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与FFA在老年白内障病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一致性分析
1
作者 刘戈 刘洋 罗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讨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筛查老年白内障病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在大... 目的探讨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筛查老年白内障病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白内障病人172例(323眼),所有病人均接受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以及FFA检查,分别记录2种检查方法诊断DR以及DR分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Spearman偏回归分析对2种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种检查方法的可阅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比94.1%,P=0.869)。Daytona超广角系统检查时间较FFA检查时间明显缩短(Z=16.85,P<0.001)。排除未得到眼底图像25眼,最终153例298眼纳入一致性研究。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FFA检测DR分期完全一致278只眼(93.29%),Kappa值为0.925,95%CI:0.892~0.958。以FFA为金标准,Daytona超广角系统检测增生型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0%、100.00%,Kappa值为0.926;检测非增生型DR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47%、90.91%,Kappa值为0.900。Daytona超广角系统与FFA检测DR分期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21)。结论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白内障病人DR筛查效果及分期与FFA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糖尿病
下载PDF
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在DR筛查中的应用评价
2
作者 杨默迟 魏文斌 王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2-728,共7页
目的评价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UWFSL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10—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康复医院行DR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8例2304眼,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完成UWFSLO和45°... 目的评价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UWFSL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10—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康复医院行DR筛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8例2304眼,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完成UWFSLO和45°水平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比较DR的检出及分级水平。不同眼底检查对DR分级的一致性采用Cohen Kappa检验。结果去除成像不清晰及缺失的图像,最终1857眼纳入分析。彩色眼底照相、UWFSLO复合彩色图像及绿通道图像对DR的检出率分别为31.3%(581/1857)、44.5%(826/1857)和43.4%(807/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47,P<0.001),其中UWFSLO复合彩色图像、绿通道图像对DR的检出率均高于彩色眼底照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45°水平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与UWFSLO复合彩色图像在DR检出分级之间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375(P<0.001),完全一致性为64.08%。UWFSLO绿通道图像与复合彩色图像对DR分级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953(P=0.008),完全一致性为98.17%。UWFSLO复合彩色图像对微动脉瘤(MA)、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视网膜新生血管(NV)病变的检出水平均低于绿通道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6.489、-4.198、-2.111,均P<0.05)。结论UWFSLO较45°水平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对DR的检出及分级评估水平更高,其中绿通道图像在MA、IRMA和小的NV病变检出上更为出色。在大规模人群DR的筛查及诊断中,UWFSLO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大规模筛查 超广角视网膜激光扫描成像 两视野数字彩色眼底照相
下载PDF
超广域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毛明珠 黎梦宇 +4 位作者 韦丁杨 陈丽 刘逸 李杰 钟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 目的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UWF SS-OCTA)联合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UWF SLO)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对DR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招募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UWF SS-OCTA、UWF SLO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用于检测DR病变,包括微动脉瘤(MA)、视网膜内出血(IRH)、视网膜无灌注区(NPAs)、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s)、视网膜静脉串珠(VB)、视网膜新生血管(NVE)、视盘新生血管(NVD)及玻璃体积血(VH)。联合三类影像检查(以下简称三联影像)结果作为标准对照,对比不同影像两两联合对DR病变的检出率及对DR严重度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175眼。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MA、IRH、NPAs、IRMAs、NVE、NVD及VH的检出率分别为91%、83%、77%、69%、27%、10%及12%,Kappa依次为0.812、1.000、1.000、1.000、0.986、0.970及1.000。与三联影像结果相比,UWF SS-OCTA联合UWF SLO对DR的严重度分级具有优异一致性(Kappa=0.943)。结论 UWF SS-OCTA联合UWF SLO能准确识别MA、IRH、NPAs、IRMAs、NVE、NVD及VH,对DR筛查及分级诊断准确性高,适用于临床上对DR的大规模筛查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域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超广角长出瞳距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光学设计(特邀)
4
作者 何思琦 樊润东 +2 位作者 陈智昊 莫言 马冬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70,共9页
眼底检查能有效筛查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变,是一种常规性检查。然而,当前的角膜接触式超广角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设备通常难以兼顾长工作距和免散瞳的功能,给患者造成了不适,也增加了检查难度。针对眼科检查中视网膜... 眼底检查能有效筛查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眼底病变,是一种常规性检查。然而,当前的角膜接触式超广角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设备通常难以兼顾长工作距和免散瞳的功能,给患者造成了不适,也增加了检查难度。针对眼科检查中视网膜广域成像的需求,基于共聚焦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技术,设计了一种超广角长出瞳距免散瞳的眼底成像光学系统。系统采用透射式结构,综合考虑长出瞳距和免散瞳的要求,实现了110°超广角成像。系统具备12 mm出瞳距,瞳孔处光束尺寸小于2 mm,并内置视度补偿镜组,可对−15~+15 D的屈光度人眼进行有效补偿。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的眼底物方分辨率为7.5μm,具备优良的成像质量,成像范围与工作距离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该研究为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对于提高眼底成像质量和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眼底成像 共聚焦激光扫描 超广角
下载PDF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微脉冲激光治疗后疣体消退1例
5
作者 魏建丽 陈利双 廖燕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74-76,共3页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AMD进展为晚期病变。该文报告1例RPD经微脉冲激光(SML)治疗后疣体消退的病例,说明SML可能是一种治疗RPD的有效方法,有望在防止AMD晚期病变方...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RPD)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变,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AMD进展为晚期病变。该文报告1例RPD经微脉冲激光(SML)治疗后疣体消退的病例,说明SML可能是一种治疗RPD的有效方法,有望在防止AMD晚期病变方面发挥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为RP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假性玻璃膜疣 微脉冲激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欧堡超广角眼底照相 自发荧光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汤云霞 陈倩茵 +2 位作者 李梦媛 张赛赛 张静琳 《眼科学报》 2019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目的:评价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近视患者眼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 000例(2 000只眼),分别进行小瞳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 目的:评价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近视患者眼底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研究,收集爱尔眼科医院要求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 000例(2 000只眼),分别进行小瞳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发现有周边视网膜病变共230例(310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5.50%;三面镜检查发现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共242例(322只眼),检出阳性率为16.10%。两种检查方法对近视患者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阳性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1.0)。结论: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成像系统为检查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提供了更省时高效的方法,在屈光手术前筛查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周边部视网膜病变 Daytona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下载PDF
超广角眼底成像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诊疗价值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沈杭启 许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3-796,共4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导致全球成年人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广角眼底成像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眼底成像技术,可以捕获约80%的视网膜面积,具有视野广、操作简易快捷、免散瞳、分辨率高等优势。它能够发现隐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导致全球成年人视觉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广角眼底成像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眼底成像技术,可以捕获约80%的视网膜面积,具有视野广、操作简易快捷、免散瞳、分辨率高等优势。它能够发现隐匿于周边的视网膜损伤,提高DR检出率,有助于重新认识周边视网膜损伤在DR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改进和完善DR分型,指导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治疗方案,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对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超广角眼底成像在DR中的诊疗价值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超广角眼底成像 超广角眼底造影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下载PDF
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在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检出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张辰茜 张枝桥 +4 位作者 徐凯峰 龙琴 张潇 杨治坤 戴荣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目的比较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ultra-wide-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UWF-SLO)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对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相关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etinal astroc... 目的比较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ultra-wide-field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UWF-SLO)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color fundus photography,CFP)对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相关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retinal astrocytic hamartomas,RAH)的检出情况,评估UWF-SLO在TSC相关RAH识别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和眼科且明确诊断为TSC合并RAH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散瞳前置镜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两种眼底成像技术的TSC相关RAH检出率,分析可能影响病灶检出的相关因素。结果共24例TSC合并RAH患者参与本研究。在TSC相关RAH病灶检出方面,UWF-SLO(合成“伪彩”双激光通道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9点固视CFP[98.6%(138/140)比65.7%(92/140),P<0.001],检出差异主要在于对中周部和远周部RAH的检出(P<0.001)。在UWF-SLO病灶检出方面,单红激光(633 nm)通道成像检出率显著低于单绿激光(532 nm)[52.1%(73/140)比98.6%(138/140),P<0.001]和合成双激光通道成像[52.1%(73/140)比98.6%(138/140),P<0.001]。单红激光通道成像中未检出的病灶均为1型RAH,且病灶检出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中RAH病灶最大厚度显著高于未检出组[(527.3±134.7)μm比(389.7±76.6)μm,P<0.001],但两组病灶分布及病灶累及深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812,P=1.000)。结论相较于传统CFP,UWF-SLO可能具有更高的TSC相关RAH检出率,可考虑将其应用于TSC相关RAH的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 结节性硬化症 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 彩色眼底照相
下载PDF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对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筛查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珊 周跃华 +1 位作者 郑燕 张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评价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检查在角膜屈光手术前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对2017年3—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052例2104眼先行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充分扩瞳后,... 目的评价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检查在角膜屈光手术前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对2017年3—5月于北京同仁医院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052例2104眼先行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充分扩瞳后,再使用间接检眼镜进行检查,观察眼底病变的情况。分别对2种检查方法检查出的视网膜病变数量、病变眼数、病变部位、漏诊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共筛查出眼底病变137例186眼,2种方法均检测出的眼底病变89眼121个病灶。其中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发现眼底病变110眼150个病灶,漏诊27眼36个病灶;经扩瞳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发现眼底病变116眼157个病灶,漏诊21眼29个病灶。2种检查方法眼底病变检出一致性较好(kappa=0.776,P<0.001);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与间接检眼镜不同种类视网膜病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7,P=0.004)。相对于间接检眼镜,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和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检出率较高。2种检查方法对眼底病变检出率、不同年龄眼底病变检出数、不同象限眼底病变检出数以及不同屈光度眼底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是角膜屈光手术前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筛查的可靠方法,与常规扩瞳间接检眼镜眼底病变检出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眼底病变 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 间接检眼镜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研究进展与应用(特邀)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夏笛 黄江杰 +3 位作者 孔文 邢利娜 何益 史国华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47,共19页
眼底成像对眼科学研究、眼底疾病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由于具有优越的成像质量和泛用性,并具有独特的轴向分辨能力,在眼底成像领域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综述了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法在超广角眼... 眼底成像对眼科学研究、眼底疾病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由于具有优越的成像质量和泛用性,并具有独特的轴向分辨能力,在眼底成像领域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综述了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检查法在超广角眼底成像方面和高分辨率眼底成像方面的实现原理和技术发展,分析了目前仍面临的挑战,并基于现存的挑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光学与器件 超广角眼底成像 高分辨率眼底成像 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
原文传递
激光转镜扫描宽带温度场
11
作者 王云山 杨洗陈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7-310,共4页
应用温度场的叠加原理,导出了激光扫描转境宽带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了不同参数下的温度曲线,分析了温度曲线的特点及参数对扫描宽带温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温度波线行波法”,使长时间加热的激光转镜扫描宽带温度场函数表达... 应用温度场的叠加原理,导出了激光扫描转境宽带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模拟了不同参数下的温度曲线,分析了温度曲线的特点及参数对扫描宽带温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温度波线行波法”,使长时间加热的激光转镜扫描宽带温度场函数表达和计算简化,导出了准稳态下t时刻,激光转镜扫描宽带温度场在点(x0,y,z0)处的温度函数可表示为T=f0(y-u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宽带 温度场 扫描叠加
原文传递
激光线扫描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星宇 肖昀 +3 位作者 季林 刘玉龙 魏通达 张运海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5-114,共10页
为了对眼底周边部区域进行成像检查,研究了激光线扫描眼底成像技术。搭建了激光线扫描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进行了系统总体光路设计,以及超广角、高分辨双模式成像的参数设计。对探测成像部分进行了Zemax设计与像质评价,依据参数... 为了对眼底周边部区域进行成像检查,研究了激光线扫描眼底成像技术。搭建了激光线扫描超广角共聚焦眼底成像系统,进行了系统总体光路设计,以及超广角、高分辨双模式成像的参数设计。对探测成像部分进行了Zemax设计与像质评价,依据参数进行了元器件的选型并搭建了实验系统,利用面阵相机像素边界得到了虚拟共聚焦狭缝,实现了眼底线扫描双模式共聚焦成像。最后对系统的实际视场角、分辨率、成像效果进行了评估。经实际测量,所设计系统在超广角模式下成像单幅眼底图的视场角可达到136.3°,高分辨模式下的成像分辨率为8.5μm。所提出的激光线扫描眼底成像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眼底超广角成像,为相关仪器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激光线扫描 超广角 共聚焦眼底成像 虚拟狭缝
原文传递
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在视网膜疾病早期筛查的价值
13
作者 苗春旭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究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在视网膜疾病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本院就诊且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并... 目的:探究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在视网膜疾病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本院就诊且疑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所有患者最终通过眼底镜检查进行确诊。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的临床价值,具体包括:检查结果分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特异性、灵敏度。结果:经眼底镜检查后,74例患者中,60例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结果中,真阳性为49例,假阴性为11例,诊断符合率为81.67%。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结果中,真阳性为57例,假阴性为3例,诊断符合率为95.00%。组间诊断结果显示,相比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的准确率更高(P<0.05),诊断特异度更高(P<0.05),诊断灵敏度更高(P<0.05)。结论:对于视网膜疾病早期筛查,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激光眼底扫描检查 视网膜疾病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