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胶跑道用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1
作者 周雨龙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改善塑胶跑道综合应用性能,优化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本文由聚氨酯树脂含浸无纺布制备了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并对其力学性能与卫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表观... 为改善塑胶跑道综合应用性能,优化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本文由聚氨酯树脂含浸无纺布制备了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并对其力学性能与卫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表观密度增大,密实程度提高,而压缩弹性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剥离强度逐渐升高,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曲线形态,而撕裂强度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透气性与透水汽性持续性下降;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的干擦与湿擦色牢度均可达到5,而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溶色,表明基布耐碱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胶跑道 聚氨酯树脂 浸渍浆料 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 剥离强度
下载PDF
运动鞋用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赵凯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9期104-109,共6页
为了有效解决运动鞋制造领域用溶剂型聚氨酯浸渍制备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的污染问题与溶剂残留超标问题,本文基于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且环保、无毒、不燃、气味小等特性,以浸渍工艺制备了运动鞋用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并对其... 为了有效解决运动鞋制造领域用溶剂型聚氨酯浸渍制备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的污染问题与溶剂残留超标问题,本文基于水性聚氨酯以水为介质,且环保、无毒、不燃、气味小等特性,以浸渍工艺制备了运动鞋用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水性聚氨酯含量的增加,浸渍合成革贝斯减量、厚度与表观密度皆显著增大,柔软度明显变差,吸水度与透气性先降低后升高,透水汽性变化不显著,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变化不明显,撕裂强度减小;相较于溶剂型聚氨酯浸渍,水性聚氨酯浸渍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减量率相对偏低,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厚度、表观密度、柔软度、吸水度、透气性及透水汽性皆显著提高;溶剂型聚氨酯浸渍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表面纤维蓬松,手感良好,但孔洞较多,水性聚氨酯浸渍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表面纤维呈束状,手感稍显粗糙,但孔洞较少,整体更显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溶剂型聚氨酯 浸渍 甲苯减量 超细纤维合成革贝斯
下载PDF
体育器材用超细纤维合成革的非织造基布针刺工艺探究
3
作者 崔立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超细纤维合成革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深受体育器材制造领域青睐,其作为体育器材制作材料不仅可赋予体育器材较大的机械强度,还可保障体育器材的外观与质感。超细纤维合成革多以可形成随机三维立体结构的非织造基布作为基布,以成束超细纤... 超细纤维合成革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深受体育器材制造领域青睐,其作为体育器材制作材料不仅可赋予体育器材较大的机械强度,还可保障体育器材的外观与质感。超细纤维合成革多以可形成随机三维立体结构的非织造基布作为基布,以成束超细纤维加工生成非织造基布,再以聚氨酯浸渍与涂层后进行整理,便可生成外观与质量皆近似天然皮革,甚至部分性能优于天然皮革的合成革。针刺工艺是保证非织造基布质量与性能,提高超细纤维合成革强度与耐磨性的必备利器,可满足体育器材制作需求。据此,本文主要对体育器材用超细纤维合成革的非织造基布针刺工艺进行探究,以期促使非织造基布针刺工艺为合成革产业与体育器材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器材 超细纤维合成革 针刺工艺 非织造基布 拉伸强度
下载PDF
超细锦纶PU合成革中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戎 邱亚丽 顾峰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6-8,共3页
超细锦纶与聚氨酯合成革两相得色不易均匀。为此 ,应用上海汉达化工公司的HDSET系列中性染料对超细锦纶PU合成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60~ 10 0℃之间 ,染料上染速率提高较快 ;10 0~110℃之间变平缓 ;达 110℃保温时不再有... 超细锦纶与聚氨酯合成革两相得色不易均匀。为此 ,应用上海汉达化工公司的HDSET系列中性染料对超细锦纶PU合成革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60~ 10 0℃之间 ,染料上染速率提高较快 ;10 0~110℃之间变平缓 ;达 110℃保温时不再有明显提高。其染品性能良好 ,摩擦、皂洗牢度均达三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中性染料 染色性能 合成皮革 聚酰胺纤维 超细锦纶 聚氨酯纤维
下载PDF
海岛型超细纤维合成革染色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继新 郭生伟 +1 位作者 兰云军 宋心远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9,共5页
介绍了制造合成革的新型材料——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组成、结构和染色性能,分别对基布中的PA和PU组分进行了分析。针对这种新型合成革染色中出现的染色不匀、不深、不牢问题,探讨了从纤维-染料-工艺-助剂的有机体系中去解决的染色思路。... 介绍了制造合成革的新型材料——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组成、结构和染色性能,分别对基布中的PA和PU组分进行了分析。针对这种新型合成革染色中出现的染色不匀、不深、不牢问题,探讨了从纤维-染料-工艺-助剂的有机体系中去解决的染色思路。海岛型超细纤维必将是合成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型超细纤维 锦纶 聚氨酯 合成革 染色
下载PDF
高收缩聚酯纤维对超纤合成革基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封严 张峰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8,76,共8页
为提高超纤合成革基布的致密性,首先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高收缩聚酯(HSPET)纤维,得到最佳纺丝和牵伸条件;再采用针刺法得到HSPET纤维/海岛复合纤维针刺非织造布,经NaOH开纤处理得到超纤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基布;研究共混比例对超纤合成革... 为提高超纤合成革基布的致密性,首先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高收缩聚酯(HSPET)纤维,得到最佳纺丝和牵伸条件;再采用针刺法得到HSPET纤维/海岛复合纤维针刺非织造布,经NaOH开纤处理得到超纤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基布;研究共混比例对超纤合成革针刺非织造基布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岛复合纤维与高收缩聚酯纤维的比例为7∶3时,处理后共混针刺非织造布的致密性最好,所得针刺非织造布纵向断裂强力148.5 N和撕裂强力34.2 N,横向断裂强力75.3 N和撕破强力65.4 N,透气率和透湿率分别为603.5 L/(m^2·s)和90 g/(m^2·h);以该针刺非织造布为原料,制得的超纤合成革力学性能优异,透气率为113 L/(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收缩聚酯纤维 熔融纺丝 收缩率 针刺非织造布 超纤合成革基布致密性
下载PDF
易染色超细纤维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研制 被引量:9
7
作者 龚燕燕 吉婉丽 +1 位作者 徐欣欣 石磊 《聚氨酯工业》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和聚酯多元醇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易染色的聚氨酯(PU)树脂。讨论了树脂100%模量、粘度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加工性能的影响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苯基甲烷二胺(MDA)2种扩链剂...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和聚酯多元醇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易染色的聚氨酯(PU)树脂。讨论了树脂100%模量、粘度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加工性能的影响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苯基甲烷二胺(MDA)2种扩链剂对聚氨酯树脂物性、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树脂100%模量在10MPa左右,粘度在40~60Pa.s时,制得的PU树脂合成革具有良好的物性和染色性能。PU树脂中加入MDA质量分数为2.5%是合成PU树脂的最佳用量;加入MDEA的质量分数为2.0%时的K/S值是不加入MDEA时的10.3倍,单独使用MDEA的用量不宜超过2.0%;MDEA和MDA都能提高染色性,但MDA含量增加,树脂拉伸强度增加,伸长率下降,而加入MDEA的结果刚好相反,因此采用MDA和MDEA混合,nMDA/nMDEA在1∶1~2∶1时,所制得PU树脂物性和染色性均保持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树脂 超细纤维 合成革 染色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建民 郭睿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2-45,共4页
主要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弹性纤维等方面的研究。并指出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氨酯 无机纳米粒子 改性 皮革涂饰剂 合成革 弹性体 胶粘剂 弹性纤维
下载PDF
无纺布-纳米纤维素PU合成革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颜明 宋冰 +2 位作者 石勇 马金霞 周小凡 《中华纸业》 CAS 2016年第12期33-37,共5页
以无纺布为基材,研究了Na OH溶液在80℃对基布的处理时间、醇性聚氨酯涂布量、纳米纤维素纤维的用量对基布透湿性的影响以及水性聚氨酯膜定量、甘油用量对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 OH溶液在80℃下处理基布1h、纳米纤维... 以无纺布为基材,研究了Na OH溶液在80℃对基布的处理时间、醇性聚氨酯涂布量、纳米纤维素纤维的用量对基布透湿性的影响以及水性聚氨酯膜定量、甘油用量对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 OH溶液在80℃下处理基布1h、纳米纤维素纤维的用量为3%、醇性聚氨酯涂布量为130g/m2时基布的透湿性能最好;当水性聚氨酯膜涂布量为100g/m2、甘油用量为15%时合成革的透湿性能最佳,此时合成革的表观密度、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崩裂强度较接近天然皮革。通过扫描电镜对基材和合成革表面皮纹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合成革的透湿性能等性能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氨酯 合成革
下载PDF
湿法PU革及其基布的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立新 《嘉兴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2-25,共4页
该文论述了PU革的发展概况、基布的生产工艺及PU革生产方法,主要对湿法PU革生产的成型机理、工艺参数及对涂层薄膜性能的影响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湿法PU 合成革 基布 湿法涂层 整理
下载PDF
合成革基布用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
11
作者 薛敏敏 倪福夏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介绍了超纤皮革的发展和应用情况;阐述了用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制成的合成革基布的质量指标以及该纤维用于超纤皮革生产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定岛型海岛复合短纤维 合成革基布 超纤皮革
下载PDF
超纤革仿天然皮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朵永超 钱晓明 +1 位作者 赵宝宝 刘凡 《中国皮革》 CAS 2019年第3期41-44,45,53,共6页
概述了天然皮革的结构特点,并与超细纤维合成革性能进行对比,指出超细纤维合成革与天然皮革相比,卫生性能及染色性能差异是由于天然皮革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纤维中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分别从仿天然皮革的三维立体结构、对超细... 概述了天然皮革的结构特点,并与超细纤维合成革性能进行对比,指出超细纤维合成革与天然皮革相比,卫生性能及染色性能差异是由于天然皮革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纤维中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分别从仿天然皮革的三维立体结构、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和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仿天然皮革的物质组成、超纤革制品的后整理3个方面,综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皮革 超纤革 改性 聚酰胺纤维 水性聚氨酯
下载PDF
抗菌型超细纤维合成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龙飞 钱晓明 +2 位作者 王立晶 朵永超 唐岚昊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由细菌引起人体病变和超纤革性能损坏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超纤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从超纤革用抗菌剂和超纤革抗菌改性的方式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超纤革用抗菌剂的种类、...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由细菌引起人体病变和超纤革性能损坏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超纤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从超纤革用抗菌剂和超纤革抗菌改性的方式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超纤革用抗菌剂的种类、超纤革原料(聚氨酯、纤维、革基布)抗菌改性以及超纤革抗菌后整理;概括了目前超纤革抗菌性能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并对超纤革抗菌性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纤革 抗菌改性 聚氨酯 纤维 革基布
下载PDF
有色聚氨酯的合成及在超纤革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帅 唐茂强 王成忠 《聚氨酯工业》 CAS 2022年第2期19-22,共4页
采用多种自显色的活性单体作为扩链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合成了多种颜色的有色聚氨酯树脂,研究了显色单体结构及用量对有色聚氨酯耐溶剂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有色聚氨酯树脂与PA/co-PET定岛纤维... 采用多种自显色的活性单体作为扩链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合成了多种颜色的有色聚氨酯树脂,研究了显色单体结构及用量对有色聚氨酯耐溶剂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有色聚氨酯树脂与PA/co-PET定岛纤维无纺布通过碱减量制备了超细纤维革基布。结果表明,以显色单体碱性红2、分散蓝14、溶剂黄135合成的有色聚氨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和力学性能,聚氨酯薄膜以及超纤革基布的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5级,树脂具有良好的碱减量工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聚氨酯 超细纤维合成革 色牢度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鞋工艺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之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43-47,共5页
论文建立了一套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帮面材料/橡胶鞋底/水性胶水制鞋帮底粘合工艺流程,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该工艺的各项参数,最后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所建立的粘合工艺和常见的合成革帮面/橡胶鞋底/溶剂型胶水粘合工艺比较,... 论文建立了一套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帮面材料/橡胶鞋底/水性胶水制鞋帮底粘合工艺流程,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该工艺的各项参数,最后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所建立的粘合工艺和常见的合成革帮面/橡胶鞋底/溶剂型胶水粘合工艺比较,所用材料更为安全、环保,对生产线要求不高,其产品的帮底粘合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工艺的制定方法和工艺本身均可以为制鞋厂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超细纤维合成革 制鞋工艺
下载PDF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在超细纤维合成革上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罗晓民 魏梦媛 +2 位作者 冯见艳 杨菲菲 曹敏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
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依据球状物体堆积密度数学模型,用不同粒径的预聚体共混乳化法制得固含量为51.43%、粒径呈多元分布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HSC-WPU)乳液,并将其应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 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依据球状物体堆积密度数学模型,用不同粒径的预聚体共混乳化法制得固含量为51.43%、粒径呈多元分布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HSC-WPU)乳液,并将其应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面层涂饰,采用红外光谱仪、拉力试验机、耐磨试验仪等分别对乳液、胶膜及涂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高固含量有利于提高涂层力学性能、耐磨性、耐水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水性聚氨酯涂层 超细纤维合成革 耐磨性
下载PDF
透湿超纤合成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璇 王贺玲 +2 位作者 孙向浩 刘建生 王克亮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3-36,40,共5页
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透湿性能的超纤合成革,并考察了聚氨酯树脂、涂覆量、聚醚硅油和超纤基布对超纤合成革透湿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面层树脂不发生膨润变形的情况下,当面层树脂的亲水性增强、面层和粘结层涂覆量减小时,超纤合成革的... 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透湿性能的超纤合成革,并考察了聚氨酯树脂、涂覆量、聚醚硅油和超纤基布对超纤合成革透湿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面层树脂不发生膨润变形的情况下,当面层树脂的亲水性增强、面层和粘结层涂覆量减小时,超纤合成革的水蒸气渗透量、水蒸气渗透和吸收系数增大,但粘结层树脂的亲水性对透湿性能影响不明显;加入2%聚醚硅油,超纤合成革水蒸气渗透量、水蒸气渗透和吸收系数均有所提高;适当增加基布的亲水性,超纤合成革水蒸气渗透和吸收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 合成革 聚氨酯 水蒸气渗透量 水蒸气渗透和吸收系数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聚氨酯及超纤革基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其斌 杨银龙 《聚氨酯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预聚法、预聚增黏法和一步法3种工艺制备了几种聚氨酯(PU)树脂,研究了其力学性能、耐甲苯性、凝固速度、成肌性、泡孔结构与制备工艺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步法聚氨酯强度较好,预聚增黏法聚氨酯伸长率较高;一步法工艺制备的聚氨酯具... 通过预聚法、预聚增黏法和一步法3种工艺制备了几种聚氨酯(PU)树脂,研究了其力学性能、耐甲苯性、凝固速度、成肌性、泡孔结构与制备工艺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步法聚氨酯强度较好,预聚增黏法聚氨酯伸长率较高;一步法工艺制备的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甲苯性及较好的基布手感,而通过预聚增黏工艺制备的聚氨酯则具有较快的凝固速度及较高的成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树脂 制备工艺 聚四氢呋喃二醇 聚酯二醇 聚酯-聚醚型 超细纤维 合成革基布
下载PDF
超细锦纶PU合成革染色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常梅 高长新 +1 位作者 喻芳丽 张秀红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22-24,共3页
采用中性染料(尤丽特染料)对超细锦纶PU合成革染色,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染色工艺条件:染浴pH值4,染色温度90℃,染料浓度4%-6%,浸染时间80 min,匀染剂用量1.0 g/L,浴比1∶20。采用该工艺条件,上染速率较快,染色重现性好,摩擦、皂洗牢度... 采用中性染料(尤丽特染料)对超细锦纶PU合成革染色,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染色工艺条件:染浴pH值4,染色温度90℃,染料浓度4%-6%,浸染时间80 min,匀染剂用量1.0 g/L,浴比1∶20。采用该工艺条件,上染速率较快,染色重现性好,摩擦、皂洗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中性染料 染色牢度 合成皮革 聚氨酯 聚酰胺纤维 超细纤维
下载PDF
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晓民 蒋雯 +3 位作者 段徐宾 张鹏 冯见艳 王文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4-1421,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GO)、FeSO4和Fe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用物理共混-平板刮涂法得到了一种新型RGONs@Fe3O4/水性聚氨酯(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利用Raman、XPS、XRD、SEM、TEM等对RGONs@Fe... 以氧化石墨烯(GO)、FeSO4和Fe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用物理共混-平板刮涂法得到了一种新型RGONs@Fe3O4/水性聚氨酯(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利用Raman、XPS、XRD、SEM、TEM等对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进行了表征。考察了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特性及电磁屏蔽效能,并讨论了其屏蔽机理。结果表明,当n(GO)∶n(Fen+)=1∶10时〔其中,Fen+为n(Fe2+)∶n(Fe3+)=1.00∶1.75的铁盐〕,纳米Fe3O4粒子均匀沉积在RGONs片层表面,该复合结构有效减弱了RGONs片与片之间的π-π堆叠效应。随着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含量的增加,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屏蔽性能明显提升,当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添加量为5%(以WPU质量计,下同)时,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在8.2~12.4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系数(EMI SE)可以达到36dB,比RGONs/WPU超细纤维合成革提高约40%。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的表面效应及电、磁双损耗特性是协同增强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电磁屏蔽性能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 纳米FE3O4 水性聚氨酯 超细纤维合成革 电磁屏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