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otal Electric Field for DC Lines Converted from Double-Circuit AC Lines
1
作者 Xiaoqian Ma Jiayu Lu +1 位作者 Kun He Wensheng Ga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7年第4期598-610,共13页
With rapid growth of power demand, transmission capacity is also in urgent need of upgrading. In some cases, converting existing AC transmission lines to DC lines can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reduce the c... With rapid growth of power demand, transmission capacity is also in urgent need of upgrading. In some cases, converting existing AC transmission lines to DC lines can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n this paper, the upstream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expanded to calculate the total electric field of same tower multi-circuit DC lines converted from double-circuit AC line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was confirmed by experiments. Taking a DC line converted from a typical same tower 500 kV double-circuit AC transmission line as an example, the surface electric field and the ground total electric field in different pole conductor arrangement scheme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ritical height of pole conductors for DC lines in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area were determined. Then, the corridor width of DC and AC lines at critical height in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areas before and after AC-DC line transformation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DC lines converted from common 500 kV double-circuit AC lines, the ground total electric fiel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rresponding standard with appropriate pole conductor arrangement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 lineS Converted from AC lineS Multi-Circuit dc line at SAME tower Pole Conductor BUNDLES Arrangement Scheme Total Electric Field line-to-Ground Distance Corridor Width
下载PDF
改善同塔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
2
作者 戚无限 郝思鹏 +1 位作者 周叶 荀道玉 《环境技术》 2024年第3期183-190,共8页
为了改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日益严重的电磁影响,提出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布置的新方案。新方案线路布置通过改变极导线空间几何架构,重构极导线电晕后正负离子的空间分布状态来减弱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的电磁影响,研究其电磁环境具有重... 为了改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日益严重的电磁影响,提出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布置的新方案。新方案线路布置通过改变极导线空间几何架构,重构极导线电晕后正负离子的空间分布状态来减弱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的电磁影响,研究其电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Kaptzov假设,运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了新方案和常规布置下直流线路的离子流浓度、合成电场、走廊宽度以及合成电场在不同风速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新布置方案可有效改善电磁环境影响,节约输电走廊资源。此外,新方案布置下直流线路特有的低值域不对称电磁环境具有优异的抗风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影响 新方案布置 直流输电线路 同塔混压 不对称电磁环境
下载PDF
500 kV直流输电线路下方施工设备及人体感应电研究
3
作者 王军燕 王鹏 +3 位作者 刘勇 徐宁 夏扬 刘承志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5期43-48,共6页
针对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相较于交流线路难以准确分析的问题,研究了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下方基础施工设备感应电分布规律及施工人员感应电防护措施。采用Solid Works和Ansoft Maxwell混合建模技术,分析了灌注桩基础... 针对500 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下方感应电相较于交流线路难以准确分析的问题,研究了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下方基础施工设备感应电分布规律及施工人员感应电防护措施。采用Solid Works和Ansoft Maxwell混合建模技术,分析了灌注桩基础设备感应电特性、工程施工装备对电场畸变的影响特性和线路下方施工人员位于不同位置时人体周围及体表的电场强度分布,结果表明:灌注桩钢筋笼和基础施工设备的存在会使线路下方的电场发生畸变,且越靠近杆塔畸变率越高,最大电场畸变率分别为75.54%和107.67%;人体体表及周围电场强度与杆塔距离相关,最大可达3830.01 m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 施工设备感应电 电场畸变 人体感应电
下载PDF
基于相量–时间三维曲线特性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参数自适应故障测距频域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梁远升 丁佳彦 +3 位作者 李海锋 王钢 张子鸿 陈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856-7867,共12页
考虑到故障后可用数据窗缩短使故障暂态分量影响难以完全消除,以及线路参数在实际运行中的不确定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相量–时间三维曲线特性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参数自适应故障测距频域法。利用随数据窗推移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 考虑到故障后可用数据窗缩短使故障暂态分量影响难以完全消除,以及线路参数在实际运行中的不确定变化,提出一种基于相量–时间三维曲线特性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参数自适应故障测距频域法。利用随数据窗推移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输出的相量–时间特征,保留衰减直流产生的衰减偏置相量,构建补偿电压差值的相量–时间三维曲线观测模型,曲线特征在线路参数准确与偏离、观测点落于与偏离故障点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这种特征差异,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补偿电压差时间序列样本进行曲线拟合,并利用拟合优度指标评估样本分布与准确参数估计和故障距离的三维曲线的相符程度,将线路参数估计与故障测距问题转化为拟合优度的优化问题。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故障测距算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线 故障测距 线路参数自适应 衰减直流分量 补偿电压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设计探讨
5
作者 黄世鸿 《黑龙江电力》 CAS 202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对特高压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共塔架设背景条件、铁塔导线布置、层间距计算、塔高控制条件、共塔设计优缺点及共塔架设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导线布置、层间距控制及适当加高铁塔,特高压直流线路与接地... 对特高压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共塔架设背景条件、铁塔导线布置、层间距计算、塔高控制条件、共塔设计优缺点及共塔架设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导线布置、层间距控制及适当加高铁塔,特高压直流线路与接地极线路共塔架设可节省土地资源,有效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等之间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直流线路 接地极线路 共塔架设 导线布置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入地电流对附近杆塔地网腐蚀评估 被引量:21
6
作者 董晓辉 杨威 +1 位作者 唐程 刘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46-1552,共7页
为了有效开展直流入地电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评估,指导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工程的选址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的±800kV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址)及邻近500kV交流输电线路杆塔实际参数为例,采用接地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相应... 为了有效开展直流入地电流对交流电网的影响评估,指导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工程的选址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的±800kV某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址)及邻近500kV交流输电线路杆塔实际参数为例,采用接地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极址土壤模型和线路电气模型,对流入输电线路各杆塔接地体的直流电流及分布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接地极在设计寿命内的总安时数和运行方式计算得到了单基杆塔接地体的腐蚀量,分析表明杆塔地网腐蚀量与接地极运行的安时数、流出该基杆塔接地体的电流值以及使该基杆塔接地体电流流出时接地极的运行时间成正比,且主要集中在接地体的末端,建议应根据极址土壤电阻率参数和系统额定电流来确定接地极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要求。该成果可用于指导直流接地极设计中类似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直流接地极 人地电流 输电线路杆塔 接地体 腐蚀
下载PDF
同塔架设直流线路的相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新年 吕鹏飞 +3 位作者 杨鹏 万雄 蒋卫平 王明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228,共7页
林枫直流与葛南直流是世界上首个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同塔架设的直流线路间存在电磁耦合,但各极导线间的耦合关系不会给直流系统稳态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只有当直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等情况下,故障产生的暂态分量会因电磁耦合的关系及线... 林枫直流与葛南直流是世界上首个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同塔架设的直流线路间存在电磁耦合,但各极导线间的耦合关系不会给直流系统稳态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只有当直流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等情况下,故障产生的暂态分量会因电磁耦合的关系及线路参数不平衡等原因影响到其他正常运行的极导线。为此,首先对林枫直流系统调试时直流线路故障和丢失脉冲试验对同塔架设直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EMTDC建立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研究模型,在重现直流线路故障和丢失脉冲试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林枫直流一极线路故障导致健全极发生换相失败和林枫直流丢失脉冲故障导致葛南直流发生换相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同塔架设 直流线路故障 丢失脉冲 EMTdc
下载PDF
±800kV/±500kV混压双回直流线路的电磁环境分析及改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凌燕 杜志叶 +3 位作者 阮江军 陈媛 李健 黄国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3,共8页
±800 kV/±500 kV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输电走廊资源紧缺的矛盾,但目前尚无建造和运行经验,研究其电磁环境具有重要工程指导意义。文中采用解析法、CISPR和BPA经验公式法等方法,计算了两种基本... ±800 kV/±500 kV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输电走廊资源紧缺的矛盾,但目前尚无建造和运行经验,研究其电磁环境具有重要工程指导意义。文中采用解析法、CISPR和BPA经验公式法等方法,计算了两种基本塔型及相应导线布置方式下的导线和地线表面场强、地面电场和离子流密度分布、线路最小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等电磁环境相关指标,分析了不同因素(导线排列方式、导线高度、线间距离等)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并与±800 kV直流单回线路和±500 kV直流双回线路的电磁环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800 kV/±500 kV混压双回线路在选择合适的塔型及导线布置方式下可基本满足电磁环境要求,且改变相应的线路参数能有效改善其电磁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同塔混压 解析法 电磁环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直流UHV线路杆塔规划及经济档距的确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永双 廖宗高 +1 位作者 肖洪伟 段松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1-1125,共5页
为降低直流特高压(UHV)输电线路的工程投资,结合±500 kV和国外已建UHV的经验,分析了现有杆塔荷载和经济档距。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了塔型方案中各塔的摇摆角系数、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摇摆角角度及塔头间隙等。计算确定,在理想... 为降低直流特高压(UHV)输电线路的工程投资,结合±500 kV和国外已建UHV的经验,分析了现有杆塔荷载和经济档距。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了塔型方案中各塔的摇摆角系数、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摇摆角角度及塔头间隙等。计算确定,在理想平地情况下的经济塔高为51 m、经济档距为510 m。研究结果已被应用于云广±800kV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输电线路 杆塔荷载规划 经济档距 经济塔高 优化排位 工程投资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岩石锚杆群锚基础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永锋 赵江涛 +4 位作者 鲁先龙 张琰 李维 侯鹏翔 黄兴怀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5-60,共6页
针对山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荷载大、杆塔基础全方位铁塔长短腿和高低主柱基础配合方案的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山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承台嵌岩式岩石锚杆群锚基础型式,并在现场完成了不同锚杆埋深和承台嵌岩深度的3个2×... 针对山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荷载大、杆塔基础全方位铁塔长短腿和高低主柱基础配合方案的工程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山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承台嵌岩式岩石锚杆群锚基础型式,并在现场完成了不同锚杆埋深和承台嵌岩深度的3个2×2承台式群锚基础的抗拔试验、3个3×3承台式(8根锚杆布置)群锚基础的上拔与水平力组合荷载工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平力明显降低了承台嵌岩式岩石锚杆群锚基础的抗拔承载性能,适当增加锚杆长度及承台嵌岩深度可有效提高承台嵌岩式岩石锚杆群锚基础的抗拔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直流 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 岩石锚杆 抗拔 山区
下载PDF
交直流线路同塔输电对换流变直流偏磁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新年 蒋卫平 李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92,共6页
华东地区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紧缺,为了充分利用架空线路走廊,将出现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同塔架设的情况。根据规划的宁东—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主回路参数和华东地区交直流同塔线路数据,采用EMTDC建立了交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 华东地区输电线路走廊资源紧缺,为了充分利用架空线路走廊,将出现特高压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同塔架设的情况。根据规划的宁东—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主回路参数和华东地区交直流同塔线路数据,采用EMTDC建立了交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计算了交流线路输送功率、直流系统运行工况以及同塔段位置对直流线路工频感应分量的影响,给出了工频感应分量沿直流线路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直流线路上的工频感应分量与直流额定电压和电流相比很小,故对直流滤波器、平波电抗器和换流阀的参数选择影响不大,而工频感应分量所引起的换流变压器(简称换流变)阀侧直流偏磁电流则会对换流变正常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最后,根据换流变可承受直流偏磁电流的能力,给出了可能的同塔架设的长度,并提出了限制直流偏磁电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同塔线路 特高压直流 直流偏磁电流 直流系统电磁暂态
下载PDF
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直流线路合成电场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晓倩 陆家榆 鞠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8-1545,共8页
随着用电负荷急速增长,电网输送容量也亟需提升。在一定条件下,将已有交流线路改为直流线路,既可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又可大幅减小建设投资,受到国内外关注。将上流有限元法进行拓展,应用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直流线路后同塔多回直流线... 随着用电负荷急速增长,电网输送容量也亟需提升。在一定条件下,将已有交流线路改为直流线路,既可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又可大幅减小建设投资,受到国内外关注。将上流有限元法进行拓展,应用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直流线路后同塔多回直流线路合成电场的计算,模拟试验线段试验结果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典型500 k V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为±500 k V直流线路,对不同导线型号和直流线路极导线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导线表面场强和地面合成电场进行计算,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改造后直流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和居民区时的极导线最小高度和线路走廊宽度。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常用导线的500 k V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为±500 k V直流线路,选择适当的极导线排列方式,可以使地面合成电场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改直流 同塔多回直流线路 极性排列 合成电场 极导线对地高度 走廊宽度
下载PDF
耦合地线对交直流同塔输电线路电气特性的影响及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龙伟 朱军 +3 位作者 吴广宁 石超群 吴静文 范建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52-1257,共6页
为充分利用架空线路走廊,交直流同塔输电将是电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开展同塔交直流线路间电磁耦合干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双回交流与单回直流同塔输电线路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在直流线路下方架设耦合地线时,耦合地线根数、耦合地线... 为充分利用架空线路走廊,交直流同塔输电将是电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开展同塔交直流线路间电磁耦合干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双回交流与单回直流同塔输电线路耦合模型,计算分析了在直流线路下方架设耦合地线时,耦合地线根数、耦合地线与直流线路垂直间距、耦合地线横向位置、耦合地线横向间距以及耦合地线排列方式等因素对直流线路上感应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地线根数越多,屏蔽效果越好,耦合地线根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屏蔽效果将趋于饱和;耦合地线距离直流线路越近,屏蔽效果越好;耦合地线水平排列时,屏蔽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同塔 电磁耦合 耦合地线 屏蔽作用 电气特性 PSCAD EMTdc
下载PDF
直流融冰装置与同杆并架线路间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翔 张建设 +2 位作者 田杰 董云龙 赵森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5-98,共4页
直流融冰装置对解决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使用直流融冰装置对同杆并架双回线中的一回线进行融冰时,由于线路之间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的作用,另一回交流线路(以下称为并架线路)会对融冰装置的运行产生影响。文中通过实时数... 直流融冰装置对解决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使用直流融冰装置对同杆并架双回线中的一回线进行融冰时,由于线路之间电磁耦合和静电耦合的作用,另一回交流线路(以下称为并架线路)会对融冰装置的运行产生影响。文中通过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与实际融冰装置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的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融冰装置不会影响并架线路的运行;并架线路会对融冰装置的50Hz保护产生影响,应改进50Hz保护的逻辑或适当提高动作整定值;断开并架线路的交流断路器会对融冰装置的接地电流产生冲击,应适当提高接地电流保护的动作整定值;对同杆双回线路进行融冰时,应注意选择融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融冰装置 同杆并架双回线 实时数字仿真器 50 Hz保护 融冰方式
下载PDF
±800 kV与±500 kV同塔双回线路不同塔型布置的电磁环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凌燕 陈媛 +3 位作者 杜志叶 李健 阮江军 黄国栋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70,共6页
±800 k V与±500 k V同塔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输电走廊资源紧缺的矛盾,但该输电线路目前尚无设计与运行经验,研究其塔型布置型式对线路设计至关重要。采用上流有限元等方法研究了4种基本塔型... ±800 k V与±500 k V同塔混压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可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输电走廊资源紧缺的矛盾,但该输电线路目前尚无设计与运行经验,研究其塔型布置型式对线路设计至关重要。采用上流有限元等方法研究了4种基本塔型在相应导线布置方式下的电磁环境,计算了地面电场和离子流密度、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以及线路最小对地距离和走廊宽度,并基于电磁环境限值要求对各塔头临界尺寸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综合比较结果,推荐了±800 k V与±500 k 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的最优塔型布置方案,并在推荐塔型布置下研究了线路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磁环境,可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线路 同塔混压 上流有限元法 塔型布置 电磁环境
下载PDF
±660kV直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洪正 刘凯 +2 位作者 孟海磊 肖宾 刘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97-3005,共9页
为确定±66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以及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线路带电作业最大操作过电压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1:1模拟塔试验,确定了在海拔500、1... 为确定±66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以及安全防护等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线路带电作业最大操作过电压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1:1模拟塔试验,确定了在海拔500、1000、1500、2000m的高度下,±66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不同作业位置的最小安全距离,得出了带电作业人员进入等电位时的最小组合间隙。通过计算分析,研究了±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和电位转移过程中的脉冲电流水平,提出了±660kV直流带电作业屏蔽服的基本技术参数。该研究为±660kV直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kV 同塔双回 直流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操作过电压 安全距离 组合间隙 安全防护 屏蔽服
下载PDF
交直流同塔混架下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艳 孙树敏 +3 位作者 慕世友 师伟 孙秋芹 李庆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4-148,共5页
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线路走廊的缺失,使得某些特殊条件下的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成为可能,而绕击是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的交流同塔双回、直流双极以及交直流同塔混架的杆塔结构模型与参数,针对1000kV... 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线路走廊的缺失,使得某些特殊条件下的交直流线路同塔架设成为可能,而绕击是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的交流同塔双回、直流双极以及交直流同塔混架的杆塔结构模型与参数,针对1000kV交流特高压双回和500kV直流超高压双极同塔混架输电,提出了一种新的混架杆塔模型。针对交流双回和直流双极的同塔混架线路,采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考虑长间隙放电特性和导线工作电压的影响,同时纳入极线和相线之间的相互屏蔽关系,对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进行了分析。基于构建的ATP-EMTP仿真模型,获取了直流极线和交流相线的绕击耐雷水平。通过编程计算,分析了不同杆塔呼称高度、地线保护角和地面倾角等参数对交流、直流线路各自绕击跳闸率的影响,为改善交直流同塔混架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同塔混架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 耐雷性能
下载PDF
适用于直流融冰装置的基频保护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翔 田杰 +3 位作者 李海英 饶宏 黎小林 许树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99-104,共6页
直流融冰装置换流阀发生丢脉冲故障时,换流阀直流侧电流中会含有基频分量,当基频分量大于电流定值时,基频保护(国内又称50 Hz保护)动作;同杆并架交流线路正常运行时会在融冰线路中感应出交流电流,可能引起50 Hz保护误动。通过理论分析... 直流融冰装置换流阀发生丢脉冲故障时,换流阀直流侧电流中会含有基频分量,当基频分量大于电流定值时,基频保护(国内又称50 Hz保护)动作;同杆并架交流线路正常运行时会在融冰线路中感应出交流电流,可能引起50 Hz保护误动。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得出区分引起50 Hz保护动作的这2种原因的方法:当换流阀发生丢脉冲故障时,融冰装置直流侧电压、电流中的50 Hz分量同步地出现与消失;当融冰线路受到并架线路的感应影响时,融冰装置直流侧电压、电流中50 Hz的分量互斥地出现与消失。据此分别提出了基于感应特征的二定值50 Hz保护和基于故障特征法的50 Hz保护。新的保护方法可以防止并架线路感应引起的50 Hz保护误动,并且提高50 Hz保护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直流融冰装置 50Hz保护 同杆并架 直流侧基频电流 感应特征 丢脉冲故障特征
下载PDF
±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对地距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思勇 薛志方 何民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11期24-27,共4页
依据现行±500 kV直流技术导则中导线对地距离要求,计算分析了其合成场强的大小。通过计算±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的合成场强,在与±500 kV直流技术导则要求的电磁环境一致的前提下,给出了推荐极性布置及导线下对地距离的推荐... 依据现行±500 kV直流技术导则中导线对地距离要求,计算分析了其合成场强的大小。通过计算±500 kV同塔双回直流的合成场强,在与±500 kV直流技术导则要求的电磁环境一致的前提下,给出了推荐极性布置及导线下对地距离的推荐值:居民区14.0 m,非居民区1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直流 同塔双回 合成场强 对地距离
下载PDF
±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铁塔风致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凤华 张大长 +1 位作者 李布辉 余亮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3,共5页
塔身高、横担超长及刚度不均匀是±1 1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铁塔的显著特征,与普通高压输电塔相比,其"头重脚轻"现象更为严重,风荷载的作用效应及风振响应更加复杂。通过运用Davenport风速功率谱模拟大气边界层的脉动风... 塔身高、横担超长及刚度不均匀是±1 1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铁塔的显著特征,与普通高压输电塔相比,其"头重脚轻"现象更为严重,风荷载的作用效应及风振响应更加复杂。通过运用Davenport风速功率谱模拟大气边界层的脉动风速,并考虑风荷载的空间相关特性,模拟分析B类场地43 m/s基本风速下该输电塔的风荷载时程;开展该铁塔风致响应的数值分析,研究其风振特点、顺风向风振系数计算方法及沿高度变化规律。基于风振响应分析可知:±1 100 k V特高压铁塔的风振系数沿高度并呈成线性分布,即在横担附近存在较大突变,与现有计算理论不相符;由于风振系数相关规范值忽略结构物外形、质量沿高度不均匀变化的影响,未能准确反映整塔风振系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且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特高压直流 输电铁塔 风致响应 Davenport风速谱 风振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