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土工织物技术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
作者 靳向煜 吴海波 +7 位作者 任慕苏 张初阳 黄晨 王洪 张星 李陵申 俞建勇 孙晋良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阐述了土工织物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土工织物的重点应用领域,讨论了土工织物原材料和加工技术的重要性,提出土工织物加工技术应向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分析了我国土工织物产品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土工织物应向智能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 阐述了土工织物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土工织物的重点应用领域,讨论了土工织物原材料和加工技术的重要性,提出土工织物加工技术应向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分析了我国土工织物产品重点研究方向,提出土工织物应向智能化、功能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织物 关键技术 应用前景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智能钻完井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根生 宋先知 +2 位作者 祝兆鹏 田守嶒 盛茂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7,共13页
智能钻完井技术是钻完井工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可实现油气钻完井过程的精细表征、决策优化和闭环调控,有望大幅提升钻完井效率、储层钻遇率和油气采收率,是油气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从工程实际出发构... 智能钻完井技术是钻完井工程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可实现油气钻完井过程的精细表征、决策优化和闭环调控,有望大幅提升钻完井效率、储层钻遇率和油气采收率,是油气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从工程实际出发构建了油气钻完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根据钻完井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深度划分了智能钻完井技术的发展层次;分析了国内外智能钻完井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钻完井工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凝练了智能钻完井技术研究面临的难题和重点攻关方向,以期为推进我国智能钻完井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钻井 智能完井 应用场景 技术现状 攻关方向 前景展望
下载PDF
高速三体船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光磊 杨彦涛 《船电技术》 2012年第3期32-34,共3页
对高速三体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高速三体船的应用前景,归纳评述了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这种新船型的若干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三体船 应用前景 研究方向
下载PDF
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评述
4
作者 李远景 《价值工程》 2014年第23期68-69,共2页
高压直流输电相比交流输电在增强系统的可靠性、限制电路系统的短路容量、完成系统的非同步联网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结合近年来高压直流技术的发展,综述了目前应用的主要方面,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发展与应用 研究展望
下载PDF
旱直播稻与常规移栽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比较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夏雯 卢树昌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63-70,共8页
随着水、土、环境等因素制约,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日益发展。本研究对比了旱直播稻与常规移栽稻在栽培方式、水肥管理、产量品质、土壤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直播稻生育进程快、水分生产效率高,前期可适当减氮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随着水、土、环境等因素制约,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日益发展。本研究对比了旱直播稻与常规移栽稻在栽培方式、水肥管理、产量品质、土壤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直播稻生育进程快、水分生产效率高,前期可适当减氮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产量与常规移栽稻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其土壤通气性好、利于土壤结构改善与肥力保持,具有节水、省工、省时、改善土壤环境等优势。同时,旱直播稻栽培也存在病虫草害缺乏有效防治、易倒伏、产量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最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水稻旱直播与常规育秧栽培技术发展前景,提出了在水土环境等因素制约突出的生产区域,随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与品种繁育的推进,旱直播技术将发挥很大的持续生产潜力,可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对比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及其应用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安福 张国梁 《广东公路交通》 2019年第5期35-41,共7页
挤扩支盘桩是带有多分支和(或)承力盘结构的承载桩,是一种发挥土的承压承载特性,利用土的压硬承载特征,通过挤扩工艺和设备,获取土的承载性能以及检验支盘承载力的新结构桩型。支结构、盘结构分别发挥不同土层的优良特性而表现为支盘桩... 挤扩支盘桩是带有多分支和(或)承力盘结构的承载桩,是一种发挥土的承压承载特性,利用土的压硬承载特征,通过挤扩工艺和设备,获取土的承载性能以及检验支盘承载力的新结构桩型。支结构、盘结构分别发挥不同土层的优良特性而表现为支盘桩承载能力高、变形小;挤扩压硬提高土体承载性能,挤扩支腔盘腔自然稳定;高性能承载可大幅度缩短桩长、减小桩径,实现原材料以及造价节省。在全国各地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逐渐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对挤扩支盘桩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利用支盘桩承载特性得到的支盘桩结构构造、设计方法、工艺及装备、检测评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支盘桩群桩结构技术、抗沉降技术、抗拉锚固技术、长期承载性能、支盘体成品检测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核心技术,用以解决基桩泥皮沉渣、高铁沉降、海上风电、边坡锚固等承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承载性能 压硬特征 支盘承载结构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