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临界CO_(2)两相引射器喷嘴扩张段传热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冯义博 何阳 邓建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跨临界CO_(2)引射器主动流入口状态对引射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主动喷嘴壁面传热会改变主动流状态,其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均质平衡模型假设,构建了跨临界CO_(2)两相引射器的CFD模型,模拟研究了喷嘴扩张段传热对引射器性能... 跨临界CO_(2)引射器主动流入口状态对引射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主动喷嘴壁面传热会改变主动流状态,其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均质平衡模型假设,构建了跨临界CO_(2)两相引射器的CFD模型,模拟研究了喷嘴扩张段传热对引射器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对冷凝器出口分流引射膨胀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引射系数随喷嘴扩张段热流密度和喷嘴扩张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适用热流密度(小于120 kW/m^(2))下并不明显,引射系数变化范围在1%以内,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喷嘴扩张段传热对引射器内部流场的影响较小,喷嘴扩张段内流体温度略有升高,引射器出口干度略有增加,喷嘴出口和混合室内混合流的马赫数也略有增加;对于冷凝器出口分流引射膨胀制冷系统,利用引射器壁面传热可以过冷流体,系统COP显著提高,COP最大提升比例为8.89%。总体而言,对引射器主动喷嘴扩张段加热,对引射器性能影响甚微,但对冷凝器出口分流引射膨胀制冷系统的性能有较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引射器 均质平衡模型 传热 制冷系统 CO_(2)
下载PDF
应用于新型环路热管的两相引射器数值模拟
2
作者 周尧 杨小平 +3 位作者 倪一程 刘继平 魏进家 严俊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8-278,共11页
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被动式相变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等领域。前期研究发现将小型两相引射器与平板式环路热管耦合,可大幅提高传热性能。然而,小型两相引射器内部流动及传热机理尚不清晰,难以对新型环路热管进行正向设... 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被动式相变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等领域。前期研究发现将小型两相引射器与平板式环路热管耦合,可大幅提高传热性能。然而,小型两相引射器内部流动及传热机理尚不清晰,难以对新型环路热管进行正向设计与理论建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汽水参数和混合腔结构对两相引射器性能及内部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喉部下游存在凝结激波,随着背压增加,其位置逐渐向喉部移动;其强度与背压、蒸汽产量、混合腔长度呈正相关,与水温呈负相关。引射器最大工作背压在40~125 kPa,与蒸汽产量和水温呈正相关,与混合腔长度呈负相关。通过大量模拟,得到了设计功率下水温和混合腔长度对引射器工作模式和压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路热管 引射器 传热 两相流 凝结 激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悬浮物清除系统的射流器两相紊流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白庭河 杨晓霖 《化工机械》 CAS 2023年第5期670-675,共6页
通过水系统悬浮物清除系统所需射流器建立的三维紊动射流数学模型,对特殊结构形式的射流器进行流场结构和射流紊流动力学性能的研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射流器的紊流流场分布,掌握流场的流体动力学机理,从而获得最接近射流器紊流流场实际... 通过水系统悬浮物清除系统所需射流器建立的三维紊动射流数学模型,对特殊结构形式的射流器进行流场结构和射流紊流动力学性能的研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射流器的紊流流场分布,掌握流场的流体动力学机理,从而获得最接近射流器紊流流场实际状态的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器 悬浮物清除系统 两相流动 流体性能 流体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两相CO_(2)喷射器混合室直径优化与模拟分析
4
作者 龙俊安 宋霞 +1 位作者 施骏业 陈江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混合室直径对两相喷射器的性能影响显著。结合湍流射流理论,本文提出两相喷射器混合室直径的射流分析设计方法:当混合射流的流量增至喷射器的目标总流量时,射流外边界的直径即为最优混合室直径。根据该方法优化某型号CO_(2)喷射器的混... 混合室直径对两相喷射器的性能影响显著。结合湍流射流理论,本文提出两相喷射器混合室直径的射流分析设计方法:当混合射流的流量增至喷射器的目标总流量时,射流外边界的直径即为最优混合室直径。根据该方法优化某型号CO_(2)喷射器的混合室直径,引射比为0.5时的最优直径为2.4 mm。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混合室直径对CO_(2)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混合室最优直径为2.2 mm。当混合室直径为2.4 mm时,喷射器压升为0.9 MPa,相比优化前提高了57.9%。结合射流理论,拟合了无量纲最优混合室直径的关联式。当引射比为0.4~0.8时,无量纲最优直径为1.7~2.1。关联式的预测结果与CFD模拟结果相差-6%~10%,可用于工程上预估最优混合室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混合室 两相流 射流 优化
下载PDF
甲烷BOG喷射器流动过程计算与性能分析
5
作者 牛超 沈胜强 +2 位作者 杨艳 潘泊年 李熠桥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58-2868,共11页
在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中的蒸发气(BOG)再液化系统中引入喷射器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由于LNG的存储工况较为严苛,设计高性能的喷射器至关重要。采用气体动力学函数法对给定工况下的甲烷BOG喷射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Mixt... 在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中的蒸发气(BOG)再液化系统中引入喷射器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由于LNG的存储工况较为严苛,设计高性能的喷射器至关重要。采用气体动力学函数法对给定工况下的甲烷BOG喷射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建立了甲烷BOG喷射器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甲烷BOG喷射器引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固定结构的甲烷BOG喷射器,存在最佳工作压力使引射比达到最大值,提升引射压力可以持续提高引射比。在设计工况下,保持其他结构参数不变,当主喷嘴出口直径和主喷嘴出口位置分别为9.6 mm和41 mm时,喷射器内部由激波和涡流造成的能量损失最小,引射比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喷射器 BOG再液化 引射比 计算流体力学 两相流
下载PDF
跨临界CO_(2)两相流可调式喷射器的流动模拟和性能分析
6
作者 陈壮 刘光弟 +1 位作者 曾宏轩 赵红霞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15-4526,共12页
作为CO_(2)制冷/热泵系统重要的节能部件,喷射器的工作能力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尽管CO_(2)喷射器的结构简单,但其内部流动十分复杂,包含非平衡相变、跨声速和马赫波等物理现象。为此,本研究建立了用于CO_(2)两相流模拟的均... 作为CO_(2)制冷/热泵系统重要的节能部件,喷射器的工作能力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尽管CO_(2)喷射器的结构简单,但其内部流动十分复杂,包含非平衡相变、跨声速和马赫波等物理现象。为此,本研究建立了用于CO_(2)两相流模拟的均相弛豫模型(HRM),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以此开展了对可调式喷射器的数值研究,分析了有无探针、探针位置和工况变化对可调式喷射器性能和内部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增加了一次流的不可逆损失,同时也改变了喷嘴出口一次流的膨胀状态;通过探针调整喷嘴喉部面积,提高了喷射器适应不同工况运行的能力,使喷射器在不同工况下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与固定式喷射器相比,可调式喷射器效率平均提升1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喷射器 CO_(2) 均相弛豫模型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探针型线对汽车空调用二氧化碳可调喷射器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7
作者 曾宏轩 赵红霞 《汽车工程师》 2023年第12期9-17,共9页
为获得合适的汽车空调用CO_(2)可调喷射器调节探针的外型曲线,基于均相平衡模型(HEM)提出了直线型、下凹型和上凸型3种探针方案,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工具分析了探针移动过程中喷射器流量和引射比的变化情况,对比了3种探针方案可调... 为获得合适的汽车空调用CO_(2)可调喷射器调节探针的外型曲线,基于均相平衡模型(HEM)提出了直线型、下凹型和上凸型3种探针方案,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工具分析了探针移动过程中喷射器流量和引射比的变化情况,对比了3种探针方案可调喷射器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喉部处探针半径较小时,随着喉部处探针半径增大,各方案喷射器引射比均因一次流流量的减小缓慢增大,当喉部处探针半径超过高效调节半径时,各方案喷射器引射比急剧下降,直至无法引射;相较于其他2种探针方案,下凹型探针方案在高效工作区内引射比较大,综合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可调喷射器 均相平衡模型 两相流
下载PDF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两相喷射器性能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菲 吕恒林 +1 位作者 冯伟 沈胜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94-3100,共7页
考虑引射流体的壅塞现象和混合室内的凝结激波现象,对混合室采用恒面积混合模型,应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对两相喷射器建立了热力学模型。以R141b为工质,研究了在不同混合压力条件下喷射器内的压力变化趋势,分析了混合压力对... 考虑引射流体的壅塞现象和混合室内的凝结激波现象,对混合室采用恒面积混合模型,应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对两相喷射器建立了热力学模型。以R141b为工质,研究了在不同混合压力条件下喷射器内的压力变化趋势,分析了混合压力对系统性能、喷射器喷射系数和出口压力的影响,探讨了喷射器最优引射室压降、系统最优性能系数及相应的性能提高率随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本文计算工况范围内,两相喷射器混合室内无凝结激波的发生;对混合室采用恒面积混合模型相比等压混合模型更合理;恰当选择混合压力对优化系统的性能非常重要,其最佳值略低于引射流体压力,而远高于引射流体的临界压力,且其对应于喷射器取得最高的喷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喷射 两相喷射器 壅塞 凝结激波 混合压力
下载PDF
几何参数对引射器及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裴文伟 郭宪民 +1 位作者 王善云 郭欣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用两相流引射器代替膨胀阀,可回收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高压工质的压力能,提高制冷系统效率。对以R134a为工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对R134a两相流引射器及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用两相流引射器代替膨胀阀,可回收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高压工质的压力能,提高制冷系统效率。对以R134a为工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对R134a两相流引射器及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工况条件下,存在使引射比达到最大的最佳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组合。在蒸发温度为3℃、冷凝温度为55℃的工况下,当喷嘴喉部直径为2.0mm、混合室直径为16mm时引射器的引射比最大。在固定工况条件下,使引射比达到最大值的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的最佳组合与使系统COP达到最大值的几何参数组合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在引射器中产生了激波等因素引起的,其中机理尚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循环 两相流引射器 几何参数 实验
下载PDF
两相流喷射器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亮 刘敬辉 +1 位作者 陈江平 陈芝久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 研究了压缩/喷射制冷系统中两相流喷射器内的射流发展过程,沿喷射器内部射流的流动方向分段对射流压力调整过程、射流混合、均匀过程和扩压过程进行建模,得到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变化特性。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在变化趋势上完全一致,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中的冷凝温度越大,喷射器的引射比和出口背压越大,节能效果越好;蒸发温度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引射比最大,出口背压增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两相流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喷嘴 射流
下载PDF
喷射器几何结构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耿利红 马新灵 +1 位作者 魏新利 王中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 以R134a为工质,采用包含混合室内摩擦损失的等面积混合模型,研究了两相喷射器几何结构和工况参数对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单位容积制冷量(qv)、压缩比和排气温度的影响,并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喷射器存在一个最优面积比使压缩/喷射制冷循环COP和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且最优面积比值随工质的不同和工况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工况参数下,以R134a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大于以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等面积混合模型计算的最优面积比小于等压混合模型的计算值,即在相同工质和工况参数下,按照等面积混合模型设计的喷射器外型尺寸较小;给出的以R134a和R1234yf为工质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过冷度和过热度之间的关联式,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在所进行的研究工况范围内,压缩/喷射制冷循环较传统压缩制冷循环COP最大可提高20%,单位容积制冷量qv最大可提高28%,此时冷凝温度为55℃,蒸发温度为-10℃,过冷度和过热度都为0℃,对应的喷射器最优面积比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面积比 工况参数
下载PDF
两相流引射循环系统实验研究及引射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添龙 郭宪民 王善云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用ANSYS CFX软件对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的引射器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合室直径和喷嘴喉部直径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加工了引射器试件,对R134a两相流引射器及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固定... 用ANSYS CFX软件对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中的引射器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混合室直径和喷嘴喉部直径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加工了引射器试件,对R134a两相流引射器及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固定工况条件下引射器喷嘴喉部直径和混合室直径的优化匹配。实验与模拟结果均表明,在固定工况条件下,存在使引射比及COP分别达到最大的最佳混合室直径和喷嘴喉部直径组合。在冷凝温度为55℃、蒸发温度为3℃的工况下,当混合室直径为16mm、喷嘴喉部直径为2.0mm时引射器的引射比达到最大值,而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的COP在混合室直径为16mm、喉部直径为1.7mm时最高,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二者的引射比值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两相流引射器 模拟 实验
下载PDF
CO_2二元混合物压缩/引射制冷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敏霞 吕岩 李双俊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32,共6页
引入CO_2混合物以及利用压缩/引射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其系统循环效率。建立了两相流引射器系统,采用均相流的索科洛夫理论、Eames等理论及热力学方法中两相流引射器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确定热力学方法在两相流引... 引入CO_2混合物以及利用压缩/引射制冷循环,能有效提高其系统循环效率。建立了两相流引射器系统,采用均相流的索科洛夫理论、Eames等理论及热力学方法中两相流引射器模型进行分析,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确定热力学方法在两相流引射器的设计计算中较为接近实际。基于热力学方法对CO_2/R32(质量比40/60)、CO_2/R41(质量比20/80)两类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压缩/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带引射器比不带引射器时效率分别提高了30%和20%,而且通过引入混合物改善物性后的系统效率可以比纯工质CO_2系统效率提高50%以上,同时证明了CO_2/R32的效果要好于CO_2/R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器 引射系数 CO2/R32 CO2/R41 二元混合物
下载PDF
基于延迟均衡的CO_2两相引射器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阳 张早校 +2 位作者 薛长乐 张亚洲 邓建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引射器对跨临界CO2引射制冷系统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考虑CO2两相引射器中存在的非平衡相变、超音速和壅塞等复杂流动现象,构建了CO2两相引射器的1D分布模型,并采用延迟均衡理论分析喷嘴中的非平衡相变过程。与实验结果比较显示,所建... 引射器对跨临界CO2引射制冷系统性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考虑CO2两相引射器中存在的非平衡相变、超音速和壅塞等复杂流动现象,构建了CO2两相引射器的1D分布模型,并采用延迟均衡理论分析喷嘴中的非平衡相变过程。与实验结果比较显示,所建立的延迟均衡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引射器的性能。此外,通过与均衡模型的相比显示,在本文所选工况下,延迟均衡模型计算所得的主动流流量比均衡模型预测值低12.39%-25.30%,同时非平衡现象将延缓喷嘴中的膨胀过程,使得喷嘴出口压力比均衡模型预测值高。本文采用所建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引射器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工况下存在最优的混合室直径使得引射系数和升压比都较高;而当混合室直径一定时,较长的混合室有利于提高引射器的升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引射器 延迟均衡模型 非平衡相变 CO2
下载PDF
基于CFD的气液两相射流引射器设计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乔时和 林柏泉 +1 位作者 段永生 杨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文章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对气液两相引射器的最优尺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引射压力和出口背压对引射器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内射流喷嘴直径受流场发育情况、压力特性曲线和气相体积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综合考... 文章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对气液两相引射器的最优尺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引射压力和出口背压对引射器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内射流喷嘴直径受流场发育情况、压力特性曲线和气相体积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综合考虑这四种因素,确定了喷嘴直径范围为16~20mm;当引射压力一定时,随着出口背压的增大,气相流量、气相浓度和出口流速均逐渐减小;当出口背压一定时,射流气相浓度随引射压力的增大呈逐渐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模拟 水力割缝 气液两相射流 引射器
下载PDF
两相喷射器对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新利 汤本凯 +1 位作者 马新灵 孟祥睿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等面积混合模型,以R134a制冷剂为工质,对两相喷射器建立热力学模型,并用Matlab7.1软件进行编程计算,相关的工质热物性参数,通过调用Refprop7软件获取。分析比较了各混合压力下喷射器内压力变化趋势,喷射器混合压力、系统蒸发温度、... 采用等面积混合模型,以R134a制冷剂为工质,对两相喷射器建立热力学模型,并用Matlab7.1软件进行编程计算,相关的工质热物性参数,通过调用Refprop7软件获取。分析比较了各混合压力下喷射器内压力变化趋势,喷射器混合压力、系统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以及喷射器等熵效率的变化对两相喷射器性能、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工质和工况,热力学分析方法采用等面积混合模型比较合理;混合压力在理论取值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优点;随蒸发温度的升高或冷凝温度的降低,喷射器最优混合压力的取值点越靠近引射压力,喷射系数增加,系统COP升高,但是相对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提高率减小;喷射器及系统性能对喷射器进口段等熵效率的变化较敏感。因而,选取恰当的混合压力值,设计制造等熵效率较高的工作喷嘴对于压缩-喷射制冷系统的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 混合压力 性能优化
下载PDF
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阳 郭宪民 +1 位作者 王亚静 米莹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2,共5页
文中提出了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稳定工作判据,并据此对传统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辅助蒸发器以使系统稳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以R134 a为制冷剂的汽液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 文中提出了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稳定工作判据,并据此对传统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辅助蒸发器以使系统稳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对以R134 a为制冷剂的汽液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引射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给定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工况下,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中存在一个临界引射比使系统能够稳定正常工作,当引射比低于临界引射比时,系统需要增加辅助蒸发器才可正常运行;与传统等焓节流制冷循环相比,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系统系能可提高20%-40%;且在较高冷凝温度下,两相流引射制冷循环更具优势;同时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提高引射比,可使两相流引射循环系统性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两相流 引射制冷循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利红 刘华东 +2 位作者 魏新利 王珍珍 邵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6-1154,共9页
实验研究了操作参数(冷凝器进水温度、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和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及两相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射器引射系数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 实验研究了操作参数(冷凝器进水温度、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和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及两相喷射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射器引射系数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喷射器压升比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冷凝器进水温度和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而低温蒸发器进水温度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其中,冷凝器进水温度每降低5℃,制冷系统COP增加0.44;高温蒸发器进水温度每升高2℃,制冷系统COP增加0.16。结果可供双蒸发压缩/喷射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参数 两相流 喷射器 压缩/喷射制冷 性能
下载PDF
CO_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中芳 郭宪民 赵阳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2,共5页
对引射器内部简化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CO2两相流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工况参数及引射比对引射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CO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在较低的... 对引射器内部简化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CO2两相流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工况参数及引射比对引射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CO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在较低的引射比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稳定运行,系统COP对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同时存在最优高压侧压力使系统COP达到最大;对于不同工况条件,CO2两相流引射循环制冷系统的COP比同工况条件下的传统系统的COP,理论上分别提高了1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引射循环 CO2跨临界制冷循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及其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任立乾 郭宪民 李添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采用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两段式喷嘴的引射比及其系统COP分别与拉法尔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及其系统COP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凝/蒸发温度为45℃/1℃工况下,使用不同几何尺寸两段式喷嘴引... 对采用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两段式喷嘴的引射比及其系统COP分别与拉法尔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及其系统COP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凝/蒸发温度为45℃/1℃工况下,使用不同几何尺寸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均大于拉法尔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最大提高了约18%;使用两段式喷嘴引射器的制冷系统COP大于使用拉法尔喷嘴引射器的制冷系统COP,最大提高了约12%;在蒸发温度为1℃条件下,两段式喷嘴引射器及拉法尔喷嘴引射器的引射比均在冷凝温度为45℃时达到最大值,而在冷凝温度为50℃条件下,两种引射器的引射比均在蒸发温度为3℃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两相流 两段式喷嘴 引射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