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practices in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t JinpingⅠhydropower st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Aiqing Wu Jimin Wang +4 位作者 Zhong Zhou Shuling Huang Xiuli Ding Zhihong Dong Yuting Zh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40-650,共11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ata obtained from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t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practice in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is first conducted. T...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ata obtained from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t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practice in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is first condu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ta, lithology, and initial geo-stress, the excavation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rock mass support measures,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anchorage structures in the cavern complex,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 stability and anchor support performance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of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o extremely high geo-stresses during rock excavation. Excessive surrounding rock mass deformation and high stress of anchorage structures, surrounding rock mass unloading damage, and local cracking failure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etc., are mainly caused by rock mass excavation. Deformations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and stresses in anchorage structures here are larger than those found elsewhere: 20% of extensometers in the main powerhouse record more than 50 mm with the maximum at around 250 mm observed in the downstream sidewall of the transformer hall. There are about 25% of the anchor bolts having recorded stresses of more than 200 MPa. Jinping I hydropower plant is the first to have an underground powerhouse construction conducted in host rocks under extremely high geo-stress conditions, with the ratio of rock mass strength to geo-stress of less than 2.0.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to underground powerhouse construction in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powerhouse High geo-stress rock mechanics rock mass stabil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ailure behavior around a circular opening in a non-persistently jointed rock mas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7
2
作者 Yang Xuxu Jing Hongwen Chen Kunf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729-738,共10页
Pre-existing discontinuities chang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masses,and further influence failure behavior around an underground opening.In present study,the failure behavior in both Inner and Outer zones aro... Pre-existing discontinuities chang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 masses,and further influence failure behavior around an underground opening.In present study,the failure behavior in both Inner and Outer zones around a circular opening in a non-persistently jointed rock mas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First,the micro parameters of the PFC^(3D) model were carefully calibrated using the macro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termined in physical experiments implemented on jointed rock models.Then,a parametrical study was undertaken of the effect of stress condition,joint dip angle and joint persistency.Under low initial stress,the confining stress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es;while under high initial stress,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failed immediately following excavation.At small dip angles the cracks around the circular opening developed generally outwards in a step-path failure pattern;whereas,at high dip angles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failed in an instantaneous intact rock failure pattern.Moreover,the st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around the circular opening deteriorat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joint persis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opening Failure behavior Non-persistent joints rock mass PFC^3D
下载PDF
Multiscale Hierarchical Digital Rock Mass Models and Numerical Testing on Mechanical and Hydaulic Properties of Rock Mass 被引量:1
3
作者 Xiaoli Liu~1,Sijing Wang~2,Enzhi Wang~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2.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88-188,共1页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megacitie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afety is alway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all p...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megacities.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afety is alway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in all phases,including planning,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of the underground project.Engineering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rock 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cale HIERARCHICAL DIGITAL rock mass MODELS numerical test underground space evaluation of rock mass quality
下载PDF
某地下大型洞室群开挖变形特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杜林学 王文 史向荣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地下工程施工顺序的选择和支护措施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主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3种不同的开挖顺序下洞室群开挖后洞周围岩的变形特性... 地下工程施工顺序的选择和支护措施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主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3种不同的开挖顺序下洞室群开挖后洞周围岩的变形特性,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并给出了洞室群开挖支护设计。结果表明:方案2(并行与顺序开挖相结合)在控制位移和塑性区面积方面表现更优,建议施工时优先选择;侧压力系数是影响洞室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侧压力系数较小时,边墙为重点支护部位,而侧压力系数较大时,顶拱位移就较大;围岩破碎面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抗拉强度对围岩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洞室的主厂房顶拱采用锚喷支护和注浆的方法控制围岩的位移量,其余部位采用锚杆和锚索共同支护的方式,支护后锚固使洞室的主厂房顶拱、上、下游边墙的位移值减小幅度为10%~25%,而塑性区的面积也减小了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开挖顺序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ing for the effects of thermal insulation in underground tunnels 被引量:2
5
作者 Liu W.V. Apel D.B. +1 位作者 Bindiganavile V.S. Szymanski J.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The heat How generated from the infinite rock mass surrounding the underground tunnels is a major cause for the increasing cooling demands in deep mine tunnels.Insulation layers with lower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n tu... The heat How generated from the infinite rock mass surrounding the underground tunnels is a major cause for the increasing cooling demands in deep mine tunnels.Insulation layers with lower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n tunnel walls and roof ceilings are believed to supply a thermo-barrier for heat abatement.However,it is found that no systematic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to predict and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underground thermal insulation.Specifically,investigations on the underground insulation problems involving heat flows through the semi-infinite hot rock mass and insulation layer were not sufficient.Thus,in this paper,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accompanied with heat flow through the semi-infinite rock mass and the insulation layer,were modeled by both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s with focus on underground mine tunnels.The close agreements between model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thermal insulation applied on tunnel surfaces is able to provide promising heat abatement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sulation Theoretical models underground rock mass Heat abatement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破损煤岩层的渗透性研究
6
作者 宋喜东 王恩志 +6 位作者 刘晓丽 虎晓龙 金慧 高峻 姚文理 郭万平 孙一奇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利用矿井资源修建地下储库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掌握矿井储存空间内煤岩层渗透特性,是确定地下储库储存容量,保障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本文以灵新煤矿矿井浓盐水地下储库工程为背景,开展... 利用矿井资源修建地下储库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掌握矿井储存空间内煤岩层渗透特性,是确定地下储库储存容量,保障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本文以灵新煤矿矿井浓盐水地下储库工程为背景,开展现场原位压水试验,对采掘完成的矿区煤岩层渗透特性进行研究,探明了矿区遗留煤柱、采区顶、低板的渗透特性和透水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各煤层遗留煤柱的稳定流量值为1.0~6.12 L/min,15和16煤顶板稳定流量为1.76~8.82 L/min,16煤的底板稳定渗流量为1.971~8.82 L/min。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煤柱透水率为0.046~0.261 Lu,顶板透水率为0.07~0.162 Lu,底板透水率为0.042,其中16煤煤柱透水率最大,为0.261 Lu。煤岩层透水性较差,有利于修建地下储库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破损岩体 地下储库 压水试验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挂帮矿崩落法开采边坡安全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宫长亮 孙哲申 +3 位作者 许译心 李昱衡 任海龙 范晓明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证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陷落散体所需的回采体积,得出回采体积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后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保安矿柱的宽度为88.45 m时,所需回采体积最小。采用散体滑落试验,得出了防护坝设置在露天坑底的上一个台阶,保证了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和安全生产,对于矿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挂帮矿开采 岩移控制 陷落散体 防护坝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的露天坑积水下边坡与巷道协同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张雷 王兵 +1 位作者 黄铂然 王培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8,共9页
露天矿边坡与巷道协同稳定性是影响矿山安全开采的关键因素。开展矿区边坡与巷道协同稳定性研究是保证矿山能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矿区Ⅵ号矿组露天坑目前存汇水问题,分析论证后续井巷开采、工程力学、汇水等因素对Ⅳ号矿... 露天矿边坡与巷道协同稳定性是影响矿山安全开采的关键因素。开展矿区边坡与巷道协同稳定性研究是保证矿山能进行安全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矿区Ⅵ号矿组露天坑目前存汇水问题,分析论证后续井巷开采、工程力学、汇水等因素对Ⅳ号矿组、Ⅶ号矿组深部井巷工程是否有影响;采用3Dmine建立了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截取风险边坡剖面并建立数值模型,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多场耦合分析软件,对建立的剖面模型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进行耦合,通过精细化划分网格对其进行稳态求解,得到剖面模型的损伤区、应力场及位移变化云图,其中,边坡5号剖面区域基坑存在积水问题,在求解过程中考虑渗水条件。分析结果表明:Ⅵ号露天边坡、Ⅶ号露天边坡岩体损伤对地下工程均未造成影响,Ⅵ号矿坑积水的渗透速度分布在10^(-7)~10^(-6)m/s,由于渗透速度较低,Ⅵ号矿坑汇水并未对附近地采工程稳定性造成显著影响;建议对Ⅵ号矿坑汇水进行及时抽排,并加强Ⅶ号露天边坡位移监测。该研究结果为论证边坡与巷道协同稳定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边坡稳定性 地下开采 流固耦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积水采空区破碎煤岩体渗流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梁军平 《山西煤炭》 2024年第2期60-66,共7页
掌握积水采空区破碎垮落带煤岩体渗流规律对矿井瓦斯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利用气水两相可调控流动试验系统,采用稳态渗透法开展了积水采空区破碎煤岩体应力-渗透率试验,得到了不同块径、不同积水量条件下渗透参数随轴向载荷的变化特征... 掌握积水采空区破碎垮落带煤岩体渗流规律对矿井瓦斯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利用气水两相可调控流动试验系统,采用稳态渗透法开展了积水采空区破碎煤岩体应力-渗透率试验,得到了不同块径、不同积水量条件下渗透参数随轴向载荷的变化特征,揭示了积水采空区破碎煤岩体渗流规律。结果表明:煤样应变随着载荷应力的增加逐渐增大;相同积水量条件下,不同块径煤样渗透率随着载荷的增大呈指数式递减;相同块径条件下,不同积水量的煤样渗透率随载荷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且随着载荷的增大,积水量对渗透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采空区 破碎煤岩体 应力特征 渗透率
下载PDF
在倾倒边坡中建设地下调压室的工程地质研究
10
作者 黄振伟 茆金柱 +2 位作者 蒲进 马力刚 潘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7,共8页
扎拉水电站调压室建在山体倾倒边坡内,对该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岩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类型的差异,采用岩体结构、岩层转角、风化等定性因素结合波速比定量因素进行综合分区;通过现场超常规原位试验,结合反演计算,综... 扎拉水电站调压室建在山体倾倒边坡内,对该边坡及围岩稳定性的系统研究至关重要。根据岩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类型的差异,采用岩体结构、岩层转角、风化等定性因素结合波速比定量因素进行综合分区;通过现场超常规原位试验,结合反演计算,综合提出各区适宜的岩体抗剪强度参数;采用数值分析法模拟倾倒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并通过多种解析法校验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倾倒岩体可分为层状弯曲区、碎裂拉张区、散体坠覆区;厂后倾倒边坡的主要失稳形式为拉裂-滑移-剪断和块体卸荷崩落;在倾倒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安全系数应取现行技术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较大值,有利于保障倾倒边坡滑移稳定和坡内洞室围岩变形稳定。研究成果解决了地质条件局限和水工结构要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开创意义,可为倾倒边坡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边坡 地下调压室 地质特征 围岩稳定性 原位试验 应力应变数值分析 扎拉水电站
下载PDF
动态扰动下顶板块体失稳冒落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万成 代风 +3 位作者 任敏 关凯 牛雷雷 董航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5-1440,共16页
巷道、采场等地下开挖空间周边围岩的次生结构面发育,岩体极易被切割成多个独立岩块,并在准静态地应力或外界动力扰动作用下发生滑动冒落.针对准静态条件下的顶板失稳冒落问题,研究的重点在于结构面的扩展分析以及块体系统的受力平衡条... 巷道、采场等地下开挖空间周边围岩的次生结构面发育,岩体极易被切割成多个独立岩块,并在准静态地应力或外界动力扰动作用下发生滑动冒落.针对准静态条件下的顶板失稳冒落问题,研究的重点在于结构面的扩展分析以及块体系统的受力平衡条件分析.对于动态扰动条件下的顶板岩块滑动失稳问题,不仅涉及到应力波促进下的裂隙扩展问题,还与块体系统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和应力波影响下岩块动态受力条件有关.本文分别从静态条件下与动态扰动条件下两个方面总结了顶板岩块稳定性相关研究.目前针对静态条件下的顶板块体稳定性研究已经形成了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对于动态扰动条件下的块体稳定性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块体系统内部应力波传播过程的分析,忽略了对顶板岩体受扰过程中裂隙扩展和应力失衡的分析.因此,针对顶板岩块动态失稳问题的研究尚不能揭示冒落机理,而该研究的难点在于“揭示动态扰动诱发块体失稳的本质机理”.最后,介绍了课题组针对动态扰动下顶板块体滑动失稳问题开展的一系列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不同方向动态扰动作用诱发顶板块体滑动失稳的机理,为地下矿山冒顶灾害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节理岩体 顶板冒落 关键块体 动态扰动 滑动失稳
下载PDF
采空区破碎煤岩体溶蚀作用及净水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方田 郝文华 +3 位作者 张村 孙暖 熊集兵 范常浩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464-473,共10页
开展地下水库采空区破碎煤岩体溶蚀作用及净水机理研究,是实现矿井地下水库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以锦界煤矿31409工作面开采形成的地下水库为工程背景,选取采空区破碎煤岩体及去离子水进行污染物释放规律实验研究,分析了采空区破碎... 开展地下水库采空区破碎煤岩体溶蚀作用及净水机理研究,是实现矿井地下水库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以锦界煤矿31409工作面开采形成的地下水库为工程背景,选取采空区破碎煤岩体及去离子水进行污染物释放规律实验研究,分析了采空区破碎煤岩体溶蚀作用规律,探究了破碎煤岩体对水体特征影响机理,获得了破碎煤岩体在不同温度、风化条件下污染物释放规律,并分析了地下水库净水过程中的沉淀溶蚀作用。溶蚀作用及岩体中黏土矿物表面对可溶性有机质的吸附、沉淀作用等水岩作用决定了地下水库净水特征,在不同的时间范围里,溶蚀作用和吸附沉淀作用各自占主导作用,影响矿井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库 破碎煤岩体 水岩作用 溶蚀作用 污染物释放
下载PDF
基于孔内多属性测试的地下岩土体工程地质信息评价研究
13
作者 孙红林 李炜 +4 位作者 张占荣 刘铁 王亚飞 刘铁华 刘华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69,77,共9页
针对钻探取芯的传统勘察方法探测地下岩土体结构特征信息存在精度低、信息不全面等问题,利用钻孔多属性测试技术,通过分析光学成像和声波波速等钻孔孔内多属性测试数据与地层结构特征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获取孔内声波波速和孔内摄像等数据... 针对钻探取芯的传统勘察方法探测地下岩土体结构特征信息存在精度低、信息不全面等问题,利用钻孔多属性测试技术,通过分析光学成像和声波波速等钻孔孔内多属性测试数据与地层结构特征信息之间的关系,可获取孔内声波波速和孔内摄像等数据,并得到地下岩土体的工程地质信息。基于钻孔多属性测试技术,研究了地下岩土体精细化分层、结构面定量描述的技术方法,阐述了岩体质量分级、岩土体动弹性力学参数和场地土类型的分析过程,并引入了孔壁岩体质量指标(WRQD)评价岩体完整性,总结归纳了基于钻孔孔内多属性测试的地下岩土体工程地质信息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可为地下岩土体工程地质信息分析提供了一种多手段综合勘探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多属性测试 地下岩土体 工程地质信息评价 孔内摄像 孔内声波波速测试
下载PDF
水封石油洞库污染物运移规律研究
14
作者 蒋中明 钟兵 万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29-2536,共8页
水封石油洞库储油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明晰石油污染物在裂隙岩体中的运移规律是库区地下水污染防控的前提。为揭示石油污染物在洞周围岩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基于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石油中的特征污染物——... 水封石油洞库储油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明晰石油污染物在裂隙岩体中的运移规律是库区地下水污染防控的前提。为揭示石油污染物在洞周围岩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基于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石油中的特征污染物——苯的运移扩散过程,并分析了裂隙倾角、裂隙开度、基质渗透率和纵向弥散度对苯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储库正常运行50 a后,苯的迁移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会到达水幕系统,也不会进入到地面表层下的水体中。在长期运行条件下,相邻洞周围岩中的污染晕可相互连通,并将引起相邻洞罐中油品污染物之间的交叉污染。苯的竖向污染距离对纵向弥散度和裂隙倾角大小敏感性强,而对裂隙开度和基质渗透率的敏感性较弱。洞室间岩柱中轴线上苯的最大浓度对裂隙倾角最为敏感,且随裂隙倾角和基质渗透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纵向弥散度和裂隙开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封石油洞库 裂隙岩体 污染物运移 双重介质模型
下载PDF
铜坑矿92号矿体巷道顶板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子超 张绍国 +3 位作者 钟炮 覃庆韩 王辉 陈庆发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9,34,共5页
以铜坑矿92号矿体+392 m中段某运输巷道为例,首先划分试验区并调查所需现场数据,然后采用MRMR岩石质量分类系统对巷道顶板岩体评分并确定其质量等级,最后基于分级结果给出合适的巷道顶板支护措施建议。结果表明,RMR法评分为50,属于III... 以铜坑矿92号矿体+392 m中段某运输巷道为例,首先划分试验区并调查所需现场数据,然后采用MRMR岩石质量分类系统对巷道顶板岩体评分并确定其质量等级,最后基于分级结果给出合适的巷道顶板支护措施建议。结果表明,RMR法评分为50,属于III级岩体,修正后的MRMR方法评分为29,属于IV级岩体,由现场结构面调查情况可知,MRMR方法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稳定性 岩体质量分级 地下矿山 岩体质量 MRMR分级法 巷道顶板 支护方案
下载PDF
基于钻孔多属性测试的地下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炜 张占荣 +3 位作者 黄国良 刘华吉 高阳 李慈航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利用钻探取芯的传统勘察方法探测地下岩土体结构特征信息存在精度低、地层结构识别准确度不高、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依托某地铁站工程开展了钻孔多属性测试分析,得到了勘察区的孔壁影像、钻孔岩体波速及岩芯室内物理力... 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利用钻探取芯的传统勘察方法探测地下岩土体结构特征信息存在精度低、地层结构识别准确度不高、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依托某地铁站工程开展了钻孔多属性测试分析,得到了勘察区的孔壁影像、钻孔岩体波速及岩芯室内物理力学性质等数据,定量化分析了钻孔揭示的地下岩体结构面产状和宽度特征,评价了勘察区的地下岩体质量。结果表明:勘察区的地下岩体结构面产状近水平,存在两组主要走向,即NE(40°~60°)走向、NWW走向(280°~300°),其中前者与该区域的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以构造节理、层面为主;地下岩体整体上呈砂质泥岩和砂岩互层,局部存在结构面发育带,根据孔壁岩体质量(Wall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WRQD)指标,岩体质量较好及以上的比例为83.1%;勘察区岩体较完整,岩体质量较好,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Ⅲ~Ⅳ。基于“点—线—面—体”相结合的钻孔多属性测试,为勘察区地下岩体工程地质信息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多手段综合勘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岩体 钻孔摄影 波速测试 结构面 岩体质量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坝基层间岩体破坏及突渗力学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路军 曹志国 +6 位作者 程建超 刘升贵 周宏伟 武洋 王俊光 欧阳迪 薛东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2-1208,共17页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为西部矿区矿井水资源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煤矿地下水库安全稳定的科学问题之一是开采扰动下煤岩体渗透特性突变机理及量化表征。以陕西大柳塔煤矿为原型开展了煤矿地下水库层间岩体裂隙演化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 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为西部矿区矿井水资源储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煤矿地下水库安全稳定的科学问题之一是开采扰动下煤岩体渗透特性突变机理及量化表征。以陕西大柳塔煤矿为原型开展了煤矿地下水库层间岩体裂隙演化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和三轴循环加卸载渗流耦合试验。结果表明:下煤层工作面朝上部水库推进过程中层间岩层发生拉伸剪切破坏,裂隙逐渐向水库坝体方向延伸,采用数字散斑方法观测到坝基岩体裂隙网络由离散局部变形连通形成宏观裂缝,并贯穿至煤柱坝体;从几何和拓扑角度定量地分析了裂隙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证实了裂隙演化在空间上存在连通概率,岩层的裂隙网络连通属于渐进式,区别于岩石试件裂隙激增式扩展过程。综合考虑原岩应力、初始采动应力、循环加卸载等作用,发现采动应力导致煤体的体胀作用远大于砂岩,砂岩作为硬岩关键层有利于抑制裂隙扩展和渗透增加;采用基于分数阶理论的非达西渗透率公式计算瞬态法测试的渗透率,相比常规计算方法具有更好的灵敏性,渗透率突变伴随着应力突降、体应变激增、破裂信号陡增等行为,揭示了渗透率的本质是裂隙网络的拓扑连接,提出了突渗的力学定义和拓扑定义。采用逾渗理论将裂隙网络连通视为连续相至非连续相的跳跃行为,建立了煤岩体突渗的逾渗模型,经应力渗流、蠕变渗流等试验验证模型有效且形式简单,为突渗力学行为的数学描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煤岩体破坏 突渗定义 逾渗模型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和蚀变对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一纯 辛萌 +3 位作者 何军 李斌 张雨霆 黄书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岩壁吊车梁是地下厂房中常见的承载构件,由于直接支承在围岩上,岩壁吊车梁的稳定性受围岩地质条件影响较大。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为例,通过对地下厂房岩体结构面特征、岩体蚀变效应及岩壁吊车梁原位观测资料进行... 岩壁吊车梁是地下厂房中常见的承载构件,由于直接支承在围岩上,岩壁吊车梁的稳定性受围岩地质条件影响较大。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为例,通过对地下厂房岩体结构面特征、岩体蚀变效应及岩壁吊车梁原位观测资料进行深入解析,阐释了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和围岩变形的分布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吊车梁锚杆应力同围岩变形、地质条件、施工进程等之间的关联,解译了岩壁吊车梁锚杆应力和围岩变形偏大的原因,最终揭示了岩体结构面和蚀变对岩壁吊车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可为岩壁吊车梁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和安全论证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厂房 吊车梁 岩体结构面 岩体蚀变
下载PDF
五阳煤矿深部大巷工程岩体级别分析与支护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6,共5页
针对五阳煤矿750 m采深开拓大巷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变形现象,为了增强巷道整体稳定性,提高井下深部大巷施工质量,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对矿井深部地应力和地下工程岩体分级分析,参照类似条件矿井支护,确定井下大巷的初始支护设计,考... 针对五阳煤矿750 m采深开拓大巷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变形现象,为了增强巷道整体稳定性,提高井下深部大巷施工质量,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对矿井深部地应力和地下工程岩体分级分析,参照类似条件矿井支护,确定井下大巷的初始支护设计,考虑到受高地应力及利用钻孔治理瓦斯影响,结合支护效果,利用紧固关键承载圈的理论,提出采用锚网索喷和注浆锚索联合支护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地下工程岩体分级指数,可作为井下工程选择适合层位的重要参考;依靠深部岩体自稳能力和采用注浆锚索支护巷道关键承载圈作为塑性支撑,能够保证巷道支护要求,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潞安矿区 工程岩体 地应力 支护参数 地下工程
下载PDF
紫金山金铜矿地下开采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20
作者 林喜康 游新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频繁的地下开采活动对巷道围岩稳定造成反复的扰动,加剧了巷道围岩破坏风险。紫金山金铜矿地下开采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开采,侧向崩矿,最大单次爆破药量达4 t,爆破扰动大,局部区域巷道围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结合紫金山金... 频繁的地下开采活动对巷道围岩稳定造成反复的扰动,加剧了巷道围岩破坏风险。紫金山金铜矿地下开采采用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法开采,侧向崩矿,最大单次爆破药量达4 t,爆破扰动大,局部区域巷道围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象。结合紫金山金铜矿采场与工程布置,构建了32通道微震监测系统,研究开采过程中围岩微震时空演化规律,评估巷道围岩破坏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地压较突出的矿体东翼区域微震定位误差小于8 m;矿体东翼蚀变岩体与开采活动是影响紫金山金铜矿-100~+100 m微震事件聚集区形态、大小等特征的重要因素,微震事件主要集中于-50~+100 m矿体东翼,微震事件聚集区域附近均有正开采采场分布;微震lg EI、位移与微震事件密度云图呈明显差异性分布特征,-50 m中段7#采场应力较高,位移相对较大,微震事件较集中,该处发生灾害风险相对较大;巷道围岩破坏现场调查发现,50 m中段沿脉巷道与9#穿脉、E3#穿脉交岔口,-50 m中段沿脉巷道与7#穿脉、E3#穿脉交岔口巷道出现片帮、裂缝等破坏现象,巷道围岩发生破坏的位置与微震lg EI、位移集中区分布基本吻合。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紫金山金铜矿支护参数优化,对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场 微震监测 岩体破坏 能量指数 位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