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st vegetation of Xishuangbanna,south China 被引量:23
1
作者 Zhu Hu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6年第2期1-58,共58页
Xishuangbanna of southern Yunnan is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a transitional zone from tropical southeast (SE) Asia to subtropical east Asia and i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dian and Burmese plates of Gondwana and... Xishuangbanna of southern Yunnan is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a transitional zone from tropical southeast (SE) Asia to subtropical east Asia and i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dian and Burmese plates of Gondwana and the Eurasian plate of Laurasia. The region, though surprisingly far from the equator and at a relatively high altitude, has a rich tropical flora and a typical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the lowland areas. Based on physiognomic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habitats combined, the primary vegetation in Xishuangbanna can be organized into four main vegetation types: tropical rain forest, tropical seasonal moist forest,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ropical monsoon forest.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ubtypes, i.e. a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in the lowlands and a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at higher elevations. The tropical seasonal rain forest has almost the same forest profile and physiognomic characteristics as equatorial lowland rain forests and is a type of truly tropical rain forest. Because of conspicuous similarity on ecological and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is a type of tropical Asian rain forest. However, since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of Xishuangbanna occurs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ropical SE Asia, it differs from typical lowland rain forests in equatorial areas in having some deciduous trees in the canopy layer, fewer megaphanerophytes and epiphytes but more abundant lianas and more plants with microphyll. It is a type of semi-evergreen rain forest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tropical zone. The tropical montane rain forest occurs at wet montane habitats and is similar to the lower montane rain forest in equatorial Asia in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physiognomy. It is a type of lower montane rain forests within the broader category of tropical rain forests. The tropical seasonal moist forest occurs on middle and upper limestone slopes. It is similar to the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the region in physiognomy, but differs from the latter in floristic composition. It is a vegetation type on limestone at high elevations. The monsoo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is a tropical deciduous fore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trong monsoon climate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 transitional vegetation type between a tropical rain forest and savanna in physiognomy and distribution. The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s the main montane vegetation type in the region. It is dominated largely by the families Fagaceae, Euphorbiaceae, Theaceae and Lauraceae. It differs from tropical lower montane rain forests in its lack of epiphytes and in having more abundant lianas and plants with compound leave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distinct vegetation type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 of mainland southeastern Asia, controlled by a strong seasonal climate, based on its floristic and physiognomic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tropical rain forest tropical seasonal moist forest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tropical monsoon forest xishuangbanna southern Yunnan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林植物功能性状与演替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丹 邓福英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共9页
以经历刀耕火种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西双版纳热带林为对象,通过广义线性模型、RLQ分析和第四角分析方法,探讨演替过程中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次生林与原生林的功能性状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次生林之间差异不明... 以经历刀耕火种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西双版纳热带林为对象,通过广义线性模型、RLQ分析和第四角分析方法,探讨演替过程中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次生林与原生林的功能性状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次生林之间差异不明显;叶片性状从保守策略转变为获取策略,种子重量及木材密度从获取策略转变为保守策略;单一性状与特定环境因子的关联性随演替增强,演替早期的功能性状仅与土壤pH值的关联性强,演替中期和原生林的功能性状则与多个环境因子产生了强关联,其中原生林受土壤全磷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演替 功能性状 土壤 恢复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山黄麻林鸟类群落结构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直军 曹敏 李国锋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6-222,共7页
山黄麻 (Tremaorientalis)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初级阶段 ,鸟类与山黄麻林的相互关系对森林更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样带观测法 ,在山黄麻林内设 10条观测带 (各带 10 0m长 ,10m宽 ,合计面积 1hm2 )观测记... 山黄麻 (Tremaorientalis)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初级阶段 ,鸟类与山黄麻林的相互关系对森林更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样带观测法 ,在山黄麻林内设 10条观测带 (各带 10 0m长 ,10m宽 ,合计面积 1hm2 )观测记录鸟类 ,网捕鸟类了解摄食情况。观测到的鸟类隶属 7个营养生态位集团 ,涉及 11科、2 4属、4 5种 ;这些鸟类除 5种主要以虫为食 ,4种主要吃草籽外 ,绝大多数都摄食山黄麻果实 ,因而山黄麻果实大量成熟期鸟类较多。山黄麻林鸟类群落的季节动态与山黄麻物候关系密切 ,随山黄麻林的花果量而变动 ,鸟类集中在果熟的山黄麻树上摄食 ,在山黄麻果熟的高峰期 ,鸟类群落呈现出种群数量丰富 ,多样性高而均匀度低的分布格局。 36种食果鸟类的种群数量直接与山黄麻果实丰盛度有关 ,食虫、食草籽的鸟类与山黄麻林结构和食用山黄麻花果的昆虫数量均相关 ,山黄麻林维持了相应的鸟类群落 ,同时鸟类也控制了林内害虫 ,帮助山黄麻传授花粉、散播种子。在植被演替的过程中 ,山黄麻林与鸟类群落相互作用 ,协同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山黄麻林 鸟类 群落结构 热带森林 物候关系 植被演替
下载PDF
热带森林植被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臧润国 丁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92-6304,共13页
热带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和生态功能最为强大的植被类型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然而热带森林是目前生物多样性消失最快和生态功能退化最为严重... 热带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和生态功能最为强大的植被类型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然而热带森林是目前生物多样性消失最快和生态功能退化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如何有效地保护现存的热带森林不再进一步退化,以及如何使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尽快得到恢复是生态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议题。不同方式、规模和强度的干扰对热带林的破坏程度及其以后的恢复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同。除少数大型自然干扰事件外,采伐、刀耕火种、农业开发用地等人为干扰是造成当前热带森林植被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原因。多种干扰交互作用、杂草与外来物种入侵、退化植被和土壤状况、残存植被组分及土壤种子库、退化植被周围的景观格局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都能够影响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的速度和方向。基于功能群的研究思想将可能为物种丰富的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植被恢复 次生演替 干扰体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植被 被引量:32
5
作者 朱华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3-240,共8页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分布在热带北缘水热和海拔高度极限条件下的森林类型,具有典型热带雨林的结构和群落特征,但在种类组成上又有向南亚热带森林过渡的特点,与赤道潮湿雨林有所区别。该地区的热带雨林季相变化和地形分化明显,区分为热...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分布在热带北缘水热和海拔高度极限条件下的森林类型,具有典型热带雨林的结构和群落特征,但在种类组成上又有向南亚热带森林过渡的特点,与赤道潮湿雨林有所区别。该地区的热带雨林季相变化和地形分化明显,区分为热带季节雨林和山地雨林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雨林 植被 西双版纳
下载PDF
人类活动干扰下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西双版纳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岩 刘世梁 +2 位作者 谢苗苗 孙永秀 安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5-574,共10页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典型热带雨林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格局与动态产生强烈影响。利用NDVI变化趋势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基于MODIS数据的干扰指数(MGDI)3种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人类活动干扰下研究区植...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典型热带雨林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区域植被格局与动态产生强烈影响。利用NDVI变化趋势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基于MODIS数据的干扰指数(MGDI)3种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人类活动干扰下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构建了人类活动干扰指数,并利用冗余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与植被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NDVI变化趋势得出,2000—2010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较高,植被变化趋势的斜率均大于0,说明植被总体趋于改善;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表明,植被变化主要发生在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转变为乔木园地、灌木园地、人工园地或居住用地;基于MODIS影像结果得出,西双版纳地区MGDI分布很不均匀,且2000—2010不同土地覆被类型MGDI相差不大。构建的人类活动干扰指数结果显示人类干扰强度由中心向边缘呈递增趋势,呈分散分布,这与人类活动的分布规模和强度相关。通过冗余分析可知,NDVI与人类活动相关性较大,MGDI与人类活动相关性不大。总体上来说,上述3种方法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类活动干扰下植被长时间的变化趋势。因此,对于西双版纳地区,局地的人类活动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活动等对热带雨林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干扰 植被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奇楠沉香林昆虫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国锋 侯云萍 +1 位作者 王春梅 杨诚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200,209,共12页
奇楠沉香Aquilaria crassna Lecomte是西双版纳引种栽培的一种名贵药用植物。它与昆虫的相互关系对其生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灯诱法研究沉香林的昆虫群落结构与功能,诱捕到的昆虫隶属13个营养生态位集团,涉及13目67... 奇楠沉香Aquilaria crassna Lecomte是西双版纳引种栽培的一种名贵药用植物。它与昆虫的相互关系对其生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灯诱法研究沉香林的昆虫群落结构与功能,诱捕到的昆虫隶属13个营养生态位集团,涉及13目67科198属216种,其中98种取食植物叶片,31种刺吸植物汁液,30种捕食其他昆虫,15种取食植物花、芽、果,10种取食腐烂物,9种钻蛀植物茎干,9种为地下昆虫,9种寄生其他昆虫,5种取食苔藓,4种取食植物花蜜,3种取食粪,2种传授植物花粉,2种取食腐木;对奇楠沉香造成严重危害的是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毛角薄翅天牛Megopis marginalis,其次是宽带鹿花金龟Dicronocephalus adamsi、三带瘦花金龟Coilodera ornata。个体数量以鞘翅目最多,鳞翅目次之,革翅目最少;物种数以鳞翅目最多,鞘翅目次之,缨翅目最少。样地内各月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排序为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中旬>5月上旬。昆虫群落的组成与沉香林物候关系密切,在奇楠沉香开花结果的高峰期,昆虫群落呈现出多样性高而均匀度低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捕食与寄生昆虫控制了林内害虫;食粪与腐烂物、食腐木与苔藓昆虫分解了林内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人造林 物候关系 昆虫群落结构与功能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碳循环中土壤呼吸对次生演替的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赵爽 王邵军 +6 位作者 杨波 左倩倩 曹乾斌 王平 张路路 张昆凤 樊宇翔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8,共7页
【目的】探明热带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主要调控因素,分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动态的影响,为精确评估热带森林恢复对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 【目的】探明热带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主要调控因素,分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动态的影响,为精确评估热带森林恢复对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I-6400-09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演替前期的白背桐(Mallotus paniculatus)群落与演替后期的高檐蒲桃(Syzygium oblatum)群落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结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容重、pH及碳氮库各组分含量变化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区白背桐与高檐蒲桃群落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单峰型季节变化特征,最大值出现在湿季(6月),其中高檐蒲桃群落土壤呼吸速率[3.80~6.19μmol/(m^(2)·s)]显著高于白背桐群落[2.40~4.35μmol/(m^(2)·s)],但恢复前期土壤呼吸变幅(1.81倍)显著高于恢复后期(1.63倍);土壤呼吸速率随土壤温度和水分季节变化呈非线性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的趋势(P<0.01或P<0.05),其中,高檐蒲桃群落温度、水分对土壤呼吸的解释率分别为49.00%~65.30%、2.96%~53.00%,显著高于白背桐群落的6.40%~49.10%、2.48%~43.70%;两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均与碳库(总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氮库(硝态氮、全氮、铵态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并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易氧化碳、硝态氮、含水量对土壤呼吸变化的贡献最大,而土壤温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铵态氮及水解氮的影响次之。【结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次生演替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时间动态主要受土壤微气候(如含水量)及土壤碳库(如易氧化碳)、氮库(如硝态氮)组分含量所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次生演替 土壤呼吸 季节动态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碳库 氮库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