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A和LN-R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栾岚 王翠芳 滕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研究uPA、LN-R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临床预后指数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检测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5例滤泡性癌、... 目的研究uPA、LN-R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临床预后指数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检测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未分化癌、5例髓样癌、5例滤泡性癌、2例低分化岛状癌及1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uPA、LN-R的表达。结果uPA、LN-R在甲状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和57.33%;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和0。uPA、LN-R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预后指数不良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49%和70.21%;在EORTC预后指数良好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71%和35.71%。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uPA和LN-R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26.194,r=0.467,P<0.01)。结论uPA、LN-R可以作为良、恶性甲状腺病变鉴别诊断的指标,也是判断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UPA LN—R
下载PDF
膀胱癌细胞尿激酶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
2
作者 杨进益 李韶 +3 位作者 叶林 侯旭 邓昕 吴永安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8期838-840,共3页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膜尿激酶受体 (uPAR)与尿激酶 (uPA)的结合特性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方法对 1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 6例正常膀胱粘膜uPAR的表达及与uPA的亲和力...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膜尿激酶受体 (uPAR)与尿激酶 (uPA)的结合特性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方法对 1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 6例正常膀胱粘膜uPAR的表达及与uPA的亲和力进行检测。结果 :膀胱癌组织uPAR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 ( 4 2 0 8± 84 6)pmol/ g蛋白 ,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 ( 1 2 3± 0 5 )nmol/L ,正常膀胱黏膜Bmax为 ( 84 5± 10 4)pmol/ g蛋白 ,Kd值为 ( 5 5 0± 1 48)nmol/L ,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随着膀胱肿瘤分级、分期的增高和转移的出现 ,uPAR结合位点数明显增加 ,与uPA的结合能力显著增强。结论 :uPA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 ,与uPA的结合力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激酶受体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进益 李韶 +3 位作者 周荣祥 章咏裳 迟玉友 侯成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65-466,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及其特异受体 (uPA R)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uPA及uPA R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随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的...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及其特异受体 (uPA R)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uPA及uPA R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随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的增高和转移的出现 ,uPA和uPA R表达明显增高 (P值分别 <0 0 1,0 0 5 ,0 0 1)。 结论 uPA及uPA R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能力增强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移行细胞癌 UPA upa-r
原文传递
兔角膜碱烧伤后早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受体的表达
4
作者 严军 杨恬 +1 位作者 曾益军 杨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角膜碱烧伤后 ACTIVATOR PLASMINOGEN 受体 早期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upa-r 角质形成细胞 重要因子 type 上皮组织 蛋白酶 外环境
原文传递
胶质瘤中变异型IκBα的表达与抑制肿瘤浸润的研究
5
作者 吴建梁 于利洁 +5 位作者 扈玉华 史学芳 孔世奇 尹风任 冀建文 范振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A,uPA)和其受体(uPA—receptor,uPAR)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行为的关系。方法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 目的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A,uPA)和其受体(uPA—receptor,uPAR)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肿瘤浸润行为的关系。方法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IκBαM蛋白表达筛选,建立稳定表达IκBαM的人类GBM细胞株;用Transwell法测定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uPA、uPAR在RNA水平的表达;制作裸鼠皮下异位移植瘤生长模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肿瘤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Transwell法测定G36△—M组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RT—PCR及肿瘤组化染色结果显示,uPA和uPAR在G36△—M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G36△、G36△—W和G36△—P三组,而在后三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κBαM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均可显著降低人类恶性胶质瘤中uPA和uPAR的表达,进而减弱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抑制肿瘤组织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变异型IκBα UPA UPAR TRANSWEL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