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4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f Effect of Air Duct Structures on Heat Dissipation of Heating-Only Fan Coil 被引量:3
1
作者 WU Xiao-zhou,ZHAO Jia-ning(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90,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Heating-only fan coil(HFC)is one of the suited end users,which is not only compact but also highly efficient.And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HFC include leakage through coil bypass,... Heating-only fan coil(HFC)is one of the suited end users,which is not only compact but also highly efficient.And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HFC include leakage through coil bypass,distance between fan and coil,fan structure and air inlet type.Under natural air convection or forced,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made on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upon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HFC.The results show that:1)After reducing the leakage through coil bypass,the heat dissipation of HFC increases 16.9%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and increases 8.3% under forced convection.2)Af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fan and coil be raised from 23.2cm to 41.7cm,the heat dissipation of HFC decreases 21.3%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but increases12.8% under forced convection.3)After changing the fan structure,the heat dissipation of HFC increases 41.8%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 motor power increases 96.1% under forced convection.4)The heat dissipations of HFC with round pass,slit and strip type of air inlet are different,whose proportion is about 100%,110%,136%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and 100%,105%,116% under forced conv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ing-only FAN COIL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ir duct structure natural CONVECTION FORCED CONVECTION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with Different Duct Layout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华 涂光备 FRANCIS W H Yika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4年第1期24-28,共5页
The duct static pressure reset (DSPR) control method is a popular modern control method widely applied to variable air volume (VAV) systems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a VAV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 was u... The duct static pressure reset (DSPR) control method is a popular modern control method widely applied to variable air volume (VAV) systems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a VAV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zone air temperature of two kinds of layouts that were applied to a typical floor of an existing building office in Hong Kong. The position where the static pressure sensor was placed should affect the zones temperatur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comparison of predictions of the two kinds of layouts indicates that with the same DSPR control method the layout of the air duct might influence the fan control result and energy sav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空气体积系统 管道静态压力重排 DSPR VAV 商业建筑
下载PDF
Air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A case of innocent air
3
作者 Yun Ji Kim Hyung Keun Kim +5 位作者 Young Seok Cho Sung Soo Kim Hiun Suk Chae Seung Kyong Kim Eun Sun Kim Su Yeon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5142-5144,共3页
Air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has been reported only rarely and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either a spontaneous or a surgically induced alteration of the anatomy of the biliary tract.We report a case of "innocent... Air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has been reported only rarely and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either a spontaneous or a surgically induced alteration of the anatomy of the biliary tract.We report a case of "innocent" air found incidentally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To our knowledge,this is only the third such case reported.A 54-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hemoptysis that had lasted for 3 d.She underwent a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which revealed not only focal bronchiectasis in the left lower lobe,but also air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and dilatation of the common bile duct.She was managed conservatively for the hemoptysis and no further problems developed.She had no specific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had no history of surgery or medication.Her laboratory parameters were normal.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lso demonstrated air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and a dilated common bile duct(CBD).Duodenoscopy revealed separate biliary and pancreatic orifices with patulous openings and some air bubbles appearing in the pancreatic orifice.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showed the dilated CBD and pancreatic duct with some air bubbles,but no other abnormal lesions.She was discharged with no further problems.Most patients with air in the main pancreatic duct have had a pancreatobiliary disease,or a history of pancreatobiliary disease,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or sphincterotomy.If the air is innocent,as in our case,ERCP should be performed to evaluate any altered sphincteric function or anatomy such as patulous open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胰管 外科手术 解剖结构 断层扫描 药物治疗 CBD 括约肌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Engineering Effect for Air-duct Embankment on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4
作者 Jiang Fuqiang~ 1, 2 (1.The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f CREC,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2.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r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工程科学(英文版)》 2007年第2期153-160,共8页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theories of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ydro-dynamics, a careful study is mad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flow in different duct-embedded ways. According to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 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theories of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ydro-dynamics, a careful study is mad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flow in different duct-embedded ways. According to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the atmospheric critical velocity of the duct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which makes laminar flow different from turbulent flow, is calculated. Given the condition in which a forced flow occurs and the wind strength is larger than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gradient along the air-duct, a rational ratio of the length to the diameter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y and field test data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embankment settlemen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of all duct-embedded ways that migh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embank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RAILWAY air-duct EMBANKMENT application PERMAFROST ENGINEERING
下载PDF
自走引流式森林风力灭火机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杨春梅 马亚强 +2 位作者 王成 刘彤彬 刘九庆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3,共8页
为提高森林火灾初期灭火的效率,设计一种应用于森林火灾初期快速灭火的新型自走引流式森林风力灭火机。首先对灭火机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对风筒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其次利用UG对灭火机的结构进行设计,用ANSYS静力学、模... 为提高森林火灾初期灭火的效率,设计一种应用于森林火灾初期快速灭火的新型自走引流式森林风力灭火机。首先对灭火机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对风筒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其次利用UG对灭火机的结构进行设计,用ANSYS静力学、模态分析模块对整机机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整机机架设计的合理性与工作特性。最后对样机进行试制,与我国常见的6MF-32便携式灭火机作对比试验,自走引流式森林风力灭火机距可燃物5 m,手持式6MF-32灭火机距可燃物2.5 m。试验结果表明,在7次对比试验中,当可燃物量大于2.5 kg时,6MF-32便携式灭火机出现灭火后复燃现象;当可燃物的质量达到3.5 kg时,风力灭火机会出现灭火后复燃现象。试验中,自走引流式森林风力灭火机的灭火时间比6MF-32便携式灭火机短,因此可以看出自走引流式森林风力灭火机在灭火距离、效率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风力灭火机 结构设计 风筒 仿真分析 对比试验
下载PDF
大型永磁同步电机内外双循环强化散热性能模拟
6
作者 彭德其 曾航 +5 位作者 张治坤 殷伟 晏才松 李广 谭卓伟 张建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203,共9页
针对高铁大型永磁同步牵引电机转子区域散热困难、内部温升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机壳水冷电机结构基础上的定子铁芯外表面处增设轴向矩形风道,并结合气隙、转子减重孔形成内外双循环散热结构,探究降低定子、绕组部位温升和提升电机内部... 针对高铁大型永磁同步牵引电机转子区域散热困难、内部温升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机壳水冷电机结构基础上的定子铁芯外表面处增设轴向矩形风道,并结合气隙、转子减重孔形成内外双循环散热结构,探究降低定子、绕组部位温升和提升电机内部散热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首先通过Ansoft Maxwell平台仿真得到双循环散热结构在额定工况下各部件损耗值,同时为了更好模拟转子旋转带动气隙中的空气流动,对气隙进行分层处理,采用流-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法模拟研究单、双循环散热结构下电机内部空气流动特性以及温升规律.结果表明,内循环风冷结构使电机内部空气流速显著提高,表面平均换热系数也显著提升,转子区域的热量会随着空气的流动更多地传给温度相对较低的定子区域及机壳,同时减少热量向转子部位传递,从而使转子和永磁体的温升降低.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分析法对矩形通风孔的截面积、数量、高宽比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并采用温升分布均匀性系数对电机进行温升评价,得到最优方案下电机最高温升相比单循环散热结构降低12.1K,电机整体温升分布均匀性提升1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流固耦合 强化散热 流体场 温度场 风道
下载PDF
气垫船导管内蒙皮结构疲劳分析
7
作者 陈海涛 张梗林 +2 位作者 张平 王云霆 许博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6,共4页
针对气垫船导管内蒙皮结构使用中出现撕裂的问题,应用实测载荷和材料数据,进行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基于采用名义应力法,采用MSC Fatigue进行疲劳分析,根据结果对内蒙皮结构做改进设计,表明导管内蒙皮结构须按疲劳强度要求进行设计,提出的... 针对气垫船导管内蒙皮结构使用中出现撕裂的问题,应用实测载荷和材料数据,进行有限元静强度分析,基于采用名义应力法,采用MSC Fatigue进行疲劳分析,根据结果对内蒙皮结构做改进设计,表明导管内蒙皮结构须按疲劳强度要求进行设计,提出的名义应力法可用于导管内蒙皮结构疲劳强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垫船 导管 内蒙皮 名义应力法 疲劳分析
下载PDF
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区域动态温度计算模型
8
作者 王东阳 蔡小虎 +3 位作者 夏颖怡 朱秋月 张涛 周利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质量轻、安全系数高,但其内部热场随运行环境及负荷状态频繁波动。为实现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动态温度的快速计算,基于热电类比原理搭建分布式动态热网络拓扑结构,并借助CFD模型开展仿真试验,探究运行参数和风道... 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质量轻、安全系数高,但其内部热场随运行环境及负荷状态频繁波动。为实现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动态温度的快速计算,基于热电类比原理搭建分布式动态热网络拓扑结构,并借助CFD模型开展仿真试验,探究运行参数和风道尺寸对散热性能的影响,提出风道出口温度计算方法;基于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绕组温升试验平台,验证动态温度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结构参数和时变运行场景,所建绕组动态温度计算模型均能准确获取绕组区域温度分布及动态变化情况,相比CFD数值仿真节省99%以上的时间成本,有助于干式车载牵引变压器热容量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牵引变压器 热网络模型 动态温度计算 风道出口温度 热点温度
下载PDF
汽车空调流体管路的气动噪声分析与优化
9
作者 万里翔 闵海娇 +1 位作者 刘晓昂 王新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9-272,共4页
以汽车空调风道为研究对象,在Fluent中采用RNG模型和LES模型对管路进行稳态和瞬态计算,对风道出口风量进行试验验证,并采用声类比法计算风道出风口的噪声。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采用响应面法,以出风口1管路的转角半径、出风口2管路左、右... 以汽车空调风道为研究对象,在Fluent中采用RNG模型和LES模型对管路进行稳态和瞬态计算,对风道出口风量进行试验验证,并采用声类比法计算风道出风口的噪声。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采用响应面法,以出风口1管路的转角半径、出风口2管路左、右管壁的移动距离为设计变量,以出风口2的风量占比为优化目标对空调管路的结构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前、后的管路进行了流场和声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优化后风道出风口2的风量比例由20.75%提升到了25.25%,出风口的噪声下降最大值为5.1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风道 气动噪声 计算流体力学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定子通风槽钢结构对提高中型高压电机散热性能分析
10
作者 彭德其 曾航 +4 位作者 殷伟 周晓辉 李广 艾润 谭卓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为降低YJK450-6、400kW中型高压电机的通风散热性能,本文对该电机不同通风槽钢结构进行了散热性能研究。首先,在现有电机的直线标准型通风结构基础上,提出单列缩放型、双列直线型、双列缩放型3种轴-径向混合通风结构形式;在SpaceClaim... 为降低YJK450-6、400kW中型高压电机的通风散热性能,本文对该电机不同通风槽钢结构进行了散热性能研究。首先,在现有电机的直线标准型通风结构基础上,提出单列缩放型、双列直线型、双列缩放型3种轴-径向混合通风结构形式;在SpaceClaim软件中建立电机3维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根据基本假设和边界条件结合电机内部热量传递公式计算出电机仿真设置参数,并导入Fluent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其中,计算温度场所用热源通过AnsoftMaxwell平台计算的电机损耗值获取。其次,通过网格无关性和温升试验验证本文建立的电机3维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对比分析3种轴-径向混合通风结构与直线标准型结构对电机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轴-径向混合通风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佳散热结构和参数方案;进一步探究冷却风速对双列缩放型槽钢的电机换热性能的影响;结合定子绕组温升和电机整体的温升均匀性系数,对最佳散热结构和参数方案电机进行散热效果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是有效的;双列缩放型通风槽钢结构的各项散热性能指标均最好,是最优通风槽钢结构;径向风道高度为6mm且数量为13的双列缩放型通风槽钢结构为最佳散热结构和参数方案;双列缩放型通风槽钢结构两侧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随冷却风速增大而增大,且槽钢迎风面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明显大于背风面;径向风道高度为6mm且数量为13的双列缩放型通风槽钢结构电机的内/外层绕组温升分布均匀性系数比直线标准型电机分别提高88.13%、20.11%。因此,优化设计通风槽钢结构有利于电机内部空气流动和散热,可实现有效降低电机内部温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高压电机 轴-径向混合通风结构 通风槽钢 径向风道 温升
下载PDF
汽车空调风道风量分配和气动噪声优化研究
11
作者 王华伟 朱帅 +1 位作者 王博 胡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汽车空调的除霜风道存在的风量分配不合理和噪声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汽车的舒适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某款汽车暖通空调为研究对象,从汽车空调风道引起的气动噪声入手,结合实验和仿真对空调的除霜风道进行优化研究。通过仿真分析找... 汽车空调的除霜风道存在的风量分配不合理和噪声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汽车的舒适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某款汽车暖通空调为研究对象,从汽车空调风道引起的气动噪声入手,结合实验和仿真对空调的除霜风道进行优化研究。通过仿真分析找出除霜风道引起风量分配不合理和噪声较大的原因,研究发现,减少转弯、扩大出风口、做好气流分离设计和涡流区的过渡等优化可以保证各个出风口的风量分配充足均匀的情况下,优化后风道可使车内噪声最大降低6dB,并在风量台和半消声室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可为汽车空调降噪研究提供方法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测试 除霜风道 气动噪声 风量分配
下载PDF
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李露茜 周希彬 +1 位作者 王菲 陶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14-418,424,共6页
目的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评估其检查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43例(57只眼),行充气前C... 目的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评估其检查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10月—2023年12月的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43例(57只眼),行充气前CT横轴位扫描,判断鼻泪管和泪囊空气存留情况。对充气前CT横轴位扫描鼻泪管和泪囊未充满空气的患者,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经鼻泪管下口逆行充气和气压监测系统使患者泪道充填空气,行CT横轴位扫描,并记录拍摄过程中最大鼓气气压值。对泪道CT横轴位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和以骨性鼻泪管走向的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三平面重组分析其通畅情况,再与手术中探查结果对比,评估其准确性。同时观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一般情况:逆行充气前,43例(57只眼)泪道阻塞患者中,泪囊及鼻泪管均充满空气有3例(4只眼),而空气未充满有40例(53只眼)。(2)逆行充气试验:逆行充气后,未完全充满空气的53只眼,鼻泪管和泪囊被气体均充满的33只眼,未见气体填充20只眼。术中验证33只眼的鼻泪管和泪囊均通畅,而20只眼中12只眼为鼻泪管下段真性阻塞,而8只眼鼻泪管无阻塞,该检查方法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84.9%。鼻腔鼓气的最佳气压值的参考范围为8~9 kPa。(3)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均未见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基于骨性鼻泪管走向的逆行充气泪道CT造影三平面重组技术可以全程清晰显示双侧鼻泪管,有助于对于前泪囊阻塞患者的鼻泪管和泪囊通畅情况进行判断,安全性好,对临床治疗术式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前泪道阻塞 泪道CT造影 空气造影剂 逆行充气 三平面重组技术
下载PDF
温室大跨度薄膜风筒送风特性模拟及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陆绪颖 余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4-211,共8页
现代大型温室普遍使用送风末端为长距离柔性薄膜风筒的空气处理机组(air handling unit,AHU)作为温度控制功能单元来完成大空间内的热量输送。为探究此类风筒AHU的性能,该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送风特性,并通过试验验证... 现代大型温室普遍使用送风末端为长距离柔性薄膜风筒的空气处理机组(air handling unit,AHU)作为温度控制功能单元来完成大空间内的热量输送。为探究此类风筒AHU的性能,该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送风特性,并通过试验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显示,薄膜风筒内不同截面的静压在开孔部位急剧减低至0,同时气流速度明显增加,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风筒内的压力场和流场影响较小。在风筒同一截面上不同开孔位置流出的气体速度和速度分布基本一致,以风筒入口端风速2.45 m/s为例,在风筒60.06 m处风筒壁开孔处气流最大速度为5.64 m/s,位于开孔中心处,并垂直与开孔平面向外流动,速度分布为中心流速最高,越靠近孔边缘流速越低。对风筒沿长度方向通过筒壁各开孔流出的风量进行计算发现,在不同风筒入口风速条件下送风量基本保持恒定,均匀性系数均大于0.92,说明此类风筒能够沿长度方向均匀地配送气流,可将热量或者冷量在温室大空间内进行均匀投送,从而为现代大型温室内空间内维持温度场均匀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控制 CFD 数值模拟 薄膜风筒 长距离 送风均匀性
下载PDF
盾构通过后隧道风井暗挖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家强 丁静泽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142-147,157,共7页
北京地铁17号线区间隧道采用盾构先行通过后横向暗挖风道的施工工艺,上层风道跨越盾构隧道开挖至端墙,下层风道开挖临近至盾构隧道。在上层风道二衬结构保护下,采用倒挂井壁法开挖盾构隧道两侧土体,施工竖井二衬,保留盾构隧道范围内的... 北京地铁17号线区间隧道采用盾构先行通过后横向暗挖风道的施工工艺,上层风道跨越盾构隧道开挖至端墙,下层风道开挖临近至盾构隧道。在上层风道二衬结构保护下,采用倒挂井壁法开挖盾构隧道两侧土体,施工竖井二衬,保留盾构隧道范围内的下层风道侧墙及底板不施工,以保证后期施工安全。通过风道中板预留吊装孔,对管片逐环拆除,然后施工盾构隧道范围内的下层风道侧墙及底板。风道横向暗挖之前,为防止盾构隧道变形,减小地表沉降,需先对风道范围之外的管片采取径向注浆、纵向拉紧、设置环向支撑等加固措施。因需要进行多次受力转换,采用荷载-结构法对二衬结构进行各阶段内力分析。采用地层-结构法对开挖风道、竖井、拆除管片进行各阶段变形及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满足要求。监测结果反映地表沉降达到99.1mm,主要原因为竖井开挖到底后,因遇到承压水,未及时封底,导致支护结构无法闭合成环形成整体受力体系,竖井底部土体无法对底板提供支撑,导致地表沉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隧道 盾构 风道 加固 沉降
下载PDF
基于Fluent流体传热仿真的毛细管风道设计优化
15
作者 沈燃 郑利俊 +4 位作者 樊伟东 荣雅文 邓然 骆志成 黄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21,共8页
针对毛细管冷却风道内分离段毛细管柱轴向散热不均匀问题,设计一种变截面送风道。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风道设计过程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优化改进风道冲击角、出入口形状与风道长度尺寸等参数,并通过对风道出风口风速与风道内柱面温度... 针对毛细管冷却风道内分离段毛细管柱轴向散热不均匀问题,设计一种变截面送风道。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风道设计过程进行建模和数值模拟,优化改进风道冲击角、出入口形状与风道长度尺寸等参数,并通过对风道出风口风速与风道内柱面温度的实测验证设计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毛细管冷却风道经优化后,出风口的风速更加均匀,柱面轴向温差减小,温度均匀性得到改善。仿真结果较好地拟合了实验结果,4个出风口的风速在10.38~10.67m·s^(-1),柱面温差缩小至±1℃以内。优化后的毛细管冷却风道设计对提升分离段冷却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道设计 毛细管 对流传热 Fluent仿真
下载PDF
固体电蓄热体风道优化模拟研究
16
作者 张亚杰 王硕 +2 位作者 王菲 贾玉贵 常宗越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对固体电蓄热体圆形风道采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云图得到圆形风道的温度分布和出口温度。在圆形风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变风道的形状,并且对变径风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变径风道即是适当增大入口直径且减小出口直径的风道。模拟... 对固体电蓄热体圆形风道采用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云图得到圆形风道的温度分布和出口温度。在圆形风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变风道的形状,并且对变径风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变径风道即是适当增大入口直径且减小出口直径的风道。模拟结果显示出变径后的风道比原始的圆形风道在出口温度、出口速度以及总传热效率有部分的提高,放热14h后,变径风道蓄热体平均温度比圆形风道蓄热体平均温度下降80.63K,放热性能提高18.24%,空气总传热速率提高23.90%,使蓄热体的放热性能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体 圆形风道 数值模拟 变径风道
下载PDF
磨煤机一次风量测量不准分析及处理
17
作者 程鹏 李官鹏 安春国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期195-197,共3页
针对某电厂1000 MW机组出现磨煤机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结合风量测量原理,得出速度分布不均是风量测流不准的原因。然后对磨煤机入口前一次风道,运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并建立标准k-ε湍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测量点的数据是可代表... 针对某电厂1000 MW机组出现磨煤机一次风量测量不准的问题,结合风量测量原理,得出速度分布不均是风量测流不准的原因。然后对磨煤机入口前一次风道,运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并建立标准k-ε湍流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测量点的数据是可代表整个测量截面的,并不会出现数据不准确的问题。风量测量厂家现场供货的正、负压侧测量管未能一一对应,仅有3个负压侧,与测量截面速度平均值误差较大,导致风量测量不准确;重新供货后,现场风量测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煤机 一次风道 风量测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便携式控制机箱的散热改进分析
18
作者 田洪宝 卫剑梅 雷鹏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针对便携式控制机箱工作环境温度高、使用时间长、可维修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内部结构改进,借助三维软件和流体热分析软件,在热传导路径、板卡布置及风道设置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多次迭代改进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量集中,确保各板卡... 针对便携式控制机箱工作环境温度高、使用时间长、可维修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内部结构改进,借助三维软件和流体热分析软件,在热传导路径、板卡布置及风道设置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多次迭代改进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量集中,确保各板卡及器件在正常工作温度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机箱 热量集中 风道 热仿真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风幕阻尘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夏丁超 吕品 +1 位作者 杜朋 王金月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前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对综掘工作面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而未充分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使得压风分流技术的工程应用效果欠佳。为明确附壁风筒径向出风距离、径向出风比及轴向出风距离对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 目前综掘工作面粉尘污染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因素对综掘工作面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而未充分考虑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使得压风分流技术的工程应用效果欠佳。为明确附壁风筒径向出风距离、径向出风比及轴向出风距离对风幕阻尘效果的影响,以潘三矿810西翼机巷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径向出风距离为10~25 m、径向出风比为0.6~0.9及轴向出风距离为6~12 m条件下的风流分布和粉尘扩散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径向出风距离增大,径向涡流风幕在巷道内的转变更充分,综掘机司机前端的风流分布越均匀,更有利于形成风速方向均指向工作面的轴向阻尘风幕。当径向出风距离为10 m时,距工作面7 m断面内涡流特性明显,风速方向紊乱;当径向出风距离为25 m时,距工作面7 m断面内,风流分布趋于均匀,风速方向均指向工作面,形成了能够覆盖全断面的轴向阻尘风幕。(2)随着径向出风比增大,整流风筒轴向风流风量减小,轴向风流风速和射流强度降低,轴向风流对综掘工作面前端气流的扰动减弱;径向出风比越大,越有利于形成风流方向指向工作面且能覆盖全断面的轴向阻尘流场,即轴向阻尘风幕。(3)径向涡流风幕的阻尘能力随径向出风比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轴向阻尘风幕的阻尘能力随径向出风比的增大而不断增强。(4)在采取压风分流风幕阻尘技术后,当压风总量为300 m^(3)/min,吸风量为400 m^(3)/min,附壁风筒径向出风距离为20 m,径向出风比为0.9,整流风筒轴向出风距离为8~10 m时,能很好地将粉尘聚集在吸尘口附近,达到高效控尘除尘的目的。在810西翼机巷综掘工作面进行现场测试,测点风速和粉尘质量浓度实测值与模拟值基本一致,高浓度粉尘被有效阻控于工作面前端,隔尘效果较为明显,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风幕阻尘 长压短抽 附壁风筒 压风分流 风流分布 粉尘扩散
下载PDF
综掘巷道大风量双压风筒下长压短抽除尘效果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林钇含 李世航 +3 位作者 郭乔松 桂长庚 顾德毅 周京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煤矿井下大风量双压风筒综掘巷道具有产尘强度大、粉尘分散度高、巷道风速大等特点,严重威胁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为降低大风量综掘巷道粉尘浓度,基于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双压风筒综掘巷道物理结构,采用DPM模型,重点研究... 煤矿井下大风量双压风筒综掘巷道具有产尘强度大、粉尘分散度高、巷道风速大等特点,严重威胁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为降低大风量综掘巷道粉尘浓度,基于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双压风筒综掘巷道物理结构,采用DPM模型,重点研究了单抽双压式通风下抽风筒入风口与巷道迎头之间的距离对掘进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大风量双压风筒下长压短抽通风方式对司机位置作业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双压风筒出口距巷道迎头为4、5 m,压入风量为1 200 m^(3)/min条件下,当抽风筒入口与巷道迎头之间的距离为8 m时,司机位置粉尘浓度为30~90 mg/m^(3),作业环境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量双压风筒 长压短抽 数值模拟 司机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