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Speed Twin Roll Casting of Aluminum Alloy Strips
1
作者 Toshio Hag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3-94,共2页
The twin roll caster for aluminum alloys has many a dv antages. For example, rapid solidification, low equipment cost, and low running cost, etc. However, the twin roll caster has some disadvantages. They are slow c a... The twin roll caster for aluminum alloys has many a dv antages. For example, rapid solidification, low equipment cost, and low running cost, etc. However, the twin roll caster has some disadvantages. They are slow c asting speed and limitation of alloys. In the conventional twin roll caster, the casting speed is slower than 10 m/min. Aluminum alloys, which freezing range is wide, can not be cast. In the present study, break through of these problems wa s tried, and a new type twin roll caster was devised. A vertical type twin roll caster equipped with a nozzle was devised in order to cast aluminum strips at the speeds higher than 60 m/mi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is caster were vertical type, use of copper rolls, low separating force (n o operation of rolling), no use of lubricant, and equipment of the nozzle. In th e high speed roll casting, feed of molten metal of the vertical type twin roll c aster was easi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horizontal type caster. The use o f the copper rolls made cooling rate higher. The low separating force and the us e of the copper rolls prevented sticking of the strip to the roll. The lubricant was not needed, as the sticking of the strip to the roll did not occur. No use of the lubricant was useful to increase the cooling rate and casting speed of th e strip. The nozzle was used in order to improve contact condition (heat transfe r) between the melt and the rolls by hydrostatic pressure. In the twin roll cast er of the present study, many devices were done to improve the cooling condition of the strip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asting speed. It was said that the roll casting of A5182 was very difficult, as freezing zone of A5182 was very wide. However, A5182 strip could be cast at high speeds up to 120 m/min using the twin roll caster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trip cast using the conventional type twin roll caster is columnar structu r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trip cast using the twin roll caster of the prese nt study was not columnar but equiaxed structure. It is said that mechanical pro perties of the strip cast using the twin roll caster is cheaper than that of the strip made from DC casting. Howev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rip cas t using the twin roll caste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almost same as the proper ties of the strip made from DC cast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strip cast using th e twin roll caster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from 1.5 mm to 2.5 mm, and this thic kness was thinner than that of the strip cast using the conventional twin roll c aster. Semisolid roll casting was tried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roll speed more and mo re. The twin roll caster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equipped with a cooling slope in order to make semisolid slurry. The cooling slope was the simplest process to make the semisolid slurry. Solid rate of the semisolid slurry was about 10%. Th e casting speed increased up to 180 m/min by the effect of semisolid casting. Me 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mproved by the semisolid casting, t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roll caster strip casting thin strip cont inuous casting semisolid casting
下载PDF
Effect of casting parameters and deformation 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win-roll casting magnesium alloy AZ31 被引量:11
2
作者 巨东英 胡小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2期874-876,877,共4页
Twin roll casting method is a promising route to directly produce magnesium alloy strip. It is a rapi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with high temperature gradient combined with thermal flow and rolling deformation in the ca... Twin roll casting method is a promising route to directly produce magnesium alloy strip. It is a rapid solidification process with high temperature gradient combined with thermal flow and rolling deformation in the casting region. As-cast strip with proper microstructure is requested to serve as next rolling feedstock. However the microstructure of as-cast strip is sensitive for casting conditions during the casting process and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 greatly affec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is work, the effect of casting speed, pouring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as well as anneal proces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ls that twin-roll cast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fine the grain size, improve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states of Mg17Al12. The homogenization treatment time can be shorted for the fine microstructure and lower the cost dramatically for the next form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造法 镁合金 AZ31 铸造参数 形变 显微结构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nand's constitutive model on twin roll casting process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小东 巨东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2期586-590,共5页
Twin-roll thin strip casting process combines casting and hot rolling into a single process, in which thermal stress and thermal mechanical stress were involved. Consider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existing... Twin-roll thin strip casting process combines casting and hot rolling into a single process, in which thermal stress and thermal mechanical stress were involved. Consider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existing of liquid and solid regions and rolling deformation, suitable constitutive model is the key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Anand's model is a temperature-dependent, rate-dependent and unified of creep and plasticity model and the Jaumann derivative was employed in Anand's model which makes the constitutive model frame-indifferent or objective, therefore the highly nonlinearities behavior in the twin-roll casting process can be simul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Anand's model were regressed based on the compression tests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nand's model can well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in-roll cast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form of evolution equations in Anand's model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薄带 双辊铸造过程 Anand成分模型 粘弹性
下载PDF
高性能Cu-Fe合金薄带材及其短流程制备技术
4
作者 孙文博 吴诗睿 +2 位作者 吴天模 张元祥 袁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为了解决Cu-Fe合金常规制备流程中重力分层的问题,利用铸轧工艺的亚快速凝固特点抑制其液相分离,并结合Marangoni效应及热泳力的耦合作用合理调控铸轧参数,获得厚度为2.2~2.4 mm、铁磁相尺寸和分布可控的Cu-20%Fe和Cu-30%Fe带材。通过... 为了解决Cu-Fe合金常规制备流程中重力分层的问题,利用铸轧工艺的亚快速凝固特点抑制其液相分离,并结合Marangoni效应及热泳力的耦合作用合理调控铸轧参数,获得厚度为2.2~2.4 mm、铁磁相尺寸和分布可控的Cu-20%Fe和Cu-30%Fe带材。通过金相与EBSD分析确定铸带形成了Cu相-富Fe相-Cu相的“三明治”层状复合结构,其中Cu-20%Fe铸带中的Fe相分布更为均匀,且EBSD分析结果表明凝固层中形成了大量的低能晶界,如Σ1和Σ3等。将Cu-20%Fe合金从2.4 mm冷轧至0.4 mm,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后继续冷轧至0.12 mm。结果表明:450℃热处理对轧板性能更好,导电率超过50%IACS,抗拉强度超过600 MPa,均匀伸长率达到7.5%,饱和磁化强度超过4.24×10^(5)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合金 薄带材 亚稳液相分离 双辊铸轧 亚快速凝固 Marangoni迁移 低能晶界 Σ3晶界
下载PDF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小平 杨明波 +1 位作者 潘复生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7-20,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概况,指出了这种先进技术在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示了它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组织 性能 数学模型 薄带
下载PDF
双辊薄带-铸辊界面平均换热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明波 梁小平 +1 位作者 潘复生 丁培道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72-774,共3页
双辊薄带 铸辊界面平均换热系数是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的重要计算参数 ,对它的测定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了薄带 铸辊界面的平均换热系数 ,实际测定过程表明 :设... 双辊薄带 铸辊界面平均换热系数是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的重要计算参数 ,对它的测定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了薄带 铸辊界面的平均换热系数 ,实际测定过程表明 :设计的试验装置和采用的计算方法对于测定双辊薄带 铸辊界面平均换热系数是简便易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 薄带-铸辊界面 平均换热系数 测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辊薄带凝固过程的宏观-微观耦合数学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1 位作者 彭晓东 丁培道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4,共6页
以热焓法处理结晶潜热和以假设的流线边界划分网格节点,在对KGT枝晶生长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引入异质形核模型和柱状晶等轴晶转变(CET)模型,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过程的宏观-微观耦合数学模型。同时,以固相分数为媒介,采用宏观微... 以热焓法处理结晶潜热和以假设的流线边界划分网格节点,在对KGT枝晶生长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引入异质形核模型和柱状晶等轴晶转变(CET)模型,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过程的宏观-微观耦合数学模型。同时,以固相分数为媒介,采用宏观微观不同的网格尺寸和时间步长,通过对柱状晶生长前沿的追踪,实现了宏观-微观模型的耦合求解。实验表明:数学模型预测的薄带凝固组织中的柱状枝晶间距和取向度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所建数学模型是可靠的,可用此模型研究工艺因素变化对薄带凝固组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 凝固组织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耦合
下载PDF
低碳钢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邸洪双 康向东 +1 位作者 王国栋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采用加热法和凝固法两种加热变形制度,研究了实验用低碳钢的热塑性及强度,测定了该钢种的零塑性温度(ZDT)θd及零强度温度(ZST)θs,分析了其裂纹敏感性及断口组织·结果表明,凝固法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 利用Gleeble 1500热模拟实验机,采用加热法和凝固法两种加热变形制度,研究了实验用低碳钢的热塑性及强度,测定了该钢种的零塑性温度(ZDT)θd及零强度温度(ZST)θs,分析了其裂纹敏感性及断口组织·结果表明,凝固法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实验钢的高温脆性温度范围为1300℃至熔点,在1100~1300℃范围内,此钢的断面收缩率均大于60%,具有良好的塑性·实验用低碳钢的高温脆性区较小,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裂纹特性·其θd和θs分别为1350℃和1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薄带铸钆 低碳钢 高温力学性能 零塑性温度 零强度温度 热塑性
下载PDF
双辊薄带连铸3.98%Si-0.71%Al无取向硅钢的组织、织构和磁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马良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赵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制备了厚度为2.4mm的3.98%Si-0.71%A1无取向硅钢带,经常化、冷轧、不同温度退火后,对其显微组织、析出物、织构和磁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退火板晶粒尺寸增大,组织均匀性提... 采用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制备了厚度为2.4mm的3.98%Si-0.71%A1无取向硅钢带,经常化、冷轧、不同温度退火后,对其显微组织、析出物、织构和磁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退火板晶粒尺寸增大,组织均匀性提高;退火板析出物主要是AlN和MnS与A1N复合析出物,尺寸较粗大,达0.5~2.5μm;退火板织构沿厚度方向变化明显,表层和1/2层存在较强的{100}织构,1/2层还存在较强的{111}织构,1/4层主要是{112}织构;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相应的铁损和磁感应强度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显微组织 析出物 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双辊连铸硅钢薄带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春楣 周守则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双辊簿带连铸是冶金技术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双辊薄带连铸的最新进展及各国在硅钢双辊连铸薄带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硅钢 双辊连铸 薄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机布流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宁 唐萍 +2 位作者 祝明妹 文光华 马范军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2期237-239,247,共4页
以φ800m×450mm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机为原型,根据相似原理制作1:1的物理模型。采用超声波浪高仪和电导仪进行数据采集,研究了圆筒形、槽形2种布流系统对熔池液面波动和流体混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圆筒形布流系统浇注具有熔... 以φ800m×450mm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机为原型,根据相似原理制作1:1的物理模型。采用超声波浪高仪和电导仪进行数据采集,研究了圆筒形、槽形2种布流系统对熔池液面波动和流体混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圆筒形布流系统浇注具有熔池液面波动小、流体混合均匀且充分等特点,因而优于槽形布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 圆筒形布流系统 槽形布流系统 液面波动 流体混合
下载PDF
立式双辊铸轧镁合金薄带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广山 邸洪双 黄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2-794,共3页
在实验室的立式双辊铸机上进行了AZ31B镁合金薄带的铸轧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下铸轧薄带微观组织,并对不同冷却方式下铸轧镁合金薄带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辊铸轧镁合金晶粒细小、无共析现象发生。铸轧速度对板带的显微组织... 在实验室的立式双辊铸机上进行了AZ31B镁合金薄带的铸轧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下铸轧薄带微观组织,并对不同冷却方式下铸轧镁合金薄带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辊铸轧镁合金晶粒细小、无共析现象发生。铸轧速度对板带的显微组织影响显著,当铸轧速度达到20m/min时,镁合金薄带组织为理想等轴晶。对铸轧态镁合金薄带进行油冷,既防止了薄带表面氧化,又阻止了冷却过程晶粒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薄带 镁合金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浇注温度对双辊薄带凝固组织影响的模拟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丁培道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6,共3页
在已建立的理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以 1Cr18Ni9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 ,模拟预测了在薄带厚度保持不变条件下浇注温度对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柱状枝晶间距和取向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浇注温度升高 ,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 在已建立的理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以 1Cr18Ni9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 ,模拟预测了在薄带厚度保持不变条件下浇注温度对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柱状枝晶间距和取向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浇注温度升高 ,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首先增大 ,然后又逐渐减小。而柱状枝晶取向度和枝晶间距则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但在较高的浇注温度条件下 ,柱状枝晶间距在凝固结束时有突然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 浇注温度 凝固组织 1Cr18NigTi不锈钢
下载PDF
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丁培道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通过双辊薄带连铸试验和组织成分分析,对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和传统薄板坯没有本质区别,但薄带坯组织较为细密,柱状晶区呈不严格的对称分布;一次枝晶和二... 通过双辊薄带连铸试验和组织成分分析,对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的铸态组织和传统薄板坯没有本质区别,但薄带坯组织较为细密,柱状晶区呈不严格的对称分布;一次枝晶和二次枝晶间距小,并且均随离薄带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柱状枝晶的生长比较紊乱,没有严格的方向性;在薄带厚度方向上元素铬和镍没有明显的成分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 1Cr18Ni9Ti不锈钢 铸态组织 枝晶间距 偏析
下载PDF
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1 位作者 丁培道 蒋斌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2-866,共5页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镁合金板带材生产技术,其研究开发正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总结了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概况,尤其是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开发、薄带组织和性能研究以及薄带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的...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镁合金板带材生产技术,其研究开发正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总结了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研究概况,尤其是镁合金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开发、薄带组织和性能研究以及薄带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该技术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技术 镁合金薄带
下载PDF
双辊薄带连铸辊速控制优化建模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远航 刘惠康 焦健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1-854,共4页
为解决国内双辊薄带连铸辊速自动控制系统薄带成品率低、裂纹、易断带和轧卡等问题,提出薄带温度反馈修正铸辊主速度给定的数学模型,以稳定凝固终点最优位置。对辊速与熔池温度场分布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辊速与铸机出口处薄... 为解决国内双辊薄带连铸辊速自动控制系统薄带成品率低、裂纹、易断带和轧卡等问题,提出薄带温度反馈修正铸辊主速度给定的数学模型,以稳定凝固终点最优位置。对辊速与熔池温度场分布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辊速与铸机出口处薄带表面温度近似线性关系。辊速越大,温度越高,且易断带;辊速越小,温度越低,且易裂纹或轧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辊速控制 凝固终点 温度场分布 自学习 优化建模
下载PDF
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福祥 王盛林 +3 位作者 张炯明 王新华 方园 于艳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5,共3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中的大型夹杂物和微细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带中的夹杂物一般呈球形,主要为CaO-MnO-Al_2O_3-SiO_2组成的复杂氧化物和硫化锰;薄带中除了有少量的50μm大型氧化物夹杂...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中的大型夹杂物和微细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带中的夹杂物一般呈球形,主要为CaO-MnO-Al_2O_3-SiO_2组成的复杂氧化物和硫化锰;薄带中除了有少量的50μm大型氧化物夹杂外,其余均为≤10μm细小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夹杂;与传统连铸相比,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薄带中的细小氧化物夹杂尺寸明显减小,数量相对增多;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形成最后聚集在晶界夹杂的直径大多小于0.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304不锈钢 非金属夹杂物
下载PDF
Φ1200mm×380mm双辊薄带连铸机布流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远清 文光华 +1 位作者 祝明妹 丁培道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采用1:2.4缩小动态物理模型,对南钢辊径1 200 mm、辊宽380 mm、液面深度460 mm的双辊2- 3 mm薄带连铸机熔池布流进行模拟和水口结构进行了评估。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水口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口上下倾角为0、左右偏角60&#... 采用1:2.4缩小动态物理模型,对南钢辊径1 200 mm、辊宽380 mm、液面深度460 mm的双辊2- 3 mm薄带连铸机熔池布流进行模拟和水口结构进行了评估。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水口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口上下倾角为0、左右偏角60°、侧孔面积为18 mm×11 mm时,水口的综合性能最佳,能满足熔池布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浸入式水口 熔池布流 模拟
下载PDF
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温度场计算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明波 潘复生 +1 位作者 彭晓东 丁培道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3,36,共4页
以热焓法处理结晶潜热和以假设的流线边界划分网格节点,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过程的温度场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温度分布的定量描述。实验验证表明:该数学模型预测的温度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所建温度场计算模型是可靠的,... 以热焓法处理结晶潜热和以假设的流线边界划分网格节点,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过程的温度场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温度分布的定量描述。实验验证表明:该数学模型预测的温度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说明所建温度场计算模型是可靠的,可用此模型研究工艺参数变化对薄带连铸过程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连铸 温度场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晶粒三维尺寸的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明波 彭晓东 +1 位作者 潘复生 丁培道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30,共4页
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的尺寸大小对薄带的性能和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薄带铸造过程中由于晶粒的生长具有三维特征 ,采用传统表征方法无法实现对薄带凝固组织中晶粒三维尺寸大小的表征 ,本文运用定量金相和概率论知... 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的尺寸大小对薄带的性能和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薄带铸造过程中由于晶粒的生长具有三维特征 ,采用传统表征方法无法实现对薄带凝固组织中晶粒三维尺寸大小的表征 ,本文运用定量金相和概率论知识 ,在对晶粒形状作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建立了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三维尺寸的表征表达式 ,实现了柱状晶粒和等轴晶粒三维生长特征的定量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薄带 凝固组织 晶粒 三维表征 铸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