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泽嵩 刘金平 +3 位作者 周易 朱文杰 陈建勋 刘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为200~1000 W、热流密度为4.4~22.2 W/cm^(2)的集中热源在制冷能力为3~11 kW和不同热源位置时的冷板换热性能、阻力特性及泵功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冷板换热性能优越,在应对散热量为1 kW、热流密度为22.2 W/cm^(2)的集中热源时,传热系数最高可达26 kW/(m^(2)·℃),在系统总阻力小于20 kPa、制冷剂泵功耗小于20 W时可以实现模拟热源表面与制冷剂温差小于15℃,可以利用天然冷源进行散热,实现节能;相变冷板的换热特性可由翅片效率计算式和Kandlikar传热关联式进行描述,使用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冷板温差与实际值偏差小于1℃,可以指导冷板流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 高热流密度 相变冷却 冷板 传热特性 R134A
下载PDF
Two-flux method for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in anisotropic gas-particles media
2
作者 WANG Fei CEN Kefa +3 位作者 T.Girasole A.Garo G.Gréhan YAN Jianhu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6期625-640,共16页
Two-flux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simplification for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to predict heat flux in a slab consisting of gas and particles. In the original two-flux method (Schuster, 1905 and Schwarzschild, 1906... Two-flux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simplification for the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to predict heat flux in a slab consisting of gas and particles. In the original two-flux method (Schuster, 1905 and Schwarzschild, 1906), the radiation field was assumed to be isotropic. But for gas-particles mixture in combustion environments, the scatterings of particles are usually anisotropic, and the original two-flux method gives critical errors when ignoring this anisotropy. In the present paper, a multilayer four-flux model developed by Rozé et al. (2001) is extended to calculate the radiation heat flux in a slab containing participating particles and gas mixture. The analytic resolution of the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a two-flux approach is presented. The average crossing parameter ε and the forward scattering ratio ζ are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anisotropy of the radiative field. To validate the model, the radiation transfer in a slab has been computed. Comparisons with the exact analytical result of Modest (1993) and the original two-flux model show the exactness and the improvement. The emissivity of a slab containing flyash/CO2/H2O mixture is obtained using the new model. The result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Goodwin (1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ve transfer two-flux ANISOTROPIC
原文传递
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气隙磁场分布及转矩分析
3
作者 杭天 杨超君 +2 位作者 朱继伟 丁逸飞 王剑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针对一台9对极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为研究其气隙磁场分布及转矩,引入层理论模型,将磁力耦合器划分为非导电区域和导电区域两部分,推导二维标量磁位法,求解非导电区域的标量磁位和导电区域的磁场强度,同时引入卡特系数进行校正,推导出盘... 针对一台9对极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为研究其气隙磁场分布及转矩,引入层理论模型,将磁力耦合器划分为非导电区域和导电区域两部分,推导二维标量磁位法,求解非导电区域的标量磁位和导电区域的磁场强度,同时引入卡特系数进行校正,推导出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的气隙磁密和输出转矩公式;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磁力耦合器的三维气隙磁场分布、涡流分布和输出转矩,并分析了不同工作参数对输出转矩的影响;最后,搭建三维气隙磁场测量试验平台和传动试验平台进行三维气隙磁场和转矩的试验,所得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推导的气隙磁密和输出转矩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进一步研究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的传动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实心磁力耦合器 气隙磁场 转矩 二维标量磁位法 涡流
下载PDF
热流密度对LNG翅片管内两相流型的影响
4
作者 时国华 蒋可 +1 位作者 周文博 赵岳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研究热流密度对LNG空温式翅片管内两相流流型及翅片管换热特性的影响,文中建立单根空温式翅片管管内外耦合传热模型,采用分段线性界面构造(PLIC)几何重建法构建气液界面,采用VOSET方法追踪管内两相区的流型,获得不同热流密度下管内两... 为研究热流密度对LNG空温式翅片管内两相流流型及翅片管换热特性的影响,文中建立单根空温式翅片管管内外耦合传热模型,采用分段线性界面构造(PLIC)几何重建法构建气液界面,采用VOSET方法追踪管内两相区的流型,获得不同热流密度下管内两相区流型并与文献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分析流型转换边界及各流型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从10^(4)W/m^(2)增加到3×10^(4)W/m^(2),LNG翅片管内两相区及相对应的流型出现位置提前;高热流密度下出现液束环状流与气膜塞状流,过渡流型缩短,气相区占比从58.3%增长至68.75%;由于LNG表面张力较小,弹-搅转换边界向高气相动量流速方向移动;随管径的减小,泡-弹转换边界向折合气速增大的方向移动,同时随热流密度的增大,泡-弹转换边界的移动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两相流 热流密度 流固耦合 流型
下载PDF
二维蛭石膜的酸改性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郑梦娇 刘壮 +3 位作者 谢锐 巨晓洁 汪伟 褚良银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酸解蛭石(VMT)片层骨架中的八面体结构,构建了HCl-VMT膜、HBr-VMT膜、HI-VMT膜,考察了酸改性对VMT膜形貌结构、水相稳定性及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改性VMT膜层状结构未被破坏,仍然具有规整的2D通道,且各项元素均匀分布.酸改性VM... 基于酸解蛭石(VMT)片层骨架中的八面体结构,构建了HCl-VMT膜、HBr-VMT膜、HI-VMT膜,考察了酸改性对VMT膜形貌结构、水相稳定性及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改性VMT膜层状结构未被破坏,仍然具有规整的2D通道,且各项元素均匀分布.酸改性VMT膜在水相中的长期稳定性显著提升,酸改性VMT膜的水蒸汽扩散通量由空白VMT膜的0.16 mol/(h·m^(2)·kPa)分别增加到10倍左右.本研究为后续VMT膜在离子传输和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膜 二维材料 稳定性 水通量
下载PDF
辐射扩散方程基于虚拟元方法的一个保正守恒格式
6
作者 盛美花 杨堤 高志明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9-455,共17页
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数值方法,虚拟元方法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求解实际问题导出的一些辐射扩散方程时,该方法可能无法保证数值解的非负性及一般多边形网格上的局部守恒性。针对辐射扩散方程,利用非线性两点流逼近方法作为后处理措施... 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数值方法,虚拟元方法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求解实际问题导出的一些辐射扩散方程时,该方法可能无法保证数值解的非负性及一般多边形网格上的局部守恒性。针对辐射扩散方程,利用非线性两点流逼近方法作为后处理措施,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元方法的保正守恒格式。该格式通过最低阶虚拟元方法得到数值解的单元顶点值,再利用非线性两点流逼近方法得到数值解的非负单元中心值,同时使格式满足局部守恒性。任意多边形网格上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格式具有保正性和解的近似二阶收敛速度,对于处理含强间断或非线性扩散系数的辐射扩散问题均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扩散方程 虚拟元方法 保正性 局部守恒性 非线性两点流逼近
下载PDF
基于铝片取向的复合热控涂层吸收发射比调控
7
作者 费天皓 张文杰 +2 位作者 郑崇 董健 刘林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30,共9页
金属颗粒掺杂型复合涂层是重要的航天器热控材料,除了粒子材料、尺寸、体积分数、几何形貌、涂层厚度等常规调控手段,颗粒的取向也是影响涂层辐射特性的重要因素。颗粒取向可以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或使用定向剂控制,然而目前关于颗粒整体... 金属颗粒掺杂型复合涂层是重要的航天器热控材料,除了粒子材料、尺寸、体积分数、几何形貌、涂层厚度等常规调控手段,颗粒的取向也是影响涂层辐射特性的重要因素。颗粒取向可以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或使用定向剂控制,然而目前关于颗粒整体取向对涂层吸收发射比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晰,而且现有的采用二流法的研究中大多都将散射假定为各向同性。以热控涂层中常用的大尺寸铝片粒子掺杂型复合涂层为计算模型,采用考虑衍射的几何光学方法和考虑各向异性散射的二流法研究了铝片取向角对热控涂层吸收发射比的调控规律,同时考虑了铝片体积分数和涂层厚度等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粒子取向可实现涂层吸收发射比在0.48~1.69范围内的调控。涂层平均吸收率和平均发射率在铝片取向角超过45°时明显增大。涂层吸收发射比在铝片取向角45°附近最小,并且随铝片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粒子的整体取向可有效实现吸收发射比的调控,为热控涂层的设计和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涂层 铝片取向角 几何光学 各向异性散射 二流法 吸收发射比
下载PDF
基于热流量修正的发动机缸体缸盖温度场分析与测试
8
作者 路明 郭小凤 李云涛 《内燃机》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了研究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某小排量汽油机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通过各位置热流量统计对比的方式计算出换热修正系数,再得出缸体缸盖温度场的仿真结果。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缸盖测点... 为了研究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某小排量汽油机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通过各位置热流量统计对比的方式计算出换热修正系数,再得出缸体缸盖温度场的仿真结果。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缸盖测点最大误差率为4.9%,最小误差为0.1%;缸体测点最大误差率为4.2%,最小误差率为0.1%。说明通过修正换热边界得到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可被应用于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开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量 双向流固耦合 温度场测试
下载PDF
多层高温绝热层绝热性能理论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魏高升 车德竞 +2 位作者 刘海东 杜小泽 杨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75-79,11,共5页
绝热材料内部添加反射屏是实现高温绝热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绝热材料与反射屏组成的多层绝热系统的传热特性。采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双通量方程近似法建立多层绝热系统的辐射导热耦合换热模型,通过方程的离散化数值求解... 绝热材料内部添加反射屏是实现高温绝热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主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绝热材料与反射屏组成的多层绝热系统的传热特性。采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双通量方程近似法建立多层绝热系统的辐射导热耦合换热模型,通过方程的离散化数值求解,在保证绝热层低温侧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析反射屏发射率,反射屏数目,绝热材料消光系数,绝热材料气固耦合导热系数等参数对高温绝热层厚度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绝热材料消光系数越小,材料气固耦合导热系数越小,反射屏发射率越小,则反射屏对绝热层绝热效果的影响越显著,该文的研究对于多层高温绝热层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材料 数值模拟 耦合换热 双通量 反射屏
下载PDF
流量对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流体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叶齐政 万辉 +1 位作者 李劲 李胜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2-43,共2页
研究了空气和水组成的气流混合两相体中气、液流量对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流体放电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液体流量对放电的影响要强于气体流量 ,适当增大液量能增加放电区域和提高放电强度 ;
关键词 流量 气液混合两相体 电流体放电 高电压技术
下载PDF
金属多层隔热结构反射屏热阻对传热性能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小朋 侯赤 赵美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5,共6页
针对金属多层隔热结构中反射屏的附加辐射热阻、反射屏与纤维层的接触热阻对热传导性能的影响展开数值分析,首先基于有限容积法和二热流法建立了离散化的系统热传导方程组,然后分析计算了反射屏在瞬态和稳态热传导过程中对辐射热流的抑... 针对金属多层隔热结构中反射屏的附加辐射热阻、反射屏与纤维层的接触热阻对热传导性能的影响展开数值分析,首先基于有限容积法和二热流法建立了离散化的系统热传导方程组,然后分析计算了反射屏在瞬态和稳态热传导过程中对辐射热流的抑制以及等效的附加辐射热阻;最后结合多点接触热阻分析理论,推导了反射屏与纤维层接触热阻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纤维层填充压力和松紧度对接触热阻和热传导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进金属多层隔热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隔热结构 二热流法 辐射热阻 接触热阻 热传导
下载PDF
新型双定子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 被引量:18
12
作者 夏永明 卢琴芬 +1 位作者 叶云岳 张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104-107,共4页
现有圆筒型非横向磁通式直线振荡电机因铁心冲片叠装困难、动磁式永磁体支架性能要求高及行程短限制了其在低成本及高控制性能要求领域中的应用。该文提出的新型双定子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克服了这些缺点,适用于冰箱、空气压缩机等民... 现有圆筒型非横向磁通式直线振荡电机因铁心冲片叠装困难、动磁式永磁体支架性能要求高及行程短限制了其在低成本及高控制性能要求领域中的应用。该文提出的新型双定子横向磁通直线振荡电机克服了这些缺点,适用于冰箱、空气压缩机等民用产品。建立线性数学模型及准二维有限元模型,求出了力与电流的正比关系式,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通过三组实测的振幅、电流与频率间变化曲线分析了电机实际振动频率与弹簧弹性系数的关系及系统的共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荡电机 双定子 横向磁通
下载PDF
简谐海洋条件下自然循环运行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鄢炳火 于雷 +2 位作者 张杨伟 桂学文 谢海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6,共7页
基于两相漂移流模型建立简谐海洋条件下核动力装置自然循环理论分析模型;采用两群三维时空中子动力学模型描述堆芯中子的物理行为及控制棒调节系统的响应;利用研制的程序对核动力装置在摇摆条件下的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及强迫循环向自然循... 基于两相漂移流模型建立简谐海洋条件下核动力装置自然循环理论分析模型;采用两群三维时空中子动力学模型描述堆芯中子的物理行为及控制棒调节系统的响应;利用研制的程序对核动力装置在摇摆条件下的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及强迫循环向自然循环转换的过渡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摇摆周期越小,影响越大;摇摆振幅越大,影响越大;相同摇摆周期与摇摆振幅条件下,纵摇对自然循环运行影响大;纵摇时,参数波动周期与摇摆周期相符,横摇时,参数波动周期为摇摆周期的一半;海洋条件引起过大的堆芯自然循环流量波动可造成功率自动调节控制棒的频繁动作,无法平稳实现强迫循环向自然循环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循环 海洋条件 两相流模型 强迫循环转自然循环
下载PDF
双向压荷载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雷 程伟 王淑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2-856,共5页
采用ASTM C1202快速试验方法——直流电通量法,研究了双向荷载及龄期对C30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向荷载对混凝土的损伤以及养护龄期对混凝土损伤的修复均对氯离子渗透性产生显著影响.在竖向压荷载存在的... 采用ASTM C1202快速试验方法——直流电通量法,研究了双向荷载及龄期对C30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向荷载对混凝土的损伤以及养护龄期对混凝土损伤的修复均对氯离子渗透性产生显著影响.在竖向压荷载存在的条件下,当侧向压荷载低于30%极限荷载时,随着侧向压荷载的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所增强;当侧向压荷载高于30%极限荷载时,随着侧向压荷载的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逐渐减弱.无论施加双向荷载还是施加单向荷载,当荷载水平高于30%极限荷载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电通量 双向荷载 渗透性
下载PDF
藏南马拉山高钙二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高利娥 曾令森 +3 位作者 王莉 侯可军 郭春丽 唐索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95-2012,共18页
马拉山片麻岩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内,由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错布二云母花岗岩和派枯错复合淡色花岗岩组成。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东西展布约10km,锆石U-Pb分析表明,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的结晶时间较长,从17.6Ma到16.9Ma,或者至少是... 马拉山片麻岩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内,由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错布二云母花岗岩和派枯错复合淡色花岗岩组成。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东西展布约10km,锆石U-Pb分析表明,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的结晶时间较长,从17.6Ma到16.9Ma,或者至少是两次深熔作用的产物,分别发生在17.6Ma和16.9Ma。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分析表明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是一个较均一岩体,具有以下特征:(1)高SiO2,Al2O3和相对较高的CaO(1.2%~2.0%);(2)较高的Sr,较低的Rb和Rb/Sr比值(<1.3),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比值保持不变;(3)高度变化的Zr/Hf比值(25.9~39.9);(4)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几乎无或弱的负Eu异常;(5)较一致的Sr和Nd同位素组成;(6)锆石岩浆增生边和继承性锆石的Hf同位素比值高度变化,εHf(t)分别为-20.4~-8.0和-27.2~-9.5。这些特征暗示马拉山二云母花岗岩是变泥质岩在较高温压条件下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与藏南裂谷系的东西向伸展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北喜马拉雅穹窿 马拉山穹窿 高钙二云母花岗岩 水致白云母部分熔融
下载PDF
汽-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峰 刘明言 +1 位作者 李修伦 唐选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4-570,共7页
应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se)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定性和定量研究了热模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的轴、径向分布以及其随热通量、固体颗粒加入量等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 应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se)测量和图像处理技术,定性和定量研究了热模汽-液-固三相自然循环流化床蒸发器中固体颗粒浓度和速度的轴、径向分布以及其随热通量、固体颗粒加入量等操作参数的变化规律。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2179.8W穖-2到6624.2W穖-2,固体颗粒的体积分率的变化范围为0.5%到2%。结果表明:在液-固两相区,固体颗粒浓度在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较为均匀;随着热通量的增加,加热管中固体颗粒的浓度逐渐降低,循环管中固体颗粒的浓度逐渐升高,并且两者均随固体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固体颗粒的速度在轴向上较为接近,其在循环管中的速度高于在加热管中的速度,并且两者均随热通量的增加而升高;固体颗粒加入量对其速度有增强和阻碍两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固三相 循环流化床 蒸发器 固体颗粒 CCD
下载PDF
球-球电极气液两相体直流击穿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鲁非 叶齐政 +1 位作者 李劲 胡辉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8-269,278,共3页
研究了空气和雾组成的气液混合两相体在球-球电极中的直流击穿电压。实验结果表明:"!电极上的水滴会使击穿电压降低,在准均匀和非均匀电场中,降低的比例差别不大;随着喷雾量的增加,降低的比例增加;"#空气中的雾会使击穿电压提... 研究了空气和雾组成的气液混合两相体在球-球电极中的直流击穿电压。实验结果表明:"!电极上的水滴会使击穿电压降低,在准均匀和非均匀电场中,降低的比例差别不大;随着喷雾量的增加,降低的比例增加;"#空气中的雾会使击穿电压提高,在准均匀电场中(间隙较小时),提高的比例较大,而且随着雾量的加大,提高的比例增加;在非均匀电场中(间隙较大),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两相体 喷雾量 间距 击穿电压
下载PDF
水平井筒中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宫敬 程小姣 +1 位作者 于达 吴海浩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于诸多学者关于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相关式;依据水平井筒模拟试验段上多相流动实验数据... 基于诸多学者关于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中分布参数和漂移速度的相关式;依据水平井筒模拟试验段上多相流动实验数据,采用参数模型优化的方法,确定了漂移模型中的待定参数,得出了完整的水平井筒气-液两相流漂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筒 漂移模型 两相流 相关式
下载PDF
高压汽水两相流内螺纹管壁温与临界热负荷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郑建学 陈听宽 +3 位作者 罗毓珊 毕勤成 吴履琛 王晓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3-69,共7页
阐述了在西安交通大学高压汽水两相流试验回路上进行的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汽水两相流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管采用28mm×6mm的内螺纹管,试验管材料为:12Cr1MoV,试验参数为压力p=13.0~22.0MPa,... 阐述了在西安交通大学高压汽水两相流试验回路上进行的垂直上升内螺纹管内汽水两相流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管采用28mm×6mm的内螺纹管,试验管材料为:12Cr1MoV,试验参数为压力p=13.0~22.0MPa,内壁热负荷q=200~800kW/m2,质量流速G=2400~1800kg/(m2·s).试验确定了在上述参数范围内的壁温变化特性,得出了发生传热恶化的临界热负荷和界限质量流速。文中结论对采用内螺纹管的电站锅炉水冷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管 两相流 临界热负荷 壁温 传热特性
下载PDF
电子初始能量对双向流二极管空间电荷限制流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磊 张嘉生 +1 位作者 邱爱慈 何小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7-359,共3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阴极发射电子初始能量对一维平面非相对论性双向流二极管内空间电荷限制电子、离子流密度的影响 ,并与阴极发射电子初始能量为 0情况下的空间电荷限制电子。
关键词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 二极管 双向流 电子初始能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