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基因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初蕾 李星瑶 +4 位作者 张译元 唐红 郭延华 王立民 周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8,共10页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1B,BMPR-1B)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最大。BMPR-1B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多羔主效基因,其编码区的A746G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中第249位的谷氨酰胺被置换为精氨酸(Q249R),最终能够引起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作者介绍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及其突变体FecB(A746G)的发现与结构,简述了该基因分子方面的作用机理,对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与绵羊繁殖之间的联系,并简单分析了FecB突变后对绵羊卵巢、卵泡等组织细胞功能,激素调节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BMPR-1B基因的了解,为研究人员探明该基因诱使绵羊等动物提高产羔数的调控机制,相关配体、调控因子和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以及加快哺乳动物高效育种繁殖、扩大种群规模和多胎品系的建立,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 FECB 绵羊
下载PDF
抗微管相关蛋白1B抗体阳性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告
2
作者 张玲 贾佳 +3 位作者 史妍慧 赵轶 邱炜斌 范薇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514-516,共3页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是癌症的远隔效应,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发病通常由免疫机制介导。随着抗体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不断增多,PNS的发现率也逐渐升高,每300例癌症患者中有1例为PNS[1]。2...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是癌症的远隔效应,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发病通常由免疫机制介导。随着抗体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不断增多,PNS的发现率也逐渐升高,每300例癌症患者中有1例为PNS[1]。2021年7月,国际专家组[2]提出了PNS最新诊断标准及新的诊断评分系统,重新定义PNS常见临床表型,并将其分为高风险表型、中风险表型;同时对抗体进行危险分层,将抗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B,MAP1B)抗体作为“高风险抗体”,认为其与肿瘤发生有强相关性。但是,目前抗MAP1B抗体引起PNS的病例报道及相关研究尚较少。现报告1例MAP1B抗体相关PNS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1b 神经系统副肿瘤 抗浦肯野细胞抗体2型
下载PDF
非1B/1R类型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宋喜悦 方鹏 +4 位作者 马翎健 奚亚军 胡银岗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TSP3314A和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3314A,分别与1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 2 5 9,36 6 5 ,TB90 2 ,F10 7,J18,R2 0 5 ,L783,5 0 3,3380和 78115杂交 ,测定和比较其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主要农... 利用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TSP3314A和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 K3314A,分别与1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 2 5 9,36 6 5 ,TB90 2 ,F10 7,J18,R2 0 5 ,L783,5 0 3,3380和 78115杂交 ,测定和比较其恢复性、单倍体发生频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非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比 1B/ 1R类型小麦 K型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F1 产生极少或不产生单倍体 ;农艺性状除了株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外 ,其他均无不利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1R类型 1b/1R类型 K型不育系 恢复性 单倍体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小麦 雄性不育
下载PDF
T.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及保持系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翎健 陈亚鹏 +2 位作者 宋喜悦 胡银岗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28,共4页
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成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通过对两种类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条锈病的比较,对T.spelta1BS染色体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成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通过对两种类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条锈病的比较,对T.spelta1BS染色体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T.spelta1BS染色体导入使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株高明显增加,穗长、小穗数、单穗粒数、自交结实率均无明显差异,抗条锈病能力有增强的趋势,但对白粉病的抗性没有明显影响,在主要产量性状方面均无不利的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elta 1bS染色体 1b/1R类型 1b/1R类型 遗传效应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内脏脂肪组织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淼 邹大进 +1 位作者 侯炯 张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CDM组)和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ODM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临床指标,并以Western印迹法测定内脏...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CDM组)和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初诊组(ODM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临床指标,并以Western印迹法测定内脏脂肪组织中PTP-1B的表达水平。结果:ODM、CDM组较对照组已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但前两者胰岛素抵抗程度无明显差异,PTP-1B表达水平在上述3组逐渐降低(36.53±14.82,11.57±1.89,3.39±0.94);并且校正年龄和性别后PTP-1B表达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PTP1B表达升高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密切;但PTP-1B的表达不仅与胰岛素抵抗因素相关,同时还受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2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与型糖尿病的中药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凤梅 梁智军 陈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型糖尿病相关蛋白,是治疗型糖尿病一个重要的潜在靶点。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要寻到对PTP1B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有效抑制剂。目前,有一些关于PTP1B抑制剂的文献报道,但这些抑制剂对PTP1B的选择力不够强。中药...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型糖尿病相关蛋白,是治疗型糖尿病一个重要的潜在靶点。型糖尿病的治疗关键是要寻到对PTP1B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有效抑制剂。目前,有一些关于PTP1B抑制剂的文献报道,但这些抑制剂对PTP1B的选择力不够强。中药中有很多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有降血糖作用,但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还不很清楚,可能是中药制剂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分与机体中PTP1B或其他糖尿病相关蛋白发生了作用等。开展药效学和基因芯片研究有利于深入探讨中药治疗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Ⅱ型糖尿病 抑制剂 中医药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辰 王沥 杨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1-946,共6页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是一种在体内广泛表达的胞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PTP1B可增加胰岛素和瘦蛋白 (leptin)的活性 ,为寻找 2型糖尿病。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IB(PTP1b) 2型糖尿病 肥胖 胰岛素信号
下载PDF
索菲布韦联合普通IFN和利巴韦林治疗1b型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红梅 周斌泉 尧敏之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索菲布韦联合普通干扰素(Interferon IFN)和利巴韦林在1b型丙肝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1b型丙肝患者选取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自2015年4月~10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进行1b型丙肝治疗的患者9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 目的探讨索菲布韦联合普通干扰素(Interferon IFN)和利巴韦林在1b型丙肝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1b型丙肝患者选取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自2015年4月~10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进行1b型丙肝治疗的患者9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给药方式分为3组:对照A组30例:进行索菲布韦+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为24周;对照B组30例:普通IFN+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48周;治疗组30例:索菲布韦+普通IFN+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时间为24周。分别在治疗0周、4周、12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行丙肝高灵敏度RNA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中的疗效差异、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接受索菲布韦治疗的治疗组与对照组A治疗效率分别为93.33%、90%明显高于对照组B的66.67%(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A不良反应最少。结论索菲布韦联合普通IFN和利巴韦林治疗1b型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案干扰素+利巴韦林,且不良反应少,在治疗丙型肝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菲布韦 IFN 利巴韦林 1b型丙肝
下载PDF
T.spelta 1BS染色体导入K型小麦的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喜悦 马翎健 +3 位作者 胡银岗 奚亚军 刘曙东 何蓓如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74,共4页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 K型小麦不育系 (K3 3 1 4A) ,育成非 1 B/1 R类型 K 型小麦不育系KTSP3 3 1 4A,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使非 1 B/1 R类型 K型小麦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 K型小麦不育系 (K3 3 1 4A) ,育成非 1 B/1 R类型 K 型小麦不育系KTSP3 3 1 4A,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T.spelta1 BS染色体导入使非 1 B/1 R类型 K型小麦不育系更易恢复 ;不育系本身不产生单倍体 ,其杂交种 F1 产生极少或不产生单倍体 ;农艺性状除了株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elta1bS染色体 K型小麦 1b/1R类型 K型不育系 遗传效应 杂交育种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升康 董江贺 +1 位作者 王芳宇 屈彦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2-85,共4页
PTP-1B是1988年被分离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它通过对胰岛素受体激酶活化部位(IRK)酪氨酸残基(pTyr)的去磷酸化来介导胰岛素信号。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在信号传导中的负调节功能导致个体胰岛... PTP-1B是1988年被分离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它通过对胰岛素受体激酶活化部位(IRK)酪氨酸残基(pTyr)的去磷酸化来介导胰岛素信号。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在信号传导中的负调节功能导致个体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生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形成2型糖尿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21世纪2型糖尿病将成为中国、印度等亚太人口大国的流行病。随着对PTP-1B作用机理认识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它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理想靶位点,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该文综述了PTP-1B在基因结构、基因产物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1b 2型糖尿病 基因敲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B,RN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平安 李艳 +1 位作者 徐朴 文重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及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gene,IL-1RN)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及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gene,IL-1RN)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检测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1例正常人IL-1B和RN的多态性,并测定血糖、血脂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IL-1B(-511)CC,CT和TT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3.8%和26.4%,51.4%和48.7%,24.8%和24.9%;IL-1RN(内含子2)I/I,I/II,II/II和I/IV 4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7%和81.1%,14.7%和16.9%,1.8%和0.5%,2.8%和1.5%。两组比较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携带IL-1RN*II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结论IL-1B和RN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无关,但IL-1RN*II等位基因可能与2型糖尿病病情的危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b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 多态性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姜黄素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PTP1B、IRS-2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培洁 张东伟 +1 位作者 高思华 刘剑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4期14-17,181,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对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来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将其分层随机分为模...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对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来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将其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姜黄素组、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分别在给药第4、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肝脏指数(L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给药第8周肝脏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PTP1B、IRS-2 mRNA表达。结果姜黄素组相较于模型组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体重、FBG、FINS、LDL-C水平(P <0.05),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和炎性反应,抑制PTP1B mRNA表达,上调IRS-2 mRNA表达(P <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TP1B mRNA表达、上调IRS-2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2型糖尿病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胰岛素受体底物-2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邓幼平 徐焱成 张颖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roteintyrosinephosphastase 1B ,PTP 1B)基因 387位编码子Pro Leu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 1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roteintyrosinephosphastase 1B ,PTP 1B)基因 387位编码子Pro Leu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 1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 38例正常对照者PTP 1B基因 387位编码子酶切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TP 1B基因均以PP基因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94和 0 .96 ;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97和 0 .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2型糖尿病患者中PTP 1B基因P387L变异与体重指数 (BMI)有关 ,但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变量不相关。结论 未发现PTP 1B基因 387位Pro Leu多态性与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1b基因 多态性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水平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亮 张高生 +3 位作者 刘安宁 陈利灵 王亚兰 印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0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正常人血清PTP1B水平,分析PTP1B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正常人血清PTP1B水平,分析PTP1B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PTP1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升高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1B水平与BMI(r=0.52,P<0.05)、HOMA-IR(r=0.64,P<0.05)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PTP1B水平升高,在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下载PDF
1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B型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欣秀 钟京梓 +2 位作者 官红林 张敏 蓝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5-1019,共5页
本文报道1例LMNA基因新发剪接杂合突变所致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B型(LGMD1B)。患儿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行走乏力,肩胛带肌和下肢近端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张力正常,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4级,Gower征(+);CK779U/L;肌肉病理HE染色提示肌营养... 本文报道1例LMNA基因新发剪接杂合突变所致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B型(LGMD1B)。患儿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行走乏力,肩胛带肌和下肢近端肌肉无萎缩,四肢肌张力正常,上肢肌力4级、下肢肌力4级,Gower征(+);CK779U/L;肌肉病理HE染色提示肌营养不良表现,免疫组化显示LaminA蛋白表达无明显减少;二代基因测序显示患儿LMNA基因存在新发的c.810+2T>C剪接位点杂合突变,其父母LMNA基因该位点正常。GERP++RS软件预测该突变位点具有高度保守性;HumanSpliceFinder和Spliceman软件预测该突变可能为致病性突变;ExPASy预测新的剪接变体氨基酸序列变短。转录组测序提示患者肌肉的mRNA存在两种序列:一种为正常序列,占92.2%;另一种为部分4号内含子保留,占7.8%,即异常剪接变体。LGMD1B是由位于常染色体1q22的LMNA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病,本研究的发现扩展了LMNA基因突变谱,为LGMD1B诊断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b LMNA基因 剪接突变 儿童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PTP-1B基因多态性研究
16
作者 邓幼平 徐焱成 张颖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stase-1B,PTP-1B)基因387位编码子Pro-Leu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110例老年T2DM患者及125...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stase-1B,PTP-1B)基因387位编码子Pro-Leu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110例老年T2DM患者及125例正常老年对照者PTP-1B基因387位编码子酶切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TP-1B基因均以PP基因型为主,其频率分别为97.3%和98.4%,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未发现PTP-1B基因387位Pro-Leu多态性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多态现象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 老年人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猛 高天虹 《河南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症,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研究表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胰岛素转导信号的负调节因子,已经是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个新的靶点。PTP1B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综合症,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研究表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胰岛素转导信号的负调节因子,已经是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一个新的靶点。PTP1B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TP1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抑制剂
下载PDF
miRNA let-7a靶向抑制ACVR1B表达
18
作者 洪子璞 关开宇 +3 位作者 王韶 徐胜男 郝燕燕 陈肖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 let-7a对ACVR1B表达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tivin receptor type 1B(ACVR1B)是一个let-7a的潜在靶基因。构建ACVR1B 3’UTR野生型(ACVR1B 3’UTR-WT)和ACVR1B3’UTR突变型(ACVR1B 3’UTR-MUT)双荧光素酶报告... 目的:探讨miRNA let-7a对ACVR1B表达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tivin receptor type 1B(ACVR1B)是一个let-7a的潜在靶基因。构建ACVR1B 3’UTR野生型(ACVR1B 3’UTR-WT)和ACVR1B3’UTR突变型(ACVR1B 3’UTR-MUT)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与let-7a模拟物(let-7a mimic)或let-7a阴性对照(let-7a NC)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转染let-7a mimic、let-7a inhibitor和let-7a NC至HEK293T细胞,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CVR1B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CVR1B 3’UTR含有let-7a潜在的高度保守的结合靶点(77~83位点)。在HEK293T细胞中共转染ACVR1B 3’UTR-WT报告载体的let-7a mimic组比let-7a NC组荧光素酶活性组明显降低(P<0.05);而共转染ACVR1B 3’UTR-MUT报告载体的let-7a mimic与let-7a NC组其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EK293T细胞中let-7a mimic转染组中ACVR1B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let-7a NC组和let-7a inhibitor组(P<0.05)。结论:ACVR1B是let-7a潜在调控的靶基因,miRNA let-7a可以直接抑制HEK293T细胞中ACVR1B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let-7a ACVR1b 转染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袁仲 陈卓 +1 位作者 李乾斌 胡高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中一员,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的负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PTP1B与内质网(ER)应激、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有重要的关联;且与...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中一员,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的负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PTP1B与内质网(ER)应激、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有重要的关联;且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靶向抑制剂已成为治疗这些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PTP1B的结构特点及其与T2DM和肥胖症的关系为基础,根据结合位点将PTP1B抑制剂进行分类,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靶向PTP1B的抗T2DM和肥胖症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抑制剂 进展
下载PDF
以PTP1B为靶点的中药对胰岛素干预HepG2细胞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琼 林建翠 +4 位作者 花卉 何宇霞 刘聪 倪艳 郝旭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43-147,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作为T2DM病发的关键要素及明显特点,主要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外周靶器官、组织,可降低机体对胰岛素...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作为T2DM病发的关键要素及明显特点,主要作用于肝脏、肌肉、脂肪等外周靶器官、组织,可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敏感性,致使胰岛素无法产生正常生理效应。肝脏作为机体维持血糖稳态的关键器官,在患者餐后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肝脏可有效降低血糖。相反,在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强肝糖原及糖异生的作用,生成葡萄糖运送至血液中,从而维持血糖稳定。分子水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一个发病机制是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 1B,PTP1B)是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负调节因子,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治疗靶点。在肝脏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PTPIB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可以将胰岛素受体及受体底物去磷酸化,并影响PI3K/Akt胰岛素信号转导下游相关信号因子的表达,有效降低葡萄糖的吸收作用。该文重点概述以PTPIB为靶点的相关中药对胰岛素干预HepG2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相关中药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药物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