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后鞘、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张明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311-2314,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后鞘、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择期拟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后鞘、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择期拟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全麻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后鞘、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镇痛泵按压次数、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术后4 h (T1)、术后8 h (T2)、术后16 h (T3)、术后24 h (T4)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患者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术后0~12 h、12~24 h、24~36 h、36~48h)舒芬太尼消耗量。以麻醉前(t0)、术后2 h (t1)、术后24 h (t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19、-3.277、-14.938,P<0.05)。T1~T3时间段,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83、-10.620、-14.045、-22.556、-16.659、-24.800,P<0.001)。术后0~12 h、12~24 h,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16、-25.440、-40.104,P<0.001)。t2时间点,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99、4.128、2.05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后鞘、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麻醉中,可有效提高患者镇痛质量,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其肛门排气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其免疫功能改善,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腹直肌后鞘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直肠肛管癌选择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书睿 陈华 +6 位作者 邓磊 吕东昊 陈小龙 肖凌 曾天芳 汪晓东 李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03-805,81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超低位直肠/直肠肛管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选择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组专业医师共同完成的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5cm或距齿状线≤3cm)切除术患者156例。纳入指标包括:... 目的探讨影响超低位直肠/直肠肛管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选择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组专业医师共同完成的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5cm或距齿状线≤3cm)切除术患者156例。纳入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距肛缘距离、病理TNM分期、术前CS分期和新辅助治疗。结果共有63例患者接受ISR,93例患者未接受此术式。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病理T分期(P=0.038)、N分期(P=0.044)和术前CS分期(P<0.001)与ISR选择有关。多因素分期显示肿瘤病理T分期、N分期和CS分期是影响直肠肛管癌ISR选择的独立因素。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是否可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与肿瘤局部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情况有关,而与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化程度及新辅助化疗无关。直肠指检仍是决定是否可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直肠肛管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下载PDF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9
3
作者 尹路 林谋斌 +4 位作者 赵任 陈伟国 张浩波 朱正纲 李宏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价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14例ISR手术的监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死亡率,有2例并发症。所有病人的远切缘和侧切缘都为阴性。根据Kirwan分级,病人的控便功能满... 目的:评价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14例ISR手术的监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死亡率,有2例并发症。所有病人的远切缘和侧切缘都为阴性。根据Kirwan分级,病人的控便功能满意。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ISR技术,既彻底达到了肿瘤根治效果,又保留了肛门的主要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内括约肌切除术 侧切缘
下载PDF
V-Y皮瓣修复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修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晓和 姚清深 +1 位作者 周林荣 庞成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68-769,共2页
目的探讨V-Y皮瓣转移修复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Parks或ISR)后吻合口瘘13例,均采用V-Y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 13例患者均痊愈,术后瘘口缺损完全修复,肛门排便及控便功能改善,... 目的探讨V-Y皮瓣转移修复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Parks或ISR)后吻合口瘘13例,均采用V-Y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 13例患者均痊愈,术后瘘口缺损完全修复,肛门排便及控便功能改善,未再出现瘘或肛门狭窄。结论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采用V-Y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方法简单,利于缺损创面修复,在牢固修补瘘口的同时,提升肛门的排便及控便功能,术后不易出现吻合口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Y皮瓣转移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经肛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邓俊晖 陈志玉 +2 位作者 赵斌 黄海 黄学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肛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8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经肛腔镜下ISR切除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 目的探讨经肛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8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经肛腔镜下ISR切除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28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0例;中位年龄58岁(范围31~78岁);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距离3.0 cm(范围1.5~5.0 cm),所有患者均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观察手术及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随访患者生存及肛门功能。结果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20例为部分ISR,6例次全ISR,2例为完全ISR。中位手术时间215 min(范围190~26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80 ml(范围50~12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10 d(范围7~20 d)。术后病理示,环周切缘及远切缘均为阴性,肿瘤下缘距远切缘平均距离1.61 cm(范围1.3~2.0 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13.6枚(范围8~17枚)。病理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15例,Ⅲ期3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乳糜漏1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尿潴留1例。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范围16~47个月),无盆腔或吻合口复发病例,术后9个月肝转移1例。造口还纳后12个月96.4%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结论经肛腔镜下括约肌间切除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末端直肠的切除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腔镜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腹腔镜 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明胜 柴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科室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选取同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患者58例,对比两...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科室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选取同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患者58例,对比两组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全部成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情况相近。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预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12个月的预后情况相近。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实施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临床效果显著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双吻合器直肠拖出式切除吻合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下载PDF
超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
7
作者 李立 舒晔 +3 位作者 周总光 程中 雷文章 王天才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 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mesorectalexcision ,TME)及采用单 /双钉合技术 (singleordoublestaplingtechnique ,SSTorDST)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7年 3月至 1998年 3月间对 96例中低位直肠腺癌行超... 目的 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mesorectalexcision ,TME)及采用单 /双钉合技术 (singleordoublestaplingtechnique ,SSTorDST)保肛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1997年 3月至 1998年 3月间对 96例中低位直肠腺癌行超低位DST/SST前切除术 ,其中根治性切除 87例 ,姑息性切除 9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 ;吻合口距齿状线在 2~ 3cm左右 ;无残端癌 ;无吻合口瘘 ,术后直肠 阴道瘘 1例 ( 0 1% ) ,肛周盆腔感染 2例 ( 2 1% ) ,吻合口出血 5例 ( 5 2 % ) ,吻合口狭窄 14例 ( 16 1% )。根治术后 5年局部复发率 8 1% ,远处转移率 2 7 6% ,5年无病生存率及 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64 4%和 70 1%。术后 12~ 18个月时排便次数及控便功能接近正常状态 ,无完全性排便失禁。结论 TME超低位DST/SST前切除术根治与功能的双重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超低位前切除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
下载PDF
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
8
作者 陈治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吻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意义.方法分析1995~1999年76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吻合的低位直肠癌的资料.结果局部复发率低,仅有6.5%,72例(94.7%)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次数及控便机能接近正常人,无手术死...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吻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意义.方法分析1995~1999年76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超低位吻合的低位直肠癌的资料.结果局部复发率低,仅有6.5%,72例(94.7%)患者术后3个月排便次数及控便机能接近正常人,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本手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吻合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手术治疗 保肛手术
下载PDF
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配合
9
作者 潘迪 过湘钗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51-2252,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本组顺利完成手术配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物品准备,术中... 目的总结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本组顺利完成手术配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严格执行无瘤原则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吻合环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手术中护理
下载PDF
部分齿线区切除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永川 江国清 +2 位作者 汪飚 向毅 罗亮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部分齿线区切除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至2003年对11例肿瘤下缘距齿线<3cm的超低位直肠癌,采用保证全系膜直肠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部分齿线区切除,结肠贮袋经肛拖出与肛管直肠齿状线吻合的方法... 目的:探讨部分齿线区切除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至2003年对11例肿瘤下缘距齿线<3cm的超低位直肠癌,采用保证全系膜直肠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部分齿线区切除,结肠贮袋经肛拖出与肛管直肠齿状线吻合的方法,术中冰冻切片证实切缘无癌残留。术后10例完成化疗,8例接受放疗。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2月至1年,平均6.4个月,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肿瘤无复发和转移。按WCGWP肛门功能调查表检查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情况,2例便频,1例稀便失禁,1月后均恢复,无梗阻发生。结论:在超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中,采用保证全系膜直肠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部分齿线区切除,结肠贮袋经肛拖出与肛管直肠齿状线吻合的方法,可以达到直肠癌根治和超低位保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线区 直肠癌 超低位 保肛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树雄 詹庆华 +2 位作者 黄世旺 蔡旌槐 姜海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7,237,共4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组共32例;对照组为高位直肠癌组共25例;两组均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分离全直肠系膜,后用吻合器技术吻合切缘,术后采用徐忠法肛门功能标准检测肛门功能,...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组共32例;对照组为高位直肠癌组共25例;两组均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分离全直肠系膜,后用吻合器技术吻合切缘,术后采用徐忠法肛门功能标准检测肛门功能,并随访3年。结果:随访3年中实验组复发2例(6.25%),对照组复发1例(4.00%);大部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控便功能差,优良率37.5%,与对照组优良率64.0%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7<0.05);但两组在术后3个月(P=0.076)、6个月(P=0.217)、12个月(P=0.856)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有保肛手术指征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是可行的,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在近期与高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比较存在差别,长期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对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启军 韦向京 韦彪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Miles手术、腹腔镜下双吻合器及腹腔镜拉下式前切除术对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共21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70例)、B组(70例)及C组(70... 目的探讨Miles手术、腹腔镜下双吻合器及腹腔镜拉下式前切除术对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共21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70例)、B组(70例)及C组(70例),分别行Miles手术、腹腔镜下双吻合器及腹腔镜拉下式前切除术治疗;比较3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随访肛门功能优良率、便意感复常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和C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 <0.05);B和C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长于A组(P <0.05);C组随访3和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B组(P <0.05);C组随访3和6个月,便意感复常率均明显高于B组(P <0.05);B和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 <0.05);B和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较Miles手术在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和加快康复进程方面具有优势,但可能增加操作时间;且相较于双吻合器前切除术,腹腔镜拉下式前切除术治疗Ⅱ~Ⅲ期超低位直肠癌,能够明显保护肛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值得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MILES手术 腹腔镜 前切除术
下载PDF
FTS理念下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兰景霞 张瑞香 刘利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足...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足三里穴位埋线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足三里穴位埋线。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足三里穴位埋线能显著缩短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足三里穴位埋线 康复 营养
下载PDF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帅峰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TME联合ISR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TME联合ISR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前术后的肛门Wexner评分及肛门功能Kirwan分级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本组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者,患者手术时间(219.48±46.37)min,术中出血量(105.95±20.45)mL,住院时间(9.21±1.02)d,肛门排气时间(25.14±5.15)h,淋巴结摘除数量(11.02±1.92)枚;所有患者均保肛成功,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的肛门Wexner评分及肛门功能Kirwan分级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可达到手术预期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 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超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坚 钟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一些相关问题。方法作者自1992年10月至2000年1月,对63例低位直肠癌施行超低位切除经肛门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切除,吻合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1%(7/63),吻合口狭...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一些相关问题。方法作者自1992年10月至2000年1月,对63例低位直肠癌施行超低位切除经肛门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切除,吻合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1%(7/63),吻合口狭窄15.9%(10/63)。局部复发率12.6%(8/63),5年生存率81%(51/63)。结论超低位前切除经肛门吻合保肛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易行、安全、经济的术式,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超低位前切除 保肛术
下载PDF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吻合术后评估肛门功能的方法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畅 罗翼 +1 位作者 汪晓东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910-913,共4页
目的总结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评估肛门功能的方法,并分析影响肛门功能的因素。方法对国内、外有关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评估的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常通过患者的排便感觉、控便能力、感觉功能、排便次数及排便时间... 目的总结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评估肛门功能的方法,并分析影响肛门功能的因素。方法对国内、外有关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评估的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常通过患者的排便感觉、控便能力、感觉功能、排便次数及排便时间5项主观指标对肛门功能进行评估,也有肛肠测压法、三维向量测压法等客观方法进行评估。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吻合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取决于外科性肛管保留的完整性、直肠保留的长度、吻合口水平及黏膜完整性。结论主观指标和仪器辅助检测的客观指标都是肛门功能评估的常用方法。主观指标简单、直观,但准确性较差;客观评价方法虽然准确性较好,但其检查费用较高而得不到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功能 低位/超低位直肠癌 评估方法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钦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7期762-763,共2页
目的观察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术(保肛手术组)和传统Miles手术治疗(Miles手术组),每组30例,记录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保肛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观察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术(保肛手术组)和传统Miles手术治疗(Miles手术组),每组30例,记录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保肛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低于Miles手术组的43.3%(13/30),手术时间为(176±43)min,少于Miles手术组的(247±56)min;每日平均排便次数为(3±1)次,少于Miles手术组的(6±3)次,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复发率和3、5年生存率以及发生转移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超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术疗效显著,保留患者正常排便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MILES手术 超低位 保肛术 疗效
原文传递
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2
18
作者 谢爽 张春旭 +3 位作者 尹智渊 翟玉龙 方雄超 王楠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097,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60例行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60例行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58±12)岁,年龄范围为38~75岁。60例患者中,30例行改良L⁃ELAPE,设为改良组,30例行传统L⁃ELAPE,设为对照组。改良组患者腹部手术步骤同传统L⁃ELAPE。改进部分如下:(1)当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时,采用折刀位直视下完成会阴部手术;(2)为避免小肠术后坠入盆腔,均在腹腔镜下关闭盆底腹膜,必要时放置生物补片。对照组患者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均在截石位下施行,将生物补片缝合于肛提肌边缘。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3个月行盆腔CT检查,了解患者小肠坠入骶前间隙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术后1个月内死亡患者。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分别为(359±105)min、(192±99)mL、(17±6)枚、(4.1±0.8)分、(4.7±0.5)分;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68±37)min、(136±61)mL、(15±5)枚、(3.5±0.7)分、(3.9±0.7)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全组标本质量评分、前壁肿瘤标本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3,2.130,2.871,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0.864,P>0.05)。(2)术后情况:改良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会阴部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3±1.1)d、(8.7±4.8)d、(85±27)mg/L、(8.5±4.5)d、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7±1.4)d、(7.7±2.8)d、(79±25)mg/L、(7.7±2.2)d、5例。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1,1.520,0.521,0.509,P>0.05)。两组患者会阴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出现会阴部并发症的患者经引流、换药、营养支持、延长住院时间后治愈。(3)随访情况: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随访CT检查结果示术后小肠坠入骶前间隙例数分别为2例和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2,P<0.05)。结论改良L⁃ELAPE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对于超低位直肠前壁肿瘤显露更好、标本质量更高,可减少小肠坠入骶前间隙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直肠癌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标本质量 盆底重建
原文传递
抗癌平丸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老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飞 魏亚强 《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抗癌平丸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老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2例老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观... [目的]探讨抗癌平丸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老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2例老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抗癌平丸口服。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组临床获益率(CBR)及客观缓解率(ORR)。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M、IgG及IgA)及T细胞亚群(CD3^+、CD4^+)水平。治疗期间观察两组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BR和ORR分别为92.7%和82.9%,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8.0%和68.2%(P〈0.05)。治疗后,观察组IgM、IgG、IgA、CD3^+及CD4^+水平分别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癌平丸联合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老年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平丸 调强适形放射 老年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复发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造口回纳后再发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军广 陈贺凯 +1 位作者 郑利军 汤坚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Ls-uLAR)并发直肠吻合口漏病人的转归,并对造口回纳后再发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同一手术团队完成的Ls-uLAR并发吻合口漏...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Ls-uLAR)并发直肠吻合口漏病人的转归,并对造口回纳后再发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同一手术团队完成的Ls-uLAR并发吻合口漏的31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造口回纳后再发吻合口漏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71例接受Ls-uLAR的病人中有31例(8.4%)术后并发吻合口漏。其中预防性造口术后吻合口漏23例(23/307,7.5%),其转归为: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吻合口复发再次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6例吻合口重度狭窄难以回纳,15例经保守治疗吻合口漏临床愈合(其中2例因肺转移而放弃回纳);无预防性造口术后吻合口漏8例(8/64,12.5%),其转归为: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急诊行回肠造口,5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符合吻合口漏临床愈合标准的15例病人于初次术后3~16个月行造口回纳,其中8例(8/15,53.3%)再次出现吻合口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是vs.否:100.0%vs.30.0%,P=0.026)、初次术中出血量(>50 mL vs.≤50 mL 87.5%vs.14.3%,P=0.010)及吻合口内镜下缺血征象(有vs.无:85.7%vs.25.0%,P=0.041)与再发吻合口漏相关。8例再发吻合口漏病人表现为骶前脓肿并继发不完全性肠梗阻4例,反复发作肛周脓肿和肛瘘2例,直肠阴道瘘2例。所有再发漏病人经保守治疗1~2个月均未能愈合,除1例直肠阴道瘘拒绝再次造口外,其余7例均改行横结肠造口。结论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并发吻合口漏结局不良,继发吻合口狭窄及回纳后再发吻合口漏的风险较高,对吻合口漏病人的临床愈合标准、造口回纳时机和手术方式,尤其是新辅助放化疗后病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再发吻合口漏 新辅助放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