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ltrasound-Guided Infraclavicular Axillary Vein Cannulation
1
作者 Miguel A. García-Díaz Manuel Ruiz-Castr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7年第4期227-235,共9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Percutaneous central venous cannulation is a common invasive procedure. In comparison with an external landmark technique, the advantages of ultrasound-guided venous access include direct vis...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Percutaneous central venous cannulation is a common invasive procedure. In comparison with an external landmark technique, the advantages of ultrasound-guided venous access include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anatomy and in vivo visualization of venous cannulation. Methods: We evaluated an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for infraclavicular axillary vein cannulation, focusing on its ease of use, success rate and complications rate.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ho submitted to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lacement were punctured using our technique. The patients were positioned so that their ipsilateral upper limb was abducted at 90°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visualize the infraclavicular vessels due to the elevation of the clavicle, thereby improving accessibility. Results: Cannulation was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The median time from the start of the first puncture (of the skin) until the aspiration of blood was 15 s (range 7 - 135 s). Both infraclavicular axillary veins were cannulated, and the vein was punctured successfully at the first attempt in 95% of the patients, without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procedure. Conclusion: We propose an ultrasound-guided infraclavicular approach of the axillary vein, with a high success rate and no com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coh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ography CATHETERIZATION central venou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Infraclavicular AXILLARY Vein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2
作者 李卉 解婷 +1 位作者 赵晶晶 赵蕾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效应分析(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接受PICC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化疗期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在接受PICC化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 宫颈癌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和腋静脉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3
作者 赵水源 谢骏 +1 位作者 谢俊 刘细高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和腋静脉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in catheterization,CV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超声引导下CVC麻醉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和腋静脉穿刺在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in catheterization,CVC)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超声引导下CVC麻醉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术,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比较两组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12.34±2.74)min短于对照组(18.49±3.51)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CVC采用腋静脉穿刺效果优于颈内静脉穿刺,穿刺时间更短,一次成功率更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下 颈内静脉穿刺 腋静脉穿刺
下载PDF
集束化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税佳 刘贤国 +6 位作者 徐红玉 方贵蓉 刘娟娟 唐美 宋丽娟 王琼 刘晓菊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through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PIC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三六三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ICC置管的135例...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through peripheral venous puncture,PIC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三六三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ICC置管的135例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4)和常规组(n=41)。观察组采取集束化干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PICC情况(时长、穿刺次数),干预期间并发症[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导管局部感染、相关血栓形成、静脉炎和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以及干预结束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评分;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升高,PICC导管留置时长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及其干预前后差值绝对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技术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优势明显,有助于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置管时间,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肿瘤 集束化干预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分割线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刘琴 杜更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3-18,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留置PICC的144例神经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1个月后是否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35)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因素,构建列阵图风险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另选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144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率为24.3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和未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颈内静脉置管、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APACHE-Ⅱ评分(β=0.272,0R=1.313,P<0.001,95%CI:1.127~1.530)颈内静脉置管(β=1.729,0R=5.637,P=0.001,95%CI:2.072~15.341)、PT(β=0.170,0R=1.185,P=0.009,95%CI:1.043~1.348)、D-二聚体(β=2.457,0R=11.666,P=0.039,95%CI:1.130~120.416)、FIB(β=0.803,0R=2.232,P=0.001,95%CI:1.374~3.626)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153,P>0.05,模型拟合优度良好;R0C曲线下面积为0.850(P<0.001,95%Cl:0.777~0.923),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75.20%。外部验证,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6.158,P>0.05,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0C曲线下面积为0.821(P<0.001,95%CI:0.668~0.974),灵敏度为81.30%,特异性为78.60%。模型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校正曲线总体趋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高APACHE-Ⅱ评分、颈内静脉置管、PT、D-二聚体、FIB均是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模型预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能够有效预测神经重症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静脉血栓 风险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眼动追踪技术在住院医师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模拟培训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璞 于倩 +1 位作者 王海宁 刘鼎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索眼动追踪技术在住院医师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模拟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40名,随机分成2组。培训前进行相关基础知识问卷调查,在进行30分钟超声引导中心静脉... 目的探索眼动追踪技术在住院医师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模拟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住院医师40名,随机分成2组。培训前进行相关基础知识问卷调查,在进行30分钟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理论讲授后,分别进行有或无眼动追踪仪辅助的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模拟训练,培训后进行穿刺操作考核和满意度问卷调查,眼动追踪仪记录考核过程中住院医师的眼动数据。结果培训后接受眼动追踪仪辅助的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教学组考核成绩更好,操作过程中注视超声屏幕的时间比例更高,视线在超声屏幕与穿刺针、探头间切换的次数更少,问卷调查满意度也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到住院医师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模拟培训中,能引导其有效注视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追踪技术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 模拟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骑跨锁骨技术超声引导下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海燕 孟玉兰 韩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骑跨锁骨技术超声引导下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探讨骑跨锁骨技术超声引导下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骑跨锁骨技术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研究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的穿刺情况、超声影像学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7.00%,二次成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静脉深度、静脉最大内径均长于对照组,超声定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骑跨锁骨技术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相比,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临床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骑跨锁骨技术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血管通路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丽波 许艳花 +5 位作者 李金粉 胡雪 鲁春燕 陆昆 段留艳 李焕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PICC管理团队小组评估为穿刺困难的104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PICC管理团队小组评估为穿刺困难的10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盲穿置管,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置管,比较2组患儿在穿刺次数、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以及置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周围组织损伤、经皮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后维护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困难新生儿行PICC时,经超声引导,在穿刺过程中可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及置管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且增加了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通路 穿刺困难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青 马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9期2843-2848,共6页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30例患者作为深静脉血栓组;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的...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例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30例患者作为深静脉血栓组;未并发深静脉血栓的170例患者作为无深静脉血栓组。通过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妇科肿瘤患者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深静脉血栓组年龄大于无深静脉血栓组,纤维蛋白原、TT、APT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无深静脉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BMI值、全血WBC、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静脉血栓组置入静脉为头静脉、TNM分期Ⅲ~Ⅳ期、PICC留置时间≥60 d、免疫功能低下、导管材料为硬质纤维导管、单次置管穿刺次数≥2次、既往血栓病史、使用紫杉醇类与烷化剂等化疗药物、PICC相关知识缺乏占比均高于无深静脉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高血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导管位置、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置入静脉为头静脉、免疫功能低下、TNM分期Ⅲ~Ⅳ期、APTT指标过低、使用紫杉醇类与烷化剂等化疗药物、PICC相关知识缺乏是妇科肿瘤患者PICC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PICC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偏大、置入静脉为头静脉、免疫功能低下、TNM分期Ⅲ~Ⅳ期、APTT指标过低、使用紫杉醇类与烷化剂等化疗药物、PICC相关知识缺乏等,临床需尽早识别影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预防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深静脉血栓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相关因素 预防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对肿瘤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庆珍 杨昱 刘轶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ICC置...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4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4例)与研究组(21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ICC置管,其中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置管,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置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尖端到位率、置管异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成功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导管尖端到位率、置管异位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ICC置管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腔内心电图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肿瘤患者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适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腔内心电图技术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使用氯己定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梦娣 王征 马亚男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70-1372,1376,共4页
目的探讨氯己定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60例,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和B组(60例,采用0.5%... 目的探讨氯己定醇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60例,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和B组(60例,采用0.5%聚维酮碘消毒),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过敏性皮炎分度、12项瘙痒症严重程度量表(12-PSS)评分,临床疗效及PICC并发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过敏性皮炎分度、12-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过敏性皮炎分度、12-PS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后局部皮肤过敏患者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进行皮肤消毒的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过敏性皮炎红斑及瘙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皮肤消毒 氯己定醇 过敏性皮炎 聚维酮碘
下载PDF
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燕梅 郭子玉 +1 位作者 董应梅 钟日花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石排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实施PICC置管并在本院进行彩超筛查上肢静脉血栓的93例患者,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置管后静脉血栓...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东莞市石排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实施PICC置管并在本院进行彩超筛查上肢静脉血栓的93例患者,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3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19例患者形成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血栓形成率为20.43%。分别是:腋静脉5例,锁骨下静脉2例,头静脉2例,无名静脉1例,肱静脉1例,贵要静脉1例,尺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腋静脉及贵要静脉多处血栓6例(其中有1例伴有颈内静脉血栓)。19例患者血栓宽度(0.54±0.13)cm,长度(3.59±0.87)cm。与健侧静脉血管对比,根据血栓阻塞程度及范围的不同,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患侧局部静脉内径增宽、无压瘪感,低回声重填管腔,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变窄、不规则或完全无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进行实时监测,对血栓情况予以及时检出和判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给临床治疗提供良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各种病因所致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大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 与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相对比,探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100例病例筛选自本院收治的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病例经过随机排序后,分为对照组... 目的 与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相对比,探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100例病例筛选自本院收治的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病例经过随机排序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胸水吸收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后3个月胸膜厚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各种病因所致中或大量胸腔积液能够取到更为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发生气胸、胸腔感染、胸膜反应等并发症的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量胸腔积液 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 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 并发症 胸膜厚度
下载PDF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穿刺导管血管内打结1例分析与对策
14
作者 于梦佳 刘琼 +2 位作者 胡素勤 黄宰宇 张磊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本文分析1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穿刺导管血管内打结的原因,总结相应对策,为提高置管安全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王艳艳 牛盈盈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0期9-11,15,共4页
目的:分析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进行PICC置管的190例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 目的:分析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该院进行PICC置管的190例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155)。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90例行PICC的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中,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35例,占18.42%,未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155例,占81.58%;两组气管插管、PICC置管史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岁、GCS评分<12分、合并糖尿病、卧床时间≥1个月、穿刺次数>1次、PICC留置时间≥60 d、置管次数>1次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GCS评分<12分、合并糖尿病、卧床时间≥1个月、穿刺次数>1次、PICC置管次数>1次、PICC留置时间≥60 d均为影响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60岁、GCS评分<12分、合并糖尿病、卧床时间≥1个月、穿刺次数>1次、PICC置管次数>1次、PICC留置时间≥60 d均为影响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意识障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 感染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邓艳梅 高丽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血管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某三甲肿瘤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前进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72例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6—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血管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某三甲肿瘤医院品管圈活动开展前进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72例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6—11月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进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为品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一次、多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品管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品管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乳腺肿瘤 化疗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置管成功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肖芬 王晓萍 +2 位作者 张苑 吴伟婷 邱丽香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2期1145-114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需要PICC置管治疗患者,均为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例,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需要PICC置管治疗患者,均为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例,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置管。记录两组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例数和两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局部出现损伤例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损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能够显著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局部损伤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超声 盲穿法
下载PDF
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丛兰 王芳 +1 位作者 陈燕 杨微微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8期1718-171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sertedce ntralca theter,PICC)实施化疗,在穿刺、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及护理措施,以便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回顾6例PICC置管... 目的通过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 sertedce ntralca theter,PICC)实施化疗,在穿刺、使用过程中出现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预防及护理措施,以便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回顾6例PICC置管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6例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抗凝、溶栓治疗,有效的护理,血管均再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导管、置管静脉的选择及专业护理是预防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形成 肿瘤患者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克夫 侯铁伟 +2 位作者 蔡相军 刘海螺 牛乐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对35例肝脓肿患者行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脓液引流、脓腔冲洗注药、全身抗感染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疗法。结果:35例均放置引流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对35例肝脓肿患者行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脓液引流、脓腔冲洗注药、全身抗感染药物治疗及营养支持疗法。结果:35例均放置引流管并冲洗治愈,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1.5±2.3)d。所有患者随访5-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创伤小、疗效好、实用、康复快、并发症少,且取材十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经皮肝穿刺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与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潘守清 冯继英 +1 位作者 张小宝 孙成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1期45-48,共4页
目的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法与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4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需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共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 目的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法与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4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评估需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共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和颈总动脉搏动旁组(采用右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60例)。记录并分析两种穿刺方法从消毒开始至顺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需要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53例(88.3%),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44例(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3.9±1.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1.9)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引导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6例(10%)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优于颈总动脉搏动旁法,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快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颈总动脉搏动旁 颈内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