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skeletal, dental and soft tissue changes in young adults with Class II malocclusion, treated either by camouflage, fixed functional appliance or orthognathic surgery—A prospective study on Indian subjects 被引量:1
1
作者 Anjana Shetty Anand Patil Sanjay Ganeshkar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2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Introduction: Borderline Class II malocclusion due to deficient mandible can be treated either by orthodontic camouflage, fixed functional appliances or by orthodontics followed by surgical mandibular advancement. Met... Introduction: Borderline Class II malocclusion due to deficient mandible can be treated either by orthodontic camouflage, fixed functional appliances or by orthodontics followed by surgical mandibular advancement. Methodology: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designed on young adults with Class II malocclusion on account of a deficient mandible. A total of 45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15 individuals each.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either by camouflage, fixed functional appliances or by orthognathic surgery. Pre and post treatment cephalogram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keletal, dental and soft tissue changes. Pre and post treatment profile photographs were assessed on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by orthodontists, oral surgeons and laypersons. Results: Each group achieved a reduction in facial convexity, bu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urgical group were more pronounced than the camouflage and the fixed functional group. Conclusion: The reduction in convexity in the camouflage group was by retracting the upper anteriors, which increases the nasolabial angle. In the fixed functional appliance a combination of skeletal and dentoalveolar changes can be observed. However the most appropriate reduction in profile convexity can be obtained by combined orthodontic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maloccl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 II Malocclulsion CAMOUFLAGE Fixed function appliance ORTHOGNATHIC Surgery
下载PDF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 II Patient with Maximum Lower Incisor Protrusion and Minimum Overjet with Rahhal Functional Appliance
2
作者 Ahmad Abdallah Rahhal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8年第12期319-325,共7页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 II includes functional orthopedic treatment, head-gears, extraction of the upper premolars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 To treat any patient with functional appliances (bite jumping) an adequate ... Treatment of skeletal Cl II includes functional orthopedic treatment, head-gears, extraction of the upper premolars and orthognathic surgery. To treat any patient with functional appliances (bite jumping) an adequate overjet is necessary. In this case an 11 years old female patient has skeletal CLII due to mandibular deficiency with ANB angle 8 degrees, overbite: 3 mm, overjet: 1 mm, extremely convex profile and underdeveloped chin due to the hyper muscle contraction of the lower lip to obtain oral seal. To obtain an adequate overjet lower first premolars were extracted and maximum retraction using mini screws (for maximum anchorage) was applied. Afterwards Rahhal functional appliance was used by the patient 16 hours a day for 6 months and 10 hours a day for another 6 months for retention. After that fixe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as completed. Lateral cephalometrics were taken, traced and analyzed. In the result Skeletal CLI was obtained (ANB 4 degree), straight facial profile, normal over bite overjet and particular chin development were noticed. As a conclusion, in skeletal CLII malocclusions, lower incisor protrusion will cause a contraindication for functional treatment. Extraction of the lower premolars and retraction of the lower incisors followed by functional orthopedic treatment i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treat these cases instead of waiting for orthognathic surgery, also reducing the muscle pressure on the chin will chang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hhal functional appliance Lower INCISOR PROTRUSION Minimum Overjet MAXIMUM ANCHORAGE CHIN Development
下载PDF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
3
作者 李帅 刘桦 +3 位作者 商永慧 刘义琮 赵启航 刘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1-887,共7页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 背景:Twin-block矫治器常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其刺激下颌骨生长的作用机制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但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上颌骨复合体、周围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在山东省康复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例,测量患者佩戴Twin-block矫治器时的咬合力数据,采集其锥形束CT数据,建立包含上颌骨复合体、周边各骨缝、Twin-block矫治器及上颌牙列在内的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软件模拟患者戴入Twin-block时上颌骨、骨缝及上颌牙列的应力分布与位移。结果与结论:①上颌前牙受到的等效应力明显小于后牙,两侧牙齿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7975 MPa和8.7161 MPa,均位于第一前磨牙处;最大位移呈现在两侧上颌切牙处,分别为0.0805 mm和0.0810 mm;②骨缝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284 MPa,主要集中在两侧翼腭缝及额颌缝,其余骨缝受力情况几乎无差异;骨缝的最大位移为0.07 mm,其中翼腭缝的位移量最大,其次是额颌缝;③上颌骨复合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为27.18 MPa,主要集中在上颌骨前面梨状孔两侧、鼻额缝周边及颚骨后部翼腭缝附近;上颌骨的最大位移值为0.07 mm,主要集中于上颌牙槽骨;④结果显示,咬合力通过Twin-block矫治器作用于上颌骨复合体,导致上颌骨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变陡,应采取相应措施补偿这种趋势,例如建牙合过程中考虑上颌磨牙伸长、下颌磨牙压低,不仅能够将牙合平面整平,同时有利于下颌前伸,这将进一步提高Ⅱ类错[牙合]正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twin-block矫治器 功能矫治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Twin-Block双期矫治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早期下颌后缩矫正患儿中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田华 邓刚 郝天喜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双期矫治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及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正患儿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 目的探讨Twin-Block双期矫治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及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正患儿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60例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3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矫正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Twin-Block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双期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矫治时间,治疗前头影测量及关节改建情况,采用口腔锥形束扫描成像进行检测两组患儿关节窝宽径、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髁突高度相关参数表达水平,最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下齿槽座(ANB)角、下齿槽座(SNB)角、上齿槽座(SNA)角、下颌平面角(Mp-SN)、下颌综合长度(Ar-Po)、下颌升支高度(Ar-Go)、下颌体长(Go-Gn)、上中切牙-SN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上唇审美平面距(Ls-E)、下唇审美平面距(Li-E)、鼻唇角。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矫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关节窝宽径、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髁突高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关节窝宽径对比无明显差异,关节前间隙减小,观察组(1.21±0.28)mm高于对照组,关节后间隙、关节上间隙、髁突前后径、髁突高度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NB角、SNB角、SNA角、Mp-SN、Ar-Po、Ar-Go、Go-Gn、U1-SN、L1-Mp、Ls-E、Li-E、鼻唇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NB、Mp-SN、Ar-Po、Ar-Go、Go-Gn、鼻唇角均增大,ANB、U1-SN、L1-Mp、Li-E、Ls-E减小,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双期矫治器与单纯直丝弓矫正技术相比治疗替牙及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可作为儿童恒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直丝弓矫正 恒牙早期 错(牙合)畸形 咀嚼功能
下载PDF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博文 王艳民 +3 位作者 宋芳 刘敏 段莹 周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0.01);髁突高度、矢状向髁突角度、横断面髁突前后径增加(P<0.01)。结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和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髁突有新骨沉积,高度增加,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更向下和向前。CB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艾虹 卢红飞 +3 位作者 蔡斌 黄红亮 安爱群 黄伟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以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对16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并对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以及软组织的改变。【方法】对16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Twin-block功能矫治,并对其治疗前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及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后,下颌生长朝着有利的方向发生改变,覆盖、覆牙合分别减少8.13mm及4.27mm,SNB、下颌平面角、Ar-Pog及下面高分别增加1.70°、3.47°、4.06mm及2.53mm,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上颌前牙冠有舌向转矩的趋势(P>0.05),鼻唇角有所增加,上唇突度亦减小(P<0.01)。下切牙与下颌平面夹角有少许减小,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评价治疗后的下前牙段的稳定性是有意义的。【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具有矫形作用,可以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抑制上颌生长,同时使得上下颌牙及牙槽骨发生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错[牙合] 安氏Ⅱ类1分类 X线头影测量 下颌生长发育
下载PDF
Twin-block功能矫形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光涛 林智勇 陈凤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3-625,共3页
目的 :评价Twin block功能矫形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应用Twin block功能矫形器治疗 7例具有骨性AngleⅡ类错 牙合特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少年患者。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侧位片中下颌骨、舌、软腭、舌... 目的 :评价Twin block功能矫形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应用Twin block功能矫形器治疗 7例具有骨性AngleⅡ类错 牙合特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少年患者。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侧位片中下颌骨、舌、软腭、舌骨位置 ,上气道矢向直径变化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仪记录的睡眠情况、呼吸功能、心血管系统各监测指数的改变。结果 :治疗完成时的上气道间隙平均增加 4.84mm (P <0 .0 1) ,呼吸暂停次数平均下降 18.64次 /h(P <0 .0 1) ,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升高 13 5 3 % (P <0 .0 1)。结论 :Twin block功能矫形器能有效预防少年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形器 AngleⅡ类错H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应用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钱毅 吴建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的侧貌改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23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行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相关的颜面美学指标变化... 目的:分析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的侧貌改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儿童23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行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相关的颜面美学指标变化。结果:经过矫治后,患儿的侧貌方面出现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患儿的SNA角79.05°、SNB角75.13°、ANB角4.11°、Z角63.47°、H角20.24°、上唇长:下唇长0.52、下唇-E线距1.76mm、颏颈角125.80°等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Z角57.25°、H角24.36°、上唇长/下唇长0.61、下唇-E线距2.85mm、颏颈角121.3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颜面美学,并促使患者的颜面能够趋于协调、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儿童下颌后缩 颜面美学变化 功能矫治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在安氏Ⅱ类2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海余 张铁良 张石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双垫矫治器)在安氏II类2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8月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II类2分类错并伴下颌后缩的患者9例,年龄8.5~11.5岁,根据矫治前侧位片颈椎形态判断为生长... 目的:分析探讨Twin-Block矫治器(双垫矫治器)在安氏II类2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8月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II类2分类错并伴下颌后缩的患者9例,年龄8.5~11.5岁,根据矫治前侧位片颈椎形态判断为生长发育加速期或前期。重建咬合关系,制作Twin-Block矫治器,24h戴用矫治器,矫治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矫治前后的测量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经过7~12个月的矫治后9例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磨牙尖牙均达到中性关系,治疗后面型明显改善。SNB角从75.6°增加至79.8°,平均增加4.2°(P<0.05);ANB角由6.5°减小到3.1°,平均减小3.4°(P<0.001);1/NA角平均增加15.5°(P<0.001);1/SN平均增加了17.8°(P<0.001);1/1平均减小了15.5°(P<0.05);MP/FH平均增加了3.0°(P<0.05)。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2分类具有矫形作用,可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2分类错
下载PDF
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潇 周洁 +2 位作者 龙文 李秋华 毛俊木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4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观察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到江门市口腔医院使用隐适美MA和Twin-block两种方法进行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的青少年患者各30例作为隐适美MA组和T... 目的观察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到江门市口腔医院使用隐适美MA和Twin-block两种方法进行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矫正的青少年患者各30例作为隐适美MA组和Twin-block组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矫治前和矫治后进行X线检查,测量矫治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隐适美MA组的下牙槽座角(SNB)高于Twin-block组,上下牙槽座角(ANB)、下颌平面角(GoGn-SN)、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交角(UI-NA)低于Twin-block组,隐适美MA组面角、AB平面角和腭平面角总和(APDI值)、前鼻棘到颏下点的垂直距离(ANS-Me下面高)高于Twin-block组,上切牙切缘到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Overjet覆盖)、上前牙盖过下前牙唇面的垂直距离(Overbite覆合)低于Twin-bl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适美MA与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隐适美MA矫治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适美MA twin-block 骨性Ⅱ类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器治疗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软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国 左艳萍 袁东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将5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 目的探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在应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软硬组织侧貌的变化。方法将5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23例)不进行治疗,随访观察。对2组治疗(观察)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软组织指标中治疗组Ls-E、Li-E、U1-Stms、Stms-Stmi、NsLs-FH、LsNsLi、LsNsPg’、H角减小;Sn-Stms、Stmi-Me’、Ns-Me’、Sn-Me’、NsLi-FH、NsPg’-FH、A’Ls-FH、B’Li-FH、LiB’Pg’、CmSnLs、GSnPg’、Z角增大,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硬组织指标中治疗组SNB、L1-NB、IMPA增大;ANB、U1-SN、U1-NA、FMIA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显著改善下颌后缩患者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促进面下1/3高度的生长,使软组织侧貌趋于直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 软组织侧貌 功能矫治
下载PDF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矫治安氏Ⅱ~Ⅰ类错17例报道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昕 钱玉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评价Twin-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矫治安氏ⅡⅠ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17例骨性ⅡⅠ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期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治疗,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 目的:评价Twin-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矫治安氏ⅡⅠ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17例骨性ⅡⅠ类错牙合的生长发育期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治疗,进行咬合重建。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及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经联合治疗,1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第一恒磨牙均达到中性或过矫正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达到正常,侧貌面型均有明显改善。上颌骨生长受到抑制,ss/refpl减小,P<0.05;S-N-ss角(即SNA)减小,P<0.01。下颌骨生长获得促进,pg/refpl、co/refpl+pg/refpl、S-N-sm角(即SNB)均增加,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s-N-sm角(即ANB)、颌凸角差值有显著改变(P<0.001)。下颌平面角(FMA)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功能矫治器配合口外弓及颌间牵引,能有效抑制上颌生长而促使下颌向前生长,使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得到最大程度的矫正,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矫治器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 咬合重建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滕英 白雪芹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2期4536-4538,共3页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的改变。方法:对1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双期矫治,一期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接下来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所引起的牙、牙槽、颌骨的改变。方法:对1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且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双期矫治,一期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接下来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治疗前后侧位片X线头影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覆、覆盖分别减少3.92 mm及8.20 mm,SNB增加1.47°,ANB减小2.52°,L1-MP增加9.77°,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生长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功能矫治器,可以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同时使得上下颌牙及牙槽骨发生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X线头影测量分析
下载PDF
Twin-block与Forsus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0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Twin-block与Forsus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66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戴用Twin-block功能矫正器进行矫治,观察组戴用Forsus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Twin-block与Forsus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66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戴用Twin-block功能矫正器进行矫治,观察组戴用Forsus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上下齿槽座角(ANB)、下齿槽座角(SNB)、上齿槽座角(SNA)、上中切牙角(U1-SN)、下颌长度(Co-Gn)、下颌升支高度(Co-Go)、下中切牙角(L1-MP)及覆盖、覆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NB、SNA、覆盖、覆合较治疗前减小,SNB、U1-SN、Co-Gn、Co-Go、L1-MP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NB(3.75±0.83)°、SNA(80.51±1.24)°、覆盖(3.05±0.77)mm、覆合(2.16±0.29)mm小于对照组的(4.31±1.02)°、(81.67±2.19)°、(5.35±1.21)mm、(2.47±0.42)mm,SNB(80.45±6.23)°、Co-Gn(115.29±3.9)mm大于对照组的(75.74±4.15)°、(111.73±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U1-SN、Co-Go、L1-M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sus功能矫治器改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更好,更利于促下颌生长,下颌骨长度明显增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Forsus功能矫治器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新型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晓龙 赵丽 +2 位作者 赵暖 刘硕 胡永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7期141-142,共2页
目的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 目的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生长,改善患者的软组织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错合 功能矫治器 可调twin-block矫治器 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芬 吴建勇 刘剑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95-97,共3页
目的 :系统介绍Twin Block(双垫 )矫治器的制作、作用机理和矫治过程 ,并就其特点及适应症进行阐述。方法 :对 9例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型患者采取Twin Block技术进行治疗 ,并对治疗前后全口牙列模型及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进行... 目的 :系统介绍Twin Block(双垫 )矫治器的制作、作用机理和矫治过程 ,并就其特点及适应症进行阐述。方法 :对 9例安氏Ⅱ类错伴下颌后缩型患者采取Twin Block技术进行治疗 ,并对治疗前后全口牙列模型及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后牙调整成为中性关系 ,软硬组织及侧貌改善明显。结论 :Twin Block矫治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功能矫治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功能矫治器 咬He记录 He引导斜面
下载PDF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Angle Ⅱ类Ⅰ分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盛海静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57-358,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AngleⅡ类Ⅰ分类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0~14岁,均为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微的上颌前突,ANB>5... 目的评价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AngleⅡ类Ⅰ分类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0~14岁,均为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X线头影测量显示主要为下颌后缩及轻微的上颌前突,ANB>5°,左手腕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所有病例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结果平均疗程7~8个月,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SNB增大;ANB减小明显,Go-Co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表明Twin-block矫治器能促进下颌生长。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AngleⅡ类Ⅰ分类错可取得明显的骨骼改变,是一种疗效肯定的矫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AngleⅡ类Ⅰ分类错 头影测量
下载PDF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联合自锁托槽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莉 王双 +2 位作者 周楠 杨晓晓 王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B)联合自锁托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B)联合自锁托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2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TB联合自锁托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头影测量指标、软组织变化情况及同行评估等级(PAR)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下颌平面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间夹角、上切牙的倾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切牙的倾斜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唇基角、下唇基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面凸角、软组织面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R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R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B联合自锁托槽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可调整上下颌关系,纠正软组织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 错[牙合]畸形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自锁托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畸形下颌后缩患者Twin-block矫治后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帆 车永顺 +3 位作者 侯凤春 宋宇 杨瑶瑶 于艳玲 《精准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评估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为临床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20例为... 目的评估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后,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为临床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20例为试验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选取恒牙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试验组矫治时间为(18.4±2.6)个月,对照组矫治时间为(18.6±2.0)个月,其中试验组包括佩戴Twin-block矫治器及建立稳定咬合关系两个阶段,两组分别于佩戴矫治器前2周及矫治完成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利用WinCeph 8.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测量,采用SPSS 17.0软件对矫治前后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完成后,对照组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AH-SN、AH-FH、AH-MP、AH-OP、AH-PP、AH-Ge、AH-Me、AH-C3、AH-NPo、C3-Me距离显著增加,AH-O距离显著减少(t=-5.178^-2.382,P<0.05);PNS-Ba、PNS-UPW、SPP-SPPW、Mc1-Mc2、U-MPW、TB-TPPW、V-LPW距离均显著增加(t=-6.728^-3.716,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可使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下颌后缩患者的上气道矢状径明显增大,舌骨前下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正器 功能性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错[牙合] 舌骨 气管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卢钰 邹道星 +1 位作者 王增全 艾毅龙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7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win-block functional appliance,TBA)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改良TBA治疗25例伴有下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OS... 目的探讨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Twin-block functional appliance,TBA)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改良TBA治疗25例伴有下颌骨发育不足的儿童OSAHS患者,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及颅颌面部的硬软组织变化,并通过锥形束CT三维重建分析上气道的改变。结果改良TBA治疗后,患者SNB角、Z角及软组织面角增加,ANB角及H角减小(P<0.05);患者口咽气道总体积、气道最小截面积、最小截面矢状径、最小截面横径及最小截面矢状径/横径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患者睡眠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增加(t=-16.055,P<0.05),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降低(t=20.358,P<0.01)。结论改良TBA不仅有利于患者后期错畸形的矫治,还从病因上对儿童OSAHS进行早期阻断性治疗,达到双重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