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HNOFACIES IN LATE PALEOZOIC DEEP-WATER SLOPE SEDIMENT OF JUNGGAR BASIN AND ITS ENVIRONMENTAL 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晋慧娟 李育慈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11期1396-1408,共13页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15 kinds of ichnogenu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water depth distribution, body size of trace fossi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ep...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15 kinds of ichnogenu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water depth distribution, body size of trace fossi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ep-water ichnofacies, based on the summarizing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 of deep-water slope environment in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of turbidit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ace fossils, 15 kinds of ichnogenu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ransition type Zoophycos ichnofacies and deep-water type Nereites ichnofacies. The former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proximal to distal area of turbidite and the latter in the dist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ation of trace FOSSILS deep-WATER slope SEDIMENT Late Paleozoic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流体相态及油气藏类型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金铎 曾治平 +5 位作者 徐冰冰 李超 刘德志 范婕 李松涛 张增宝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沙湾凹陷超深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烃源岩热演化模拟实验分析了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产物类型,结合地层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数据,运用相图判别法和经验参数法对沙湾凹陷征10井地层流体相态进行...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沙湾凹陷超深层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烃源岩热演化模拟实验分析了沙湾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产物类型,结合地层流体高温高压物性实验数据,运用相图判别法和经验参数法对沙湾凹陷征10井地层流体相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沙湾凹陷征10井上乌尔禾组油气主要来自于下乌尔禾组泥质烃源岩,其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5%~1.46%,岩石热解峰温(T_(max))为433~446℃,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目前处于生轻质油阶段。②上乌尔禾组地层流体成分表现为凝析气藏的流体组成,地层温度为166.0℃,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地层压力为155MPa,远高于露点压力,地-露压差大,表明地层条件下流体呈凝析气相特征,但地下油气相态与地表采出流体相态具有一定差异。相图判别法和经验参数法烃类流体相态分析结果均显示,征10井上乌尔禾组气藏为含大油环的凝析气藏。③沙湾凹陷上乌尔禾组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紧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油气近源垂向输导,向局部隆起区运聚,巨厚的三叠系及上乌尔禾组中上部区域盖层起到重要的封盖作用,最终在局部隆起区形成岩性-构造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相态 超深层 凝析气藏 近源成藏 上乌尔禾组 征10井 二叠系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重力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
3
作者 陈学国 相鹏 +4 位作者 张建华 班丽 吴微 郭涛 冯国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储-震对应关系不明确,且实钻井少,难以建立有效的地震反演初始模型,这些问题均制约了地震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 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储-震对应关系不明确,且实钻井少,难以建立有效的地震反演初始模型,这些问题均制约了地震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重力反演作为一种重要的定量解释手段,可以得到地下的密度分布特征,为地质解释提供支持,根据密度模型可以为地震反演建立相对可靠的低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震资料在超深层应用的困难,同时重力资料的取得相较于地震资料经济便捷,更易于在实际中应用。因此,提出一种将重力反演应用于地震储层预测的新技术。首先针对重力反演不适定问题,提出基于高斯径向基函数的拟神经网络重力反演技术,提高了重力反演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其次将重力反演获得的密度模型作为训练数据,与地震和测井数据共同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了地震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在初始模型约束下开展地震反演。该技术突破了单一地震资料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瓶颈,克服了测井约束的限制,为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初始模型。应用该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超深层碎屑岩储层进行预测,结果符合现有地质认识,说明该技术对超深层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为超深层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反演 联合反演 神经网络 超深层 储层预测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胜利油田“十四五”勘探形势与发展战略
4
作者 刘惠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经历60余年的勘探开发,作为胜利探区增储主体的济阳坳陷富油凹陷中浅层及准噶尔盆地西缘超剥带的常规油气已处于成熟勘探阶段,勘探目标日趋复杂隐蔽,规模增储难度持续增加,亟需加强勘探形势研判与资源潜力评价,制定针对性勘探发展战略,... 经历60余年的勘探开发,作为胜利探区增储主体的济阳坳陷富油凹陷中浅层及准噶尔盆地西缘超剥带的常规油气已处于成熟勘探阶段,勘探目标日趋复杂隐蔽,规模增储难度持续增加,亟需加强勘探形势研判与资源潜力评价,制定针对性勘探发展战略,保障胜利油田勘探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胜利探区东西部勘探状况与勘探形势梳理,资源潜力及增储领域分析,明确了其剩余资源潜力与有利勘探方向,认为胜利探区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其中深层-超深层具有规模增储的资源潜力,外围低勘探程度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非常规油气是现实的资源接替领域;提出了实施“类型上由常规为主向常非并重转变、层系上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转变、区域上由老油区向全探区综合勘探转变”的“三大勘探战略转变”,制定了“立足全区、决胜深层、常非并重、统筹推进”的勘探发展思路;提出了“坚持低勘探程度区攻坚实现新突破、坚持深层-超深层探索形成规模增储新阵地、坚持常非并重实现稳定增储、坚持高效管理推进勘探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路径,为胜利油田勘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渤海湾盆地、准噶尔盆地类似探区的勘探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常非并重 勘探形势 发展战略 胜利油田 济阳坳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思芮 鲜本忠 +4 位作者 纪友亮 李嘉奇 田荣恒 王鹏宇 唐禾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开展前陆盆地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水河组依次经历了“...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开展前陆盆地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水河组依次经历了“缓慢浅埋”、“构造抬升”、“渐进深埋”与“快速深埋”4个埋藏阶段。“缓慢浅埋”与“构造抬升”不仅能够缓解储层颗粒间的机械压实作用,还有利于长期保持开放型的成岩体系;既能够促进大气淡水对储层易溶组分的充分溶解,还能够抑制溶蚀产物的沉淀。晚期“快速深埋”过程促成流体超压的发育,一方面有效地抑制压实、胶结作用对原生孔隙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促进储层微裂缝的大量发育,提高了晚期有机酸充注产生的溶蚀效果。基于孔隙度演化史的定量恢复,证实长期“缓慢浅埋”与“构造抬升”过程对深层—超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发育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晚期“快速深埋”过程,“渐进深埋”过程则几乎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碎屑岩储层 成岩作用 埋藏方式 下白垩统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致密气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6
作者 孙靖 尤新才 +3 位作者 薛晶晶 郑孟林 常秋生 王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63,共18页
为寻找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利用钻井、录井、薄片及化验资料,研究了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变化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储集岩主要为... 为寻找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利用钻井、录井、薄片及化验资料,研究了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变化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储集岩主要为三角洲砾岩和砂岩,以细砾(砂)岩、中砾(砂)岩及中-细砾(砂)岩为主,为岩屑类砂岩。砾石成分和砂岩岩屑以凝灰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局部富集沸石类。②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以孔隙为主。储集空间有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混合型3种组合类型。孔隙主要为原生剩余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裂缝以成岩压实微裂缝和构造裂缝为主。③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垂向上形成了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④岩石成分、建设型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是控制有利储层的主要因素,3个主要因素控制了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致密气有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控制因素 储层特征 致密气储层 深层-超深层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深层—超深层超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成藏的关系——以HT1气藏为例
7
作者 田志新 刘刚 +2 位作者 彭叙凯 范昌育 王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6-1176,共11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该地区深层—超深层普遍发育超压,明确超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对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DST实测压力资料分析了南缘深层—超深层压力分布特征,通过...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该地区深层—超深层普遍发育超压,明确超压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对深层—超深层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利用DST实测压力资料分析了南缘深层—超深层压力分布特征,通过综合泥岩压实曲线、VES-VP交会图版、DEN-VP交会图版综合判识了HT1气藏复杂超压成因,并结合声发射实验及应力场模拟等技术方法,分析讨论了HT1气藏超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认为:(1)南缘深层—超深层除山前第一排冲断带外,普遍发育压力系数达2.0以上的极强超压。垂向上超压分布在吐谷鲁群厚层泥岩及其之下地层中,平面上强超压主要发育在南缘中段山前第二、三排构造带及西段四棵树凹陷内;(2)综合识别出HT1气藏发育欠压实成因及构造挤压成因超压,其中区域性厚层泥岩快速沉积造成欠压实超压产生,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天山隆起对南缘形成的N-S向强挤压应力是深层—超深层构造挤压超压形成的原因;(3)深层流体超压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HT1气藏清水河组背斜圈闭的褶皱变形,形成油气优势汇聚部位,另一方面改变了呼西背斜周缘的流体动力场格局,使得气势梯度增加,增强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油气在呼西背斜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欠压实 构造挤压增压 深层—超深层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二叠系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8
作者 孙靖 尤新才 +3 位作者 郑孟林 何文军 常秋生 王韬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5,共16页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二叠系碎屑岩储层近年来连续获得发现和突破,已成为盆地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但其整体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利用关键井取心、录井、薄片及分析化验等各项数据和资料,对其储集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二叠系碎屑岩储层近年来连续获得发现和突破,已成为盆地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但其整体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尚不明确。利用关键井取心、录井、薄片及分析化验等各项数据和资料,对其储集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深层—超深层二叠系碎屑岩储层以三角洲分流河道型砾岩为主,其次为砂岩;砾石成分以凝灰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浊沸石和方解石,泥质杂基发育。储集空间以孔隙和裂缝为主,形成了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复合型3种组合;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垂向上形成了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裂缝以压实微裂缝为主。岩石成分、成岩作用和地层超压是形成有效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共同控制了深层—超深层二叠系相对有效储层的形成、演化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层—超深层 二叠系 碎屑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高产油气层高饱和度成因
9
作者 曹志锋 蔺敬旗 +3 位作者 张浩 王先虎 令狐松 张凯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72-48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油气层具有产能高、稳产时间长的特点,因其产能与油气层的高油气饱和度密切相关,其成因机理不清,给此类油气藏的认识与评价带来困难。通过测井、地质、试油、岩石物理实验等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油气层具有产能高、稳产时间长的特点,因其产能与油气层的高油气饱和度密切相关,其成因机理不清,给此类油气藏的认识与评价带来困难。通过测井、地质、试油、岩石物理实验等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开展模拟地层动态孔隙压力下的岩石薄片、储层物性、岩电参数的岩石物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深层超深层广泛发育极强超压、高温地层,地层超压强度控制油气层微细裂缝的发育程度、改善储层孔隙结构,油气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特征,是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高产的主要成因。同时,地层超压使阿尔奇公式中的岩性胶结指数随孔隙压力增大而减小;饱和度指数随孔隙压力增大而减小、随地层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极强超压、高温地层有利于高产油气层高油气饱和度的形成。研究结果揭示了深层超深层地层极强超压、高温对孔隙结构及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为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高产油气层高油气饱和度的认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深层超深层 地层超压 油气饱和度 岩石物理实验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征沙村地区征10井的勘探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惠民 张关龙 +3 位作者 范婕 曾治平 郭瑞超 宫亚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1128,共11页
油气勘探领域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对准噶尔盆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准噶尔盆地腹部征沙村地区征10井的成功钻探,揭示了准中地区超深层巨大的勘探潜力。以征沙村地区为例,从油气藏特征入手,在分析源岩、储层和输导条件等成藏要素... 油气勘探领域向深层-超深层拓展对准噶尔盆地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准噶尔盆地腹部征沙村地区征10井的成功钻探,揭示了准中地区超深层巨大的勘探潜力。以征沙村地区为例,从油气藏特征入手,在分析源岩、储层和输导条件等成藏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并指出其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的新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征沙村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包括3个方面:①低温-超压控烃机制延长了生油时窗,提高了生油转化率,极大地增加了油气资源量;②“冷盆、超压、颗粒包壳、沸石溶蚀”四元控储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碎屑岩储层发育的深度下限,扩展了油气勘探空间;③断-压双控输导机制提供了高能油气输导通道,控制了油气在纵向上差异运移,保障了超深层油气高效充注。根据超深层烃源岩演化史、压力演化史、成岩演化序列、成藏期和构造演化史等多要素演化叠合特征,建立了征沙村地区“温-压控烃、四元控储、断-压控输”的油气成藏模式,以期为征沙村地区勘探部署和培育新的战略接替阵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机制 源岩演化 优质储层 深层-超深层 征沙村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发育特征与孔隙演化定量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关龙 王继远 +4 位作者 王斌 刘德志 郑胜 穆玉庆 邱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0-631,共12页
腹部下组合(二叠系—三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多井钻揭6 km以下优质碎屑岩储层,大大突破了传统碎屑岩有效储层埋深下限,明确储层发育状况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确定油气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问题。以腹部地区典型钻井... 腹部下组合(二叠系—三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多井钻揭6 km以下优质碎屑岩储层,大大突破了传统碎屑岩有效储层埋深下限,明确储层发育状况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确定油气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问题。以腹部地区典型钻井为例,综合岩石薄片镜下分析、孔渗测试、图像分析技术、孔隙度演化定量表征及包裹体测温和盆地模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全面剖析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组合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定量恢复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腹部下组合中三叠系百口泉组砂体最为发育,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及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次之;各层位岩石类型均以岩屑砂岩为主,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岩屑成分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屑,长石、石英含量偏低,二者之和普遍低于20%;克拉玛依组原生孔隙发育,物性最好,孔隙度最高可达13.18%。上乌尔禾组和百口泉组以次生溶蚀孔为主,溶蚀物质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屑、浊沸石胶结物及少量长石,二者物性较其上覆克拉玛依组差;克拉玛依组孔隙演化经历较弱压实(压实减孔量21.08%)、弱胶结(胶结减孔量2.88%)和弱溶蚀(溶蚀增孔量1.4%),现今高孔隙度主要得益于弱压实、晚期弱胶结作用下原生孔隙的大量保存;百口泉组和上乌尔禾组经历强压实(压实减孔量分别为26.60%和26.43%)、强胶结(胶结减孔量分别为7.43%和11%)和中等—强溶蚀(溶蚀增孔量分别为6.32%和4.21%),溶蚀作用是二者增孔的最主要途径,但不足以弥补强压实和强胶结的减孔效应,导致二者现今孔隙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发育特征 孔隙演化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 二叠系—三叠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Discovery an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s of Yuanba gas field i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1
12
作者 GUO Xusheng HU Dongfeng +3 位作者 LI Yuping DUAN Jinbao JI Chunhui DUAN Hu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15-28,共14页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Yuanba ultra-deep gas field in Sichuan Basin,SW China,the article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quality reef reservoirs development and gas accumulation and innov...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Yuanba ultra-deep gas field in Sichuan Basin,SW China,the article studies the mechanism of quality reef reservoirs development and gas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es techniques in ultra-deep seismic exploration,drilling,completion and testing.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dynamic depositional evolution process and regional depositional framework of homoclinal ramp-rimmed platform in Upper Permian,three theories are put forward:first,"early beach-late reef,multiple stacking,arrangement in rows and belts"is the sedimentary mode for the reservoirs in the Changxing Formation of Yuanba area;second,"dissolution in early exposure stage and dolomitization during shallow burial giving rise to the pores in matrix,overpressure caused by cracking of liquid hydrocarbon during deep burial inducing fractures"is the reservoirs development mechanisms;third,"coupling of pores and fractures"control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reservoirs in deep formations.From correlation of oil and source rock,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ujiaping Formation and Dalong Formation of deep-water continental shelf are the major source rocks in the Permian of northern Sichuan Basin.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 in ultra-deep formations of low-deformation zones is characterized by"three-micro(micro-fault,micro-fracture interbed crack)migration,near-source enrichment,and persistent preservation".Through seismic inversion using the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pore-fracture diadactic structure model,the high production gas enrichment area in Yuanba gas field is 98.5 km^2.Moreover,special well structure and unconventional well structure were used to deal with multiple pressure systems and sealing of complex formations.A kind of integral,high pressure resistant FF-level gas wellhead and ground safety linkage device was developed to accomplish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as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Yuanba gas field ultra-deep FORMATION Changxing FORMATION REEF seismic explo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下载PDF
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浩 康志江 +3 位作者 尚根华 张冬丽 李红凯 黄孝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优化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以塔里木盆地FQ油田为例,分析其地质和开发特征,利用产能试井法、嘴流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对油井合理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一次采油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不... 为优化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油井合理产能,以塔里木盆地FQ油田为例,分析其地质和开发特征,利用产能试井法、嘴流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法,对油井合理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一次采油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开发特征差异显著。FQ油田超深层断控缝洞型油藏产能试井曲线存在下凸型、直线型、上翘型和台阶型4类,其中,下凸型曲线油井合理产能取曲线拐点处对应产能;直线型和上翘型曲线油井合理产能均取最大测试产能,但需继续扩大油嘴测试产能,直至曲线出现拐点;台阶型曲线油井合理产能取台阶后最大测试产能。嘴流法优化油井合理产能取嘴流曲线拐点对应产能。油藏数值模拟法适用于一次采油中期和后期油井合理产能优化,通过优化油井见水时间、累计产油量、采收率等关键指标,确定油井合理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缝洞型油藏 超深层 断控 合理产能 产能试井 嘴流法 油藏数值模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致密砾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靖 齐洪岩 +2 位作者 薛晶晶 张全 常秋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7,共12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向地球深部发展,深层—超深层领域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亮点。虽然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砾岩储层连获油气勘探突破,但储层基本特征及有效控制因素的研究仍显不足,导致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仍然较大。为此,...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向地球深部发展,深层—超深层领域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亮点。虽然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砾岩储层连获油气勘探突破,但储层基本特征及有效控制因素的研究仍显不足,导致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利用盆地内重点探井和评价井的钻井、录井、测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及岩心分析化验等数据和资料,研究了深层—超深层领域砾岩储层特征,明确了储层类型及有效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深层—超深层砾岩储层以中砾岩、细砾岩和中—细砾岩为主,砾石成分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和中酸性岩浆岩;(2)储集空间为孔隙和微裂缝,孔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微裂缝以压实裂缝为主;(3)砾岩储层为典型低—特低孔隙度和渗透率致密砾岩储层,可划分为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裂缝型2种类型;(4)砾岩有效储层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岩石组构、异常高压和建设性成岩作用,岩石组构为形成压实裂缝和溶蚀型次生孔隙提供了基础物质,异常高压抑制压实作用、减弱胶结作用和促进溶蚀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以溶蚀作用为主,垂向上形成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压实和胶结作用晚期也发挥一定程度建设性作用,促进微裂缝形成,为粒间溶蚀提供溶蚀通道。结论认为,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致密砾岩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的深化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区内油气勘探的方向,也为其他盆地深层—超深层领域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层—超深层 致密砾岩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深层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秋玉 李树博 +4 位作者 闫文琦 刘超威 李辉 潘进 刘啸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I0002,I0003,共15页
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F48、F49、F50、KT1和KT5井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分析和FMI测井成像等方法,分析深层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特征,结合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 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F48、F49、F50、KT1和KT5井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分析和FMI测井成像等方法,分析深层特低孔—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特征,结合优质储层发育主控因素预测有利勘探区。结果表明: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砾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填隙物少,砂质纯净;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呈平台状;研究区压实作用强烈,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溶蚀孔是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埋深分别为4600和5140 m处发育两个溶蚀带,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通道,发育的有效裂缝为沟通流体的另一有利途径;泥质体积分数小于5%,溶蚀作用强且裂缝发育的地区为优质储层,优质储层沿KT1井鼻凸分布,面积约为507 km^(2)。该结果为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深层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及同类型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二叠系 上乌尔禾组 深层砂砾岩储层 特低孔—特低渗 主控因素
下载PDF
YJ侏罗系优质储层发现的意义与试采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学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6期22-25,共4页
介绍准噶尔盆地YJ井区砂岩油藏侏罗系储层发育特征和试采进展。2004年,Y1井5 873~5 888 m井段试油,日产油72 m3/d,日产气10 562 m^(3)/d,发现YJ井区。生产层油层厚度8.4 m,层理缝比较发育,异常高压。Y3-CP1井完钻井深6 111 m,水平段374... 介绍准噶尔盆地YJ井区砂岩油藏侏罗系储层发育特征和试采进展。2004年,Y1井5 873~5 888 m井段试油,日产油72 m3/d,日产气10 562 m^(3)/d,发现YJ井区。生产层油层厚度8.4 m,层理缝比较发育,异常高压。Y3-CP1井完钻井深6 111 m,水平段374 m,采用自喷投产,油压46 MPa,日产油62 t/d、日产气18 000 m^(3)/d,不含水,已累产油3.554 9×10^(4)t,累产天然气1.1×10^(7)^(3)。Y3-CP1井原油可采储量为6×10^(4)t。YJ井区已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到2022年8月,累产油8.8×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发育特征 试采进展 异常高压 深层 砂岩油藏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扩眼尺寸在不同工况下的影响分析——以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为例
17
作者 甘泉 张茂林 +3 位作者 张晨 魏强 李冰青 张东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3年第3期10-20,共11页
扩眼尺寸参数的确定是国内外扩眼研究的难点。为了保障在扩眼段顺利钻井和固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为例,深入研究扩眼尺寸在钻进、起下钻以及固井工况下的影响规律。从钻具弯曲变形、排量优化、底部钻具组合振动、起下钻抽吸激动压... 扩眼尺寸参数的确定是国内外扩眼研究的难点。为了保障在扩眼段顺利钻井和固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为例,深入研究扩眼尺寸在钻进、起下钻以及固井工况下的影响规律。从钻具弯曲变形、排量优化、底部钻具组合振动、起下钻抽吸激动压力与密度窗口、下尾管激动压力、注水泥当量循环密度(ECD)、以及考虑井眼曲率的井筒完整性角度分析其对扩眼尺寸的要求,并讨论下入套管尺寸变更对扩眼段固井的影响,最后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综合考虑确定扩眼尺寸参数值。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及同类井应用扩眼尺寸参数进行扩眼均顺利完钻,并且H101井扩眼段实现单日进尺101 m。提出的优选扩眼尺寸的方法和思路考虑因素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对扩眼井确定扩眼尺寸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眼尺寸 窄间隙固井 有限元分析 准噶尔盆地南缘 深井超深井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成因及其与超大型气田的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伟 喻梓靓 +3 位作者 王雪柯 于志超 鲁雪松 冯庆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共11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陆上与海域含油气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持续发现超大型天然气田,并且已有大量的文献对该类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然而对于其形成与超压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气藏...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陆上与海域含油气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持续发现超大型天然气田,并且已有大量的文献对该类气田形成的地质条件与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然而对于其形成与超压的关系则研究较少。为此,在分析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气藏发育规律、封盖条件、超压特征等的基础上,研究了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的形成机制,探讨了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发育规律及其与超压盖层的关系,进而指出了下一步深层、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领域。研究结果表明:(1)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的形成与超压盖层的发育密不可分,超压盖层是深层、超深层超大型气田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且存在着盐膏层压力封闭、隆升残留压力封存、生烃增压压力封闭等3种超压形成机制;(2)深层、超深层超压盖层与超大型气田存在着4种不同压力环境下的储—盖组合模式,即:超高压盐膏层封盖与超高压超大型气田(Ⅰ型)、超高压封存箱内幕与超高压超大型气田(Ⅱ型)、超高压封存箱底部高压泥页岩封盖与常压超大型气田(Ⅲ型)、超压烃源岩封盖与常压超大型气田(Ⅳ型)。结论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存在着Ⅰ型,准噶尔盆地存在着Ⅱ、Ⅲ型,四川盆地存在着Ⅰ~Ⅳ型,渤海湾盆地存在着Ⅳ型等不同类型的超大型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深层 超压盖层 成因 超大型气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发现与理论技术 被引量:33
19
作者 郭旭升 胡东风 +3 位作者 李宇平 段金宝 季春辉 段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6,共13页
针对四川盆地元坝超深层大气田勘探开发难点,研究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集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创立超深层地震勘探、钻完井及测试等技术。通过对晚二叠世等斜缓坡—镶边台地动态沉积演化过程及区域沉积格架的恢复,建立四川盆地元坝地区... 针对四川盆地元坝超深层大气田勘探开发难点,研究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集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创立超深层地震勘探、钻完井及测试等技术。通过对晚二叠世等斜缓坡—镶边台地动态沉积演化过程及区域沉积格架的恢复,建立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二叠系长兴组"早滩晚礁、多期叠置、成排成带"的沉积模式,揭示"早期暴露溶蚀、浅埋白云石化形成基质孔隙、液态烃深埋裂解超压造缝"的储集层发育机理,提出"孔缝耦合"控制超深层优质储集层发育的认识。通过油源对比,提出深水陆棚相吴家坪组—大隆组是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二叠系主力烃源岩,建立超深层弱变形区"三微输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的成藏模式。运用"孔缝双元结构模型"的孔隙结构参数进行地震反演,落实元坝气田高产富集带面积98.5 km^2。创建特种井身结构、发展非常规井身结构,解决多压力系统复杂地层封隔难题,研发出整体式耐高压FF级采气井口及地面安全联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超深层 长兴组 生物礁 地震勘探 测试技术
下载PDF
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计算准噶尔盆地沉积层生热率及其热流贡献 被引量:9
20
作者 饶松 朱传庆 +3 位作者 廖宗宝 姜光政 胡圣标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4-1567,共14页
沉积层放射性生热的热流贡献(沉积层热流)是沉积盆地大地热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中国西部"冷"盆深层-超深层烃源岩的增温和热演化.本文利用不同的自然伽马(GR)-生热率(A)经验关系式分别计算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构造单... 沉积层放射性生热的热流贡献(沉积层热流)是沉积盆地大地热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中国西部"冷"盆深层-超深层烃源岩的增温和热演化.本文利用不同的自然伽马(GR)-生热率(A)经验关系式分别计算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构造单元16口钻孔共6120个沉积层生热率,通过与实测生热率的统计对比,确定了适用于研究区的GR-A经验关系,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地层生热率柱,据此计算了研究区沉积层热流贡献,并以盆参2井为例定量分析了沉积层热流的增温效应.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沉积层平均生热率为1.179±0.339μW·m-3,总体上随着时代变老,沉积层生热率呈现出递减趋势.准噶尔盆地沉积层热流平均为7.9±4.9mW·m-2,约占地壳热流的29.2%和大地热流的19.6%,区域上与盆地沉积层厚度大体一致,表现为中央坳陷最高,北天山山前冲断带变化较大,陆梁隆起和西部隆起次之,东部隆起和乌伦古坳陷最低.沉积层热流能够有效增高深层—超深层烃源层受热温度,促进有机质热演化,如在考虑和忽略沉积层生热的两种情况下计算的盆参2井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烃源岩底部(5300m)温度差异最大为7.3℃,这显然对于地温梯度小、主体油气藏埋深大的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目标优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热率 沉积层热流 自然伽马测井 准噶尔盆地 深层-超深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