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晶须增韧的钨尾矿微晶玻璃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孝华 王开志 +3 位作者 刘良先 曹显良 李胜旗 王明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在钨尾矿微晶玻璃基体中加入25%(体积分数)的SiCw,可显著提高其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SME)。通过微观分析,讨论了SiC晶须增韧补强的原因。
关键词 碳化硅 钨尾矿 微晶玻璃 晶须增韧 形状记忆效应
下载PDF
钨晶须制备及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运柱 李静 刘文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以93W-4.9Ni-2.1Fe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无衬底和钼(Mo)衬底两种条件制备钨(W)晶须,并探讨其生长机理.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等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表明,... 以93W-4.9Ni-2.1Fe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无衬底和钼(Mo)衬底两种条件制备钨(W)晶须,并探讨其生长机理.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等进行测试分析.研究表明,在无衬底和Mo衬底条件下均能得到表面形貌良好,无明显缺陷,直径约200~400 nm,长径比达100以上的W晶须,且Mo衬底能促进W晶须的生成,少量的Mo原子进入W晶格,可取代晶胞中的W原子,形成连续固溶体,使晶胞参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线 钨晶须 钼衬底 晶体生长 金属催化
下载PDF
钨晶须/纳米线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运柱 石玉斌 刘文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的场发射性能、光电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介绍了钨晶须/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下钨晶须/纳米线的结构特点及性能,指出了当前钨晶须/纳米线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钨晶须 钨纳米线 场发射 光电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单晶钨微/纳米晶须:气相合成、生长机理、性能测试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世良 刘新利 +1 位作者 张泉 贺跃辉 《中国钨业》 CAS 2009年第5期86-92,共7页
单晶钨微/纳米晶须因其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和力学性能而显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首先简要介绍了合成单晶钨微/纳米晶须的两种方法(直接气相合成法和催化剂辅助的气相合成法)和合成的钨晶须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然后,着重阐述钨晶须的生长机理... 单晶钨微/纳米晶须因其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和力学性能而显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首先简要介绍了合成单晶钨微/纳米晶须的两种方法(直接气相合成法和催化剂辅助的气相合成法)和合成的钨晶须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然后,着重阐述钨晶须的生长机理及其相关的性能(场发射、电学和力学)测试结果;最后,展望了钨晶须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须 气-固机制 气-固-固机制 场发射性能 电学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微/纳米氧化钨晶须的制备工艺及原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胜 马运柱 +2 位作者 唐芳 黄伯云 彭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2-546,共5页
采用溶胶-水热反应法,通过添加适量的硫化钠结晶体诱导制备了微/纳米氧化钨晶须。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钨样品的形貌特征,并对氧化钨晶须进行能谱测试,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钨样品进行物相分析和晶面测定,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纳米氧化钨... 采用溶胶-水热反应法,通过添加适量的硫化钠结晶体诱导制备了微/纳米氧化钨晶须。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氧化钨样品的形貌特征,并对氧化钨晶须进行能谱测试,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钨样品进行物相分析和晶面测定,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纳米氧化钨晶须/线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未添加硫酸钠时,在180℃水热反应12-36h只能得到氧化钨颗粒粉末,而添加适量硫化钠后,可制备出直径为0.2-0.3μm、长径比为5-50的氧化钨晶须和直径为10-30μm、长径比为50-200的氧化钨纳米线;氧化钨纳米线晶体结构良好,物相为六方晶系WO3;微/纳米氧化钨晶须/线主要沿<200>,<002>,<202>和<100>方向定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晶须 纳米线 溶胶-水热反应
下载PDF
氧化还原法制备钨晶须及其生长机理研究
6
作者 马运柱 石玉斌 +1 位作者 刘文胜 李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7-120,126,共5页
研究了钨晶须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对制备的钨晶须进行物相、形貌、成分、微观结构的分析和表征.研究表明:钨晶须长度大致在1~10μm,直径在1μm以下,部分达到纳米级;晶须为单晶... 研究了钨晶须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透射电镜对制备的钨晶须进行物相、形貌、成分、微观结构的分析和表征.研究表明:钨晶须长度大致在1~10μm,直径在1μm以下,部分达到纳米级;晶须为单晶bcc结构,生长方向为<110>;钨晶须形成过程为钨粉及其氧化产物与水汽反应生成气相水合物WO2(OH)2,遇氢气还原后形核并沉积,进而定向生长为晶须结构,钨晶须的生成遵循VS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晶须 氧化还原 化学气相迁移 VS机理
下载PDF
钨晶须/纳米线的制备工艺原理及最新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运柱 李静 刘文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71,共7页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如气相沉积法、金属催化诱导法、电化学蚀刻法、模板法等,介绍了气-固、气-液-固和气-固-固生长机制及模型,分析了钨晶须/纳米线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钨晶须/纳米... 综述了钨晶须/纳米线几种典型的制备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如气相沉积法、金属催化诱导法、电化学蚀刻法、模板法等,介绍了气-固、气-液-固和气-固-固生长机制及模型,分析了钨晶须/纳米线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钨晶须/纳米线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生长模型建立及钨晶须/纳米线的形貌、组成和产率综合调控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晶须/纳米线 制备方法 生长模型
下载PDF
炼钨含磷钙渣回收-制备石膏晶须联合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薛瑞 徐建 +1 位作者 陈春光 陈学玺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80,共4页
采用磷酸浸取炼钨含磷钙渣,研究了炼钨含磷钙渣回收和制备石膏晶须的联合生产工艺。酸浸过程,考察了溶解助剂用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含磷钙渣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解助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磷酸质... 采用磷酸浸取炼钨含磷钙渣,研究了炼钨含磷钙渣回收和制备石膏晶须的联合生产工艺。酸浸过程,考察了溶解助剂用量、磷酸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含磷钙渣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解助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磷酸质量分数为3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90 min条件下,含磷钙渣浸取率能够达到99%,剩余固体含钨量达到富矿程度,可用于炼钨。石膏晶须制备过程,用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与磷酸浸取液反应,可副产长径比为50以上、白度达到95%的高品质硫酸钙晶须。该方法可为炼钨含磷钙渣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钨 含磷钙渣 浸取率 石膏晶须
下载PDF
Al_2O_3-(Ti,W)C-SiC_W陶瓷材料的工艺性能
9
作者 顾延慰 潘敏元 赵高扬 《硬质合金》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155,共5页
研究了Al2O3-(Ti,W)C—SiCw陶瓷材料的工艺性能.进行了晶须含量、热压温度、时间及热压压力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从中获得了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最... 研究了Al2O3-(Ti,W)C—SiCw陶瓷材料的工艺性能.进行了晶须含量、热压温度、时间及热压压力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的影响,从中获得了抗弯强度及断裂韧性最佳时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 陶瓷材料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