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LIP平台学习行为数据聚类分析——以空中交通管理本科专业课为例
1
作者 刘永欣 赵元棣 +1 位作者 张彬 李昂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1期193-196,共4页
构建TULIP虚拟仿真平台的目标是有效提升学习者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采集学习者在TULIP平台有关空中交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选取9个学习行为量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对学习者在TULIP平台14个任务... 构建TULIP虚拟仿真平台的目标是有效提升学习者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采集学习者在TULIP平台有关空中交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选取9个学习行为量化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对学习者在TULIP平台14个任务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聚类结果,将任务分为识记、资料拓展、前序课程延续、综合应用四类,并准确识别成绩优秀和成绩较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征。探讨基于TULIP平台的教学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干预措施,实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tulip平台 学习行为 主成分分析 K-均值聚类
下载PDF
Tulip火焰形成过程中的细微结构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先锋 孙金华 +1 位作者 姚礼殷 刘洋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0-354,共5页
为揭示预混火焰传播的动力学过程以及Tulip火焰的形成规律,采用高速纹影摄像系统并结合离子电流探测等技术手段,对管道内丙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过程中的细微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Tulip火焰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层流火焰向湍流转... 为揭示预混火焰传播的动力学过程以及Tulip火焰的形成规律,采用高速纹影摄像系统并结合离子电流探测等技术手段,对管道内丙烷-空气预混火焰传播过程中的细微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Tulip火焰形成过程中,伴随着层流火焰向湍流转变以及火焰结构的变化;层流火焰中的小尺寸涡流增大火焰厚度,而随后大尺寸涡流使火焰发生褶皱与分层;Tulip火焰结构的形成是流动与火焰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标志着层流向湍流转变的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火焰 火焰结构 tulip火焰 层流向湍流转变
下载PDF
导管辅助法回收贴壁Günther Tulip滤器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9
3
作者 肖亮 童家杰 +1 位作者 解世洋 申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回顾导管辅助法回收贴壁Tulip下腔静脉滤器的技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肺动脉栓塞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95例,对其中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4~71岁,平均43.7岁)单纯捕捉器法未能成功捕获滤器的患者,采用... 目的回顾导管辅助法回收贴壁Tulip下腔静脉滤器的技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肺动脉栓塞及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95例,对其中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4~71岁,平均43.7岁)单纯捕捉器法未能成功捕获滤器的患者,采用导管辅助法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具体是在下腔静脉造影证实滤器回收钩贴壁后,使用导管结合鹅颈捕捉器剥离粘连、回收滤器。术后对患者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 d。随访4~12个月,复查血管超声及肺动脉3D CTA。结果成功回收6例患者的Tulip滤器。采用的操作技术包括导管扭转(1例)、导管成襻(1例)、导管-捕捉器成襻(4例)。回收过程平均用时40.5 min(17~78 min)。滤器在体内留置时间平均为46.7 d(14~80 d)。随访期间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结论导管辅助法对于贴壁Tulip滤器的回收率较高,可明显提高Tulip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导管辅助 Günther tulip滤器
下载PDF
下腔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倾斜发生机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亮 申景 +1 位作者 黄德生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采用体外下腔静脉(IVC)模型探讨经股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GTF)置入发生倾斜的机制。方法体外IVC模型由悬吊于透明、分叉玻璃管中的1支直径25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及2支直径10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构成。经股静脉GTF... 目的采用体外下腔静脉(IVC)模型探讨经股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GTF)置入发生倾斜的机制。方法体外IVC模型由悬吊于透明、分叉玻璃管中的1支直径25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及2支直径10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构成。经股静脉GTF置入分为两组:右直组(GRS)(n=100)和左直组GLS(n=100)。测量并记录腔静脉右侧壁与钩的距离(DCH),根据DCH滤器倾斜程度(DT)分为5级。滤器释放前、后,分别测量各组金属罩杯与IVC纵轴夹角(ACM1,2)和腔静脉右侧壁与金属罩杯的距离(DCM1,2)。另外还测量各组释放后IVC纵轴与滤器纵轴夹角(ACF)以及IVC的直径(DIVC)。结果每组GTF的倾斜程度分布各不相同。GRS中,滤器倾斜程度属于Ⅲ级的例数与GLS中相应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与36%,P=0.003)。两组间大多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ACM1与ACF,ACM1-ACM2与DCH1-DCH2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两组中DCH1与ACF之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释放前滤器与IVC的倾斜角是造成经股静脉GTF置入后倾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 机制 Günther tulip滤器 经股静脉 体外实验
下载PDF
对比OptEase和Tulip两种滤器在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洪铎 张曦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通过对OptEase和Tulip两种可回收滤器置入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评价两种滤器在预防肺栓塞(PE)的效率、可回收性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123例诊断明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按照置入滤器的种类分为OptEase滤器组及... 目的通过对OptEase和Tulip两种可回收滤器置入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评价两种滤器在预防肺栓塞(PE)的效率、可回收性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123例诊断明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按照置入滤器的种类分为OptEase滤器组及Tulip滤器组,随访13~46个月。滤器置入术后3、7天摄腹平片及静脉造影观察滤器形态、位置及附着血栓情况。术后1、3、6、12、24、36个月摄腹平片,进行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对有条件者加行静脉造影。如随访期间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可疑PE症状,则立即行3DCT检查,明确是否发生PE。对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滤器放置成功率100%,无术中和近期并发症。住院及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新发PE,未出现滤器断裂、穿透血管壁的病例。OptEase滤器组回收成功率90.00%。Tulip滤器组回收成功率100%。未进行回收患者中,OptEase滤器组41例,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41,7.32%),1例发生下腔静脉血栓(1/41,2.44%)。Tulip滤器组43例,2例发生滤器倾斜(2/43,4.65%),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43,6.98%),1例下腔静脉血栓(1/43,2.33%)。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下腔静脉滤器在放置或回收成功、能预防PE的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Ease滤器 tulip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下载PDF
经颈静脉途径回收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的技巧探讨
6
作者 李建明 王泽鑫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对Gunther Tulip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技巧和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置入Gunther Tulip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后严重倾斜、回收钩贴壁患者25例.采用常规圈套技术无法回收,其中男性17例,女性8...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对Gunther Tulip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技巧和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置入Gunther Tulip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后严重倾斜、回收钩贴壁患者25例.采用常规圈套技术无法回收,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56.2岁。采用导丝成袢法、血管球囊辅助法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22例从右侧颈内静脉进行.3例因右颈内静脉血栓或狭窄从左颈内静脉进行。结果25例患者成功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成功率100%。导丝成袢法取出17例;血管球囊辅助法取出8例;回收过程平均用时35.5min(20-90min)。滤器平均在体内留置时间为52d(35~60d).术后2d全部患者顺利出院。结论对于Gunther Tulip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严重倾斜致回收钩贴壁的疑难性病例.采用多种辅助性圈套技术可有效提高其回收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Ganther tulip滤器 导丝 球囊辅助
下载PDF
Gü 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骨折所致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易本清 刘勇 +3 位作者 钟美花 万严 严朝华 王杰文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骨折所致深静脉血栓(DVT)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骨折合并下肢DVT患者于骨科手术前在下腔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骨折所致深静脉血栓(DVT)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1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下肢骨折合并下肢DVT患者于骨科手术前在下腔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以预防围手术期致命性肺栓塞(PE)发生。部分患者骨科手术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滤器回收套装取出滤器。结果 35例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均成功置入,围手术期未发生致命性PE,对21例患者进行了滤器回收,均成功取出,总取出率为60.0%。结论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合并DVT围手术期致命性PE的发生,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取出时间窗长、取出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ünther tulip 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4
8
作者 肖亮 申景 +2 位作者 童家杰 李海伟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的适应证选择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4例,发病时间1~14 d。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的适应证选择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4例,发病时间1~14 d。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或苍白,皮温升高或正常,31例合并肺动脉栓塞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内置管溶栓治疗。术后12~80 d经复查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后,经颈内静脉入路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 d。随访4~12个月。结果共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74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1例滤器置入时倾斜25°。41例患者于术后41.3 d(12~80 d)经颈静脉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成功率达97.6%,回收过程平均耗时5.8 min(1~115 min),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未见管壁穿孔及破裂征象。成功回收的病例均一次性回收成功,1例因滤器与血管壁致密融合导致回收失败。其余33例患者未行滤器取出术,随访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下腔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结论经颈静脉回收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具有回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技术操作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静脉 可回收滤器 效果操作
下载PDF
锚定装置嵌顿的Günther Tulip滤器回收初步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兆南 徐燕能 +4 位作者 张向琼 郑波 李刚 马小燕 斯光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821,共4页
目的 探讨锚定装置嵌顿的Günther Tulip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受Günther Tulip滤器回收术患者共37例,滤器留置时间98~117 d,平均96 d。采用单纯抓捕法... 目的 探讨锚定装置嵌顿的Günther Tulip下腔静脉滤器回收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受Günther Tulip滤器回收术患者共37例,滤器留置时间98~117 d,平均96 d。采用单纯抓捕法、经股颈静脉双入路球囊扩张辅助技术回收滤器。结果 采用单纯抓捕法顺利回收30例患者滤器,7例患者抓捕回收失败(5例为滤器锚定装置嵌顿,2例为锚定装置嵌顿伴回收钩贴壁),再辅以经股颈静脉双入路球囊扩张完成回收,回收成功率为100%。所有滤器取出后形态完整。结论 抓捕法辅以经股颈静脉双入路球囊扩张术有助于提高锚定装置嵌顿的Günther Tulip 滤器回收率,且患者损伤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Gfinther tulip滤器 球囊扩张
下载PDF
TULIP-治疗83例病人的经验
10
作者 H.Schulze W.Martin +3 位作者 P.Hoch W.Finke T.Senge 胡志全 《德国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65-66,共2页
1991年5月至1993年12月对83例 BPH 所致的膀胱下梗阻病人采用 TULIP 系统(经尿道超声引导激光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并研究其疗效。目前的经验证明这一疗法有客观效果,我们还对其结果进行 TULIP 和 TURP 的随机对比研究。
关键词 tulip 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Tulip E-Go时尚笔记本电脑
11
《新潮电子》 2005年第11期118-118,共1页
Tulip E-Go笔记本电脑极为圆润的外观毫无疑问是为了迎合女性的审美观点而勾勒出的,采用皮革或纤维制成的外观布满了足以用“花里胡哨”来形容的色彩与图案,发出一道道对视觉神经造成巨大冲击的电流。E-Go采用了来自AMD的64位移动计... Tulip E-Go笔记本电脑极为圆润的外观毫无疑问是为了迎合女性的审美观点而勾勒出的,采用皮革或纤维制成的外观布满了足以用“花里胡哨”来形容的色彩与图案,发出一道道对视觉神经造成巨大冲击的电流。E-Go采用了来自AMD的64位移动计算解决方案,内存为1GB,硬盘容量更达到了100GB,内置的AT1专业图形显卡能应付游戏,影音以及工作等多种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lip E-Go 笔记本电脑 64位移动计算 图形显卡
下载PDF
Tulip bundle technique and fibrin glue injection:Unusual treatment of colonic perforat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Filippo Mocciaro Gabriele Curcio +4 位作者 Ilaria Tarantino Luca Barresi Marco Spada Sergio Li Petri Mario Tra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088-1090,共3页
We report a case of a 63-year-old male who experienced an iatrogenic sigmoid perforation repaired combining three endoscopic techniques.The lesion was large and irregular with three discrete perforations,therefore,we ... We report a case of a 63-year-old male who experienced an iatrogenic sigmoid perforation repaired combining three endoscopic techniques.The lesion was large and irregular with three discrete perforations,therefore,we decided to close it by placing one clip per perforation,and then connecting all the clips with two endoloops.Finally we chose to use a fibrin glue injection to obtain a complete sealing.Four days after the colonoscopy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 due to evidence of a large polyp of the caecum with high grade dysplasia and focal carcinoma in situ.Inspection of the sigma showed complete repair of the perforation.This report underlines how a conservative approach,togeth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endoscopic techniques,can resolve complicated iatrogenic perforations of the co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结肠镜 穿孔 技术 郁金香 治疗 SIGMA 检查表
下载PDF
基于快谱基准题的TULIP程序适用性研究与验证
13
作者 陈文杰 杜夏楠 +3 位作者 王茸 郑友琦 王永平 吴宏春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150,共10页
NECP-SARAX是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开发的先进反应堆中子学分析系统,近些年基于CEFR、PHENIX、SUPERPHENIX、JOYO MK-I、ZPR和ZPPR等反应堆开展了程序的验证与确认工作,计算结果表明:NECP-SARAX在快堆堆芯物理特性分析具有... NECP-SARAX是西安交通大学核工程计算物理实验室开发的先进反应堆中子学分析系统,近些年基于CEFR、PHENIX、SUPERPHENIX、JOYO MK-I、ZPR和ZPPR等反应堆开展了程序的验证与确认工作,计算结果表明:NECP-SARAX在快堆堆芯物理特性分析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利用上述反应堆中的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初步展现了截面计算程序TULIP在快谱问题计算分析上的精确性,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地验证与确认。为了确认TULIP程序对于不同类型快谱问题的适用性,从国际临界安全基准评估项目中选取了147组临界实验装置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对于带有厚反射层的实验装置,TULIP程序计算k_(eff)和蒙特卡罗程序计算值的偏差超过10^(-2)。以HMF021-002实验装置构造均匀两核素问题展开研究,中等质量核素在非共振区表现出类似共振波动状的散射截面,对于使用大量结构材料的快谱系统,其非共振区类似共振波动截面的自屏效应变得不可忽略。针对此现象,对TULIP程序的共振计算策略和非共振区计算方法进行优化,采用超细群(Ultra Fine Group,UFG)的共振计算方法,对中等质量核素高装载量情况下非共振区类似共振波动状截面的自屏效应进行处理,改进程序后相应实验装置计算偏差降低到3×10^(-3)内,数值结果表明,改进后的TULIP程序对于快谱系统具有良好的计算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lip程序 ICSBEP基准题 中等质量核素 非共振区 类似共振状的截面
原文传递
欧洲大型郁金香花瓶的中国塔起源探究
14
作者 张康 李雅谦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5,共7页
欧洲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油画、陶瓷工艺品和日常生活器皿中出现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这是欧洲人在阅读有关中国的文献或图像资料和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物之后选择性地撷取所产生的新变化。采用文献法、图像学和多元决定论等研究方法... 欧洲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油画、陶瓷工艺品和日常生活器皿中出现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这是欧洲人在阅读有关中国的文献或图像资料和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物之后选择性地撷取所产生的新变化。采用文献法、图像学和多元决定论等研究方法,从图像传播与接受角度切入,认为欧洲郁金香花瓶(tulip vases,塔形花瓶)是荷兰陶瓷设计师对约翰·尼霍夫《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团访华纪实》里中国塔图像的仿制和挪用,是“中国想象”的产物。指出荷兰国立博物馆2000年出版的《黄金时代的辉煌:荷兰17世纪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将威廉三世花瓶烧制年代界定为约1690–1700年是错误的。期望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价值和全球意义,尤其是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美术吸纳中华文化元素这一研究有补苴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尼霍夫 中国塔 郁金香花瓶 塔瓶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t-IPMC for driving bionic tulip
15
作者 Aifen Tian Xixi Wang +3 位作者 Yue Sun Xinrong Zhang Hongyan Wang Liang Yang 《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 CAS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lip,the low driving voltage and fast respons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we analyzed the fabrication,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latinum IPMC(Pt-IPMC)and...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lip,the low driving voltage and fast response of ionic polymer metal composite(IPMC),we analyzed the fabrication,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latinum IPMC(Pt-IPMC)and selected the right IPMC for driving bionic tulip.The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IPMC was analyzed first in this paper such as blocking force,output displacement and bending angle of IPMC under the different directed current voltage(DC).The optimal IPMC sample size and driving voltage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ulip blooming angles and the strain energy density of IPMC,which completed the blooming process of bionic tulip.The feasibility of IPMC used in driving bionic field was fully proved in this paper,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PMC in driving biomimetic biological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ic tulip IPMC intelligent drive artificial muscle
原文传递
三销轴叉大节型球道整体感应淬火工艺开发
16
作者 李建华 喻擎天 +3 位作者 徐巍 姚均奕 罗紫武 陈亚鹏 《传动技术》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感应圈仿形设计方法,实现大节型三销轴叉球道整体感应淬火热处理要求。基于感应加热淬火设备特定功率的加工参数验证,解决低功率感应淬火设备加工大节型产品的问题。通过热处理变形规律和尺寸稳定性研究,总结热处理前精锻件尺寸调... 采用感应圈仿形设计方法,实现大节型三销轴叉球道整体感应淬火热处理要求。基于感应加热淬火设备特定功率的加工参数验证,解决低功率感应淬火设备加工大节型产品的问题。通过热处理变形规律和尺寸稳定性研究,总结热处理前精锻件尺寸调整方法和热处理过程尺寸控制方法,形成一套大节型三销轴叉球道整体感应淬火工艺开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圈 三销轴叉球道 感应淬火
下载PDF
小车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姚光久 闫超 +4 位作者 何潇柳 陈伟明 黄建 梁群锋 方泽彬 《电工技术》 202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针对使用螺丝刀等传统工具拆装梅花触头容易造成触头损伤、费时费力、人身伤害等问题,研制一种小车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高效快捷拆装梅花触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保供电可靠性,避免了更换触指弹簧时损伤导电臂镀银层,最后通过... 针对使用螺丝刀等传统工具拆装梅花触头容易造成触头损伤、费时费力、人身伤害等问题,研制一种小车开关梅花触头电动更换装置,高效快捷拆装梅花触头,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保供电可靠性,避免了更换触指弹簧时损伤导电臂镀银层,最后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技术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更换 供电可靠性 镀银层 梅花触头
下载PDF
Phylogenomics and integrative taxonomy reveal two new species of Amana(Liliaceae)
18
作者 Mei-Zhen Wang Xiao-Kai Fan +10 位作者 Yong-Hua Zhang Jing Wu Li-Mi Mao Sheng-Lu Zhang Min-Qi Cai Ming-Hong Li Zhang-Shi-Chang Zhu Ming-Shui Zhao Lu-Xian Liu Kenneth M.Cameron Pan Li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4-68,共15页
Until now the genus Amana(Liliaceae),known as ’East Asian tulips’,has contained just seven species.In this study,a phylogenomic and integrative taxonomic approach was used to reveal two new species,Amana nanyueensis... Until now the genus Amana(Liliaceae),known as ’East Asian tulips’,has contained just seven species.In this study,a phylogenomic and integrative taxonomic approach was used to reveal two new species,Amana nanyueensis from Central China and A.tianmuensis from East China.A.nanyueensis resembles Amana edulis in possessing a densely villous-woolly bulb tunic and two opposite bracts,but differs in its leaves and anthers.Amana tianmuensis resembles Amana erythronioides in possessing three verticillate bracts and yellow anthers,but differs in aspects of its leaves and bulbs.These four species are clear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based on morphology.Phylogenomic analyses based on plastid CDS further support the species delimitation of A.nanyueensis and A.tianmuensis and suggests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edulis.Cytolog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A.nanyueensis and A tianmuensis are both diploid(2n=2x=24),different from A edulis,which is either diploid(northern populations) or tetraploid(southern populations,2n=4x=48).The pollen morphology of A.nanyueensis is similar to other Amana species(single-groove germination aperture),but A.tianmuensis is quit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a sulcus membrane,which creates the illusion of double grooves.Ecological niche modelling also revealed a nic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A.edulis,A.nanyueensis and A.tianmu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na edulis Parallel evolution PHYLOGENY Species concept Taxonomy tulip
下载PDF
亚美马褂木及其亲本木材构造特征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哲楠 薛晓明 +3 位作者 高捍东 吴皓琪 苏子珊 叶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19,136,共6页
通过对亚美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和中国马褂木的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3种木材的区别,以期为亚美马褂木木材的利用和识别提供科学依据。木材微观构造研究表明,3种木材有着相似的木材基础构造特征,但在纹孔和导... 通过对亚美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和中国马褂木的木材微观构造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3种木材的区别,以期为亚美马褂木木材的利用和识别提供科学依据。木材微观构造研究表明,3种木材有着相似的木材基础构造特征,但在纹孔和导管形态方面稍有不同;通过木材横切面对3种木材进行辨别效果最好。木材挥发物化学成分使用固相物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木材总离子流图高度相似,显著峰的保留时间接近,但丰度差异较大;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烷烃和烯烃类;有11种共同存在的化合物,其中罗汉柏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等化合物相对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十三烷、十四烷等挥发性成分仅存在于1种或2种木材样品中,可作为木材识别的特征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美马褂木 木材构造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郁金香和百合主要病害、病原及鉴定方法
20
作者 廖天蓝 罗金燕 +3 位作者 陈磊 朱洁 李斌 安千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郁金香和百合是最重要的百合科球根花卉。病害是制约郁金香和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害和病原。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原真菌有镰刀菌、灰霉和炭疽菌;主要病原细菌有萎蔫短小杆菌... 郁金香和百合是最重要的百合科球根花卉。病害是制约郁金香和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害和病原。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原真菌有镰刀菌、灰霉和炭疽菌;主要病原细菌有萎蔫短小杆菌、果胶杆菌属和迪基氏属软腐细菌;主要病毒有郁金香碎色病毒、百合斑驳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RNA病毒。主要植物病原线虫有短体线虫、茎线虫和滑刃线虫。线虫取食伤害郁金香和百合的根、鳞茎和芽,促进病原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的复合侵染;毛刺属和拟毛刺属线虫除侵害郁金香和百合,还作为介体向植物传播烟草脆裂病毒。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线虫,南芥菜花叶病毒、草莓潜隐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等RNA病毒是与郁金香和百合相关的主要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也介绍了鉴定这些病原的常规方法和新方法,为建立郁金香和百合主要病原的检测检疫体系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百合 球根花卉 病害 病原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