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ationale for Victims' Cooperation in Cases of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ecting the Right of Action
1
作者 赵恒 JIANG Yu(译)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1年第3期473-495,共23页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re frequent application of the leniency system for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the connotations of the rules on victim involvement should be enriched in the 2018 Criminal Proced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re frequent application of the leniency system for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the connotations of the rules on victim involvement should be enriched in the 2018 Criminal Procedure Law.Victim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justice will also have an intention to cooperate,thus resulting in a rationale for victims’cooperation.Victims’cooperation features a subjectivity of interactivity,understanding,and constraint.This kind of cooperation faces the accused,the procuratorial organ,and the court.The jurisprudential function of the rationale for cooperation of victims is embodied in such aspects as recognizing the victims as eligible subjects,enhancing the legal force of the recognizance in a case of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and consolidating the legitimate basis for victim to obtain legal assistance.Oriented to protecting right of action of the victim,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the rationale for the cooperation of the victim can start by reaching a judicial consensus on the"two limits"principle,optimizing the right of action system for victims,achieving the interconnection of multi-level litigation systems,and improving the rules on lenient punishment to enrich the plan for protecting victims’right of action in cases of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TIMS right of action leniency system for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 concept of cooperative justice
下载PDF
政府环境责任能否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兼论制度、技术与理念的影响
2
作者 胡宗义 李好 +1 位作者 刘佳琦 李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71,共13页
地方各级政府履行环境责任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22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制度、技术与理念三个方面探究政府环境责任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的来源。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责任... 地方各级政府履行环境责任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8—2022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制度、技术与理念三个方面探究政府环境责任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影响差异的来源。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责任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的绿色经济发展,还对邻地城市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政府环境责任维度之间存在异质性。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更换空间权重矩阵等多种检验后,仍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司法、数字化技术和绿色消费理念有利于增强政府环境责任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局面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环境责任 绿色经济发展 环境司法 数字化技术 绿色消费理念
下载PDF
正义观视野下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及规制路径
3
作者 郭哲 李甜甜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人工智能引发了算法偏见、数据鸿沟、信息侵权等问题。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正义论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要遵循人本、透明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正义原则体系的指导下,亟需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伦理的规则体系,... 人工智能引发了算法偏见、数据鸿沟、信息侵权等问题。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正义论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要遵循人本、透明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正义原则体系的指导下,亟需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伦理的规则体系,为防范化解人工智能正义风险提供根本遵循。除此之外,还应完善伦理审查与监管机制,促进科技向善价值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 正义观 风险规制
下载PDF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与超越——以《哥达纲领批判》为文本的政治哲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寇清杰 肖影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8,共11页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通过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分配正义观,阐明了自己基于历史主义原则的正义观,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指明方向、开辟道路。针对拉萨尔主义将分配正义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想,马克...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通过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分配正义观,阐明了自己基于历史主义原则的正义观,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指明方向、开辟道路。针对拉萨尔主义将分配正义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其以劳动所有权为理论基点、以平等的权利为原则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目标的主张。马克思的正义观以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为理论出发点,阐明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分别是正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历史实现形式。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性分析中,可归纳出权利原则、贡献原则和需要原则三种分配原则,体现了正义原则在不同阶段的历史展开和扬弃发展的过程。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深入探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及其理论超越,既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正义观本真要义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分析马克思主义重构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缺陷与理论局限,消除对马克思正义观辩证意蕴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正义观 《哥达纲领批判》 拉萨尔主义 分配正义 历史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刑事司法公正观论略
5
作者 王新清 高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刑事司法公正论断。基于“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这一基本理念,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崇高目标,以建设“高素质司法队伍”和完善的司法体制作为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从系统...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刑事司法公正论断。基于“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这一基本理念,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崇高目标,以建设“高素质司法队伍”和完善的司法体制作为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从系统观念出发来推进司法公正的实现,这一系列新理念新论述,是新时代刑事司法公正观最重要的思想源泉。新时代刑事司法公正观是司法主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有机融合的司法公正观,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辩证性”的理论特质。新时代刑事司法公正观以刑事司法形式新发展、刑事司法信息技术新突破和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新样态为实践基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引领未来刑事司法不断向前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刑事司法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刑事司法 公正观 司法主体公正 司法程序公正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的创新发展
6
作者 郜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构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的公平正义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以高度彰显公平正义价值为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构形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的公平正义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观以高度彰显公平正义价值为起点,在价值引领上由内隐式价值转向外显式价值,实现前提上由增长式发展转型共享式发展,内在动力上由兼顾式改革转型公平正义式改革,实现原则上由客体性原则转向主客体相统一原则,最终旨归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高度统一。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新内涵,发展和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公平正义观 逻辑进路 创新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原创性贡献
7
作者 李慧瑶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6-101,共6页
正义是法治的核心价值,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价值指南。马克思法正义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法正义观的理论核... 正义是法治的核心价值,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价值指南。马克思法正义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法正义观的理论核心,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法正义观做出一系列原创性贡献。主要矛盾的原创性科学判断赋予公平正义新意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举措是马克思分配正义的中国镜像,良法善治是公平正义的路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马克思正义观 法治正义
下载PDF
朱熹的义利观——以朱熹对《孟子》首章的诠释为中心
8
作者 贾超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18,共7页
义利之辨是儒家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朱熹通过对《孟子》首章的详细阐释展开了义与利关系的论述。概括而言,朱熹的义利观包括两个方面:“求利之害”和“仁义未尝不利”。具体而言,义是天理下贯至人身而成的内在固有之性理,利是万物... 义利之辨是儒家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朱熹通过对《孟子》首章的详细阐释展开了义与利关系的论述。概括而言,朱熹的义利观包括两个方面:“求利之害”和“仁义未尝不利”。具体而言,义是天理下贯至人身而成的内在固有之性理,利是万物各自当然之则的具体实现。人出于对天理的深刻领悟而发出的为“义心”,局限于个人私欲的为“利心”,循着“义心”所为便无所不利,殉溺于“利心”则害将相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义利观 《孟子》
下载PDF
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9
作者 陈思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蕴藏着许多创造性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启示意义:践行绿色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倡导生态民生观,坚...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蕴藏着许多创造性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启示意义:践行绿色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倡导生态民生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生态正义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观 生态民生观 生态正义观
下载PDF
浅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
10
作者 于小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系列理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是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新中国外交实践经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继与辩证耦合,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系列理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是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新中国外交实践经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继与辩证耦合,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因此,探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领悟其价值意蕴与实践伟力,推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共同体思想 正确义利观
下载PDF
董仲舒义利观与儒商商业理念关系新探--以《春秋繁露》为中心
11
作者 孙斌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有大量关于义利观的论述,其在继承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当时的实际,创造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哲学范畴。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利用儒家义利观基本观点来塑造诸如“义利天赋观”“义贵于利观”及...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有大量关于义利观的论述,其在继承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当时的实际,创造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哲学范畴。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利用儒家义利观基本观点来塑造诸如“义利天赋观”“义贵于利观”及“兼利天下人观”等特色价值观。董仲舒对义利观的解读既是他治国理念的外在体现,又是他对经济生活的哲学观察。因此,把董仲舒的义利观与新儒商商业理念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研究董仲舒儒学思想体系在商业领域的表现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义利观 儒商 《春秋繁露》 商业理念
下载PDF
论马克思生产正义视域下的新质生产力
12
作者 王祎琦 杨文亮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8期5-13,共9页
生产力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建构出了基于价值追求的生产正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生产正义的理论基础上,具备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态三重正... 生产力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建构出了基于价值追求的生产正义。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建立在马克思生产正义的理论基础上,具备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态三重正义性维度。此外,马克思生产正义为当前我国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解决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错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收入分配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过度等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此,马克思生产正义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应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头自主创新、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创新体系,全方位、立体化地推动新质生产力高效发展,实现生产正义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产正义 新质生产力 新发展理念 产业要素转型 新型生产关系 产学研融合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论教育公平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24
13
作者 于发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指教育的平等、公正和合理性;二是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被解释为对教育是否平等均等、合理适切所作出的评价或判断。准确把握教育公平应遵循四种基本理念或原则,即权利平等理念...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一个事实判断,指教育的平等、公正和合理性;二是作为一个价值判断,被解释为对教育是否平等均等、合理适切所作出的评价或判断。准确把握教育公平应遵循四种基本理念或原则,即权利平等理念、机会均等理念、能力差异理念和弱势补偿理念。教育公平理念在实践层面的展开或实现即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理念 基本内涵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 平等理念 机会均等 弱势补偿 能力差异 合理性 作为
下载PDF
协商性司法:理论内涵、实践形态及其语境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德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96,103,共9页
协商性司法追求控辩双方的对话、协商和合作,注重通过非传统刑罚方法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突出被害人在程序过程中的地位并切实维护其遭受犯罪侵害的利益,着眼通过协商性司法过程和方法实现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犯罪人与社区关系以及社区... 协商性司法追求控辩双方的对话、协商和合作,注重通过非传统刑罚方法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突出被害人在程序过程中的地位并切实维护其遭受犯罪侵害的利益,着眼通过协商性司法过程和方法实现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犯罪人与社区关系以及社区秩序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恢复性司法、辩诉交易、警察警告制度、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等是协商性司法的主要实践表现形式。对抗制刑事司法的内在缺陷和不足是促成协商性司法之生成的直接原因,孕育和催生协商性司法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后传统社会的关系性质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性司法 恢复性司法 理念 制度 语境
下载PDF
黑格尔法哲学:作为规范的正义理论——霍耐特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诠释与重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凤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7,共9页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出现了"黑格尔复兴",但迄今为止,黑格尔法哲学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霍耐特强调黑格尔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致力于黑格尔法哲学的再现实化,将黑格尔法哲学诠释与重构为规范的正义理论。其中,自... 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出现了"黑格尔复兴",但迄今为止,黑格尔法哲学还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霍耐特强调黑格尔政治哲学的当代价值,致力于黑格尔法哲学的再现实化,将黑格尔法哲学诠释与重构为规范的正义理论。其中,自由意志是黑格尔规范的正义理论的出发点;法权是黑格尔规范的正义理论的核心;承认、教化、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协调,是黑格尔规范的正义理论的目标。正是由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诠释与重构,促使霍耐特进一步探讨承认与正义关系问题,并试图构建以一元道德为基础的多元正义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法哲学 规范的正义 霍耐特 多元正义
下载PDF
刑法应用观念 被引量:2
16
作者 储槐植 魏颖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共8页
刑法应用观念贯穿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活动始终,是对法的价值理念、法律基本原则与刑法适用方法交汇融通的整合。它的理论实践目标在于,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原本看似完善的结论之外所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吐故纳新,保持理论... 刑法应用观念贯穿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活动始终,是对法的价值理念、法律基本原则与刑法适用方法交汇融通的整合。它的理论实践目标在于,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原本看似完善的结论之外所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吐故纳新,保持理论系统的开放性和现实适应性。它的司法实践目标在于,在法律框架内,对刑法应用方法科学性的探索,以提升高效处理案件信息及合理调配法律资源的能力,提高刑法适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应用观念 变通 正义
下载PDF
历史观:一种文化还是一种知识?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汀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4,共8页
文本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了与史学方法论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笔者试图以存在论的理由去分析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的合理性,论证了构成历史叙事的大事是通过大义的原则而被选择的,而大义的概念却在后续的历史变迁中被不断重新理解;另外还论... 文本从哲学的角度讨论了与史学方法论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笔者试图以存在论的理由去分析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的合理性,论证了构成历史叙事的大事是通过大义的原则而被选择的,而大义的概念却在后续的历史变迁中被不断重新理解;另外还论证了历史大义最可能具有恒定的确定性意义的客观依据是治乱的概念而不是进步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大事 大义 治乱
下载PDF
浅谈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琼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公平是现代社会首要的和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立足于公平的基本理念与规则,才有可能既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公平是现代社会首要的和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立足于公平的基本理念与规则,才有可能既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保障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调节器、润滑剂。在我国现实条件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一次重要举措。为此,需要建立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保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建立城市综合援助体系,完善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立法,实现社保的法制化,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 理念 立法
下载PDF
论现代刑法的宽容之维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庸鲁 朱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8-32,共5页
宽容是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和法律准则。现代刑法必备宽容之维源于法治社会中必须充分保障和尊重被告人人权和人性的要求,毕竟被告人实施犯罪除了自身主因之外,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被害人因素的作用。刑法的宽容理... 宽容是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和法律准则。现代刑法必备宽容之维源于法治社会中必须充分保障和尊重被告人人权和人性的要求,毕竟被告人实施犯罪除了自身主因之外,还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被害人因素的作用。刑法的宽容理念已经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指导下,以刑事和解的方式践行,这种新型方式通过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真诚协商达成谅解以恢复和睦关系,而且这种宽容理念在《刑法修正案(八)》许多条文中又得到进一步确认,愈发凸显我国刑法深厚的宽容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刑法 宽容理念 宽严相济 实践形态
下载PDF
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自由的发展——罗尔斯与阿马蒂亚·森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重道 徐小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4-134,共11页
正义和发展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作为一个正在迈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如何更快地发展和更好地实现正义,都是我们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比较罗尔斯的正义观和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它们分别被称为"作为公平的正义&q... 正义和发展都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作为一个正在迈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如何更快地发展和更好地实现正义,都是我们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比较罗尔斯的正义观和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它们分别被称为"作为公平的正义"和"作为自由的发展",目的是揭示正义与发展这两种基本价值之间的一致性。"作为公平的正义"和"作为自由的发展"是罗尔斯和森在长期的学术对话中相互借鉴和吸收对方思想的产物。正义观和发展观都必须回答什么是人们的真实利益所在,什么代表了人们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平的正义"和"作为自由的发展"恰恰是在基本的利益观上达成了默契。正义和发展都建立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信念和尊重之上,都服从和服务于人的本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公平的正义 作为自由的发展 利益观 罗尔斯 阿马蒂亚·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