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院与民间: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两种译介渠道 被引量:5
1
作者 谢淼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翻译和引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大学学者,包括大学体制内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学者、图书馆藏书、杂志期刊;二是民间自由翻译者,包括大学体制外相关的民间组织、基金会、出版社、自由翻译者等。与前者相关的是大... 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翻译和引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大学学者,包括大学体制内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学者、图书馆藏书、杂志期刊;二是民间自由翻译者,包括大学体制外相关的民间组织、基金会、出版社、自由翻译者等。与前者相关的是大学学科设置、学者学术兴趣及其背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反思,与后者相关的是译者的个人生计、中国文学偏好、出版社意志、读者反映及其背后的市场大手和商业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译介 德国汉学 学院 民间
下载PDF
高立希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
2
作者 宋健飞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37-140,203,共5页
在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桥梁作用。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大家,其译著质量高,数量多。本文回顾了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工作和学术生涯,聚焦他在德汉... 在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桥梁作用。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大家,其译著质量高,数量多。本文回顾了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工作和学术生涯,聚焦他在德汉翻译教学与研究上的贡献,着重诠释其运用功能翻译策略在中国当代文学德译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立希 中国文学德译 工具式翻译
下载PDF
基于对应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动词“要”的德译研究
3
作者 王是 徐凡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1期45-49,共5页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仍是最常用的情态动词,发现译者使用显化的翻译策略,将“要”翻译为sollen,müssen,es gilt等十余种不同的德语情态动词和结构,其中,情态动词sollen和müssen的占比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此外,该文还考察了译者在“要”的德译工作中落实显化策略的规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字句 情态动词 《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文献翻译 汉德翻译 对应语料库
下载PDF
民国留德音乐家王光祈的中德文学双向译介
4
作者 何俊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1-171,共11页
民国留德音乐家王光祈著述颇丰,在翻译方面也有较大建树,但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他著译并举的双重身份关注不够。除了音乐学和史学翻译,王氏还不遗余力地推动了中德文学的双向译介。值得注意的是,王光祈的文学翻译似乎只是他音乐研究的&qu... 民国留德音乐家王光祈著述颇丰,在翻译方面也有较大建树,但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他著译并举的双重身份关注不够。除了音乐学和史学翻译,王氏还不遗余力地推动了中德文学的双向译介。值得注意的是,王光祈的文学翻译似乎只是他音乐研究的"副产品",他涉猎的两类文学翻译体裁——诗歌和戏剧都跟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他译介西方诗歌和戏剧,主要目的是为了借鉴西方音乐文化资源,进而推进中国艺术歌曲和戏曲的发展和演进;至于他对中国古典诗词和戏曲的德语译介,则跟一战后欧洲境内涌现出的中国文化热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光祈 民国留德学人 中德文学双向译介
原文传递
我的三十年——怎样从事中国当代小说的德译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立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是中国文学在德国的最主要译者之一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在2014年4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在这个发言中,高立希先生基于他翻译中国现当代小说的三十年经... 本文是中国文学在德国的最主要译者之一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在2014年4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在这个发言中,高立希先生基于他翻译中国现当代小说的三十年经验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把中国当代文学引入德国?翻译在这方面起着怎样的作用?具体而言,他探讨的话题包括:德国读者为什么要看中国小说?目前德国能买到哪些作家的德文译本?德国出版社在选择翻译中文书籍时,有什么限度和偏好?德国汉学家选择翻译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德国汉学家(包括高立希本人)在翻译中国小说时碰到的普遍困难是什么?高立希本人在翻译当代中国小说时采取了哪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译 高立希 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小说 莫言 余华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