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起跳技术特征分析
1
作者 孙家宝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8期11-12,16,共3页
本文通过对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运动视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世锦赛三级跳远前3名运动员起跳技术中,着地角均小于起跳角,支撑腿膝角缓... 本文通过对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运动视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主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世锦赛三级跳远前3名运动员起跳技术中,着地角均小于起跳角,支撑腿膝角缓冲角度较小,运动员腿部力量较大;3名运动员的技术类型分别是:冠军跳跃型、亚军均衡型、季军跳跃型;在对三级跳运动动员进行训练时,应着重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田径锦标赛 三级跳远 起跳技术 技术分析
下载PDF
第15届田径世锦赛(北京)男子三级跳远冠军泰勒18.21m起跳技术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富强 苑廷刚 +3 位作者 李爱东 王国杰 戴勇 郭元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6,共8页
采用现场拍摄、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15届田径世锦赛三级跳远运动员泰勒(18.21m)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跳型"三级跳远起跳技术的特征。研究结果:1)泰勒助跑倒2-1步速度分别为10.95m/s、11.78m/s,步长分别为2.41 m、2.12 m,质心移动距... 采用现场拍摄、录像分析等方法,以第15届田径世锦赛三级跳远运动员泰勒(18.21m)为研究对象,分析"平跳型"三级跳远起跳技术的特征。研究结果:1)泰勒助跑倒2-1步速度分别为10.95m/s、11.78m/s,步长分别为2.41 m、2.12 m,质心移动距离分别为2.33m、2.08m。2)3次起跳速度利用率分别为96.90%、89.90%、88.46%,前两跳缓冲环节水平速度损失是蹬伸环节的4.29~4.65倍,离地瞬间垂直速度分别为2.02m/s、2.26m/s、2.74m/s。3)3次起跳时间分别为0.12s、0.14s、0.18s。4)3次起跳着地角度分别为73°、66°、68°,起跳角度分别为59°、63°、63°,离地瞬间膝关节角度分别为155.53°、155.78°、162.91°。5)3跳比例分别为33.15%、31.87%、34.98%,腾起角度分别为11°、14°、20°。研究结论:1)泰勒具有较强的速度能力,倒2-1步保持"慢-快"速度节奏,质心位移与步幅"大-小"节奏变化相吻合。2)3次起跳均保持较高速度利用率,下肢力量平衡而强劲。3)以较大着地角度、小起跳角度起跳,配合"屈蹬"离地方式将水平速度最大程度的保持到最后。4)泰勒本次试跳所呈现的是1名稳定的"平跳型"选手所具有的典型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世锦赛 三级跳远 起跳 技术分析 泰勒
下载PDF
第15届田径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冠军泰勒的助跑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富强 苑廷刚 +3 位作者 李爱东 王国杰 戴勇 郭元奇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6,F0003,共10页
以二维录像分析、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平跳型三级跳远助跑技术进行研究,区分运动技术类型,揭示助跑技术的节奏特点及规律,深化对项目本质与特征认识,为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供有益借鉴。研究结果:1)倒7~倒1步相邻步长变... 以二维录像分析、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平跳型三级跳远助跑技术进行研究,区分运动技术类型,揭示助跑技术的节奏特点及规律,深化对项目本质与特征认识,为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供有益借鉴。研究结果:1)倒7~倒1步相邻步长变化幅度分别为1 cm、5 cm、2 cm、22 cm、3 cm、24 cm;倒4~倒1步的相邻单步之间用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2)助跑倒7~倒1步平均速度11.02 m/s,倒2步速度最慢(10.40 m/s),倒1步达速度峰值(11.94 m/s);倒2步重心着地速度是唯一与运动成绩高度相关且变异系数相对较大的参量(r=0.955,P<0.01)。3)助跑倒2~倒1步着地和离地角度变化区间分别为80.33?~83.83?、59.67?~64?;倒2步腾起角度2.38?,倒1步则基本保持水平(-0.16?)。4)6次试跳踏板均值17 cm,趾板距离与倒2步着地速度(r=-0.855,P<0.05)、步长(r=0.826,P<0.05)显著相关。研究结论:1)助跑倒4步是平跳型三级跳远节奏调整的临界点;倒3~2步参数变异性最大,是助跑节奏控制的重点与难点。2)助跑倒3~倒1步"中-长-短"时间节奏与"中-大-小"步幅节奏相搭配是创造优异成绩的理想模式。3)稳定倒3~倒1步速度节奏、保持倒2步速度的绝对优势并提高倒1步速度的利用率是提高助跑速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4)助跑支撑阶段的缓冲动作实际上是膝、踝关节的共同作用,蹬伸动作是以踝关节蹬伸为主导,膝关节则保持"屈蹬"方式。"快步频、大着地角、小离地角、屈蹬、低腾空"是倒2~1步基本技术特点。5)80?~85?的着地角度与56?~61?的离地角度相搭配利于减少助跑制动阻力、保持水平速度,但能否对比赛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还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蹬伸与摆动能力。6)倒2步步长和速度是踏板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踏板准确性有助于提高竞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跳型三级跳远 助跑节奏 技术分析 田径世锦赛 泰勒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欣鑫 李建英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 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片拍摄法、图像解析法对其主要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主要采用单足跳型技术;着地瞬间时相,着地角在跨步跳阶段、支撑腿膝角在跨步跳和跳跃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最大缓冲时相:支撑腿膝角缓冲幅度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差异显著,表明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和快速蹬伸能力不强。离地瞬间时相:起跳角在单足跳和跨步跳阶段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偏小;助跑最后一步的水平速度为9.99m/s,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男子 优秀运动员 技术分析 运动学 中国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殿亮 吉艳霞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9-23,共5页
对8 名国内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影片解析结果表明,第二跳起跳时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小,这与起跳蹬伸时机晚和蹬伸不充分有关,同时与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紧、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第三跳起跳过程中水平... 对8 名国内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二、三跳起跳技术影片解析结果表明,第二跳起跳时所获得的垂直速度小,腾起角小,这与起跳蹬伸时机晚和蹬伸不充分有关,同时与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紧、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第三跳起跳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较多,但也获得了较大的垂直速度,这与起跳时着地角小和起跳角大及着地过程中脚扒地速度慢有关,同时与摆动腿摆动速度慢和摆动幅度小有关。8 名运动员第二跳距离百分比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女子 中国 优秀运动员 起跳 技术分析 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3项指标及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任作虎 张振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1999—2002年度最好成绩相比,中国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1999—2002年度最好成绩相比,中国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适合采用以“平跳速度型”为主的技术;中国运动员理想的三跳比例是33.5%:30%: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优秀运动员 身体形态 年龄特征 技术分析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余敬平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1-34,共4页
通过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技术特征的比较分析 ,揭示了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 ,找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 三级跳远 男子 优秀运动员 技术分析
下载PDF
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原因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余丁友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8-30,34,共4页
通过高速摄影等方法对我国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有提前准备起跳意识 ,导致后 2步步幅变化过大 ,速度下降 ,进而使单足跳的着板角变小 ,起跳角变大 ,致使第 1跳的向前... 通过高速摄影等方法对我国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运动员在助跑最后阶段有提前准备起跳意识 ,导致后 2步步幅变化过大 ,速度下降 ,进而使单足跳的着板角变小 ,起跳角变大 ,致使第 1跳的向前性差 ,助跑所获取的水平速度不能较好地保持到最后 1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 男子 三级跳远 技术分析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卓建南 朱振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2-634,共3页
为了探究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落后的原因,采用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当中速度的变化、落地角与起跳角及重心腾起角、摆动腿的摆动、支撑腿的缓冲等相关的数据指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 为了探究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落后的原因,采用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当中速度的变化、落地角与起跳角及重心腾起角、摆动腿的摆动、支撑腿的缓冲等相关的数据指标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踏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向上起跳的垂直速度小;踏跳支撑腿膝关节缓冲大,摆动腿后摆不积极,前摆不充分;着地角较小,产生的制动力大。根据分析研究,提出加强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和专项弹跳能力的训练、强调控制着地点、加强支撑腿的支撑能力和肌肉的退让性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跳远 跨步跳 技术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选手关键技术环节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文新 盖文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4,共4页
采用Sony录像系统(50 f/s)及高速录像系统(120 f/s)两台摄像机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助跑与三跳动作过程进行了定点拍摄。通过对动作图像解析与相关技术参数的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助跑... 采用Sony录像系统(50 f/s)及高速录像系统(120 f/s)两台摄像机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助跑与三跳动作过程进行了定点拍摄。通过对动作图像解析与相关技术参数的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助跑速度峰值未能出现在起跳前瞬间或板前3 m(倒数第2步);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各跳起跳离地时的水平速度大大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助跑加速节奏的类型属于"下降型"。为此进一步改进助跑加速节奏,充分发挥助跑水平速度的潜能,是我国女子三级跳远技术改进与提高成绩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三级跳远 技术环节 运动学分析 速度节奏
下载PDF
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跨步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祥生 周全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4-35,共2页
本文运用生物力学和文献资料,测量了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跨步跳,收集了世界优秀运动员跨步跳的主要技术参数,试图通过比较研究。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跨步跳 技术分析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技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6-79,共4页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中速度的变化、支撑腿的缓冲、摆动腿的摆动、落地角、起跳角、重心腾起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踏跳过程水平速度损... 通过查阅文献、现场拍摄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中速度的变化、支撑腿的缓冲、摆动腿的摆动、落地角、起跳角、重心腾起角等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踏跳过程水平速度损失过大,向上起跳的垂直速度小;踏跳支撑腿膝关节缓冲大,摆动腿后摆不积极,前摆不充分;着地角较小,产生的制动力大,这些都对后两跳的成绩造成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三级跳远 跨步跳 技术分析
下载PDF
对三级跳远运动中第二跳起跳腿缓冲与蹬伸技术重要性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年第1期36-37,共2页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6名优秀运动员第二跳起跳腿缓冲与蹬伸技术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相关参数比较研究,旨在诊断我国女子三级... 采用高速摄影与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6名优秀运动员第二跳起跳腿缓冲与蹬伸技术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相关参数比较研究,旨在诊断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导和改进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为加强教学、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 三级跳远 第二跳 技术指标 运动学分析
下载PDF
李延熙打破三级跳远亚洲记录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子强 熊锦平 《福建体育科技》 2010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在2009年8月柏林世锦赛和2009年11月山东西柳举行的全运会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与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创纪录一跳的录像...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在2009年8月柏林世锦赛和2009年11月山东西柳举行的全运会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与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创纪录一跳的录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通过比较两者三次比赛的助跑速度,三跳的腾起角、速度利用率,膝角变化、和三跳比例等技术参数,得出李延熙打破全国及亚洲记录的真正原因;同时指出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为李延熙今后进一步提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李延熙 技术特征 分析
下载PDF
对我国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技术特征分析
15
作者 熊锦平 刘子强 《四川体育科学》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在2009年8月柏林世锦赛和2009年11月山东西柳举行的全运会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与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创纪录一跳的录像...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在2009年8月柏林世锦赛和2009年11月山东西柳举行的全运会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与世界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德华兹在第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创纪录一跳的录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通过比较两者三次比赛的助跑速度,三跳的腾起角、速度利用率,膝角变化、和三跳比例等技术参数,得出李延熙打破全国及亚洲记录的真正原因;同时指出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为李延熙今后进一步提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李延熙 技术特征 分析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三级跳远选手技术特征的分析
16
作者 康红哲 吴冀 +1 位作者 邹广楠 孙楠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曹硕在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昆山举行的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进行解析,整理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对助跑速度、三跳腾起角度、时相速度利用率和三跳比例等技术参数的分析,得出其技术...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我国著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曹硕在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昆山举行的三级跳远的比赛录像资料进行解析,整理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对助跑速度、三跳腾起角度、时相速度利用率和三跳比例等技术参数的分析,得出其技术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三级跳远选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技术特征 分析
下载PDF
中外女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嘉慧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对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及我国第11届全运会该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起跳技术组合进行静态比较研究,从三跳的着地角、躯干前倾角、起跳腿膝角、腾起角、水平速度的控制、垂直速度、起跳时间及摆动腿的角速度八... 对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及我国第11届全运会该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起跳技术组合进行静态比较研究,从三跳的着地角、躯干前倾角、起跳腿膝角、腾起角、水平速度的控制、垂直速度、起跳时间及摆动腿的角速度八个角度比较分析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运动员起跳技术组合存在的差异,为我国的女子三级跳远技术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三级跳远 技术分析 运动学对比
下载PDF
男子三级跳远李延熙、爱德华兹三跳技术的分析
18
作者 代广松 沈明 +1 位作者 王志斌 汪光鲁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第4期329-330,289,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片解析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爱德华兹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李延熙的上板速度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蹬技术存在不足,第二跳距离较小,第一、二跳...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影片解析等方法,对中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李延熙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爱德华兹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李延熙的上板速度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蹬技术存在不足,第二跳距离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起跳 水平速度 技术分析
下载PDF
浅析三级跳远中“素质”与“三跳比例”的相关性
19
作者 肖蔚 王腊姣 卢刚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提出的"素质与运动成绩的数学关系模型"和"三跳比例与运动成绩的数学关系模型"进行探析,分析证明:这两种模型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三级跳远训...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调查访问、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提出的"素质与运动成绩的数学关系模型"和"三跳比例与运动成绩的数学关系模型"进行探析,分析证明:这两种模型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三级跳远训练过程中,不应该过分地追求和模仿某种技术类型,而应致力于将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个人技术特点紧密结合,寻找和确定个人的最佳比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成绩 素质 技术分析
下载PDF
柏林田径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袁晓毅 吴冀 赵俊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三级跳远技术结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技术环节存在不可颠倒性。就三跳而言,三次起跳技术相互关联并直接决定了最后的总成绩,所以对三级跳远技术的深入研究是充分、合理发挥人体潜能的条件,也是人们对三级跳远技术的认识不断完善的... 三级跳远技术结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技术环节存在不可颠倒性。就三跳而言,三次起跳技术相互关联并直接决定了最后的总成绩,所以对三级跳远技术的深入研究是充分、合理发挥人体潜能的条件,也是人们对三级跳远技术的认识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世界顶尖级运动员三次起跳技术分析,揭示近年高水平运动员起跳技术现状和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技术找出差距原因,提高起跳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起跳 技术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