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兔膝关节的三维UTE动态增强MRI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立恒 陈应明 +1 位作者 张朝晖 孙海兴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短回波时间(UTE)双回波脉冲序列在主要含短T2成分组织的动态增强MRI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对照表对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6个膝关节行MR平扫及UTE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正常兔的髌韧带、股骨下段或胫骨上段骨皮质、髓腔... 目的:探讨三维超短回波时间(UTE)双回波脉冲序列在主要含短T2成分组织的动态增强MRI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对照表对6只新西兰大白兔的6个膝关节行MR平扫及UTE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正常兔的髌韧带、股骨下段或胫骨上段骨皮质、髓腔的动态增强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采用t检验比较未成年兔与成年兔骨皮质的中央管计数。结果:正常兔髌韧带的UTE动态增强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型。未成年兔骨皮质动态增强曲线表现为缓慢上升至峰值时,稍有下降后维持于较高水平;成年兔骨皮质UTE动态增强特点表现为速升速降型。成年兔与未成年兔髓腔的UTE动态增强特点均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组织内对比剂浓度持续较高水平。骨皮质的动态增强曲线差异与组织学所见基本匹配。结论:三维UTE双回波脉冲序列成像可用于主要含短T2成分组织的动态增强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 脉冲序列
下载PDF
UTE序列肺部成像技术优势及在儿童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林泽娟 张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952-1956,共5页
近些年来,随着MRI设备和技术的改进,特别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ultrashort echo-time,UTE)的使用,肺部MRI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UTE序列可以有效减少信号衰减,显著增强肺部信号,降低敏感性伪影,提高对比度、噪声比,改善肺的结构成像... 近些年来,随着MRI设备和技术的改进,特别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ultrashort echo-time,UTE)的使用,肺部MRI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UTE序列可以有效减少信号衰减,显著增强肺部信号,降低敏感性伪影,提高对比度、噪声比,改善肺的结构成像;并可以采用UTE序列进行超极化129Xe MRI、动态增强灌注成像技术和氧增强MRI等功能成像。本文总结了UTE序列的技术优势,UTE在肺部结构相和肺功能成像中的应用以及在儿童肺部疾病中的应用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部磁共振成像(MRI)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ute)
下载PDF
UTE技术的冈上肌腱定量值与肩峰厚度联合诊断肩袖撕裂 被引量:5
3
作者 曹馨月 蒋灏 +2 位作者 陈凯 卫建国 黄丙仓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通过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定量评价冈上肌腱,联合肩峰厚度诊断肩袖撕裂。方法:搜集52例肩袖损伤患者,行UTE序列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肩袖影像分别进行Zlatkin分型及肩峰厚度分级。肩袖撕裂程度按Zlatkin分型法共分为3型;肩峰厚... 目的:通过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定量评价冈上肌腱,联合肩峰厚度诊断肩袖撕裂。方法:搜集52例肩袖损伤患者,行UTE序列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肩袖影像分别进行Zlatkin分型及肩峰厚度分级。肩袖撕裂程度按Zlatkin分型法共分为3型;肩峰厚度共分为3级。不同观察者之间用Kappa一致性检验。肩峰厚度与冈上肌腱定量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肩袖撕裂分型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肩袖撕裂诊断结果在2名观察者间几乎完全一致(Kappa=0.872)。肩峰厚度与冈上肌腱的定量值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7,P<0.05)。Ⅰ型、Ⅲ型撕裂与肩峰厚度和冈上肌腱定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的AUC值。结论:UTE序列冈上肌腱的定量值、肩峰厚度与肩袖撕裂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联合诊断比单独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UTE序列冈上肌腱的定量值越低,肩峰厚度越厚,肩袖越有可能全层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 肩峰厚度 肩袖撕裂 定量评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UTE的基本原理及在骨关节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高珊 田德润 王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52-555,共4页
骨关节系统主要由短T_2组织构成,在常规MRI检查中常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是研究短T_2组织最常用的成像技术,短T_2组织在UTE影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对UTE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骨皮质、骨膜、肌腱... 骨关节系统主要由短T_2组织构成,在常规MRI检查中常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是研究短T_2组织最常用的成像技术,短T_2组织在UTE影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对UTE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骨皮质、骨膜、肌腱和韧带、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系统 T2加权
下载PDF
UTE-MRI常用技术在软骨定量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苏晓莲 万丽娣 汤光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4-318,共5页
骨关节炎(OA)最初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发生在以短T2成分为主的关节软骨,其信号衰减较快,因此常规MRI序列对早期OA的研究价值有限。MR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可以对软骨进行全面的定量评估。就UTET_(2)*mapping、UTE Adibatic-T_(1ρ)、UTE... 骨关节炎(OA)最初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发生在以短T2成分为主的关节软骨,其信号衰减较快,因此常规MRI序列对早期OA的研究价值有限。MR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可以对软骨进行全面的定量评估。就UTET_(2)*mapping、UTE Adibatic-T_(1ρ)、UTE-磁化传递(MT)以及酸性化学交换饱和转移(acidoCEST)-UTE等软骨成分定量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超短回波时间 定量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探讨3.0T磁共振UTE序列对肺结节的显示能力:与CT图像对比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福南 朱柳红 周建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通过3.0T MR的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与常规剂量CT平扫进行对比,探讨UTE-MRI对肺结节显示的能力,分析其在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1例患者,行CT平扫及3.0T磁共振UTE序列扫描。以CT检出结节数量及影像特征作为金标准。... 目的:通过3.0T MR的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与常规剂量CT平扫进行对比,探讨UTE-MRI对肺结节显示的能力,分析其在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31例患者,行CT平扫及3.0T磁共振UTE序列扫描。以CT检出结节数量及影像特征作为金标准。2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诊断医师独立记录CT及UTE肺结节数目及形态特征。结果:31例患者CT共检出41枚结节,UTE序列检出40枚结节(检出率97.6%)。UTE检出分叶征28枚,几乎接近金标准CT图像(29枚),检出率为96.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E检出病灶中心不均质性(19枚),检出率高于CT(10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TE显示毛刺征数量(15枚),低于CT显示(20枚),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E显示胸膜牵拉数量(11枚),高于CT显示(9枚),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TE序列对于肺小结节(≥4 mm)检出有高的敏感性,可媲美CT成像,且可提供接近于CT的影像学特征,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 磁共振成像 肺结节 肺肿瘤
下载PDF
Detection of Repair of th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with Osteoarthritis throug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Ultrashort Echo Tim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被引量:5
7
作者 Quan Zhou Shao-Lin Li +3 位作者 Ya-Jun Ma Vicki de Tal Wei Li Ying-Hua Zh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92-1098,共7页
Objective:Currentl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maging modality for observ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fter in vivo transplantation to treat ost... Objective:Currentl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maging modality for observ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fter in vivo transplantation to treat osteoarthritis (OA).However,it is a challenge to accurately monitor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MSCs in th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ZCC) with OA.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views that are not accurately detected by MRI contrast agents.In contrast,ultrashort time echo (UTE) MRI has been shown to be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ZCC,creating the potential for more effectively observing the repair of the ZCC in OA by MSCs.A special focus is given to the outlook of the use ofUTE MRI to detect repair of the ZCC with OA through MSCs.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techniqu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Data Sources:Using the combined keywords:"osteoarthritis","mesenchymal stem cells","calcified cartilage",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he PubMed/MEDLINE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up to June 1,2017.Study Selection:A total of 132 published articles were initially identified citations.Of the 132 articles,48 articles were selected after further detailed review.This study referred to all the important English literature in full.Results:In contrast,UTE MRI has been shown to be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ZCC,creating the potential for more effectively observing the repair of the ZCC in OA by MSCs.Conclusions:The current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ZCC could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its histomorphology and biochemistry by UTE MRI.We prospected that UTE MRI has been shown the potential for more effectively observing the repair of the ZCC in OA by MSCs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STEOARTHRITIS ultrashort echo tim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原文传递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in the knee joint using 3-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cones sequences 被引量:7
8
作者 Jin Liu Yang Wei +3 位作者 Ya-Jun Ma Yan-Chun Zhu Quan Zhou Ying-Hua Zh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62-568,共7页
Background: Th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ZC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arthritis (OA) but has never been imaged in vivo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techniques. We investigated t... Background: Th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ZC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arthritis (OA) but has never been imaged in vivo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techniques. We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direct imaging of the ZCC in both cadaveric whole knee specimens and in vivo healthy knees using a 3-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cones (3D UTE-Cones) sequence on a clinical 3T scanner. Methods: In all, 12 cadaveric knee joints and 10 in vivo healthy were collected. At a 3T MR scanner with an 8-channel knee coil, a fat-saturated 3D dual-echo UTE-Cones sequence was used to image the ZCC, following with a short rectangular pulse excitation and 3D spiral sampling with conical view ordering. The regions of interests (ROIs) were delineated by a blinded observer. Singlecomponent T2* and T2 values were calculated from fat-saturated 3D dual-echo UTE-Cones and a Carr-Purcell-Meiboom-Gill (T2 CPMG) data using a semi-automated MATLAB code. Results: The single-exponential fitting curve of ZCC was accurately obtained with R2 of 0.989. For keen joint samples, the ZCC has a short T2* ranging from 0.62 to 2.55 ms, with the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SD) of 1.49 ±0.66 ms, and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of 1.20-1.78 ms. For volunteers, the short T2* ranges from 0.93 to 3.52ms, with the mean±SD of 2.09±0.56 ms, and the 95% CI is 1.43 to 2.74ms in ZCC. Conclusions: The high-resolution 3D UTE-Cones sequence might be used to directly image ZCC in the human knee joint on a clinical 3T scanner with a scan time of more than 10 min. Using this non-invasive technique, the T2* relaxation time of the ZCC can be further det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hort echo time T2* relaxation time ZONE of CALCIFIED CARTILAGE ARTICULAR CARTILAGE
原文传递
超短回波时间(UTE)肺部MR成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艺 管宇 +2 位作者 刘士远 范丽 李兵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MR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不同CT表现型及临床分级的评估能力,并与肺功能检查(PFT)及量化CT比较。方法 16例COPD患者同天内分别进行PFT、CT及3T UTE MR检查。UTE MR成像自动产生T_2~*图,定义... 目的探讨MR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不同CT表现型及临床分级的评估能力,并与肺功能检查(PFT)及量化CT比较。方法 16例COPD患者同天内分别进行PFT、CT及3T UTE MR检查。UTE MR成像自动产生T_2~*图,定义经升主动脉中间的冠状层面为测量的第一层(A1);由此层向背侧每隔5 cm设定一个测量层面,分别为A2、A3,感兴趣区分别在不同层面的上、中、下肺野选取,计算其平均值。通过软件(Lung Density,Philips)自动获得阈值〈-950 HU的肺气肿指数(EI_(-950))。图像分别由具有4年及12年胸部诊断经验的放射影像医生评价。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UTE MRI的T_2~*值与CT容积参数及PFT的相关性。对于COPD患者的不同临床分级及CT亚型比较,近似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非正态分布数据多组间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 testing法进行分析。结果 UTE MRI的T_2~*值与用力呼气第1秒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CT的容积参数具有强、中度相关性(︱r︱=0.503~0.668,P〈0.05)。轻、中度COPD组T_2~*值明显高于极重度组(P〈0.05),不同CT表现型的PFT-%FEV1、UTE-T_2~*及CT-EI_(-950)值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UTE成像的T_2~*值与PFT的变化、CT容积参数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且其在COPD患者的不同临床分级及CT亚型中存在差异。肺内T_2~*的测量具有评估COPD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基于UTE序列和CT的衰减校正方法在脑部PET应用比较
10
作者 刘家金 毕晓 +4 位作者 富丽萍 党浩丹 尹大一 陈英茂 徐白萱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 通过与CT衰减校正方法的比较,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作为脑部PET衰减校正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10名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脑部检查的受检者,基于MRI-UTE和CT方法对PET/MR采集的PET数据进行衰减校正,获得PETUTE与P... 目的 通过与CT衰减校正方法的比较,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作为脑部PET衰减校正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10名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脑部检查的受检者,基于MRI-UTE和CT方法对PET/MR采集的PET数据进行衰减校正,获得PETUTE与PETCT图像。基于阈值分割法对UET、CT衰减校正图(μ map)行体素分割,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在颅脑骨、脑实质及空气的差异;并用统计参数图分析PETUTE、PETCT的区别。结果 UTE_μ map和CT_μ map在颅脑骨(t=-23.45,P〈0.05)和空气(t=5.29,P〈0.05)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别分别为-64.8%±8.7%和74.8%±44.7%,在脑实质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差别为-1.5%±3.9%;且PETUTE脑实质相对于PETCT在越接近颅骨和空气区代谢低估越大。结论 UTE序列能够准确评估脑实质的μ map,但对于接近颅骨和空气区的局部脑实质存在一定程度PET定量分析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衰减校 超短回波时间
原文传递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在肺部磁共振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蕊 崔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等特点,但不适用于质子密度低、T2信号衰减迅速的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其在肺部中的应用较为局限。随着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在肺部MRI检查中的应用,MRI对肺部疾病的评估得以拓宽。本文就UTE序列...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等特点,但不适用于质子密度低、T2信号衰减迅速的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其在肺部中的应用较为局限。随着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在肺部MRI检查中的应用,MRI对肺部疾病的评估得以拓宽。本文就UTE序列成像技术原理、分类以及其在肺部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评估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12
作者 关丽荣 徐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80-182,共3页
骨质疏松症是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骨矿化成分之外,骨微结构及微环境的变化对骨的完整性同样重要。常规MRI测得的信号强度比可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骨质疏松筛查,使用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评估骨孔隙度、胶原基质、骨的矿化... 骨质疏松症是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骨矿化成分之外,骨微结构及微环境的变化对骨的完整性同样重要。常规MRI测得的信号强度比可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骨质疏松筛查,使用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评估骨孔隙度、胶原基质、骨的矿化成分等,利用水脂分离技术能测量骨髓脂肪含量、组成以及T2^(*)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反映骨髓灌注情况,人工智能技术如纹理分析及深度学习进一步发展了MRI技术,本文总结了近期使用磁共振方法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MRI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骨髓脂肪 信号强度 骨密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成像k空间轨迹失真的校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超 周波 +3 位作者 张志 杨春升 陈方 刘朝阳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7-608,共12页
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 echo-time,UTE)成像在科研和临床诊断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其k空间轨迹极易受到梯度涡流和梯度延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失真,会严重影响磁共振图像重建的质量.该文分析了轨迹失真对UTE图像的影响,并提出... 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 echo-time,UTE)成像在科研和临床诊断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其k空间轨迹极易受到梯度涡流和梯度延时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失真,会严重影响磁共振图像重建的质量.该文分析了轨迹失真对UTE图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轨迹失真校正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减轻UTE图像中轨迹失真的影响、改善图像质量,还可以降低UTE技术对磁共振成像(MRI)硬件系统性能的要求,有助于UTE方法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ute)成像 k空间轨迹失真校正
下载PDF
浅谈一体化PET/MRI设备衰减校正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辉 樊虹 +2 位作者 李昂 尹赛赛 杨刚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MRI设备是PET/CT设备之后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成像设备。文章简要介绍一体化PET/MRI设备基于磁共振的衰减校正(MRAC)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上常用的利用MRI信号进行图像重建时PET数据的衰减校正方...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MRI设备是PET/CT设备之后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成像设备。文章简要介绍一体化PET/MRI设备基于磁共振的衰减校正(MRAC)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上常用的利用MRI信号进行图像重建时PET数据的衰减校正方法,重点介绍最新的MRI超短回波时间(UTE)技术和零回波时间(ZTE)技术实现MRAC的精准定量化衰减校正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PET的扫描速度,而且可以获得精准定量化的PET图像,从而大大提高图像质量。随着新的MRI序列的研制和序列的优化配合新算法和软件的使用,有可能促进PET衰减校正量化方法质的飞跃,成为辅助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决策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PET/MRI 基于磁共振的衰减校正(MRAC) 超短回波时间(ute)技术 零回波时间(ZTE)技术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MRI用于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成像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宁 郎宁 袁慧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MR序列及常规序列在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7名志愿者行MR常规序列及UTE序列腰椎成像,分析UTE序列显示的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MR序列及常规序列在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7名志愿者行MR常规序列及UTE序列腰椎成像,分析UTE序列显示的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TE序列成像中,椎体软骨终板显示为非钙化性软骨终板及钙化性软骨终板。L1~S1各节段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分型、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与MR常规序列比较,UTE序列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腰椎间盘软骨终板分层及其损伤,且软骨终板损伤与腰椎退变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终板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
下载PDF
核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序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莎 张艺宝 +1 位作者 吴昊 高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拥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电离辐射,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超短回波时间序列(UTE)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MRI在短T2组织成像的弱点,使MRI的应用更加广泛。由UTE得到的派生序列有脂肪抑制UTE、单绝热反... 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拥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电离辐射,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超短回波时间序列(UTE)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MRI在短T2组织成像的弱点,使MRI的应用更加广泛。由UTE得到的派生序列有脂肪抑制UTE、单绝热反转恢复UTE、双回波差UTE等。本文介绍核磁共振超短时间回波序列(MR-UTE)技术的发展、原理及其应用,并对MR-UTE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磁共振成像 短T2组织
下载PDF
基于超短回波时间成像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皮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仕红 朱震方 +3 位作者 叶春涛 彭玉 尹浩霖 林光武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超短回波时间成像技术(UTE)进行在体定量评估骨质疏松。方法以治疗前后完整随访的2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胫骨中下段骨皮质的超短回波时间MRI成像,通过其与参照物信号强度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超短回波时间成像技术(UTE)进行在体定量评估骨质疏松。方法以治疗前后完整随访的2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胫骨中下段骨皮质的超短回波时间MRI成像,通过其与参照物信号强度的比对得到被检测部位骨皮质短T2成分信号的相对比值,结合受试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物等观察该值在不同分组患者中的意义。结果正常对照组胫骨骨皮质的UTE总体相对信号(0.53±0.06)高于骨质疏松组(0.37±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骨质疏松治疗后组的骨皮质相对信号强度高于治疗前,但两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的骨吸收标志物CTX、P1NP与胫骨骨皮质相对信号强度存在负相关,治疗后的M-MID与其亦存在负相关。结论以参照物比对法定量胫骨骨皮质的UTE信号可潜在用于骨质疏松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超短回波时间成像 骨转换标志物 骨皮质
下载PDF
应用超短回波MRI技术综合定量评价骨皮质质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江 高嵩 包尚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9-662,共4页
骨矿物质密度是当前评价骨物理性质的金标准,但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明此方法的缺陷。由于常规MRI不能探测到骨的信号,故不能评价骨的质量。近年来提出的超短回波(UTE)序列可以直接得到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图像,并可以定量得到骨皮质的T1、T2... 骨矿物质密度是当前评价骨物理性质的金标准,但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明此方法的缺陷。由于常规MRI不能探测到骨的信号,故不能评价骨的质量。近年来提出的超短回波(UTE)序列可以直接得到骨及其周围组织的图像,并可以定量得到骨皮质的T1、T2*及骨灌注值。这为定量评估骨质量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将对UTE-MRI及其在骨皮质定量评价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 骨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
下载PDF
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及梯度回波序列在早产儿肺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宇 宁刚 +2 位作者 李学胜 陈锡建 廖怡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短回波时间(three-dimensions ultra short echo time,3D UTE)序列和三维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s gradient echo,3D GRE)序列对早产儿肺部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优化磁共振序列扫描参数。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3... 目的探讨三维超短回波时间(three-dimensions ultra short echo time,3D UTE)序列和三维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s gradient echo,3D GRE)序列对早产儿肺部磁共振成像的可行性,优化磁共振序列扫描参数。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21年3月至7月在我院行肺部MR检查的早产儿95例,男婴50例,女婴45例,年龄1天~1岁10个月,中位年龄5个月。所有志愿者均在联影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设备(UIH uMR Alpha)上进行肺部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3D UTE和3D GRE序列。各序列分别采用不同扫描参数进行序列调试。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3D UTE序列按照不同扫描参数组别将所有受试者分为组一(18例)、组二(17例)、组三(19例)、组四(21例)和组五(20例)等五个组别。3D GRE序列按照不同扫描参数组别将所有受试者分为组Ⅰ(24例)、组Ⅱ(22例)、组Ⅲ(23例)和组Ⅳ(26例)等四个组别。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客观评价法对不同扫描参数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指标包括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并进一步对不同组间扫描时间进行比较。结果3D UTE和3D GRE序列不同扫描参数时肺部图像SNR和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D UTE序列中,组一、二、三分别与组四和组五图像的SNR和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四和组五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四较组一、二、三扫描时间分别减少77.95%、75.55%和6.67%,组五较组一、二扫描时间分别减少76.06%和73.45%。在3D GRE序列中,组Ⅰ、Ⅱ分别与组Ⅲ、Ⅳ图像的SNR和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Ⅲ与组Ⅳ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Ⅲ较组Ⅰ、Ⅱ扫描时间分别减少70.80%和24.24%,组Ⅳ较组Ⅰ扫描时间减少40.71%,而图像质量却显著提高。结论3D UTE和3D GRE序列对早产儿肺部进行磁共振成像是可行的,3D UTE序列推荐扫描参数为组四和组五,3D GRE推荐扫描参数为组Ⅲ和组Ⅳ。其在保证较高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临床扫描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磁共振成像 三维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三维梯度回波序列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宁 袁慧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8-381,共4页
人体内所含各种组织的横向弛豫时间各不相同,有部分组织T2非常短,即短T2成分,常规MR序列无法采集相应组织的MR信号,即图像上无法显示。超短回波时间MRI作为一种可以显示短T2成分的序列,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超短回波时间... 人体内所含各种组织的横向弛豫时间各不相同,有部分组织T2非常短,即短T2成分,常规MR序列无法采集相应组织的MR信号,即图像上无法显示。超短回波时间MRI作为一种可以显示短T2成分的序列,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超短回波时间MRI技术在多个系统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回波时间 磁共振成像 短T2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