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usal Analysis Between Rice Growth and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under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ZHAO Ting WANG Li +1 位作者 YANG Jixian MA Fa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Cadmium(Cd)contamination in rice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on the Cd translocation in rice,a controlled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The r... Cadmium(Cd)contamination in rice has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on the Cd translocation in rice,a controlled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ce biomass,with an increase of up to 40.0%,particularly in root biomass by up to 68.4%.Notably,the number of prominent rice individuals also increased,and their plasticity was enhanced following AMF inoculation.AMF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of rice.In the AMF treatment group,th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rice roo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19.1%‒68.0%)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rsely,th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rice seeds was lower in the AMF treatment group,indicating that AMF facilitated the sequestration of Cd in rice roots and reduced Cd accumulation in the seeds.Path coefficients varied across different treatments,suggesting that AMF inoculation reduced the direct impact of soil Cd concentration on the total Cd accumulation in seeds.The translocation of Cd wa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simultaneous growth dilution and compensatory accumulation as a result of mycorrhizal effects.Our study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is process through path analysis and clarifi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growth and Cd transf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transfer dilution effect 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 mycorrhizal effect path analysis phenotypic plasticity
下载PDF
Transfer Path Contribution to Floor Vibration of Metro Vehicles Based on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Laixian Peng Jian Han +2 位作者 Jiaxing Nie Xinbiao Xiao Caiying M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is an advanced vibration and noise transfer path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method.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OTPA to rail transit vehicles considers only the ex... 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OTPA)is an advanced vibration and noise transfer path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method.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OTPA to rail transit vehicles considers only the excitation amplitude and igno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itation phase.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itation amplitude and phase,and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econdary suspension path to the floor vibration when the metro vehicle runs at 60 km/h,us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OTPA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anti-rolling torsion bar area provides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to the floor vibration,with a contribution of 22.1%,followed by th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of the air spring area,with a contribution of 17.1%.Based on the contribution analysis,a transfer path optimization scheme is proposed,which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ransfer path of metro vehicl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PA Secondary suspension Contribution analysis transfer path optimization scheme Metro vehicles
下载PDF
Analysis of fluid vibration transfer path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of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被引量:1
3
作者 ZHAO Jianhua WANG Xinwei +6 位作者 LIU Hang PEI Youzhi YANG Yong WU Zhaohua WANG Jin XING Lanchun DU Guoju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22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Taking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echanism of fluid vibration and transfer rule are analyzed.The pump shell can be assumed as the ultimate recipient of vibration transmission,the path mo... Taking swash plate axial piston pump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mechanism of fluid vibration and transfer rule are analyzed.The pump shell can be assumed as the ultimate recipient of vibration transmission,the path model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rom the fluid to the shell are established.The parameters of the path model are determined by the simulation software,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solved by the simulation software.And time/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of vibration acceleration of shell is presented.Based on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in the transfer path model on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vibrational recipients,the time-varying parameters are studied by us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theory,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subject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The research in the paper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vibra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e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axial piston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plunger pump fluid vibration transfer path shell vibration fault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主动激励的掘进机回转台振动抑制研究
4
作者 谢苗 王贺 +1 位作者 李玉岐 刘治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96,共12页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过程由于煤岩形状、硬度分布的随机性,当截割到硬岩时截割头会产生无规则的剧烈振动,瞬时高强度的冲击对掘进机关键受力部件回转台影响最大,其动态可靠性和寿命影响着截割效率和截割稳定性,为减弱截割过程回转台的振动...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过程由于煤岩形状、硬度分布的随机性,当截割到硬岩时截割头会产生无规则的剧烈振动,瞬时高强度的冲击对掘进机关键受力部件回转台影响最大,其动态可靠性和寿命影响着截割效率和截割稳定性,为减弱截割过程回转台的振动,首先,基于截割现场回转台易失效损坏现象,建立截割过程回转台力学模型,推导回转台力学方程,研究回转台受力随截割参数变化规律;通过搭建截割试验台,测试截割过程回转台振动响应,结合有限元进行回转台振动模态分析,求解回转台前6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分析回转台剧烈振动的原因。其次,基于工况路径分析理论,建立截割过程回转台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模拟回转台合成振动,分析各激励点对回转台振动贡献量及贡献程度,准确找到回转台主要激振源。最后,通过施加外部主动激励的方式,分析不同激励频率加载下回转台振动情况,探寻能够降低截割过程回转台振动的激励频段。试验结果表明:外部激振频率处于20~60 Hz,回转台振动幅值降低明显,此频段激励频率对回转台振动控制效果良好,有益于提高回转台寿命,且激振频率为40 Hz时回转台振动最小,回转台振动抑制效果最佳。研究结果有益于丰富回转台振动相关研究理论,实现在不改变机械结构基础上,降低回转台受力与结构变形,可为掘进机回转台的振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回转台 空间力学模型 工况传递路径 激振源 主动激励 振动控制
下载PDF
“路径”和“模式”的内涵辨析
5
作者 许春晓 袁喻彬 李映辉 《长沙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2-89,共8页
“路径”“模式”作为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在各学科领域研究中,出现了各类混用、误用现象,并且这些现象仍在蔓延。厘清二者的内涵是一项基础性理论工作。总体上,“路径”是多条的、有范围的,由初始节点、关键节点和终结节点组成,节点之... “路径”“模式”作为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在各学科领域研究中,出现了各类混用、误用现象,并且这些现象仍在蔓延。厘清二者的内涵是一项基础性理论工作。总体上,“路径”是多条的、有范围的,由初始节点、关键节点和终结节点组成,节点之间按照一定次序连接。“模式”具有可复制属性,是相关要素按照一定规则形成的组织形式,且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但是,“路径”“模式”的内涵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有不同的表达,尤其是“模式”表现得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 “模式” 语义关联 语义网络分析 概念迁移
下载PDF
圆柱壳体瞬态辐射噪声评估试验验证与分析
6
作者 陈天宇 徐荣武 李瑞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1-236,共6页
基于自身振动数据实时测量进行水下结构体辐射噪声快速预报,对于掌握水下目标运行状况、保持隐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问题,在圆柱壳体(舱段模型)上开展验证试验,通过稳态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和... 基于自身振动数据实时测量进行水下结构体辐射噪声快速预报,对于掌握水下目标运行状况、保持隐蔽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问题,在圆柱壳体(舱段模型)上开展验证试验,通过稳态工况下的振动信号和实测辐射噪声,利用基于广义交叉验证的正则化方法求解振-声传递函数,以此来评估瞬态激励下的辐射噪声,并与实测的瞬态辐射噪声进行对比,同时提出针对目标被探测性影响程度的加权平均误差来衡量评估误差。试验结果显示,在瞬态辐射噪声的特征频段(辐射噪声水平明显高于背景噪声),评估结果的加权平均误差在2 dB以内。该文验证了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评估瞬态辐射噪声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在水下复杂结构上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噪声评估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瞬态辐射噪声 圆柱壳体
下载PDF
某乘用车加速工况车内轰鸣声诊断分析及控制方法
7
作者 蒋邹 梁莹 +1 位作者 吴文栋 罗玉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该文针对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出现的轰鸣声进行诊断分析与控制。首先通过主观评价确定问题工况,通过实车测试发现2400 r/min左右车内存在明显轰鸣声。利用阶次分析、模态分析及错频验证可知,发动机激励经悬置传递副车架,引起副车架的共振,... 该文针对某乘用车加速工况出现的轰鸣声进行诊断分析与控制。首先通过主观评价确定问题工况,通过实车测试发现2400 r/min左右车内存在明显轰鸣声。利用阶次分析、模态分析及错频验证可知,发动机激励经悬置传递副车架,引起副车架的共振,进而传递到车内引起轰鸣声。最后通过传递分析及柔性连接点导纳法,优化副车架橡胶衬套结构。结果表明,优化后在2400 r/min声压总级与2阶声压差值为7.5 dB(A);声压总级较原状态降低2 dB(A),2阶噪声降低7.8 dB(A),声压总级和2阶噪声声压差值增大,轰鸣声明显减小,主观评价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轰鸣声 模态分析 传递路径分析 副车架衬套优化
下载PDF
半自由声场下车辆开闭件的时频优化
8
作者 刘哲 李辉 +2 位作者 高大威 徐颖 于文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205,共7页
乘用车关门工况下半自由声场测量需要在整车制造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因此对关门声辐射的提前预测与优化分析显得至关重要。首先,通过设计整车试验和台架试验获取加速度振动响应和频率响应函数,实现关门工况下瞬态冲击载荷的离散化,进一步... 乘用车关门工况下半自由声场测量需要在整车制造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因此对关门声辐射的提前预测与优化分析显得至关重要。首先,通过设计整车试验和台架试验获取加速度振动响应和频率响应函数,实现关门工况下瞬态冲击载荷的离散化,进一步联合传递路径分析(TPA)与连续小波变换(CWT)提出TPA-CWT方法进行离散化瞬态冲击载荷时频分析。其次,根据关门工况下车门的动力学特性,将求取的离散化瞬态冲击载荷输入至已建立的车门有限元模型中,进而将车门有限元瞬态加速度振动响应映射至车身时域边界元模型预测半自由声场辐射噪声,并与整车试验中麦克风处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声压曲线整体趋势与局部峰值的一致性证明了时域边界元仿真可以精准捕捉到关门工况下瞬态声压特性;最后,通过等效辐射声功率选取低频噪声贡献量前3的部件作为设计变量,再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对车门质量与关门声辐射进行优化,优化后车门质量减小1.8%,关门声辐射减小1.7%,达到了多目标优化的目的。结果表明,仿真数据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通过将车门关闭瞬态载荷离散化处理方式和声固耦合分析在关门工况下多目标优化中的可行性,并为后续改款车型的车门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半自由声场 传递路径分析 有限元 边界元
下载PDF
基于OPAX的驾驶舱内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研究
9
作者 白镇熇 孙硕 +1 位作者 王楷焱 陈克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 对车内结构噪声进行合理降噪的有效方法是阻断振动能量传递最大的路径,为此建立传递路径模型并进行噪声贡献量分析。首先,基于发动机舱内机械构造规划出由振源到驾驶舱的多级传递路径,并在振动能量传递的连接点处设置路径拐点;然后,采用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 with exogeneous inputs,OPAX)方法确定路径中各拐点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并将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路径拐点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明显不同,其中橡胶悬置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最大,该处噪声拟合值与实测值也最为接近,噪声峰值达到63.5 dB,副车架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次之,噪声峰值为53.2 dB,排气吊耳拐点对车内噪声影响较小,噪声峰值仅为38.7 dB。采用本文方法可有效确定对车内结构噪声影响最大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结构噪声 传递路径规划 路径拐点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CEEMDAN-WSVD组合串扰消除法车内噪声源识别
10
作者 李艺江 陈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0,共7页
为解决车内噪声源识别中结构路径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以及多源振动串扰影响,导致采集的工况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 为解决车内噪声源识别中结构路径易受外部因素干扰,以及多源振动串扰影响,导致采集的工况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的CEEMDAN-WSVD组合去噪法,该方法利用自适应加噪特征避免模态混叠现象发生,引入样本熵对高频含噪分量进行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实现一层降噪后进行重构;并采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对重构信号获取主分向量,同时使用主分量衰减方法剔除较小主分量,实现二层降噪。运用模拟仿真信号验证上述方法对复杂含噪信号有降噪效果。通过对采集的工况数据降噪处理,计算路径传递率并得到贡献量。将各降噪方法应用于工况传递路径模型中对比分析,发现经过本文方法降噪后模型的合成响应与实测响应准确性较高,降噪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工况传递路径 噪声源识别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车身钣金振动对车内噪声影响分析及控制方法
11
作者 李永超 赵禹 +2 位作者 陈欢欢 王虎 张荣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5-1722,共8页
为解决某车型在粗糙沥青路面30 km/h时速下产生的35-40 Hz频段路噪问题,通过仿真与测试的方法进行分析。基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TPA)理论与节点贡献量分析,确定问题频率噪声主要由车身钣金件的低频振动导致。为此,根据局部共振原理,... 为解决某车型在粗糙沥青路面30 km/h时速下产生的35-40 Hz频段路噪问题,通过仿真与测试的方法进行分析。基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TPA)理论与节点贡献量分析,确定问题频率噪声主要由车身钣金件的低频振动导致。为此,根据局部共振原理,设计了一种可根据钣金形状及钣金局部空间进行工业化设计的局部共振结构,该结构由金属支架与金属块组成。将该结构添加至贡献较大的钣金处,通过仿真得到,该结构降低了钣金的振动,从而优化了车内噪声,前排与后排噪声峰值分别降低了8.6和6.4 dB。同时,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前排与后排噪声峰值分别改善了7.0和5.8 dB。为控制钣金部件振动和辐射的低频噪声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钣金 有限元分析 噪声控制 共振结构
下载PDF
基于增广卡尔曼滤波器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12
作者 朱雨 何智成 赵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8-1709,共12页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用于解决瞬态工况下复杂系统振动噪声问题不仅未能解决自然频率附近频响函数矩阵的病态问题,而且利用现有频域信息转换提取得到的所需时域信息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增广卡尔曼滤波器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用于解决瞬态工况下复杂系统振动噪声问题不仅未能解决自然频率附近频响函数矩阵的病态问题,而且利用现有频域信息转换提取得到的所需时域信息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增广卡尔曼滤波器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增广卡尔曼滤波器辅以遗传算法估计时域工况载荷,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辨识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将时域工况载荷和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进行线性卷积以计算各传递路径的时域贡献量。算例表明,所提方法采用的增广卡尔曼滤波器载荷识别误差小于传统方法的去卷积滤波器所识别载荷的误差,最小二乘算法辨识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误差小于对频响函数直接进行快速逆傅里叶变换或者构造有限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误差,且所提方法在复杂结构上也同样具有较小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增广卡尔曼滤波器 遗传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下载PDF
车内噪声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60
13
作者 郭荣 万钢 +1 位作者 赵艳男 周江彬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7年第3期199-203,共5页
为了指导汽车NVH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声学设计,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传递函数和激励力的测量方法,并以某型汽车发动机振动噪声向车内传递为例,介绍TPA方法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TPA方法可有效、... 为了指导汽车NVH工程师更好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声学设计,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传递函数和激励力的测量方法,并以某型汽车发动机振动噪声向车内传递为例,介绍TPA方法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TPA方法可有效、方便地进行噪声源识别和贡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函数 激励力 贡献分析
下载PDF
轮胎振动噪声结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45
14
作者 王万英 靳晓雄 +2 位作者 彭为 郭辉 尹燕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1,95,共5页
简要介绍结构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理论,在分析车轮激励力及其传递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试验,得到车内目标点由结构传递的合成声,在300 Hz以下,合成结果与实测声压在主要峰值附近... 简要介绍结构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理论,在分析车轮激励力及其传递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了轮胎噪声的结构传递路径试验,得到车内目标点由结构传递的合成声,在300 Hz以下,合成结果与实测声压在主要峰值附近吻合很好。利用频谱贡献云图和矢量叠加图分析了各结构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并采用矢量叠加及数据对比的方式详细分析了25 Hz时各传递路径对目标点的声贡献,从传递路径的角度找出了对车内噪声起主导作用的环节,通过控制这些环节,可以降低由轮胎引起的车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噪声 传递路径分析 激励力 声贡献
下载PDF
动力总成振动对整车行驶平顺性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登峰 李未 +3 位作者 陈书明 秦民 程超 郝帅瀛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92-97,共6页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理论,针对某轿车的怠速和城市中50km/h匀速行驶两种工况下,以动力总成振动激励对驾驶员座椅地板垂直振动加速度的传递路径分析为例,说明了传递路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并识别了对整车行驶平顺性影响较大的动力总成悬... 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理论,针对某轿车的怠速和城市中50km/h匀速行驶两种工况下,以动力总成振动激励对驾驶员座椅地板垂直振动加速度的传递路径分析为例,说明了传递路径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并识别了对整车行驶平顺性影响较大的动力总成悬置的主要振动传递路径,并比较分析了动力总成悬置的传递率。结果表明,动力总成右悬置的Y向振动激励对驾驶员座椅地板Z方向的振动加速度的贡献量最大,并且该悬置的传递率也较差。因此,优化动力总成右悬置的隔振性能,能够提高该车型在上述两种工况下的行驶平顺性;运用TPA方法可以识别各传递路径贡献量的幅值大小以及各贡献量幅值之间的相位关系,为动力总成各悬置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平顺性 传递路径分析 贡献量
下载PDF
船舶振动噪声源传递路径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5
16
作者 曹跃云 张磊 +2 位作者 杨自春 何元安 郭文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8-162,共5页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OPA)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虽具吸引力、尚存准确性难以满足船舶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将多源信号视为卷积混叠,提出耦合振动噪声源分离方法。建立船舶OPA模型,结合船舶传递路径振声...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OPA)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虽具吸引力、尚存准确性难以满足船舶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将多源信号视为卷积混叠,提出耦合振动噪声源分离方法。建立船舶OPA模型,结合船舶传递路径振声测试试验对模型可行性、正确性进行验证。讨论观测点数目及不同工况组合对新OPA模型影响,给出有效选取原则。结果表明,新OPA模型可准确、高效进行船舶噪声源识别、声场预报及状态监测,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船舶 耦合 振动噪声源
下载PDF
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传递路径分析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郭荣 万钢 左曙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5-641,共7页
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对结构传递和空气传播噪声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进行探讨,通过燃料电池轿车怠速工况车内噪声的传递路径试验,测量并计算得到传递函数,结合实际激励进行车内噪声合成,合成结果和原始声音比较接近,结构传递噪... 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对结构传递和空气传播噪声理论分析和试验方法进行探讨,通过燃料电池轿车怠速工况车内噪声的传递路径试验,测量并计算得到传递函数,结合实际激励进行车内噪声合成,合成结果和原始声音比较接近,结构传递噪声是主要成分,最后通过路径贡献分析识别出主要传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轿车 车内噪声 传递路径分析 路径贡献分析
下载PDF
应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方向盘抖动贡献量的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侯锁军 史文库 毛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针对某国产样车存在的怠速时方向盘抖动的问题,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寻找定位方向盘抖动的具体原因,将发动机4个悬置在x、y、z方向的振动作为路径输入端,以方向盘在z方向的振动作为目标点,建立了传递路径的分析模型。通过获取各条传递... 针对某国产样车存在的怠速时方向盘抖动的问题,采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寻找定位方向盘抖动的具体原因,将发动机4个悬置在x、y、z方向的振动作为路径输入端,以方向盘在z方向的振动作为目标点,建立了传递路径的分析模型。通过获取各条传递路径的传递函数来识别各输入端的工作载荷,计算了各条传递路径对方向盘抖动的贡献量,从而找出了发动机激励和悬置系统固有频率之间存在耦合的问题。根据弹性支撑系统的隔振要求,将发动机悬置系统固有频率设计为18Hz,不仅解决了样车存在的怠速时方向盘抖动的问题,而且表明了用于车内振动分析的传递路径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方向盘 贡献量 悬置
下载PDF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方法在应用中的缺陷 被引量:18
19
作者 乔宇锋 黄其柏 李天匀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方法是传递路径分析技术中一种新方法,以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为参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两种方法,揭示OPA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三种缺陷。由于结构模态的影响,传递路径之间存在互相关,形成OPA的交叉耦合...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方法是传递路径分析技术中一种新方法,以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为参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两种方法,揭示OPA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三种缺陷。由于结构模态的影响,传递路径之间存在互相关,形成OPA的交叉耦合缺陷。实际工况的限制可能导致传递率函数估计错误。对分析中可能遗漏传递路径,OPA方法的拟合总值对比不能识别。这三种缺陷均会导致OPA分析失败,得出错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经典传递路径分析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率函数 路径贡献量
下载PDF
车内噪声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褚志刚 熊敏 +1 位作者 杨洋 贺岩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61-166,共6页
与传统的频域传递路径分析相比,时域传递路径分析能够对噪声及其各路径贡献进行回放试听及进一步的声品质分析,能更直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噪声及其路径贡献特性。基于结构声的阻抗矩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和空气声的替代源传递路径分析方... 与传统的频域传递路径分析相比,时域传递路径分析能够对噪声及其各路径贡献进行回放试听及进一步的声品质分析,能更直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噪声及其路径贡献特性。基于结构声的阻抗矩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和空气声的替代源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给出一种综合考虑结构声和空气声的车内噪声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并阐明了其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某汽车发动机对车内副驾驶位置噪声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分析了发动机悬置结构声传递路径和表面辐射空气声传递路径贡献。结果表明:在整个升降速过程中,该发动机的结构声对车内目标点的贡献显著大于空气声,右上悬置和左上悬置是其主要传递路径,且路径频率响应函数高是造成贡献量大的根本原因。为后续的噪声控制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