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EPARATION OF LARGE VORTEXES AND THE CLOSED EQUATIONS OF TURBULENCE MODEL
1
作者 林多敏 蔡树棠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1989年第10期897-908,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kind of everage for the loeally-generated large vortexes so that the physieal quantities of the locally-generated large vortexes and the external large vortexes canberigorously separated from...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kind of everage for the loeally-generated large vortexes so that the physieal quantities of the locally-generated large vortexes and the external large vortexes canberigorously separated from the equal ions for the large vortexes proposed in a previous paper[1] To the equations for the two kinds of large vortexes, some auxiliary relation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value, of the length-scale lN of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external large vortexes may h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ircumstances of the disturbance of external sources. Thus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of the second moments of turbulent velocity fluctuations for the two kinds of large vortexes can be made closed. Meanwhile, the corresponding coefficients of diffusion in the previous paper[1] are improved,Finally, a closed set of numerically-solvable equations of turbulence model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EPARATION OF LARGE VORTEXES AND THE closed equationS OF turbulence MODEL
下载PDF
An iterative data-driven turbulence modeling framework based on Reynolds stress representa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Yuhui Yin Zhi Shen +2 位作者 Yufei Zhang Haixin Chena Song Fu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71-387,共17页
Data-driven turbulence modeling studies have reached such a stage that the basic framework is settled,but several essential issues remain that strong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Two problems are studied in the current re... Data-driven turbulence modeling studies have reached such a stage that the basic framework is settled,but several essential issues remain that strong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Two problems are studied in the current research:(1)the processing of the Reynolds stress tensor and(2)the coupling method between the machine learning model and flow solver.For the Reynolds stress processing issue,we perform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to extend the relevant tensor arguments of Reynolds stress.Then,the tensor representation theorem is employed to give the complete irreducible invariants and integrity basis.An adaptive regularization term is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representation performance.For the coupling issue,an iterative coupling framework with consistent convergence is proposed and then applied to a canonical separated flow.The results have high consistency with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true values,which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current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ce modeling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reynolds stress representation Machine learning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advanced RANS turbulence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complex flows in compressors 被引量:1
3
作者 Wei SU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62-177,共16页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mpressor design and analysis. However,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compressor flow and its impact on compressor performanc...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mpressor design and analysis. However, reasonable prediction of compressor flow and its impact on compressor performance remains challenging. In this study, Menter’s 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 model and its variants, as well as the ω-based Reynolds stress model(Stress-BSL) are assessed. For a single rotor(Rotor 67), under the peak efficiency operating condition, all studied turbulence models predict its performance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under the off-design conditions, SST with Helicity correction(SST-Helicity) shows superiority in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flow on the spanwise distribution of aerodynamic parameters. For Darmstadt’s 1.5-stage transonic axial compressor, SST-Helicity outperforms SST, SST with the Quadra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ST-QCR) and Stress-BSL in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spanwise distribution of aerodynamic parameters. At the design rotating speed, the stall margin given by SST-Helicity(20.90%) is the closest to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24.81%), which is more than twice that by SST(8.71%) and 1.5 times that by SST-QCR(14.14%).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SSTHelicity model, together with a good quality and sufficiently refined grid, can capture the compressor flow features with reasonable accuracy, which results in a credible prediction of compressor performance and stage mat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or flow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reynolds stress model Stall margin 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model turbulence modelling
原文传递
Derivation of a second-order model for Reynolds stress using renormalization group analysis and the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4
作者 Xiao-Hong Wang Zheng-Feng Liu Xiao-Xia L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49-659,共11页
With the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proposed by Yoshizawa,the turbulent fluctuating field is expanded around the isotropic field.At a low-order two-scale expansion,applying the mode coupling approximation in the Ya... With the two-scale expansion technique proposed by Yoshizawa,the turbulent fluctuating field is expanded around the isotropic field.At a low-order two-scale expansion,applying the mode coupling approximation in the Yakhot-Orszag renormalization group method to analyze the fluctuating field,the Reynolds-average terms in the Reynolds 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such as the convective term,the pressure-gradient-velocity correlation term and the dissipation term,are modeled.Two numerical examples:turbulent flow past a backward-facing step and the fully developed flow in a rotating channel,are presented for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econd-order model.For these two numerical examples,the proposed model performs as well as the Gibson-Launder (GL) model,giving better prediction than the standard k-ε model,especially in the abilities to calculate the secondary flow in the backward-facing step flow and to capture the asymmetric turbulent structure caused by frame ro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modeling Renormalization group Two-scale expansion reynolds stress transport equation Second-order model
下载PDF
大雷诺数下对称翼型的转捩判断与规律研究
5
作者 杨从新 张根豪 +3 位作者 李寿图 郭艳磊 岳念西 刘文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6-333,共8页
围绕翼型的转捩问题,以NACA0012、NACA0015、NACA0018三种不同厚度的对称翼型为研究对象,基于TSST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基于湍流强度的转捩判断方法并研究在5种大雷诺数条件下翼型表面流动的转捩规律,以期为风力机叶片设计提供... 围绕翼型的转捩问题,以NACA0012、NACA0015、NACA0018三种不同厚度的对称翼型为研究对象,基于TSST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基于湍流强度的转捩判断方法并研究在5种大雷诺数条件下翼型表面流动的转捩规律,以期为风力机叶片设计提供新的参考思路。研究表明,基于湍流强度的转捩判断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使用翼型表面湍流强度曲线的阶跃现象观测转捩,可有效避免转捩前流动扰动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湍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可为风力机叶片设计寻找最佳设计参数。研究发现,增大攻角和雷诺数使得翼型上翼面转捩位置前移、下翼面转捩位置后移。此外,随着攻角的减小、雷诺数的增大、翼型表面厚度的增加,在翼型转捩前的流动逐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 风力机 计算流体力学 γ-Reθ转捩模型 雷诺数 湍流强度
下载PDF
极限海浪环境下海洋平台立柱结构载荷及应力分析研究
6
作者 曲森 任慧龙 +1 位作者 王希坤 史鸿博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0-1709,共10页
本文利用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数值模拟极限海浪环境下卷破波浪和非破碎波浪对海洋平台立柱的影响,目的是对比分析立柱在上述两种波浪类型下的波浪载荷及结构应力的变化情况。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结合k-ωSST湍流模... 本文利用开源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数值模拟极限海浪环境下卷破波浪和非破碎波浪对海洋平台立柱的影响,目的是对比分析立柱在上述两种波浪类型下的波浪载荷及结构应力的变化情况。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结合k-ωSST湍流模型对流体质点运动方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结果发现,在相同设计波浪参数输入下,作用在海洋平台立柱上的卷破波浪载荷远远高于非破碎波浪载荷。立柱各个结构在非破碎波浪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然而,在卷破波浪载荷作用下,部分结构受到的最大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不满足结构安全要求。因此,在海洋结构物安全设计中需要考虑卷破波浪载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以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破波浪 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 湍流模型 破碎波浪载荷 海洋平台
下载PDF
不同SST模型在圆柱绕流仿真中的应用比较
7
作者 刘跃 常玲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7期31-35,共5页
分别运用SST、SST-SAS湍流模型对Re=3 900的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从湍流结构捕捉、气动力计算等方面比较了雷诺平均RANS方法与RANS/LES混合方法的计算能力。数值结果表明:SST模型可以捕捉到流场主要特征,求解效率较高;SAS方法可... 分别运用SST、SST-SAS湍流模型对Re=3 900的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从湍流结构捕捉、气动力计算等方面比较了雷诺平均RANS方法与RANS/LES混合方法的计算能力。数值结果表明:SST模型可以捕捉到流场主要特征,求解效率较高;SAS方法可以捕捉到流场小涡结构,并能较好地反映出尾迹非定常特性,但SAS求解占用更多的资源;使用SAS方法可释放更多的流场信息,求解的阻力系数、分离角等关键气动特征参数与试验值更接近;一般工程计算中推荐使用SST模型,高精度计算可使用SAS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雷诺平均 尺度自适应 圆柱绕流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积冰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强 曹义华 +1 位作者 潘星 蒋崇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4-657,共4页
针对飞机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积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求解积冰条件下飞行性能的思路.基于二维有限基本解法对翼型前缘的积冰形状进行预测;在计算飞行性能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下的雷诺... 针对飞机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积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求解积冰条件下飞行性能的思路.基于二维有限基本解法对翼型前缘的积冰形状进行预测;在计算飞行性能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下的雷诺平均N-S(Navier-Stokes)方程,对飞机全机流场进行解算,从而得出积冰状态下飞机的升力、阻力特性.最终结果表明:积冰严重影响着飞机的飞行性能,这与由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致.该方法可应用于工程领域,对积冰条件下飞机的飞行性能进行快捷、有效地求解,为研究飞机防冰技术、提高飞行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冰 雷诺平均N-S方程 湍流模型 飞行性能
下载PDF
多层搅拌桨流动场的测量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9
作者 马青山 王英琛 +1 位作者 施力田 王嘉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61-1666,共6页
应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对搅拌槽内多层搅拌桨的流场进行了模拟 ,并与LDV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低Reynolds数k ε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流型吻合较好 ;标准k ε双方程模型和RNGk ε模型下层桨流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 ,与实验测试结果不... 应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对搅拌槽内多层搅拌桨的流场进行了模拟 ,并与LDV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低Reynolds数k ε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流型吻合较好 ;标准k ε双方程模型和RNGk ε模型下层桨流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 ,与实验测试结果不符 .速度分量的对比结果表明 ,低Reynolds数k ε模型和代数应力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搅拌槽内的流动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搅拌桨 流场测量 LDV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下载PDF
船舶粘性流动计算中湍流模式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志荣 李百齐 赵峰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7-642,共6页
 针对六种不同的湍流模型,本文数值模拟了油轮SR196A的粘性绕流场,计算得到的阻力系数和桨盘面处流场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STk-ω模型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是目前硬件条件下比较适合船舶粘性流场数值计算的一种湍流模式,本...  针对六种不同的湍流模型,本文数值模拟了油轮SR196A的粘性绕流场,计算得到的阻力系数和桨盘面处流场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STk-ω模型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是目前硬件条件下比较适合船舶粘性流场数值计算的一种湍流模式,本文结果可以为复杂船型粘性流场计算中湍流模式的选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模式 RANS方程 船舶粘性流动
下载PDF
标准低矮建筑TTU三维定常风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殷惠君 张其林 周志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基于专业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平台FLUENT6提供的标准k?ε等多种湍流模型对大气边界层中的TTU(Texas Tech University Building Model)标准低矮建筑的定常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场地实测数据及同济大学TJ-2风洞试验结果进行... 基于专业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平台FLUENT6提供的标准k?ε等多种湍流模型对大气边界层中的TTU(Texas Tech University Building Model)标准低矮建筑的定常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场地实测数据及同济大学TJ-2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种湍流模型均能为工程应用提供有效参考,且对于此种体形简单的建筑复杂的雷诺应力模型的预测结果并不优于简单的涡粘模型,这为钝体绕流现象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低矮建筑 数值模拟 雷诺应力 湍流模型 钝体 风洞试验 TTU模型
下载PDF
雷诺应力模型在三维湍流流场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雅 刘淑艳 王保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2-576,共5页
从雷诺应力模型出发,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组获得三维湍流流场的数值解。计算中比较了多种湍流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流场计算。本文完成了两个典型算例。从算例1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中发现: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计算的三维流场比... 从雷诺应力模型出发,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组获得三维湍流流场的数值解。计算中比较了多种湍流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流场计算。本文完成了两个典型算例。从算例1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中发现: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计算的三维流场比采用k-ε模型更贴近实验值;算例2采用了RSM模型及三维非结构网格,对一典型内流问题进行了三维流场计算。算例的数值实践表明: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可以有效的计算各向异性的湍流流场;另外,发展非结构网格有助于模拟壁面附近的流动,并节省计算机内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雷诺应力模型 三维湍流流场 k-ε模型 N—S方程
下载PDF
湍流模型对喷流计算精度的影响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志共 刘刚 +1 位作者 牟斌 黄勇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6,共9页
采用三维RANS代码MBNS3D对包含了内流、外流及后体干扰的三种简化尾喷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壁面压力分布及喷流截面速度型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研究了SA和SST两种湍流模型及其修正(SACC,SADES,SSTCC)对喷流计算精度的影响。本文计... 采用三维RANS代码MBNS3D对包含了内流、外流及后体干扰的三种简化尾喷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壁面压力分布及喷流截面速度型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研究了SA和SST两种湍流模型及其修正(SACC,SADES,SSTCC)对喷流计算精度的影响。本文计算表明,SSTCC模拟效果最为精确;利用SA模型进行脱体涡模拟,在同样的网格下优势不明显。湍流模型可压缩修正改善了模拟喷流的膨胀趋势,但对附面层分离位置的预测,在本文的工作中,还不如原始模型。两类模型相比,SST模型的结果好于SA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 RANS方程 湍流模型
下载PDF
低层房屋风压分布特性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辉 陈水福 唐锦春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双方程封闭模型,对一类带挑檐的低层双坡屋面房屋在不同风向角下的表面风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根据模拟结果对房屋各表面及挑檐处的风压分布特性和规律进行... 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标准k-ε双方程封闭模型,对一类带挑檐的低层双坡屋面房屋在不同风向角下的表面风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根据模拟结果对房屋各表面及挑檐处的风压分布特性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获得了不同风向角下各表面的风载体型系数,为该类房屋的工程抗风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层建筑 表面风压 敷值模拟 风载体型系敷
下载PDF
湍流转捩工程预报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雯 刘沛清 +1 位作者 郭昊 屈秋林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38,共13页
湍流转捩现象对边界层流动的阻力和热交换特性具有严重影响。准确地预测转捩对工程设计意义重大。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转捩模型是一种非常适合工程计算的转捩预报方法。本文将转捩模型分成了4个类型,并对每种转捩模型的发展过程加以阐述。... 湍流转捩现象对边界层流动的阻力和热交换特性具有严重影响。准确地预测转捩对工程设计意义重大。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转捩模型是一种非常适合工程计算的转捩预报方法。本文将转捩模型分成了4个类型,并对每种转捩模型的发展过程加以阐述。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转捩模型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指出尚存的不足之处,为将来构建新的转捩模型以及相关的转捩研究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 转捩模型 工程计算 低雷诺数 间歇因子 层流脉动 不稳定波
下载PDF
超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宣银 陈奕泽 +1 位作者 刘荣 梁冬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4-617,共4页
自行设计了一种超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该阀的先导气流引自主阀的进气口,流经压力调节腔排入主阀的排气口;以比例电磁铁作为先导级控制元件,采用电反馈闭环控制,输出压力在8~25MPa连续可调.通过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减压阀的... 自行设计了一种超高压气动比例减压阀,该阀的先导气流引自主阀的进气口,流经压力调节腔排入主阀的排气口;以比例电磁铁作为先导级控制元件,采用电反馈闭环控制,输出压力在8~25MPa连续可调.通过建立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减压阀的动态特性及结构参数、控制器参数的影响,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阀在设计压力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压力特性;PI参数固定的控制器不能同时较好地满足阀在较高和较低输出压力下的控制要求;调压腔的体积是影响阀动态特性的重要因素,增大调压腔的体积是减小输出压力振动幅度、提高输出压力精度最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气动 比例减压阀 仿真
下载PDF
二元混压超声速进气道三维流动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国辉 李进贤 蔡体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按照MacCormack时间分裂方法 ,应用NND格式、对流迎风矢通量分裂 (AUSM)技术和Baldwin Lomax混合长度代数湍流模型 ,对贴体坐标系下三维雷诺平均N S方程进行有限差分离散。数值计算了均匀来流和非均匀来流条件下二元混压超声速进气道三... 按照MacCormack时间分裂方法 ,应用NND格式、对流迎风矢通量分裂 (AUSM)技术和Baldwin Lomax混合长度代数湍流模型 ,对贴体坐标系下三维雷诺平均N S方程进行有限差分离散。数值计算了均匀来流和非均匀来流条件下二元混压超声速进气道三维湍流流动状态 ,分析了该进气道主要性能参数随出口反压、来流马赫数、导弹工作高度及飞行攻角的变化特性 ,为深入研究进气道性能提供了一定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混合压缩式进气道 数值模拟 NND格式 矢通量分裂
下载PDF
超音速进气道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时瑞军 卢贤锋 樊思齐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71,共6页
对某可调混压进气道在不同攻角、不同马赫数、不同斜板角度下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给出了设计状态下进气道内外流场特征;分析了攻角变化对进气道流场的影响;以数值仿真结果为基础,利用B样条理论建立了反映攻角、马赫数及可调斜板角度... 对某可调混压进气道在不同攻角、不同马赫数、不同斜板角度下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给出了设计状态下进气道内外流场特征;分析了攻角变化对进气道流场的影响;以数值仿真结果为基础,利用B样条理论建立了反映攻角、马赫数及可调斜板角度变化的超声速进气道数学模型。根据此数学模型,分析了攻角和进口气流马赫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斜板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进气道 数值仿真 数学模型 B样条
下载PDF
S弯扩压器中四种湍流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丽芬 刘振侠 吕亚国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88-1891,共4页
采用Realizableκ-ε,S-A(Spalart-Allmaras),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剪切应力输运),RSM(Reynolds stress equation model雷诺应力模型)四种湍流模型对S弯扩压器内的分离流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不同... 采用Realizableκ-ε,S-A(Spalart-Allmaras),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剪切应力输运),RSM(Reynolds stress equation model雷诺应力模型)四种湍流模型对S弯扩压器内的分离流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不同轴向位置的表面压力系数、分离区的大小、马赫数等三个量的实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区湍流模型对表面压力分布影响较大,未分离区不同湍流模型模拟精度相当;S-A模型对分离区的模拟较保守,RSM模型对分离的模拟精度较高,SST与RSM模拟结果很接近;各湍流模型计算的高速区域均比实验值大.扩压器的平均总压恢复系数受湍流模型影响不大,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S弯扩压器 Realizable κ-ε S-A(Spalart-Allmaras) 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剪切应力输送) RSM(reynolds stressequation model雷诺应力模型)
下载PDF
喷孔旋转角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强 胡春波 +2 位作者 刘佩进 何国强 蔡体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5-678,共4页
在采用 N- S方程、RNG k-ε湍流模型和一步化学反应模型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中有混合和化学反应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提高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补燃效率的方法。讨论喷孔角度对管道火箭性能的影响并和 Vank... 在采用 N- S方程、RNG k-ε湍流模型和一步化学反应模型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中有混合和化学反应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提高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补燃效率的方法。讨论喷孔角度对管道火箭性能的影响并和 Vanka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工况下选取适当的喷孔旋转角可以将补燃效率提高 1 0 %~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喷孔 旋转角 补燃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