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rmodynamic and mechanical responses between underground hydrogen storage an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in lined rock caverns
1
作者 Bowen Hu Liyuan Yu +5 位作者 Xianzhen Mi Fei Xu Shuchen Li Wei Li Chao Wei Tao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31-543,共13页
Underground hydrogen storage(UHS)an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are two viable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r mitigating the intermittency of wind and solar power.Therefore,it is meaningful to comp... Underground hydrogen storage(UHS)an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are two viable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for mitigating the intermittency of wind and solar power.Therefore,it is meaningful to compare the properties of hydrogen and air with typical thermodynamic storage processes.This study employs a multi-physical coupling model to compare the operations of CAES and UHS,integrating gas thermodynamics within caverns,thermal conduction,and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round rock caverns.Gas thermodynamic responses are validated using additional simulations and the field test data.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variations of air and hydrogen within rock caverns exhibit similarities under both adiabatic and diabatic simulation modes.Hydrogen reaches high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ollowing gas charging stage compared to air,and the ideal gas assumption may lead to overestimation of gas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Unlike steel lining of CAES,the sealing layer(fibre-reinforced plastic FRP)in UHS is prone to deformation but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s stress in the sealing layer.In CAES,the first principal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aling layer and concrete lining is tensile stress,whereas UHS exhibits compressive stress in the same areas.Our present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election of energy storag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hydrogen storage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Mechanical response Thermodynamic response Lined rock caverns
下载PDF
Simulation study of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 in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converted from the multilayered sour gas field
2
作者 Yi Yang Longxin Li +4 位作者 Xia Wang Nan Qin Ruihan Zhang Yulong Zhao Ye T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A simula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H_(2)S in the Huangcaoxia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UGS), which is converted from a depleted sulfur-containing gas field. Based on the rock an... A simula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H_(2)S in the Huangcaoxia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UGS), which is converted from a depleted sulfur-containing gas field. Based on the rock and fluid properties of the Huangcaoxia gas field, a multilayered model was built. The upper layer Jia-2 contain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H_(2)S (27.2 g/m^(3)), and the lower layer Jia-1 contains a low concentration of H_(2)S (14.0 mg/m^(3)). There is also a low-permeability interlayer between Jia-1 and Jia-2. The multi-component fluid characterizations for Jia-1 and Jia-2 were implemented separately using the Peng-Robinson equation of state in order to perform the compositional simulation. The H_(2)S concentra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in a single cycle and peaked at the end of the production season. The peak H_(2)S concentration in each cycl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hen the recovery factor (RF) of the gas field was lower than 70%. When the RF was above 70%, the peak H_(2)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 higher reservoir RF, a higher maximum working pressure, and a higher working gas ratio will lead to a higher H_(2)S removal efficiency. Similar to developing multi-layered petroleum fields, the operation of multilayered gas storage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multi-layer commingled operation and independent operation for different layers. When the two layers are combined to build the storage, the sweet gas produced from Jia-1 can spontaneously mix with the sour gas produced from Jia-2 within the wellbor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verall H_(2)S concentration in the wellstream. When the working gas volume is set constant, the allocation ratio between the two layer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H_(2)S removal. After nine cycles, the produced gas’s H_(2)S concentration can be lowered to 20 mg/m^(3). Our study recommends combining the Jia-2 and Jia-1 layers to build the Huangcaoxia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This plan can quickly reduce the H_(2)S concentration of the produced gas to 20 mg/m^(3), thus meeting the gas export standards as well as the HSE (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in the field. This study helps the engineers understand the H_(2)S removal for sulfur-containing UGS as well as provides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verting other multilayered sour gas fields into underground storage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Multilayered gas field-Sour gas reservoir hydrogen sulfide removal.Compositional simulation
下载PDF
Mineralogy,microstructures and geomechanics of rock salt for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3
作者 Veerle Vandeginste Yukun Ji +1 位作者 Frank Buysschaert George Anoyatis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2期129-147,共19页
Rock salt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for its use as underground leak‐proof containers for the storage of renewable energy.Salt solution mining has long been used for salt mining,and can now be employed in the construct... Rock salt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for its use as underground leak‐proof containers for the storage of renewable energy.Salt solution mining has long been used for salt mining,and can now be employ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alt caverns for the storage of hydrogen gas.This paper presents a wide range of methods to study the mineralogy,geochemistry,microstructure and ge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alt,which are important in the engineering of safe underground storage rock salt caverns.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rock salt varies and is linked to it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diagenetic alterations.The microstructure in rock salt is related to cataclastic deformation,diffusive mass transfer and intracrystalline plastic deformation,which can the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acrostructural geomechanical behavior.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rock,rock salt exhibits creep at lower temperatures.This behavior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strain with time.However,at very low effectiv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high deviatoric stress,rock salt can exhibit dilatant behavior,where brittle deformation could compromise the safety of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n rock salt caverns.The proposed review presents the impact of purity,geochemistry and water content of rock salt on its geomechanical behavior,and thus,on the safety of the cav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EP hydrogen IMPURITIES rock salt salt solution mining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下载PDF
大规模制氢与储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慧 《河南科学》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双碳”背景下,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激增.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是现阶段阻碍其有效利用的重要原因,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进行存储是抵消这种波动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分析大规模制氢及储氢方案的现状及挑战具有重... “双碳”背景下,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激增.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是现阶段阻碍其有效利用的重要原因,将波动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氢进行存储是抵消这种波动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分析大规模制氢及储氢方案的现状及挑战具有重要意义.阐述分析了化石燃料制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及工业副产氢气四种制氢方式,以及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地下储氢四种储氢方式,详细讨论了它们的原理、应用与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从水和化石燃料中生产氢气并储存在地下是目前最好的大规模生产和储存方式,利用咸水层等地下储氢构造进行大规模储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制氢 大规模 咸水层 地下储氢
下载PDF
大规模地下储氢用压缩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5
作者 肖强 张乐 +3 位作者 张建军 钟曾根 曾胜 王玲子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地下储氢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存储的最具潜力的方式,氢气压缩机是氢气注采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中离心压缩机与往复压缩机是较适应于地下大规模储氢的压缩机类型。本文从压缩机设计配置、流量压比、润滑与排气温度限制、安全与泄漏等多个角... 地下储氢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存储的最具潜力的方式,氢气压缩机是氢气注采过程中的核心设备,其中离心压缩机与往复压缩机是较适应于地下大规模储氢的压缩机类型。本文从压缩机设计配置、流量压比、润滑与排气温度限制、安全与泄漏等多个角度比较了离心与往复压缩机的特点,梳理了这2种压缩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应用于地下储氢时离心与往复压缩机目前还存在的技术问题,这主要为往复圧式缩机难以实现大流量运行,而离心压缩机压缩氢气时不易实现高压比,因此均需做出优化与改进。本文面向氢能领域前沿发展方向,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大规模地下储氢的地上设备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氢 压缩机 往复 离心
下载PDF
多孔介质地下储氢研究进展与面临的挑战
6
作者 李越 冯鲲鹏 王惠民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突破,使得具有比能大、可储和可再生优势的氢能成为关注的热点,但氢气的大规模储存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点。在综述地下储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多孔介质储氢中氢气封存效率和上覆盖层密封性的...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突破,使得具有比能大、可储和可再生优势的氢能成为关注的热点,但氢气的大规模储存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难点。在综述地下储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多孔介质储氢中氢气封存效率和上覆盖层密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氢气自身物理性质、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地下储存环境等因素对氢气-咸水-岩石地球化学相互作用及氢气对盖层密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应力条件下,偏高的温度、压力与有机酸的存在均有利于储氢盖层的密封性;氢气-咸水-岩石地球化学反应复杂,其中与碳酸盐矿物反应较为剧烈,对岩石孔隙结构和储层环境的影响较大,选择富含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储层或无碳酸盐的砂岩可以减小反应程度;对于地下储氢,含水层中生物化学反应发生概率极大,且对氢气消耗量较高,生成的矿物沉淀可能降低注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氢 多孔介质 润湿性 地球化学反应
下载PDF
地下储氢技术现状及在中国加快发展的可行性
7
作者 张俊法 曾大乾 +1 位作者 陈诗望 王祖纲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随着能源转型升级需求的日益迫切,氢能以其零污染、零碳排、无次生污染的优势,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石化新能源业务的主要主攻方向。目前,中国主要采用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合金储氢等地面储氢方式,... 随着能源转型升级需求的日益迫切,氢能以其零污染、零碳排、无次生污染的优势,将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石化新能源业务的主要主攻方向。目前,中国主要采用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合金储氢等地面储氢方式,其储氢成本高,储氢效率低。与地面储氢相比,地下储氢以其规模大、成本低、更高的安全性,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在国际上,混合储氢技术已在法国、德国等国家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纯氢气地下存储技术在美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近乎空白,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氢气强流动性、高泄漏风险及强腐蚀性的特点,通过研究明确地下储氢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对圈闭密封性、地层条件、完井材料、地面工艺等方面。从枯竭油气藏资源、盐岩资源、储气库建设与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出发,分析中国开展地下储氢技术的可行性。中国西部和中东部拥有多个大型油气藏,枯竭油气藏资源丰富,具备开展地下混合氢储试验和氢储能的条件;盐岩分布广泛,用盐穴储存纯氢或氢储能切实可行;中国在气藏型储气库和盐穴型储气库建设与运行管理技术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储备。综合分析认为中国具备了开展地下储氢的条件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氢 盐穴 枯竭油气藏 盖层破坏 井筒泄漏 矿物化学反应 氢脆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技术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淑琴 戚川 +2 位作者 纪雨彤 刘欢 曹頔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共10页
氢气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绿色经济的氢气规模化供给是未来能源体系发展的迫切需要。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将地下煤炭原位高效转化为富氢气体,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注气化空腔进行地... 氢气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绿色经济的氢气规模化供给是未来能源体系发展的迫切需要。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将地下煤炭原位高效转化为富氢气体,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注气化空腔进行地质封存,有望成为一种煤炭低成本供氢路径。重点解析了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富氢气体的析出机制,总结了典型煤炭地下气化制氢工程案例,对比了不同制氢技术路线的氢气成本,深化了耦合CCUS的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富氢气体的析出包括煤层内的热解析氢、高温区的还原析氢以及低温气流通道中的水煤气变换。煤层内的中低温热解区范围较大,主要产生富氢气体H2与CH4,是产品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层富水特征和H2O(g)高气化活性使水蒸气还原制氢反应成为主导反应,低温长气流通道及气化灰渣的催化作用为原位水煤气变换制氢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典型示范项目运行数据验证了煤炭地下气化具有生产富氢气体的天然优势,其制氢成本远低于地面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气化空腔回注二氧化碳具有矿化固碳及物理碳封存的双重优势,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耦合气化空腔储碳,并联产化学品或协同深部驱油/驱替煤层气,有望形成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规模化低成本制氢技术路径。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耦合CCUS技术,对发挥新型能源体系支柱作用,解决化石能源制氢碳排放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化石能源清洁转型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制氢 深部煤层 CCUS
下载PDF
地下储氢库发展现状及气藏型储氢库高效建库十大技术挑战 被引量:5
9
作者 潘松圻 邹才能 +10 位作者 王杭州 熊波 王子恒 王珂 穆英 王珊 李周波 李国辉 崔少东 杨轩 马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180,共17页
地下储氢技术利用地下构造空间实现氢气大规模高压气态储存,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规模大、周期长的优势,但中国地下储氢库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地下构造空间储氢实践,亟待形成完整的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方案。为此,在总结国内外用于地下... 地下储氢技术利用地下构造空间实现氢气大规模高压气态储存,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规模大、周期长的优势,但中国地下储氢库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地下构造空间储氢实践,亟待形成完整的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方案。为此,在总结国内外用于地下储氢构造空间的类型,回顾地下储氢技术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气藏型储氢库高效建库亟待解决的十大技术挑战,研究结果表明:①气藏型地下储氢库的潜在库址与新能源发电资源具有高度的空间重合,便于绿电就地消纳,最适宜我国大规模发展;②气藏型地下储氢库高效建库需重点解决十大技术挑战,即完整性与选址地质评价、氢气与储层介质的反应机理、氢损耗及氢纯度对储氢效率的影响、垫层气类型与占比优选、注采渗流理论与库容设计、氢用特种管材及管道工程关键技术、建库及注采工程关键技术装备、运行期监测与动态分析、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方案、生命周期评估等。结论认为:①中国发展地下储氢库具有潜在枯竭/衰竭气藏库址众多的资源优势,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创新实践的技术优势,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优势和未来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规模优势,具备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条件和基础;②针对气藏型储氢库建库难题,需开展系统性技术攻关,构建地质综合选址评价体系,优化储库注采运行方案,研发氢用配套管材与设备,形成运营监测与风险管理系统,建立适应中国地质条件的综合建库理论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能源转型 新能源消纳 地下储氢库 枯竭气藏 盐穴 大规模储氢 长周期储氢
下载PDF
我国地下储气(氢)井检测技术进展综述
10
作者 段志祥 石坤 +2 位作者 胡杭健 张烟生 冯异勇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储气井广泛用于汽车加气站储存压缩气体。在对储气井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验工程实践,对储气井的主要检验检测技术、法规标准现状进行了讨论、梳理和总结。对储氢井技术发展情况和检验检测技术难点以及可行的检... 储气井广泛用于汽车加气站储存压缩气体。在对储气井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检验工程实践,对储气井的主要检验检测技术、法规标准现状进行了讨论、梳理和总结。对储氢井技术发展情况和检验检测技术难点以及可行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关于储氢井检验检测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压力容器 天然气 储气井 氢能 储氢井
下载PDF
盐穴地下储氢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冰冰 冯进千 +3 位作者 武志德 丁国生 张冰童 姬振兴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8-12,17,共6页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充分挖掘氢能对净零排放的重要贡献潜力,满足未来新能源战略储备需求,急需开展大规模氢气地下储存研究。文章以国内已建某盐穴储气库为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分析盐穴地下储氢库实际注采运行条件下...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为充分挖掘氢能对净零排放的重要贡献潜力,满足未来新能源战略储备需求,急需开展大规模氢气地下储存研究。文章以国内已建某盐穴储气库为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分析盐穴地下储氢库实际注采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密封性表现。结果表明:盐岩结构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对大规模氢气地下存储十分有利。盐穴储氢库运行期间围岩整体呈向内收缩趋势,夹层处变形形状不规则。内压恒定7 MPa、12 MPa、17 MPa顶板下沉量为3.9 m、2.35 m、0.96 m。采气期间腔体体积收缩较快,运行30 a体积收缩率为16.38%。腔体中上部及顶部渗透率明显增大,运行30 a围岩最大渗透率增长约2倍。高频率注采会对盐岩造成损伤,导致渗透率明显增高,氢气具有沿腔体中上部裂隙流动趋势。研究结果为氢气地下存储技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地下储氢 盐穴储气库 流―固耦合 稳定性
下载PDF
浅谈我国地下盐腔储氢发展可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超 付星辉 +2 位作者 何卉 吴国邦 刘伟 《中国井矿盐》 CAS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我国拥有大量的盐岩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形成了大量的盐腔,未来在利用盐腔进行储能、储氢的领域具有很大潜力。类比于天然气地下储存,本文通过调研文献,综述了几种地下储存氢气的可能,得出结论:因盐岩自身的特性以及盐腔的特殊性质,... 我国拥有大量的盐岩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形成了大量的盐腔,未来在利用盐腔进行储能、储氢的领域具有很大潜力。类比于天然气地下储存,本文通过调研文献,综述了几种地下储存氢气的可能,得出结论:因盐岩自身的特性以及盐腔的特殊性质,地下盐穴是氢气储存的理想场所。但我国盐穴利用起步较晚,盐穴储氢领域接近于空白,还有很多技术问题丞待解决,盐穴储氢库建设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盐腔 储氢 储能
下载PDF
氢气地下存储的可行性、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2
13
作者 柏明星 宋考平 +4 位作者 徐宝成 孙建鹏 冯福平 陈阵 刘天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754,共7页
氢能是一种非常便捷的且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本文从世界氢能利用及发展角度入手,阐述了地下储氢的重要意义并对常规储氢模式进行了介绍,如枯竭油气藏型、含水构造型、盐穴型及矿坑型等;通过氢气和甲烷的物化特性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地下储... 氢能是一种非常便捷的且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本文从世界氢能利用及发展角度入手,阐述了地下储氢的重要意义并对常规储氢模式进行了介绍,如枯竭油气藏型、含水构造型、盐穴型及矿坑型等;通过氢气和甲烷的物化特性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地下储氢的可行性并总结地下储氢可能存在的气体扩散、化学反应、采出纯度等问题;最后从能源结构、政策及技术发展等角度总结氢气地下存储的发展前景,为促进我国氢气地下存储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地下存储 可行性 局限性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构造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磊 高小其 +2 位作者 包创 李静 李旭茂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9-1071,共13页
动力加卸载过程中的断层气体运移和富集特征,是评价地下介质受力状态和构造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呼图壁地下储气库为研究气体地球化学变化特征与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地。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加压存储阶段,土壤气中Rn... 动力加卸载过程中的断层气体运移和富集特征,是评价地下介质受力状态和构造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呼图壁地下储气库为研究气体地球化学变化特征与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场地。呼图壁地下储气库加压存储阶段,土壤气中Rn、CO_2、Hg和H_2浓度的观测结果表明,在非储气库区和断层处,土壤气浓度及变化趋势为背景值特征,可能揭示出断层的活动状态较弱。而在储气库区内观测到了土壤气中H_2和Hg浓度显著升高的现象,最大值分别为5.551×10^(-4)和53ng/m^3,而且H_2和Hg浓度异常的测量位置较为一致。土壤气中Hg、H_2与Rn、CO_2的差异性变化趋势,可能与气体的产生机理和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土壤气中H_2和Hg的浓度可反映出地下储气库内的压力变化和裂隙通道,可揭示出储气库注气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为分析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对断层活动性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气 氢气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 断层 地震活动
下载PDF
地下储氢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庆凡 张俊法 《油气与新能源》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快能源转型,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体系中占比。发展地下储氢技术是克服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有效方法。回顾了地下储氢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地下储氢技术特点,介绍了地下储氢主要地质构造及其工业...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快能源转型,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体系中占比。发展地下储氢技术是克服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有效方法。回顾了地下储氢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地下储氢技术特点,介绍了地下储氢主要地质构造及其工业应用,总结得出:地下储氢技术总体上仍然处在发展初级阶段;与地面储氢相比,地下储氢具有储能容量大、储存时间长、储能成本低、储存更安全等优势;不同储氢技术发展及应用程度不同;地下储氢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能否大规模应用关键取决于电解制氢成本能否降低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氢能 地下储氢 盐穴 枯竭油气藏 含水层
下载PDF
人防地下工程PEMFC电站储氢方案的选择
16
作者 卢明 徐晔 +1 位作者 郭涛 刘渊 《低温与特气》 CAS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PEMFC发动机除了应用于氢能汽车外,还可以应用于地下PEMFC电站。选择适当的储氢方案,对于电站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PEMFC电站储氢的特点,计算了储氢量,综合比较各种储氢方案的优劣,认为金属氢化物用于人防工程PEMFC电站储氢最... PEMFC发动机除了应用于氢能汽车外,还可以应用于地下PEMFC电站。选择适当的储氢方案,对于电站稳定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PEMFC电站储氢的特点,计算了储氢量,综合比较各种储氢方案的优劣,认为金属氢化物用于人防工程PEMFC电站储氢最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防工程PEMFC电站 储氢量的确定 储氢安全性
下载PDF
氢气地下存储技术现状及难点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付盼 罗淼 +2 位作者 夏焱 李国韬 班凡生 《中国井矿盐》 CAS 2020年第6期19-23,共5页
氢气被视为未来的主要能源载体。关于氢气地下存储,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地点已成功运营,其中两个在美国,另一个在英国,并且这三个地点都在盐穴中储存氢气。本文介绍了氢能发展背景和世界地下储氢实践,着重分析了氢气地下存储关于地质、地... 氢气被视为未来的主要能源载体。关于氢气地下存储,目前全球只有三个地点已成功运营,其中两个在美国,另一个在英国,并且这三个地点都在盐穴中储存氢气。本文介绍了氢能发展背景和世界地下储氢实践,着重分析了氢气地下存储关于地质、地下化学反应、井筒完整性、氢气采出纯度以及材料耐久性问题难点。在综合分析了美国现已运行两座储氢库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盐穴氢气地下储库的技术攻关方向,为我国氢气地下储库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 氢气 地下存储 储氢库
下载PDF
大规模地下储氢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陆佳敏 徐俊辉 +3 位作者 王卫东 王浩 徐孜俊 陈留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99-3707,共9页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行业一直在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绿色消费需求。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落实能源需求变革,氢能的安全高效存储尤...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能源行业一直在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绿色消费需求。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落实能源需求变革,氢能的安全高效存储尤为重要。地下储氢技术由于其储氢规模大、综合成本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工作分析了世界地下储氢项目概况和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盐穴储气密封性好、结构稳定、操作灵活的优点,是目前大规模地下储氢最有前景的选择。从氢气的特点出发,综合阐述了在工程实施中氢气的注采对井况和地下环境造成金属腐蚀、橡胶失效、水泥降解、氢气泄漏等问题,为国内发展盐穴储氢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进一步结合中盐金坛盐穴综合利用的经验以及江苏地区的地域特点,探索盐穴储氢的技术路线的可能性。该路线通过将水电解制氢技术、盐穴储氢技术及天然气管道掺氢技术相结合,解决“制、储、运”的关键问题,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思路。盐穴储氢具有能源电力消纳、电网削峰填谷、跨季节存储、平衡氢能供需以及低成本等优势,这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剩余电量的大规模存储、绿色清洁氢能源的使用与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盐穴储氢 地下存储 低碳经济
下载PDF
华北地区含硫化氢地下储气库脱硫运行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含H2S地下储气库的优化运行,以华北地区X地下储气库为例,为防止其运行过程中采出的天然气因含H2S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脱硫运行技术对策。主要包括:井筒抗硫技术、含硫气井井口失控远程点火技术和地面H2S...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含H2S地下储气库的优化运行,以华北地区X地下储气库为例,为防止其运行过程中采出的天然气因含H2S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脱硫运行技术对策。主要包括:井筒抗硫技术、含硫气井井口失控远程点火技术和地面H2S处理技术。地下选用国产宝钢生产的D114.3 mm BGT1气密封型防硫化氢螺纹油管及耐压强度达34.5 MPa的井下安全阀。对含硫井口配备失控远程点火系统。在地面主要采用“活性炭+脱硫剂”分层装填脱硫塔的方式实现采出混合气体脱硫,并结合储气库井受双向压力及井底热传导效应促进硫溶解。通过摸索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技术对策,X储气库完全自主实现零事故安全运行,为类似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及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硫化氢 腐蚀 脱硫
下载PDF
华北地区含硫化氢地下储气库运行风险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杰 谢娟 +2 位作者 孙国辉 宋毅男 赵玮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含硫化氢地下储气库优化运行,以华北地区某地下储气库为例,通过对其运行中含硫化氢、井漏气、注采井底水水淹等运行风险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运行技术对策,即硫化氢处理技术、井筒优化技术及水淹井激活技术。硫化氢...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含硫化氢地下储气库优化运行,以华北地区某地下储气库为例,通过对其运行中含硫化氢、井漏气、注采井底水水淹等运行风险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运行技术对策,即硫化氢处理技术、井筒优化技术及水淹井激活技术。硫化氢处理技术采用干法脱硫思路,地面采用"活性炭+脱硫剂"分层装填脱硫塔方式实现脱硫,地下选用气密封型防硫化氢螺纹油管抗硫生产,并在井口采取含硫井井口失控远程点火技术:井筒优化方面,综合老井封堵、新井井身结构优化、完井管柱优化等井筒技术,并划分环空带压四种类型压力恢复曲线判断其漏点位置进行液体堵漏剂堵漏;水淹井激活技术则基于注采井出水特征及水体活跃性分析,采取"零背压放喷排液"激活水淹井技术。通过技术对策实施,该储气库已历经8个注采周期,实现了安全运行零事故,为含硫化氢型储气库运行50年乃至更久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硫化氢 环空带压 脱硫 水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