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high loss density motor cooling system with water cold plates
1
作者 Xin Zhao Haojie Cui +2 位作者 Yun Teng Zhe Chen Guangwei Liu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SCD 2023年第3期343-354,共12页
Aiming at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high-density motors,this study proposed the placement of a water cold plate cool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axial laminations of the motor stator.The effect o... Aiming at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cooling the interior of high-density motors,this study proposed the placement of a water cold plate cool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axial laminations of the motor stator.The effect of the cooling water flow,thickness of the plate,and motor loss density on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water cold plate were studied.To compare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water cold plate and outer spiral water jacket cooling structures,a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a high loss density was used to establish two motor models with the two cooling structures.Consequently,the cooling effects of the two model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under the same loss density,coolant flow,and main dimensions.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The maximum and average temperatures of the water cold plate structure were reduced by 25.5%and 30.5%,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uter spiral water jacket motor;(2)Compared with the outer spiral water jacket structure,the water cold plate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overall mass and volume of the motor.Considering a 100 kW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as an example,a water cold plate cooling system was designed,an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analyzed,with the result indicating that the cooling structure satisfied the cooling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 loss density mo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system design High loss density motor Water cold plate Temperature field analysis
下载PDF
Inversion of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during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 the SW Korean Peninsula:Implication for the Mesozoic “Laramide-style” orogeny along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2
作者 Seung-Ik Park Jungrae Noh +4 位作者 Hee Jun Cheong Sanghoon Kwon Yungoo Song Sung Won Kim M.Santosh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909-925,共17页
During subduction, continental margins experience shortening along with inversion of extensional sedimentary basins. Here we explore a tectonic scenario for the inversion of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where ... During subduction, continental margins experience shortening along with inversion of extensional sedimentary basins. Here we explore a tectonic scenario for the inversion of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where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intra-arc volcano-sedimentary Oseosan Volcanic Complex was developed on top of the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post-collisional sequences, namely the Chungnam Basin. The basin shortening was accommodated mostly by contractional faults and related folds. In the basement, regional high-angle reverse faults as well as low-angle thrusts accommodate the overall shortening, and are compatible with those preserved in the cov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developmen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initial basin geometry and inherited structures.Changes in transport direction observed along the basement-sedimentary cover interface is a characteristic structural feature, reflecting sequential kinematic evolution during basin inversion. Propagation of basement faults also enhanced shortening of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cover sequences. We constrain timing of th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ca. 158-110 Ma) inversion from altered K-feldspar 40 Ar/39 Ar ages in stacked thrust sheets and K-Ar illite ages of fault gouges, along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geochronological data from the area. This "non-magmatic phase" of the Daebo Orogeny is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timing of magmatic quiescence across the Korean Peninsula. We propose the role of flat/low-angl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ramide-style" basement-involved orogenic event along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Paleo-Pacific plate INVERSION tectonics “Laramide-style” OROGENY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下载PDF
Effect of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Bonding Mechanism and Properties of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chao Han Hui Niu +5 位作者 Sha Li Zhongkai Ren Yi Jia Tao Wang A.I.Plokhikh Qingxue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212-224,共13页
In the case of valuable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s,billet surface treatment before rolling is a significant process that can affect the bon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While the current studies primarily focus on th... In the case of valuable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s,billet surface treatment before rolling is a significant process that can affect the bond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While the current studies primarily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rolling parameters,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surface treatment.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bonding mechanism and bonding properties of cold-rolled Cu/Al clad pla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roughness,and residual stress.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surface mechanical treatment on bonding quality was also observed to be critical.When the grinding direc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olling direction(RD),the bonding quality of the Cu/Al clad plat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fter surface treatment along the RD for 20 s,the Cu/Al clad plates showed the highest shear strength(78 MPa),approximately four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the unpolished samples.Simultaneously,the peel strength of this proces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chieved via the other processes.Finally,on the basis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roughness,and residual stress,the effect of surface treatment on the bonding mechanism and bonding properties of Cu/Al clad plates was analyzed.This study propos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onding behavior and bonding mechanism for cold rolled clad plates processed via mechanical surfac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 clad plates cold rolling bonding Surface treatment Bonding mechanism Bonding property
下载PDF
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系统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泽嵩 刘金平 +3 位作者 周易 朱文杰 陈建勋 刘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 元器件的小型化和性能的提升使电子器件功率不断提高,优越的散热性能对于保证电子器件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泵驱动的制冷剂相变冷板冷却实验系统,设计加工了4块不同材质(铜、铝)和流道高度(10、15 mm)的相变冷板,对散热功率为200~1000 W、热流密度为4.4~22.2 W/cm^(2)的集中热源在制冷能力为3~11 kW和不同热源位置时的冷板换热性能、阻力特性及泵功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冷板换热性能优越,在应对散热量为1 kW、热流密度为22.2 W/cm^(2)的集中热源时,传热系数最高可达26 kW/(m^(2)·℃),在系统总阻力小于20 kPa、制冷剂泵功耗小于20 W时可以实现模拟热源表面与制冷剂温差小于15℃,可以利用天然冷源进行散热,实现节能;相变冷板的换热特性可由翅片效率计算式和Kandlikar传热关联式进行描述,使用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冷板温差与实际值偏差小于1℃,可以指导冷板流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 高热流密度 相变冷却 冷板 传热特性 R134A
下载PDF
不同封装结构相变蓄冷板用于冷藏库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梁汉威 陈观生 +2 位作者 谢健 应文轩 程子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39,144,共6页
目的:研究相变蓄冷在冷库错峰用电中的应用,提出更有效的蓄冷板封装结构。方法:针对冻结物冷藏库,设计多种相变蓄冷板封装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在标准温度下(-18℃)测试不同封装结构蓄冷板的凝固蓄冷及融化放冷过... 目的:研究相变蓄冷在冷库错峰用电中的应用,提出更有效的蓄冷板封装结构。方法:针对冻结物冷藏库,设计多种相变蓄冷板封装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在标准温度下(-18℃)测试不同封装结构蓄冷板的凝固蓄冷及融化放冷过程。比较平板蓄冷板和凹凸蓄冷板的异同,并分析不同蓄冷板对库内温度波动的影响。结果:3种特殊版型的蓄冷板中,30~75 mm规格的蓄冷板蓄冷效果最好,在8 h的蓄冷过程中,可比平板型蓄冷板多储存36.23%的冷量。此外,凹凸型封装蓄冷板的放冷能力也要优于平板封装蓄冷板的,能让冷库内温度更加均匀。结论:研究设计的凹凸面封装相变蓄冷板可以在冷库错峰用电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能够稳定库内温度并降低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冷库 蓄冷板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动力电池仿生冷板结构优化设计
6
作者 张荃 张春化 康渝佳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仿生网状流道冷板。首先,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板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冷板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为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对冷板...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冷却效果,提出一种高度对称的仿生网状流道冷板。首先,利用单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冷板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然后,以冷板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冷却液压力损失为性能指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对冷板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性能最优时的流道宽度、流道深度和冷板壁厚分别为9.0 mm、1.5 mm和1.4 mm,对应的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压力损失分别为33.20℃、1.33℃和65.63 Pa,相比于初始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平均温度和温度标准差分别下降1.92℃和0.02℃,但压力损失增大27.10 Pa。最后,在电池模组层面验证了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流道冷板 单因素分析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熵权法
下载PDF
多结构形式小通道液冷板散热性能对比研究
7
作者 张晟 金大元 +1 位作者 江雄 万云 《电子机械工程》 2024年第2期30-33,38,共5页
小通道冷板作为一种有效的热控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领域。文中以通道特征尺寸为2 mm的串行、并行以及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为研究对象,旨在获取这3种结构形式冷板的极限散热能力和流动阻力损失的差异。... 小通道冷板作为一种有效的热控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管理领域。文中以通道特征尺寸为2 mm的串行、并行以及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为研究对象,旨在获取这3种结构形式冷板的极限散热能力和流动阻力损失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冷却工质流量条件下,3种冷板的散热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串行通道、射流冲击/小通道混合液冷板、并行通道;串行通道冷板的板内阻力损失明显大于其余两者;在综合考虑压力损失和散热性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热源热流密度条件选择合适的冷板结构,有望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该研究可供小通道液冷板的设计和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通道 液冷板 热设计 射流冲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严寒地区装配式钢结构ALC板围护体系试验房热工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相勇 王洪兴 +3 位作者 高占祥 张鹏飞 李静姝 周华樟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94-99,135,共7页
针对一栋位于严寒地区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墙面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自承重墙结合外保温围护体系的单层居住功能试验房,在冬季采暖期采用原位测量非破坏性方法进行周期为119 d的连续测试,完成围护结构热工缺... 针对一栋位于严寒地区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墙面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LC)自承重墙结合外保温围护体系的单层居住功能试验房,在冬季采暖期采用原位测量非破坏性方法进行周期为119 d的连续测试,完成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室内湿热环境测试、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LC墙板竖向拼接板缝、钢管混凝土柱墙角、墙脚、窗体均存在热桥。试验房构造做法的墙体传热系数平均值为0.239 W/(m^(2)·K)。试验房蓄热性能良好,停暖后室内气温缓慢降低,历时7 d达到最低温度,基本保持恒定。恢复供暖后,室内气温快速回升。测试期内试验房平均气温为22.4℃,平均相对湿度为53.8%,舒适性良好。为严寒地区推广应用装配式钢结构和选择保温体系提供了实测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装配式钢结构 ALC板围护结构 热工性能 热舒适性
下载PDF
平整液优化对罩退冷轧钢板表面耐蚀性的提升
9
作者 方正 高立新 +1 位作者 张大全 辛志玲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9,共8页
分析了罩退冷轧钢板的表面残留物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以钼酸钠-单宁酸-苯甲酸钠为主要缓蚀成分的平整液配方。采用湿热叠片试验、水置换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对优化后平整液的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测试考察了优化... 分析了罩退冷轧钢板的表面残留物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以钼酸钠-单宁酸-苯甲酸钠为主要缓蚀成分的平整液配方。采用湿热叠片试验、水置换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对优化后平整液的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测试考察了优化后平整液的润湿性;采用清洗试验考察了其清洗能力。结果表明:优化后平整液对罩退冷轧钢板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能,显著抑制了腐蚀的阳极过程,防锈效果明显提升;其对罩退冷轧钢板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清洗性,有助于提高罩退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液 罩式退火 耐蚀性 冷轧钢板 缓蚀剂
下载PDF
SiC功率模块的液冷散热设计与节能分析
10
作者 巩飞 郭鸿浩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综合评估SiC功率模块的液冷冷板散热效果,设计了串联、并联与串并联3种冷板流道结构,从器件温升、系统能效、散热性能3个方面共计10项指标评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液冷系统流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征,从节能角度给出了... 为综合评估SiC功率模块的液冷冷板散热效果,设计了串联、并联与串并联3种冷板流道结构,从器件温升、系统能效、散热性能3个方面共计10项指标评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液冷系统流场与温度场的稳态分布特征,从节能角度给出了液冷散热方案的工程应用选择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冷板内部串联流道设计的温升与散热性能指标更优,但其能效表现系数仅为并联设计的1/5,散热表现的提升以增加冷板内部压力损失为代价,降低了其能效表现;3种流道设计下,冷却液流量由8.2 L/min提高至24.6 L/min,冷板的能效表现系数分别由1 275,6 407,1 425下降至53.2,258.3,60.6,故提高冷却液流量并非改善散热的首选。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器件的温升允许范围内,应优先选择冷板内部的并联流道设计与多冷板间并联的散热方案,以提高散热系统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模块 热设计 冷板 液冷 节能
下载PDF
微小通道冷板流动传热仿真校核方法研究
11
作者 项立银 刘永超 +1 位作者 张德俊 周晓明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354-358,共5页
针对现有冷板流动传热仿真往往基于经验开展、缺乏对仿真模型严谨校核的问题,面向冷板流动传热仿真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离散网格与流动模型开展校核方法研究,一方面应用Richardson外推法对离散网格进行校核,另一方面通过将层流模型、S... 针对现有冷板流动传热仿真往往基于经验开展、缺乏对仿真模型严谨校核的问题,面向冷板流动传热仿真模型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离散网格与流动模型开展校核方法研究,一方面应用Richardson外推法对离散网格进行校核,另一方面通过将层流模型、SST k-ω、Transition k-ω以及RNG k-ε湍流模型与理论或经验关联式对比进行流动模型校核。结果表明,Richardson外推法的可获得量化的离散误差评估,有助于冷板流动传热仿真的网格优化;应用关联式能较简单地评估不同流动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同时发现Transition SST或SST k-ω在总体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板 微小通道 仿真模型 校核
下载PDF
冷轧机仿真分析及板形控制
12
作者 郑嘉莹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95-96,99,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板带材的质量,尤其是其平直度和几何尺寸的精确性,以六辊式冷轧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其轧制基础工艺参数,重点对弯辊技术和板形宽度对板形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 为进一步提升板带材的质量,尤其是其平直度和几何尺寸的精确性,以六辊式冷轧机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模型,结合其轧制基础工艺参数,重点对弯辊技术和板形宽度对板形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工作辊弯辊力为280 kN、中间辊弯辊力为250 kN以及板形宽度为900 mm时,所得轧件的平直度及光滑度效果最佳,为相关研究成果及实践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机 弯辊力 板形宽度 板形Ⅰ指数 板形控制
下载PDF
直用罩退炉烟气余热烘干脱脂冷轧板技术实践
13
作者 唐恩 刘红亮 +2 位作者 张瑞 陶星伊 罗晓琴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针对罩式退火炉的高温烟气余热特点,提出了直用烟气余热烘干冷轧板技术。从烟尘特性入手分析烟气对冷轧板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烟气净化烘干工艺流程并确定了工艺参数。对工艺的经济性与节能效益进行分析,阐述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 针对罩式退火炉的高温烟气余热特点,提出了直用烟气余热烘干冷轧板技术。从烟尘特性入手分析烟气对冷轧板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烟气净化烘干工艺流程并确定了工艺参数。对工艺的经济性与节能效益进行分析,阐述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烟气净化后直用烘干冷轧板技术安全可靠,节能效果好,可有效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罩退炉 烟气余热 烘干 脱脂冷轧板 技术实践
下载PDF
马氏体冷硬态材料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梁敏诤 杨密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148-150,154,共4页
为了解决马氏体热轧材料硬度低、表面粗糙度高以及厚度波动大的问题,以常见的20Cr13、30Cr13和40Cr13不锈钢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硬度及表面粗糙度测量、金相分析,拟合硬度与轧制变形率的关系,并在生产现场的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上进行... 为了解决马氏体热轧材料硬度低、表面粗糙度高以及厚度波动大的问题,以常见的20Cr13、30Cr13和40Cr13不锈钢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硬度及表面粗糙度测量、金相分析,拟合硬度与轧制变形率的关系,并在生产现场的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上进行测试与实践,开发出了马氏体冷硬态材料的生产工艺。马氏体冷硬态材料是将热轧材料在冷轧机上轧制一定的变形率后所得,工艺技术主要围绕材料的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板形三方面进行设计。目前,太钢马氏体冷硬态钢带已实现批量生产、供货,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 不锈钢 冷硬态 冷轧 硬度 粗糙度 板形
下载PDF
冷轧连退板锈蚀问题与控制技术探究
15
作者 张继国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224-226,共3页
冷轧连退板的锈蚀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来预防和减轻锈蚀的影响。总结梳理了冷轧连退板锈蚀问题的影响因素,探究冷轧连退板锈蚀控制技术,旨在为冷轧连退板锈蚀问... 冷轧连退板的锈蚀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来预防和减轻锈蚀的影响。总结梳理了冷轧连退板锈蚀问题的影响因素,探究冷轧连退板锈蚀控制技术,旨在为冷轧连退板锈蚀问题防控提供一定指导,促进冷轧连退板的安全、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连退板 锈蚀问题 控制技术
下载PDF
一种树状仿生结构的动力电池液冷板
16
作者 阙雨晨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工作时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通过对比入口通道的数量来分析不同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对电池的散热能力,并选出热性能较好的树状结构与传统直通型冷板进行对比...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工作时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通过对比入口通道的数量来分析不同树状结构通道的冷板对电池的散热能力,并选出热性能较好的树状结构与传统直通型冷板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树状结构上,随着入口通道数的增加电池的高温区域减少,冷板的散热均匀性也得到提升,对比传统直通型冷板的热性能有巨大提升。该散热结构可为其他液冷结构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液冷电池 树状仿生 散热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冷板式散热技术研究综述
17
作者 程正林 《汽车文摘》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池失效或发生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冷板式散热作为电池冷却系统重要技术之一,对保障电池安全至关重要。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冷板式液冷设计的相关方法,并对不同方法优缺点...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电池失效或发生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冷板式散热作为电池冷却系统重要技术之一,对保障电池安全至关重要。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冷板式液冷设计的相关方法,并对不同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当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系统主流冷却方式仍是液体冷却,其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未来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可能朝向混合冷却、系统化设计和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电池热管理 冷板设计方法
下载PDF
CVC六辊冷轧机轧制3102合金空调箔边紧肋松缺陷控制措施研究
18
作者 赵进军 刘凯 +1 位作者 潘江春 刘伟尚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对2300 mm CVC六辊冷轧机轧制3102合金空调箔边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因为轧辊边部散热大,热凸度不均,导致边紧肋松缺陷。通过调整输入宽度,增加板型辊测量环覆盖率,调整前后张力,增大C4和A16板形目标曲线系数,有效改善边紧肋松板形缺... 对2300 mm CVC六辊冷轧机轧制3102合金空调箔边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因为轧辊边部散热大,热凸度不均,导致边紧肋松缺陷。通过调整输入宽度,增加板型辊测量环覆盖率,调整前后张力,增大C4和A16板形目标曲线系数,有效改善边紧肋松板形缺陷,并将裂变宽度由10 mm控制到5 mm以内,提高了空调箔坯料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C六辊冷轧机 边紧肋松板型缺陷 热凸度 板形辊 张力
下载PDF
液冷数据中心硬件系统集成技术方案探讨
19
作者 杨同鹏 周维 +2 位作者 董昭 卜忠贵 杨旭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6期37-42,共6页
在国家不断推进绿色低碳战略背景下,为应对数据中心设备热密度不断提高的问题,液冷技术顺势而上。其改善了传统ICT硬件设备散热形式,并凭借高可靠和低能耗等优势,逐步推广到当前的数据中心建设中,随之而来也对数据中心硬件系统集成提出... 在国家不断推进绿色低碳战略背景下,为应对数据中心设备热密度不断提高的问题,液冷技术顺势而上。其改善了传统ICT硬件设备散热形式,并凭借高可靠和低能耗等优势,逐步推广到当前的数据中心建设中,随之而来也对数据中心硬件系统集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主流液冷技术路线,通过分析传统数据中心硬件集成方案,提出冷板式液冷场景下数据中心硬件系统集成技术方案研究思路,形成标准的、可执行的硬件系统集成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技术 冷板式 浸没式 喷淋式 硬件系统集成
下载PDF
多星真空热试验可移动冷板热沉设计分析与试验验证
20
作者 郭红运 梁晓华 +2 位作者 蒙利发 刘欢欣 刘翰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5期478-483,共6页
为避免微小卫星产品的多星热平衡热真空试验中多个卫星之间外热流干扰的影响,设计了可移动冷板热沉,主要由冷板、骨架、导轨滑车及液氮管道连接系统等组成。简述了可移动冷板热沉的设计,对冷板热沉进行了热负荷计算和仿真分析。分析结... 为避免微小卫星产品的多星热平衡热真空试验中多个卫星之间外热流干扰的影响,设计了可移动冷板热沉,主要由冷板、骨架、导轨滑车及液氮管道连接系统等组成。简述了可移动冷板热沉的设计,对冷板热沉进行了热负荷计算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冷板热沉正反面总热负荷为1 000 W/m^(2)时,冷板热沉温度低于100 K。在试验验证中,对冷板热沉施加不同的热流值,冷板热沉温度均满足试验要求,试验结果表明,移动冷板热沉可以作为热沉组件在多星热平衡热真空试验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热试验 可移动冷板热沉 设计分析 试验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