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终端行为的可信网络连接控制方案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巍伟 韩臻 沈昌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7-134,共8页
在可信网络连接(TNC)框架下,结合完整性度量方式,通过对终端活动进程的行为属性实时分析并计算终端的"健康度",进而提出实施网络连接控制的方案。与已有的基于终端静态特征的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案在识别和隔离潜在安全威胁方... 在可信网络连接(TNC)框架下,结合完整性度量方式,通过对终端活动进程的行为属性实时分析并计算终端的"健康度",进而提出实施网络连接控制的方案。与已有的基于终端静态特征的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案在识别和隔离潜在安全威胁方面更有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案能够实时地将感染恶意代码的终端阻断在网络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计算 行为特征 动态度量 可信网络连接
下载PDF
基于质性分析的承发包双方信任状态描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贻林 胡雯拯 杜亚灵 《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信任已经被证明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分析工程项目中业主与承包商的信任状态尤为重要。以DBB模式为背景,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工程项目各阶段表征信任的关键事件,运用半结构访谈和内容分析法识别出度量信任状态的抓手,明确了每... 信任已经被证明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分析工程项目中业主与承包商的信任状态尤为重要。以DBB模式为背景,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出工程项目各阶段表征信任的关键事件,运用半结构访谈和内容分析法识别出度量信任状态的抓手,明确了每个关键事件的信任状态表现"是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从项目全过程的视角对业主与承包商信任状态进行了描述。研究发现,通过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9个信任状态抓手可以比较快速、准确地度量每个关键事件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信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 信任状态描述 表征信任 关键事件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老乡社会表征与老乡信任感关系刍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永志 张海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老乡群体是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有文化群体,跨域流动、地域切近、文化趋同、对地理行政区划的认知等因素构成了老乡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本文主要是在社会表征理论和中国本土关于信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乡与非老... 老乡群体是在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有文化群体,跨域流动、地域切近、文化趋同、对地理行政区划的认知等因素构成了老乡社会表征的中心因素与外围因素。本文主要是在社会表征理论和中国本土关于信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乡与非老乡之间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老乡交往与非老乡交往在人际信任建构上的差异仅在于老乡社会表征可以快速地被激活,并较快地异化老乡之间的交往。但这种异化作用会随着交往的频率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失,此时,与非老乡身份相比,老乡身份在人际交往及建立信任关系上已没什么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乡 社会表征 信任感 理论探索
下载PDF
政治信任阈失的社会机理及其时代表征
4
作者 郭根 尤西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7,共6页
全球化背景下,政治信任的嬗变抑或阈失是一种普遍现象,其社会机理首先来源于现代复杂社会的风险叠加与政治体系的应对失效;其次,全球化的深度扩展和民主政治危机导致了公民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消解和对政治体系信任的弱化;最后... 全球化背景下,政治信任的嬗变抑或阈失是一种普遍现象,其社会机理首先来源于现代复杂社会的风险叠加与政治体系的应对失效;其次,全球化的深度扩展和民主政治危机导致了公民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消解和对政治体系信任的弱化;最后,批判性公民的成长和官僚机构的消极腐败,意味着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失衡以及权利与责任关系的断裂,并直接淡化了公民的政治信任情感,加速了公民政治信任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阈失 社会机理 时代表征
下载PDF
信托识别制度初探——兼论完善我国信托识别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顺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信托识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在相继采用信托制度的同时,对信托定义模式、信托当事人的范围、信托财产所有权的界定、信托管理行为的性质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为求同存异,统一认识,信托识别应运而生,其对象包括冲突规范的"范围&... 信托识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国在相继采用信托制度的同时,对信托定义模式、信托当事人的范围、信托财产所有权的界定、信托管理行为的性质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为求同存异,统一认识,信托识别应运而生,其对象包括冲突规范的"范围"和"系属"两部分内容,依据在于各国的国内法。而我国信托法由于欠缺识别制度,为该法的国际接轨带来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 冲突规范 识别
下载PDF
涉外信托中的法律识别问题探析
6
作者 纪林繁 《理论界》 2014年第10期98-104,共7页
识别是一种确定具体事实与抽象规范的对应关系的认识过程,也是寻找涉外民事关系冲突规范的逻辑前提。信托作为一项起源于英美法系的独特法律制度,在法律理念的构造上与大陆法系存在显著的不同,需要经过复杂的比较甄别才能够相对准确地... 识别是一种确定具体事实与抽象规范的对应关系的认识过程,也是寻找涉外民事关系冲突规范的逻辑前提。信托作为一项起源于英美法系的独特法律制度,在法律理念的构造上与大陆法系存在显著的不同,需要经过复杂的比较甄别才能够相对准确地识别出争议案件的类型归属,据连接因素之指引,找出用以规范涉外信托关系的准据法。因此,识别在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中至关重要。鉴于信托制度的独特内涵,信托识别的范围应包括对事实的认定以及冲突规范中"范围"和"系属"的解释等方面的内容。针对信托识别中的冲突,应根据法院地国对信托制度的态度,分别采取法院地法或准据法作为识别标准。同时,根据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提出了制定信托统一示范规则,并通过当事人合意选法的方式在具体案件中实现信托规范的统一,进而解决信托识别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信托 识别的对象与范围 识别冲突 意思自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