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YALURONIC ACID, PROCOLLAGEN TYPE III NH_2-TERMINAL PEPTIDE, AND LAMIN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被引量:14
1
作者 Gang Li Qing-bo Yan Liang-ming Wei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erum fibrotic indices including hyaluronic acid (HA), procollagen type III NH_ 2-terminal peptide (PCIIIP), and laminin (LN)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myocardial fibrosis in chroni...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erum fibrotic indices including hyaluronic acid (HA), procollagen type III NH_ 2-terminal peptide (PCIIIP), and laminin (LN)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myocardial fibrosis i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Methods Serum levels of HA, PCIIIP, and LN in 39 patients with CHF[14 with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 functional class II, 21 with class III, 4 with class IV]and in 46 patients with NYHA functional class I were assessed by radioimmunoassay.Result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HA, PCIIIP, and LN were 359.75±84.59 μg/L, 77.88±24.67 μg/L, 86.73±23.90 μg/L in CHF group, and 211.60±54.80 μg/L, 64.82±23.99 μg/L, 82.26±23.98 μg/L in NYHA functional class I group, respectively. The HA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F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NYHA functional class I group (P<0.05). However,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levels of PCIIIP and LN between CHF group and NYHA functional class I group. The serum HA concentr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0.71, P<0.05).Conclusion Serum HA level may act as an indicator for myocardial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聚物 血清 胶原蛋白 缩氨酸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Colchicine reduces procollagen Ⅲ and increases pseudocholinesterase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被引量:14
2
作者 Sergio Muntoni Marcos Rojkind Sandro Munto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3期2889-2894,共6页
AIM:To test whether colchicine would be an effective antif ibrotic agent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 patients who could not be treated with α-interferon.METHODS:Seventy-four patients(46 males,28 female... AIM:To test whether colchicine would be an effective antif ibrotic agent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s in patients who could not be treated with α-interferon.METHODS:Seventy-four patients(46 males,28 females) aged 40-66 years(mean 53±13 yea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affected by chronic liver diseases with cirrhosis which was proven histologically(n=58);by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C(n=4),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B(n=2),and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C(n=6).In the four patients lacking histology,cirrhosis was diagnosed from anamnesis,serum laboratory tests,esophageal varices and ascites.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colchicine(1 mg/d) or standard treatment as control in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trial,and followed for 4.4 years wit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evaluation.RESULTS:Survival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was 94.6% in the colchicine group and 78.4% in the control group(P=0.001).Serum 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 Ⅲ procollagen levels fell from 34.0 to 18.3 ng/mL(P=0.0001),and pseudocholinesterase levels rose from 4.900 to 5.610 mU/mL(P=0.0001) in the colchicine group,while no signif icant change was seen in controls.B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and in alcoholic cirrhotics.CONCLUSION:Colchicine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antifibrotic drug for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in which fi brosis progresses towards cirrh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liver disease COLCHICINE Liver cirrhosis Liver fibrosis type procollagen peptide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 被引量:31
3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张萌萌 +1 位作者 马倩倩 毛未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9-476,共8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 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并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开发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应用日趋广泛。该文检索了大量中外文献,编审了《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修订版),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分类、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方法学以及生物学意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变异等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维生素D_(3) 25-羟基维生素D_(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_(3)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I型前胶原C-端前肽 I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保护素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激素 细胞因子 生长激素 雌激素 睾酮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实验分析变异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敏 蔡卫民 +1 位作者 翁红雷 刘荣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PCⅢ及PⅢNP与它们关系。114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PCⅢ与PⅢNP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这2项指标均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度有关。相关系数PCⅢ为0.446、0.412和0.343;PⅢNP为0.463、0.403和0.308。PCⅢ与PⅢNP检测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均有意义,PⅢNP在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方面比PCⅢ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前胶原 Ⅲ型胶原 前胶原氨端肽原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140例Graves’病患者血清HA、LN、PCⅢ、IV.C含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刚 罗加 +1 位作者 邓红 吴红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1-382,388,共3页
目的 :应用血清中的HA、LN、PCⅢ、IV .C含量 ,来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0例Graves’病患者和 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A、LN、PCⅢ、IV .C含量。Graves’病患者分为初诊未用ATD组 ( 5 9例 )... 目的 :应用血清中的HA、LN、PCⅢ、IV .C含量 ,来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0例Graves’病患者和 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A、LN、PCⅢ、IV .C含量。Graves’病患者分为初诊未用ATD组 ( 5 9例 )和曾用ATD组 ( 81例 )。结果 :血清HA含量未用ATD组 (均数±标准差 119.4 3± 10 7.0 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 ( 78.30±5 8.4 4 μg/L) ,P <0 .0 5 ,而曾用ATD组 ( 10 8.4 9± 6 6 .94 μg/L)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血清LN、PCⅢ、IV .C含量在所有的病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未用ATD组分别为 ( 2 0 3.18± 98.5 5 )、( 2 0 9.0 6± 10 8.6 2 )、( 117.79± 6 3.39) μg/L ,曾用ATD组分别为 ( 190 .0 3± 79.37)、( 172 .36± 10 4 .4 5 )、( 119.0 2± 4 7.38) μg/L ,对照组分别为 ( 130 .88± 15 .12 )、( 74 .5 9± 2 1.87)、( 6 4 .5 6± 2 7.6 4 ) μg/l。 结论 :Graves’病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ATD治疗 ,血清LN、PCⅢ、IV .C增高 ;HA在初诊病人升高 ,而接受过ATD治疗的病人正常 ,也许与ATD的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IV型胶原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瑛 沈建雄 +3 位作者 王海英 夏丰 李冠武 史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6期2398-2400,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钙、磷、镁与绝经年限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38例(骨量正常组23例,骨量减少组55例,骨质疏松组60例)绝...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钙、磷、镁与绝经年限及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38例(骨量正常组23例,骨量减少组55例,骨质疏松组60例)绝经后女性血清进行外周血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及骨密度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量减少组血清钙、磷低于绝经后骨量正常组,β-CTx、PTH高于绝经后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25-羟维生素D、PTH、钙、镁低于骨质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钙、镁呈正相关(r=0.60、0.51,P<0.01),与β-CTx、绝经年限呈负相关(r=-0.39,-0.58,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明显,采用骨密度检测结合不同的骨代谢指标能更全面、合理地评价绝经后女性的骨代谢平衡状态,有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骨密度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β-胶原特殊序列
下载PDF
HA、PⅢNP、LN、CⅣ在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7
作者 杜伟 单幼兰 +2 位作者 廖权利 甘承文 郭海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送检至我中心的20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分析。204例肝病患者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8岁;慢性肝炎轻度44例,中度50例,重度31例,肝炎后肝硬变79例。正常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岁,为我中心健康工作人员及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疾病史。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进行检测HA、PⅢNP、LN、CⅣ水平。分析肝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和各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肝病各组血清中HA、PⅢNP、LN、CⅣ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升高,以HA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通过对肝炎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PⅢNP、LN及CⅣ水平进行监测,可以观察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并将此作为病人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层黏蛋白 Ⅳ型胶原
下载PDF
血清中几种胶原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司博林 王晓明 申瑞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接受肾活检的 2 5例肾脏病患者 ,分为 3组 :无纤维化组 8例 ,肾小球硬化组 6例 ,肾间质纤维化组 11例。此外 ,未接受肾活检的慢性肾衰组患者 8例。...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对肾组织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接受肾活检的 2 5例肾脏病患者 ,分为 3组 :无纤维化组 8例 ,肾小球硬化组 6例 ,肾间质纤维化组 11例。此外 ,未接受肾活检的慢性肾衰组患者 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Ⅲ型胶原、Ⅳ型胶原表达情况。用放免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结果 :肾小球硬化组、肾间质纤维化组和慢性肾衰组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 ,Ⅳ型胶原浓度明显高于无纤维化组 (P<0 .0 5 ) ,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浓度与肾组织中相应物质及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肾小球硬化比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在排除肾外脏器纤维化的前提下 ,血清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Ⅳ型胶原可作为判断慢性肾脏病人肾组织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指标 ,尤其适用于有肾活检禁忌证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胶原 Ⅲ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 Ⅳ型胶原 肾组织纤维化
下载PDF
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晓燕 张艳 +3 位作者 杨培灵 陈雅丽 李凌 张金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8-1712,共5页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氯沙坦组。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氯沙坦组。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分别给予:培哚普利2-4mg/d;氯沙坦25-50mg/d;或二者联合。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调脂药等。3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大小、左室容量和左室射血分数。酶免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液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PⅢNP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基础临床特征无显著区别。与基础值相比,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血液中CRP水平下降、BNP和PⅢNP水平上升,且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扩大和左心功能下降。与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CRP、BNP和PⅢNP水平显著降低,且左室扩张和射血功能障碍程度均减轻。血清PⅢNP水平与CR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597,r=0.543,均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联合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Ⅲ型前胶原肽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ⅠCP、PⅢNP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丽波 方向明 何兆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89-179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对照组取40例未合并HFPEF的高血压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年龄≥65岁的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对照组取40例未合并HFPEF的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其血清PICP、PⅢ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并HFPE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PICP、PⅢ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血清PICP、PⅢNP水平与LVDF相关,可作为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及LVDF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高血压
下载PDF
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中25-(OH)D3,t-PINP,b-CTx水平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小莉 张红梅 +1 位作者 张静 邹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I型胶原C端肽(β-CTx)的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且...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炎(SpA)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PINP)和I型胶原C端肽(β-CTx)的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且初次诊断为SpA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60例、放射学阴性脊柱关节炎(nr-ax SpA)患者30例和外周型SpA患者3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25-(OH)D3,t-PINP和β-CTx的水平。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将SpA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BASDAI>4.0)及非活动组(BASDAI≤4.0),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SpA患者疾病活动组与非活动组25-(OH)D3,t-PINP和β-CTx水平的差异,及随访40例SpA患者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SpA患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t-PINP和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0,4.118,4.128,均P<0.05),而AS,nr-ax SpA,外周型SpA患者之间三个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0~0.236,均P>0.05)。在AS,nr-ax SpA和外周型SpA中,疾病活动组t-PINP,β-CTx高于非活动组,25-(OH)D3水平只有AS组降低(P<0.05),且t-PINP,β-CTx水平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随访40例SpA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25-(OH)D3水平升高,t-PINP,β-CTx水平降低(P<0.05)。结论Sp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25-(OH)D3,t-PINP和β-CTx水平的异常表达,在疾病活动期表现得更加明显。检测25-(OH)D3,t-PINP和β-CTx水平对SpA患者疾病活动性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 25羟基维生素D3 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I型胶原C端肽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促卵泡激素水平与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冰 陈琰 +4 位作者 宋阳 王恩圣 郑丹 曲凡 周坚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妇女血清FSH和TP1 NP水平,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FSH及TP1 NP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7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TP1NP平均水平为(48.99±20.31)ng/mL,且FSH水平与TP1NP水平呈正相关( r=0.159,P=0.009)。在40~50岁妇女中,FSH水平<40 mIU/mL者的 TP1NP 水平低于 FSH >40 mIU/mL 者[(35.05±18.11) ng/mL 与(51.33±24.67) ng/mL;t=-2.954, P=0.004];而在小于40岁和51~60岁妇女中,不同FSH水平下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63, P=0.950;t=1.177, P=0.242)。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47( P=0.448),而FSH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46( P=0.019) ,可见FSH水平比年龄变量对TP1 NP的影响更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TP1 NP水平与FSH呈现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对于40~50岁的妇女,高FSH可能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卵泡刺激素 前胶原/血液 肽类/血液 胶原Ⅰ型/血液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蚯蚓小分子多肽提取物对人皮肤细胞活性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廷强 严泽民 +2 位作者 侯冬梅 周华峰 段明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8-172,共5页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考察蚯蚓小分子多肽提取物(LMWPEE)对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正常成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的细胞活性以及对HSF分泌I型前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质量浓度为25—400 mg/L的LMWPEE对... 通过体外细胞模型,考察蚯蚓小分子多肽提取物(LMWPEE)对正常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正常成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的细胞活性以及对HSF分泌I型前胶原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质量浓度为25—400 mg/L的LMWPEE对2种细胞的细胞活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2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并没有明显的影响。LMWPEE对HSF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而促进HEK细胞活性的较佳质量浓度为50 mg/L。此外,LMWPEE在质量浓度为200和400 mg/L时,可显著促进HSF分泌I型前胶原蛋白,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1%(P〈0.05)和51%(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蚯蚓 小分子多肽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I型前胶原蛋白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Ⅲ型前胶原肽在百草枯中毒引发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小煊 郑雪冰 +1 位作者 刘畅 孙晓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在百草枯中毒引发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19例(中毒组)和体检健康者2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测定并比较血清中TGF-β1和PⅢP含量。结果...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在百草枯中毒引发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百草枯中毒患者19例(中毒组)和体检健康者2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测定并比较血清中TGF-β1和PⅢP含量。结果组内比较,中毒组血清TGF-β1和PⅢP水平于入院后即刻、中毒第5、10和14天逐渐增高(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中毒组血清TGF-β1和PⅢP水平于入院后即刻、中毒第5、10和14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中TGF-β1和PⅢP水平明显增高且随中毒时间延长呈逐渐增高趋势,表明上述细胞因子在百草枯中毒引发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Ⅲ型前胶原肽(PⅢP)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保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宇新 徐珊珊 +1 位作者 曹笑 康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分为连续性血液滤过与解毒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用解毒药物对照组,7日为一疗程。监测入院时、入院24 h及第3、7日血浆脑钠素(b... 目的观察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分为连续性血液滤过与解毒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用解毒药物对照组,7日为一疗程。监测入院时、入院24 h及第3、7日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olypeptide,BNP)、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aminoterminal 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Ⅲ,NPⅢ)、心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治疗组给予连续性血液滤过后血浆BNP浓度、NPⅢ浓度、CK-MB、LD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心肌胶原损伤程度,抑制心肌纤维化,减少心室重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滤过 急性药物中毒 血浆脑钠素 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 心肌酶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冲 王永亮 +3 位作者 吕妍坤 邵雪莲 丁晓松 吴永全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2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入选CHF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ACEI、利尿剂、地高辛和β-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加用普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入选CHF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ACEI、利尿剂、地高辛和β-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加用普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共服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检测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并评价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PⅢNP、LVEF、LVMI、LVEDVI、LVESV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PⅢNP、LVEDVI、LVESVI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LVEF、LVMI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12周后普伐汀治疗组PⅢNP、LVEF、LVMI、LVEDVI、LVESVI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有改善CHF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左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普伐他汀 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心室重塑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PI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T-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冬梅 毛宇强 +2 位作者 胡健 孙毅 宋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胶原代谢的标志物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浆内皮素(ET-1)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5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PIP浓度,放射...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胶原代谢的标志物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浆内皮素(ET-1)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5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PIP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ET-1浓度。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进行检查,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心肌肥厚组(LVH)和非心肌肥厚组(NLVH)。结果显示LVH、NLVH两组PIP、E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且LVH组PIP、ET-1水平明显高于NLVH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PIP浓度与ET-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40,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胶原合成增加,左室肥厚患者更加明显,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心肌纤维化,而且左室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更加严重,内皮素在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胶原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内皮素 纤维化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秦秀娟 高家荣 +3 位作者 姜辉 陈金锋 王婷 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6-1651,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1.5、3.0、6.0 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秋水仙碱组,每天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NP)、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不仅可减轻胶原纤维的沉积,改善肝纤维化损伤程度,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的水平,抑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很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Ⅳ型胶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春丽 张先位 +2 位作者 韦永强 吴杰华 陈雪萍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和丹参川芎嗪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T(cTnT)变化水平及心功能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PⅢNP、NT-proBNP及cTn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稳定心肌细胞,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左卡尼汀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T 心功能
下载PDF
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福生 周令望 +8 位作者 刘立志 高彦辉 孙辉 刘艺 郭新利 汪中伯 于波 钟学宽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PⅠCP)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了观察对象的血清PⅠCP的浓度。结果 黑龙江省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CP浓度 (56.42± 8.10 ) μg/L显著高于病区正常人 (49.2 1± 4.98) μg/L(P <0 .0 1) ;病区正常人的血清PⅠCP浓度显著高于非病区正常人(40 .85± 6.75) μg/L(P <0 .0 0 1)。四川省病区正常儿童血清PⅠCP(52 .53± 12 .91) μg/L高于非病区正常儿童(45.91± 6.0 2 ) μg/L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慢型克山病患者机体胶原合成活跃 ,血清PⅠCP有可能成为监测慢型克山病的一个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型克山病 血清 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 浓度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