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win Plate Breakwater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传胜 张宁川 +3 位作者 李艳阳 李靖波 房卓 崔成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1年第4期645-656,共12页
The wav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wave induced pressures on twin plate breakwater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regular and random waves. A total of twenty pressure transducers are fixed on four surfaces ... The wav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wave induced pressures on twin plate breakwater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regular and random waves. A total of twenty pressure transducers are fixed on four surfaces of twin plate to measure the wave induced dynamic pressur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ynamic wave pressure is given along the surface of the twin plate. The uplift wave force obtained by integrating the hydrodynamic pressure along the structure is presented. Discussed a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cident wav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relative plate width B/L, relative wave height Hi / a and relative submergence depth s / a on the non-dimensional dynamic wave pressures and total wave force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optimum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Kt occurs around B/L = 0.41 - 0.43, and the twin plate breakwater is more effective in different water depths. The maximum of pressure ratio decreases from 1.8 to 1.1 when the relative submergence depth of top plate is increased from -0.8 to +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 plate wave pressure vertical wave force relative submergence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s Interaction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Twin-Plate Breakwater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靖波 张宁川 郭传胜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0年第4期627-640,共14页
The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regular waves interacting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twin-plate breakwater is pre- sented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model with an absorbing wave-make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OF m... The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regular waves interacting with a submerged horizontal twin-plate breakwater is pre- sented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model with an absorbing wave-maker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OF metho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eth the water surface profiles and the wave-induced pressures can be modeled accurately. Wave deformation over the breakwater, water particle velocities around the breakwater, and the wave-induced pressures on the structure are nu- merically investigated. Tile pressure amplitudes of the fundamental and second harmonies on the model surface are exanl- ined in various water depths. The compu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higher frequency components are generated at the onshore side of the breakwater. Furthermore, the computed results demonstrate a circulating flow formed at the onshore side of the break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plate breakwa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VOF method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wave loads of twin-plate breakwaterunder oblique waves 被引量:2
3
作者 GU Qian HUANG Guoxing +2 位作者 ZHANG Ningchuan LI Longxiang SHAO Zhong'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In this study, systematic physical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wave forces on the twin-plate breakwater under irregular wav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ffects of the relative plate wid... In this study, systematic physical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wave forces on the twin-plate breakwater under irregular wav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ffects of the relative plate width B/L,wave height Hs/D and incident angle θ0 on the wave force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envelopes of the total wave pressure were generally symmetrical along the direction of plate width under the incident angles(θ0) being 0°, 15°, 30°, 45° and 60°. In particular, the envelopes of wave pressure atθ0=30° were larger than all other cases.(2) The synchronous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breakwater under oblique wave action was more complicated comparing to the normal incident waves.(3) Based on data analysis, an empirical formula was obtained to estimate the total vertical force of the twin-plate breakwater.This empirical formula can b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basi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under specified wav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plate breakwater oblique random wave wave load modeling test empirical formula
下载PDF
Wave Scattering by Twin Surface-Piercing Plates Over A Stepped Bottom:Trapped Wave Energy and Energy Loss 被引量:1
4
作者 DENG Zheng-zhi WANG Chen +3 位作者 WANG Chi YAO Yu OU Ze-ting WANG Li-xia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398-411,共14页
To evaluate the trapped wave energy and energy loss, the problem of wave scattering by twin fixed vertical surface- piercing plates over a stepped bottom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open source package OpenFOAM... To evaluate the trapped wave energy and energy loss, the problem of wave scattering by twin fixed vertical surface- piercing plates over a stepped bottom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using the open source package OpenFOAM and the associated toolbox waves2Foam. The volume of fluid (VOF) method was employed to capture the free surface in the time domain. The validation of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was performed by comparing with both the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ffects of the spacing between two plates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stepped bottom on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viscous dissipation ratio, and relative wave height between the plates (termed as trapped wave energy), were examined. Moreover,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he incident wave height on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ere address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p configuration can be tuned for efficient-performance of wave damping, and the optimum configurations of the step length B, the step height h1 and the spacing b, separately equaling λ/4, 3h/4, and 0.05h (λ and h are the wavelength and the water depth, respectively), are recommended for the trapping of wave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FOAM twin surface-piercing plateS viscous dissipation WAVE nonlinearity TRAPPED WAVE energy
下载PDF
改良上颌斜面导板与Twin-block矫治器在前导下颌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雷英 孙冬梅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评估改良斜面导板在前导下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例Ⅱ类Ⅱ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设为第1组,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11岁8个月。先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纠正上前牙内倾,再采用改良上颌斜面导板前导下颌;同时选择12例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 目的:评估改良斜面导板在前导下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例Ⅱ类Ⅱ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设为第1组,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11岁8个月。先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纠正上前牙内倾,再采用改良上颌斜面导板前导下颌;同时选择12例Ⅱ类Ⅰ分类伴下颌后缩患者,设为第2组,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1岁6个月,采用Twin-block前导下颌;对2组患者前导下颌的疗效通过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评估、对比,采用SAS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下颌均向前生长,第1组下前牙唇向倾斜较第2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一磨牙近中向及向的移动,第2组显著大于第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治Ⅱ类Ⅱ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采用改良上颌斜面导板前导下颌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化、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上颌斜面导板 twin—block矫治器 Ⅱ类Ⅱ分类错袷 Ⅱ类Ⅰ分类错袷
下载PDF
面向复杂环境波纹板加固施工的数字孪生管理方法
6
作者 黄子平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波纹板加固施工质量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效管理方法。以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加固施工项目为例,分析了地质特点带来的施工难点。针对施工难点和数字孪生的技术理念总结了数字孪生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 针对复杂环境下波纹板加固施工质量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效管理方法。以新建成渝中线铁路加固施工项目为例,分析了地质特点带来的施工难点。针对施工难点和数字孪生的技术理念总结了数字孪生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波纹板加固施工管理架构。以施工全过程时间线作为依据,建立了集成前期规划、实时监控、模拟预测、风险评估和后期优化的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在该理论方法的驱动下实现施工方案的优化与质量安全的控制。面向施工过程,针对波纹钢板加工和安装两个主要施工工序进行了孪生模型驱动下的技术分析。实践表明,所提理论方法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波纹板 加固 管理 应用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流域的多尺度三维数据底板建设
7
作者 高永红 田帅帅 +3 位作者 陈乐旻 范伟 王芳 李震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0期10-15,共6页
【目的】数据底板是数字孪生相关项目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数字孪生流域“四预”目标实现的“基石”。【方法】根据水利部智慧水利实施方案和流域信息化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多尺度三维数字底板建设方案思路,明确了三维场景数据... 【目的】数据底板是数字孪生相关项目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数字孪生流域“四预”目标实现的“基石”。【方法】根据水利部智慧水利实施方案和流域信息化需求,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多尺度三维数字底板建设方案思路,明确了三维场景数据底板构建的目标,提出了多来源、多尺度数字孪生底板数据构建的具体方式,阐明了底板建设过程中包括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数据治理、数据融合的理论和方法。【结果】通过实践,细化了L1~L3级数据底板的建设内容和技术路线,提供了完整的数字孪生项目数据底板建设的思路和方法。【结论】通过三级数据底板建设与共享,构建了高精度、可视化场景,为智慧防汛、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业务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据底板 可视化场景 数据融合
下载PDF
分体箱梁中央隔涡板涡激振动抑制机理研究
8
作者 檀忠旭 郭国和 +2 位作者 朱乐东 朱青 权红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5,215,共8页
借助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对分体钢箱梁的涡激振动性能及中央隔涡板的抑振效果与机理开展研究,对比不同形式(水平隔涡板、一道竖向隔涡板、两道竖向隔涡板)和尺寸中央隔涡板的抑振效果,并根据流迹与速度云图对不同形式中央隔涡板的抑... 借助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对分体钢箱梁的涡激振动性能及中央隔涡板的抑振效果与机理开展研究,对比不同形式(水平隔涡板、一道竖向隔涡板、两道竖向隔涡板)和尺寸中央隔涡板的抑振效果,并根据流迹与速度云图对不同形式中央隔涡板的抑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槽顶部水平隔涡板能够阻碍开槽处的气体对流,降低开槽内部及断面周围气流速度,增加旋涡移动和脱落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涡激振动,抑振效果随隔涡板宽度增大而增加;开槽内部竖向隔涡板能够将旋涡稳定在隔板分隔出的几个小区域内,避免产生稳定的旋涡脱落,进而有效抑制涡激振动,设置两道半高竖向隔涡板比设置一道全高竖向隔涡板效果更好,但需对两板间距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箱梁 涡激振动 中央隔涡板 风洞试验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中数据底板运用
9
作者 王莹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90-93,共4页
为提升数据底板在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算据支撑作用,结合以往建设经验,对数据底板从建设内容分类、建设精度要求、建设方式、应用场景等角度进行了阐释说明,提供了建设思路和实践方法。通过数据底板对灌区数据的... 为提升数据底板在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算据支撑作用,结合以往建设经验,对数据底板从建设内容分类、建设精度要求、建设方式、应用场景等角度进行了阐释说明,提供了建设思路和实践方法。通过数据底板对灌区数据的汇聚、治理、融合及资产化,向业务应用提供算据支撑,实现灌区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防涝抗旱等“四预”核心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应用,进而提高灌区管理的精细化、网络化、智慧化,进一步保障我国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灌区 数据底板 算据 数据资产化 地理空间数据
下载PDF
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Rope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对比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子仪 伍峻松 +1 位作者 凌志恒 郑永育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 Rope治疗RockwoodⅢ型脱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例30例,采用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分别采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 Rope内固定... 目的探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 Rope治疗RockwoodⅢ型脱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例30例,采用入院时随机分组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分别采用AO钢板内固定与Twin Tail 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例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参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标准进行疗效评定。B组病例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等围手术期指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例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 Tail Tight Rope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是治疗该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钢板 肩锁关节 内固定
下载PDF
江苏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与预报调度一体化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国庆 范子武 +2 位作者 廖轶鹏 杨光 黎东洲 《中国水利》 2023年第3期60-65,共6页
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省内有太湖、洪泽湖和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等重要河湖及工程体系,在国家水网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是新阶段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施路径。依据江苏省河流水系特点与水利管理... 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省内有太湖、洪泽湖和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等重要河湖及工程体系,在国家水网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是新阶段江苏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实施路径。依据江苏省河流水系特点与水利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思路。以江苏省太湖地区为例,以河网模型为核心,初步构建防洪“四预”功能体系,探索基于江苏数字孪生水网框架的水工程预报调度一体化应用,推动水网建设与智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数字孪生水网 数据底板 河网模型 预报调度 “四预”
下载PDF
TA2中厚板低功率激光诱导双电弧高效焊接及机理
12
作者 刘黎明 杨环宇 徐信坤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I0003,共8页
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诱导双TIG复合焊接热源(LITTW)实现了6 mm厚TA2纯钛中厚板的高效焊接,基于Ti粒子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了激光脉冲对电弧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LITTW比激光诱导单TIG焊接(LISTW)的电弧能量更加集中,焊接能耗仅为LISTW... 采用低功率脉冲激光诱导双TIG复合焊接热源(LITTW)实现了6 mm厚TA2纯钛中厚板的高效焊接,基于Ti粒子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了激光脉冲对电弧等离子体的影响.结果表明,LITTW比激光诱导单TIG焊接(LISTW)的电弧能量更加集中,焊接能耗仅为LISTW的50.9%,速度却达到LISTW的2.3倍.激光脉冲作用后,电弧等离子体由能量集中状态恢复到原始电弧形态存在一个恢复时间,在本试验条件下,LITTW的恢复时间为6.5 ms,比LISTW延长了3 ms.LITTW中稳定的匙孔形态为Ti粒子持续向电弧等离子体转移提供了条件,延长了电弧等离子体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双电弧焊接 纯钛中厚板 焊接能耗 电弧等离子体 匙孔
下载PDF
薄板中心数字孪生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祖发 林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6,21,共5页
为实现薄板中心数字孪生技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建立薄板中心数字孪生系统架构,对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系统功能进行规划和分析,设计结果表明,该数字孪生系统能够在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生产计划排产调度等应用场景中,... 为实现薄板中心数字孪生技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建立薄板中心数字孪生系统架构,对系统设计方案以及系统功能进行规划和分析,设计结果表明,该数字孪生系统能够在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生产计划排产调度等应用场景中,减少设备故障等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协助薄板中心管理者对薄板中心生产运营策略的快速制定,从而实现薄板中心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中心 数字孪生 系统设计
下载PDF
水平中央隔涡板透空形式对分体箱梁涡振响应的影响
14
作者 童俊豪 朱青 +1 位作者 朱乐东 檀忠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4-109,共6页
分体箱梁断面因其优异的颤振性能近年来在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中多有应用。对涡振问题比较严重的分体箱梁,采用气动措施削弱开槽处的大尺度漩涡是控制涡振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了不同形式水平隔涡板对分体箱梁... 分体箱梁断面因其优异的颤振性能近年来在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中多有应用。对涡振问题比较严重的分体箱梁,采用气动措施削弱开槽处的大尺度漩涡是控制涡振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大比例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了不同形式水平隔涡板对分体箱梁的涡振控制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在透空率接近的情况下,采用两侧水平隔涡板比各种打孔板的涡振控制效果都要好,如果要采用打孔板达到两侧水平板近似的涡振效果,透空率需要再减小26%左右;如果采用打孔板,板上的孔越是不均匀,涡振控制效果越好,而孔的形状对涡振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共振(VIV) 气动措施 分体箱梁 中央隔涡板
下载PDF
关于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中BIM深化应用的思考
15
作者 侯毅 虞鸿 +1 位作者 张冬 黄艳艳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01-304,共4页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BIM是实现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的基础技术,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中深化应用的方向与路径。首先根据政策文件,解读数字孪生水利的深刻内涵,剖析数字孪生与BIM的...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BIM是实现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的基础技术,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中深化应用的方向与路径。首先根据政策文件,解读数字孪生水利的深刻内涵,剖析数字孪生与BIM的关系。然后通过研究BIM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现状,分析BIM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最后提出助推设计技术升级、提供三维数据底板、支撑工程“四预”和沉淀数字资产四个BIM深化应用方向,并说明BIM深化应用所需的基础工作,为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利 BIM技术 数据底板 工程四预 数字资产
下载PDF
潜式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靖波 张宁川 刘爱珍 《水道港口》 2014年第4期317-324,共8页
基于VOF方法建立了波浪与潜式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数值研究了潜式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和波浪力。综合考虑了相对板宽B/L、相对波高H/D、波陡H/L、相对板间距S/D和相对潜深d/D等影响因素,给出了透射系数和... 基于VOF方法建立了波浪与潜式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数值研究了潜式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和波浪力。综合考虑了相对板宽B/L、相对波高H/D、波陡H/L、相对板间距S/D和相对潜深d/D等影响因素,给出了透射系数和波浪力荷载随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了方便工程实际应用,拟合出了透射系数和总竖向波浪力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 数值模拟 VOF方法 透射系数 波浪力
下载PDF
一种新型透空式防波堤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旭达 张宁川 《水道港口》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规则波与不规则波对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相对板间距s/H,相对潜深w/H两个关键因素对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对板间距s/H,相对潜深w/H对结构双层板总力、上层板总力、下层板总... 采用规则波与不规则波对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相对板间距s/H,相对潜深w/H两个关键因素对防波堤消浪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对板间距s/H,相对潜深w/H对结构双层板总力、上层板总力、下层板总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水平板型防波堤 消浪性能 总力
下载PDF
铜铝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程明阳 王爱琴 +2 位作者 毛志平 杨康 马窦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4,共5页
针对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材,采用剥离试验和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仪器对复合板界面层组织的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界面层的主要组成物为... 针对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材,采用剥离试验和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仪器对复合板界面层组织的微观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界面层的主要组成物为α-Al和Cu Al2。采用双辊铸轧工艺制备的铜铝复合板材,其剥离强度达到30 N/mm,其抗拉强度与延伸率介于同规格铜、铝板材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复合板 双辊铸轧 界面层 剥离强度
下载PDF
铁基马氏体的界面形核与长大 被引量:2
19
作者 贡海 章为夷 张修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A201-A205,共5页
对分布在Fe-C,Fe-Ni-C及Fe-Cr-Mn-Mo-C合金中奥氏体晶粒界及孪晶界上的马氏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马氏体易于在奥氏体晶粒界及孪晶界优先形核,并易于沿这些界面长大;在混合马氏体组织中,其界面优先形成的是片状马氏体或蝶状马氏体。
关键词 铁基合金 马氏体 形核 长大
下载PDF
简支圆板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延斌 魏雪英 俞茂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5-441,共7页
采用双剪应力强度理论求解了拉压异性材料简支圆板在中等脉冲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 ,得出了塑性动力极限荷载、内力场和速度场。讨论了静力许可条件和运动许可条件。利用本文的解还得出了简支圆板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极限荷载、内力... 采用双剪应力强度理论求解了拉压异性材料简支圆板在中等脉冲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 ,得出了塑性动力极限荷载、内力场和速度场。讨论了静力许可条件和运动许可条件。利用本文的解还得出了简支圆板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极限荷载、内力场和速度场。研究结果表明 ,材料的拉压强度比对动力解的影响要大于对静力解的影响 ,所以 ,根据材料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强度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塑性动力响应 拉压异性 双剪应力强度理论 简支圆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