及不同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尚不够明确。本文详细介绍了阿霉素对神经元及肌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和特点、作用的选择性和自限性以及不同给药方式产生的不同药理效应,显示出其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神经肌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逆行轴突运输 选择性 自体荧光 神经干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下载PDF
磁共振在诊断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中成像序列的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辉 刘丹 +3 位作者 李军 张贝 赵荣娟 孙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7期77-79,共3页
目的:对磁共振应用常规及特殊成像序列诊断三叉神经痛(TN)及面肌痉挛(FS)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TN及FS患者52例,行SE T1WI、T2WI扫描,排除占位后再行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扫描。经3D MRP、MIP、minMIP后处理图像,观察神经与周围血管... 目的:对磁共振应用常规及特殊成像序列诊断三叉神经痛(TN)及面肌痉挛(FS)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TN及FS患者52例,行SE T1WI、T2WI扫描,排除占位后再行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扫描。经3D MRP、MIP、minMIP后处理图像,观察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结果:16例TN和8例FS为肿瘤引起,行切除术;23例TN和5例FS为血管压迫所致,行微血管减压术。3D-VIBE、3D-TSE序列综合判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手术符合率分别为92%(23/25)、33.3%(1/3)、96%(24/25)、85.7%(24/28)。结论:磁共振扫描对明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病因具有重要价值,3D-TSE序列和3D-VIBE序列是显示血管神经空间关系的敏感方法,对TN和FS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血管压迫
下载PDF
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子敬 曲建波 +7 位作者 徐平 徐梓洲 徐华文 李祥伟 于怀松 陈立华 陈凌 张纪水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8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系统回顾1999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病例420例,其中三叉神经痛282例,面肌痉挛120例,舌咽神经痛18... 目的探讨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系统回顾1999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病例420例,其中三叉神经痛282例,面肌痉挛120例,舌咽神经痛18例。结果总有效406例,有效率96.67%,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舌咽神经痛
下载PDF
利用责任血管测量为“显微血管减压术”正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治权 陈松 +3 位作者 袁贤瑞 伍军 袁盾 侯永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责任血管的测量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实质,从而提出正确的中文名称。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进行的150例MVD的责任血管进行总结,并连续对其中的53例58条责任血管直径进行测量。复习文... 目的通过责任血管的测量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实质,从而提出正确的中文名称。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进行的150例MVD的责任血管进行总结,并连续对其中的53例58条责任血管直径进行测量。复习文献,了解各种中文名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对MVD中文译名的看法。结果三叉神经痛常见的责任血管依次是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岩静脉及上述多血管压迫;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责任血管依次是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动脉及多血管压迫。连续测量其中53例病人的58条责任血管的直径,范围从0.7~4.9mm,大部分是中小血管,少数是大血管,微血管不是责任血管。文献中应用最多的“微血管减压术”,其次是“显微血管减压术”。结论MVD手术巾的责任血管是中小血管及大血管,将MVD统一为“显微血管减压术”更能反映该手术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 责任血管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与半面痉挛神经超微结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清霞 张开文 +2 位作者 张爱珍 汪运坤 李孝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半面痉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比研究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例特发性半面痉挛、2例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及2例正常三叉神经、面神经根的透射电镜结果,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原发性...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半面痉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比研究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例特发性半面痉挛、2例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及2例正常三叉神经、面神经根的透射电镜结果,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半面痉挛的超微结构改变基本相同,与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正常神经根的超微结构进行对比,证实血管与肿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导致了神经超微结构改变。结论:三叉神经痛和半面痉挛的发病机理可能为神经纤维间“短路”和神经核功能紊乱。神经根超微结构改变的严重程度与神经根受压程度有关而与受压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半面痉挛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楠 郭婉姝 +1 位作者 刘彤彤 陈晓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就诊并同时行头部MRI和MRA检查的后循环梗死、单纯头晕、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偏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有无VAD...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就诊并同时行头部MRI和MRA检查的后循环梗死、单纯头晕、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偏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有无VAD分为椎动脉优势组和非椎动脉优势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疾病的发生率;记录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发生位置;分析VAD与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率及弯曲方向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椎动脉直径差异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VAD的发生率为52.3%;优势组中后循环梗死患者105例(105/413,25.42%),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患者39例(39/413,9.44%)、面肌痉挛患者12例(12/413,2.91%)、三叉神经痛患者11例(11/413,2.66%),与非优势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99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中,优势组梗死主要发生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PICA)(27/199,13.57%)和基底动脉供血区(BA)(45/199,22.61%)。PICA区梗死发生在VAD对侧的比例(20/105,19.05%)高于同侧(7/105,6.67%),BA区梗死主要发生在椎动脉优势同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组中有117例存在基底动脉弯曲,明显高于非优势组(P<0.05),143例左侧VAD患者中,有92例患者椎动脉向右侧弯曲;73例右侧优势患者中有20例患者基底动脉向左侧弯曲。椎动脉直径差异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36,P=0.001),与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呈正相关(r=0.432,P=0.004)。结论椎动脉优势人群后循环梗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发生率较非优势人群高;椎动脉优势合并后循环梗死中以PICA和BA支配区多见;椎动脉优势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发生概率高,其弯曲方向与椎动脉优势方向相反;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长度越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优势 后循环脑梗死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下载PDF
脑神经疾患“血管压迫”病因的放射学诊断研究——磁共振断层成像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善泉 潘耀华 +3 位作者 万杰青 张晓华 罗其中 丁小龙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影像学对“压迫血管”病因诊断的可能性和特征。方法:采用稳定快速进动程序以提供脑实质、脑神经和后颅窝脑血管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即一种“白血”磁共振断层成像血管显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 目的:探讨磁共振影像学对“压迫血管”病因诊断的可能性和特征。方法:采用稳定快速进动程序以提供脑实质、脑神经和后颅窝脑血管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即一种“白血”磁共振断层成像血管显影术(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分别检查11例三叉神经痛和21例面肌痉挛,同时10例行后颅窝探查及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对照和评估MRTA的确诊率。结果:32例单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MRTA中,确认患侧有“血管压迫”28例,无血管压迫4例。而正常侧仅见2例“血管接触或压迫”影像。1例三叉神经痛术中发现岩静脉为压迫血管,而MRTA提示无异常,因而未再行增强扫描、10例接受探查术发现有或无压迫血管,与MRTA诊断相符9例。结论:MRTA可作为脑神经疾患的”血管压迫”病因之术前诊断的一种特殊而可靠的检查方法,以便有的放矢地指导此类疾患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压迫 病因 放射学诊断 磁共振断层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脑神经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