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着”存在句的语体结构与语法属性
1
作者 段清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含体原子不同。(2)“P+LocP_(2)+VP”的合法与否是由“三维语法”中的语体之法决定,只有“P+LocP_(2)”满足双步平衡律,结构才能合法。同时,这也是“在”后音节数较多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着”存在句 (在)+LocP+VP 语体语法 三维语法
下载PDF
论汉语教学中的“三一语法” 被引量:55
2
作者 冯胜利 施春宏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472,共9页
文章从汉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并阐释了一种新型的二语教学语法体系———"三一语法"。其基本框架包括句子的形式结构、结构的功能作用、功能的典型语境这三个维度,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三维一... 文章从汉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并阐释了一种新型的二语教学语法体系———"三一语法"。其基本框架包括句子的形式结构、结构的功能作用、功能的典型语境这三个维度,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三维一体的语法系统,体现了"场景驱动、潜藏范畴、实现法则"这一教学法上的科学性,既有实践价值,同时还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语法” 句型结构 结构的功能 典型语境 句型操练法
下载PDF
基于“三一语法”观念的二语词汇教学基本原则 被引量:5
3
作者 施春宏 蔡淑美 李娜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2-67,共16页
就二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学界既有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思考。基于结构-功能-语境相结合的"三一语法"的基本观念,文章认为二语词汇教学应该体现这样一些基本原则:意义和用法相结合的原则、典型语境驱动的原则、词语辨析... 就二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学界既有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思考。基于结构-功能-语境相结合的"三一语法"的基本观念,文章认为二语词汇教学应该体现这样一些基本原则:意义和用法相结合的原则、典型语境驱动的原则、词语辨析的最小差异原则、语际差异的对比参照原则。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在具体词汇教学中还应注意教学用语与词汇等级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语法 词汇教学 基本原则 用法 典型语境
下载PDF
论上古汉语“句法、韵律、语体”三维语法系统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胜利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1年第1期12-28,共17页
本文从句法、韵律、语体三个角度,提出上古汉语“三维性综合体系”语法的设想,亦即“生成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三维一体的语体系统。文章首先从上古“之”“其”对立的格位句法以及“唯命是听”中“是”的指代性(clitic doubling)... 本文从句法、韵律、语体三个角度,提出上古汉语“三维性综合体系”语法的设想,亦即“生成语法+韵律语法+语体语法”三维一体的语体系统。文章首先从上古“之”“其”对立的格位句法以及“唯命是听”中“是”的指代性(clitic doubling)等句法现象入手,讨论形式句法分析的必要性;然后从单音节音步与双音节音步的对立(唯妇言用vs.唯妇言是用)及“吾、我”韵律之别,说明韵律语法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唯O是V]正式体以及《诗经》风、雅、颂的语体三分,说明语体语法在上古汉语语言(包括文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最后指出上古汉语的研究可以构建一个以句法为骨架、韵律为血脉、语体为肤腴的三维一体的语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句法 韵律 语体 三维语法
原文传递
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施春宏 陈振艳 刘科拉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共16页
本文基于三一语法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进一步阐释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问题。根据三一语法,教学语法视野中的语境是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经验和习得阶段而确定的、与特定语法项目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作用相匹配的、最典型与/或最... 本文基于三一语法的理论体系和教学实践,进一步阐释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问题。根据三一语法,教学语法视野中的语境是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经验和习得阶段而确定的、与特定语法项目的结构形式和功能作用相匹配的、最典型与/或最具代表性特征的教学语境,语境知识既是语法知识形成的依据,也是语法知识的具体化表现。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和用中学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语言学大语法观和构式语法的基本理念,为教学语法语境观的确立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学语法的语境从教学内容看,具有生成性、结构性、语体性等特征;从教学过程看,具有典型性、对象性、模拟性等特征。基于此,教学语法语境观的教学策略重视语法项目的"形-功-境"匹配关系,遵循基本的教学语境设置策略和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的镜像映射策略。相较于其他教学法关于语境的理解,本文所倡导的教学语法语境观具有特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语法 语境观 三一语法 大语法 语境特征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语体语法视域下汉语教学语法理论体系的构建——基于三一语法的新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胡丛欢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5,共11页
本文在语体语法理论基础上,重构了基于语体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往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只考虑口语而忽视正式语体,本文从教学实践及理论推演的视角,通过对三一语法中的“语体语境”的再分析,指出语体语境可分为单体语境和变体语境两... 本文在语体语法理论基础上,重构了基于语体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往的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只考虑口语而忽视正式语体,本文从教学实践及理论推演的视角,通过对三一语法中的“语体语境”的再分析,指出语体语境可分为单体语境和变体语境两个层级,有效地推进了语体语法中通体的语体属性及交际功能的理论研究。依托语体语境及汉语教学语法的“三等九级”,分别构建了口语体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及正式体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确立了基于“习得顺序+语体等级”的教学语法选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语法 教学语法 三一语法 语体语境 单体语境 变体语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