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derground water biological field's variation and geoenvironmental safety in city
1
作者 YI Nian-ping ZHANG Xin-gui WANG Yang HUANG Jun-peng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09年第5期16-21,共6页
In the process of city construction, as a comprised factor of cit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ground water takes the most active part, and its dynamic change is fiercest. The city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 disturbs u... In the process of city construction, as a comprised factor of cit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ground water takes the most active part, and its dynamic change is fiercest. The city construction unceasingly disturbs underground water chemical, dynamic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field. In return, the four fields' changes also can affect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city lived by, in other words they affect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 and the geoenvironment directly displays in the following two ways: The first is that the underground water and the geological body transfer the energy each other; the second is that the strength balance of geological body is broken. Underground water variation brought about by city construction is the factor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Underground water variation on the one hand changes soils or rocks' physical,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n influences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geological body. On the other hand it changes its own physica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chemical component. At present, from mechanics aspect, interaction between chemical field and biological field vari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and the geological body lacks research. Althoug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is long-term, slow, but when it compared with water-soil or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rocks or soils or geologic evolution history,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f th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action of rocks or soils brought about by city construction is remarkable,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underground water biological field factor which is easily neglected by people, it analyzes that underground water biological field affects possible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properties variation of rocks or soils in city construction, brings forward further research method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have been also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water biological field microscopic structure
下载PDF
辽宁锦州南部应力场特征及其对地下水封油库稳定性影响分析
2
作者 曲建军 蒋再辉 程少华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3期6-8,50,共4页
区域应力场是构造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壳应力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现今构造应力与地质资源的储存、开采及基础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具有密切联系。文章对锦州南部地区9个钻孔进行了翔实的现场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并依据强度与应力指标,对应... 区域应力场是构造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壳应力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现今构造应力与地质资源的储存、开采及基础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具有密切联系。文章对锦州南部地区9个钻孔进行了翔实的现场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试,并依据强度与应力指标,对应力状态和岩爆风险分别进行了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测区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量值分别为3.92~17.33 MPa和3.00~8.93 MPa,垂直应力值为0.80~4.58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N33°~88°E之间,优势方位为N72°E;地应力评价结果显示为低~很低应力状态,工程区地下厂房附近无岩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 地下水封油库 应力评价 岩爆预测
下载PDF
不同年限地铁车站的负荷实测及冷水机组能效优化研究
3
作者 曾骁晹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56-61,共6页
基于上海市不同运营年限地铁车站送回风温湿度、室外温度及送风量实测数据,对不同运营年限车站冷水机组节能潜力、地铁车站负荷与客流量、室外气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营初期的地铁车站平均负荷率偏低,可以通过卸载一台冷... 基于上海市不同运营年限地铁车站送回风温湿度、室外温度及送风量实测数据,对不同运营年限车站冷水机组节能潜力、地铁车站负荷与客流量、室外气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营初期的地铁车站平均负荷率偏低,可以通过卸载一台冷水机组来提高负荷率,冷水机组平均COP上升1.4,单个标准车站空调季冷水机组方面可节省约10444.6元;运营年限更久的地铁车站由于在较高水平负荷率下运行,卸载冷水机组后冷水机组平均COP下降0.3,造成能量损耗;运营年限的4年地铁车站负荷与室外气温的相关性不显著;工作日与非工作日车站实际冷负荷差距不大;早晚高峰时段的实际冷负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运营年限 现场实测 冷水机组
下载PDF
某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地下水渗流场及涌水量模拟
4
作者 李雅静 郭迎涛 +1 位作者 刘立才 张训玉 《城市地质》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是通过人工开挖建于地下,利用稳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储存在洞室内的石油。具有占地少、投资少、损耗少等优点,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评价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某大型地下...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是通过人工开挖建于地下,利用稳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储存在洞室内的石油。具有占地少、投资少、损耗少等优点,但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为评价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某大型地下水封石油储库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利用GMS软件,建立了非均质、各向异性、三维非稳定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有水幕系统时预测水位高于设计水位3 m以上,可以保证洞库的水封效果,且石油局限于洞室周围不外泄,为后期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长期监测计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 渗流场 涌水量 模拟计算
下载PDF
晋城煤层气分布和主导因素的再认识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贵红 张泓 +2 位作者 张培河 晋香兰 牟全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80-1684,共5页
收集到晋城地区169组含气量及其它相关测试数据,对采集的65个气井排采水样进行了全水质化验,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含气量与煤的热成熟度、煤储层埋深、厚度、围岩封闭性等因素的关系,并在分析地下水等水位线和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 收集到晋城地区169组含气量及其它相关测试数据,对采集的65个气井排采水样进行了全水质化验,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含气量与煤的热成熟度、煤储层埋深、厚度、围岩封闭性等因素的关系,并在分析地下水等水位线和水化学特征基础上确定了水动力分区,探讨了含气量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这些传统意义上界定的影响含气量的因素决定了晋城煤储层含气量整体上较高,但与其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并无相关性,进一步证实地下水动力场通过控制储层压力的分布而控制着煤层气的聚集,成为影响晋城含气量区域分布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不仅潘庄是煤层气富集区域,而且寺头断层以西的郑庄一带同样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建议加大勘探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 煤层气 主导因素 含气量 地下水动力场
下载PDF
含承压水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金小荣 俞建霖 +2 位作者 龚晓南 黄达宇 杨雷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9-794,共6页
运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含承压水软基,简要介绍了防止承压水贯通的施工工艺。对港湾变电所软基加固试验中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和出水量等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能有效消除含承压水... 运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含承压水软基,简要介绍了防止承压水贯通的施工工艺。对港湾变电所软基加固试验中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和出水量等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能有效消除含承压水层软基沉降,地基平均固结度为83%,工后沉降较小,能满足变电所软基工后沉降要求。对地基土体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后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显著提高,加固效果十分明显。从单泵出水量和承压水层的压缩量来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过程中并未贯通承压水地层。加固后软基底部含水率比中部小,表明底部软土层向圆砾层排水加速软基固结。试验的成功进一步拓展了该法的应用领域,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设计、施工和科研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承压水 现场试验 加固效果
下载PDF
大型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渗流场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术才 张立 +5 位作者 马秀媛 薛翊国 王者超 李逸凡 平洋 姜彦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79-1986,共8页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是利用饱水岩体密封性进行石油储存的方式。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建设中,由于工程体的出现,改变了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干扰了原来平衡的地下水渗流场,为保证地下石油洞库的水封效果,需进行裂隙岩体渗透...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是利用饱水岩体密封性进行石油储存的方式。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的建设中,由于工程体的出现,改变了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干扰了原来平衡的地下水渗流场,为保证地下石油洞库的水封效果,需进行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及地下水渗流场时空演化研究。以国内首个在建的大型地下水封石油储库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分析,运用等效连续介质的方法,采用裂隙岩体各向异性渗透张量,建立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预测不同施工进程时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无水幕条件下地下水位逐渐降低,主洞室部分区域出现零水头压力区,无法保证水封性;模拟运营期水幕巷道施加定水压力,地下水位上升至设计高度35 m且趋于稳定,可以满足水封效果要求。研究结果对地下石油洞库的水封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 数值模拟 各向异性 渗流场 水封性
下载PDF
水封式LPG地下储库渗流场三维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振刚 谭忠盛 +1 位作者 万姜林 张鸿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1-335,共5页
介绍了水封式LPG地下储存的气密条件。对汕头LPG地下储库的丙烷储库做了渗流场三维分析 ,分析水幕作用及其对储洞周围渗流场的影响 ,论证了水封式LPG储库的有效性。对我国水封式地下LPG储库的设计。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水密封 储气洞库 渗流 渗流场
下载PDF
建筑物场区地下水位预测与抗浮水位确定——以青岛啤酒城改造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安振东 刘贯群 +3 位作者 张焘 王婷 徐栋 周书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通过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资料,掌握了该区降水、蒸发等规律;通过实地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查清了研究场区的地层结构、含水层类型等水文地质条件。在抽水试验和长期水位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 通过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资料,掌握了该区降水、蒸发等规律;通过实地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查清了研究场区的地层结构、含水层类型等水文地质条件。在抽水试验和长期水位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研究场区的三维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根据2011—2012年研究场区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和验证,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来预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对-7.8、-2.9和3m处基础进行丰水年丰水期和多年平均降水时丰水期的地下水位进行预报,预报结果在基底标高3m区域内,合理的抗浮水位范围为6~8m;基底标高-2.9m区域内,合理的抗浮水位为5~7.5m;基底标高-7.8m区域,合理的抗浮水位为3~5.5m。预报结果为设计合理的建筑物抗浮水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Visual MODFLOW 数值模拟 抗浮水位 建筑物场区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地下水封油库围岩流固耦合特征模拟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彬 李卫明 +2 位作者 封帆 吴兵 曹小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9-795,共7页
地下水封油库通常建造于完整性好的结晶岩体内部,利用"隙存水封"的原理将油气封闭于地下洞室内部,洞库围岩在施工及运营期间具有典型的流固耦合特征。论文基于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理论,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洞库围岩不... 地下水封油库通常建造于完整性好的结晶岩体内部,利用"隙存水封"的原理将油气封闭于地下洞室内部,洞库围岩在施工及运营期间具有典型的流固耦合特征。论文基于裂隙岩体流固耦合理论,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洞库围岩不同工况下流固耦合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洞库在不设置人工水幕情况下,开挖后洞室顶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并形成降落漏斗,可能导致洞室油气外溢;设置人工水幕后,洞室顶部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控制,有效确保了水封的可靠性;在设置水幕的情况下,洞室直墙及洞室拱顶与底板角点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但围岩仍未出现连贯塑性区,洞室最大位移不超过5mm,洞室围岩稳定性良好。分析成果对于指导洞库优化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油库 流固耦合 COMSOL Mutiphysics软件 渗流场 应力场
下载PDF
西安蔬菜主产区土壤硝态氮累积现状与蔬菜产品、浅层地下水氮素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程智慧 刘旭新 +1 位作者 董志刚 冯武焕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8-192,198,共6页
以西安郊区主要周边蔬菜产区为研究地点,通过分析蔬菜鲜样、菜田土壤2m垂直分层土样、浅层地下水的水样,研究蔬菜及菜田生态系统氮肥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按我国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标准,在选点采样中1.5~3m深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 以西安郊区主要周边蔬菜产区为研究地点,通过分析蔬菜鲜样、菜田土壤2m垂直分层土样、浅层地下水的水样,研究蔬菜及菜田生态系统氮肥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按我国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标准,在选点采样中1.5~3m深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菜田土层土质疏松与浇水次数较多的菜田硝酸盐向下淋洗现象明显,温室较露地2m深土层硝态氮与铵态氮分布浓度高,菜田2m深土层中常有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聚集峰,不同深度地下水的菜田韭菜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硝态氮 铵态氮 浅层地下水
下载PDF
油田开发过程中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奚成刚 陈家军 许兆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些事故隐患。通过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几率及后果的分析 ,认为地下管道泄漏是油田生产中比较严重的事故 ,一旦发生 ,便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为此 ,采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型对泄漏油类污...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些事故隐患。通过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几率及后果的分析 ,认为地下管道泄漏是油田生产中比较严重的事故 ,一旦发生 ,便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为此 ,采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型对泄漏油类污染物迁移行为进行了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地下水 油田开发 风险事故
下载PDF
地下水封油库场址地应力场及工程稳定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成虎 郭啟良 +1 位作者 侯砚和 兰晓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8-705,共8页
建设战略地下水封石油储备库是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此,我国拟在渤海湾附近投资兴建一大型战略石油储备库。由于地下水封油库特殊的地下结构形式,需要对工程区范围内的地应力的量值和方向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在工... 建设战略地下水封石油储备库是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此,我国拟在渤海湾附近投资兴建一大型战略石油储备库。由于地下水封油库特殊的地下结构形式,需要对工程区范围内的地应力的量值和方向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在工程区共布置5个水压致裂地应力测点,实际测值相对较为离散,各个测点之间很难找到内在联系,因此利用Sheorey模型对5个测点的测值进行了归一化处理,较为准确地给出洞身部位的应力值大小,即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1.02±1.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范围为6.82±1.0 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76°(±13°),这与B.C.Haimson等人在朝鲜半岛的研究成果较为吻合,实测地应力场方向与世界应力图所给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极为一致,即WSW-ENE到E-W之间。按照修正后的岩体强度应力比方法评价工程区的应力状态可知,地应力量值中等,地应力场对地下工程稳定性影响不大。在这样的远场应力条件下,按照开挖后洞室截面周边最大应力和洞室围岩岩体强度之比的分析计算结果,如果洞室轴线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在开挖过程中,地下洞室围岩基本以线弹性变形为主,局部受节理裂隙面影响的岩体会出现掉块现象。选择合适的洞室截面形状及洞室轴线和地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对洞室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油库 远场应力 强度应力比 岩爆 脆性破坏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与青岛台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继红 赵国泽 +2 位作者 王晋生 唐廷梅 齐丽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9-416,共8页
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山东省青岛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对比发现,地电阻率与地下水的异常起始时间一致,其中,地下水位下降,地电阻率上升,推测产生异常的原因是,该观测区位于断裂破碎带附近,构造变形引起... 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山东省青岛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下水位的异常变化。对比发现,地电阻率与地下水的异常起始时间一致,其中,地下水位下降,地电阻率上升,推测产生异常的原因是,该观测区位于断裂破碎带附近,构造变形引起地下水或含水度变化的响应敏感,进而引起地电阻率的变化。此外,文中对地震前应力场的变化与电阻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电阻率 地下水 应力场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水文地球化学规律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克斌 刘崇禧 李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61,共8页
从自流水盆地整体出发,研究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规律,得出以下新认识:1)盆地内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使水化学成分从供水区到排泄区呈现有序变化,为研究油气水之间的关系、揭示油气成藏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2)自流水... 从自流水盆地整体出发,研究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变规律,得出以下新认识:1)盆地内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使水化学成分从供水区到排泄区呈现有序变化,为研究油气水之间的关系、揭示油气成藏的分布规律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2)自流水盆地内存在2种截然不同的水文地质系统,其变化受控于盆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3)自流水盆地内渗入成因水和沉积成因水的径流特征、驱动能量、水化学成分具有很大差异,对油气的生、运、聚、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二者形成的锋面是不同性质油气聚集的地理分界线;4)与油气有关的浅层水文地球化学效应可分布在自流水盆地的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内,尤其是控油断裂带与生油中心区上方。总体上看,含油气盆地地下水化学异常的变化特点与分布规律均与油气藏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可用于评价盆地含油气远景,预测油气赋存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动力场 水化学场 水文地球化学效应 油气勘探 含油气盆地
下载PDF
电测深在北京—张坊应急岩溶水源地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高轩 辛宝东 刘文臣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利用对称四级电测深法,确定了北京—张坊应急水源地地区的地质构造(断裂、向斜)的位置和走向,对第四系进行了分带研究。在综合分析物探解释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布设开采井,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电测深 地下水勘查 应急水源地
下载PDF
排管内部强制水冷对地下电缆载流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悦 张勇 张思祥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为了提高地下电缆输电载流量,提出在排管内通入冷却空气或铺设冷却水管2种强制冷却方法,以提高地下电力电缆载流量。建立了在3×3阵列的排管内部直接通入冷却空气和铺设水管(铜管或PPR管)条件下的计算模型,根据IEC 60287标准计算了... 为了提高地下电缆输电载流量,提出在排管内通入冷却空气或铺设冷却水管2种强制冷却方法,以提高地下电力电缆载流量。建立了在3×3阵列的排管内部直接通入冷却空气和铺设水管(铜管或PPR管)条件下的计算模型,根据IEC 60287标准计算了铜芯绞线损耗、铝护套损耗和绝缘介损,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冷却条件下冷却空气和冷却水的雷诺数、努塞尔参数及对流换热系数,模拟了排管内部强制气冷和强制水冷条件下的电缆温度场和最大载流量。计算表明,采用排管内强制冷却可以显著提高电缆载流量,且随着管内空气速度或冷却水流速增大,冷却效果更明显。通过排管内强制冷却,可使电缆最大载流量由1560 A提高至2000 A,输电效率提升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电缆 水冷 温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云南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地震源兆与场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世芹 刘丽芳 +3 位作者 付虹 王世芹 刘丽芳 付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在地震预报中 ,对发震地点的预测一般都是“以场求源”。如何区别源兆与场兆的特征 ,是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云南 1 979~ 2 0 0 0年间的 2 0余年中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事实 ,作者在“七五”、“八五”攻关项目的基... 在地震预报中 ,对发震地点的预测一般都是“以场求源”。如何区别源兆与场兆的特征 ,是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云南 1 979~ 2 0 0 0年间的 2 0余年中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事实 ,作者在“七五”、“八五”攻关项目的基础上 ,对地震源兆与场兆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源兆特征为短临异常多、空间分布密集、以高频异常为主 ;场兆特征为中短期异常多、空间分布稀疏、以破年变异常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异常 地震场兆 地震源兆 云南
下载PDF
风积砂似膏体机械化充填保水采煤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32
19
作者 刘鹏亮 张华兴 +2 位作者 崔锋 孙凯华 孙万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针对榆阳煤矿垮落法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破坏的严重问题,开发了风积砂似膏体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充填材料以风积砂为骨料,以碱激发粉煤灰为胶结剂,实验确定了配比为水砂比1∶1.3,质量浓度72%,初始流动度达到210 mm;提出料浆管路... 针对榆阳煤矿垮落法开采导致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破坏的严重问题,开发了风积砂似膏体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充填材料以风积砂为骨料,以碱激发粉煤灰为胶结剂,实验确定了配比为水砂比1∶1.3,质量浓度72%,初始流动度达到210 mm;提出料浆管路输送局部阻力损失计算方法,通过现场自流输送实验,得出单位长度弯头阻力损失为沿程阻力损失的4.26倍,确定了14.9大倍线自流输送管路内径,流量设计精度提高10%以上;采用充填站双制浆系统地下设备池模式,制浆能力达360 m3/h,运行能耗低;提出工作面充填空间整体密闭新方式,密封布消耗量仅为传统挂袋方式的40%。工业性实验表明,采空区充填率达98.5%,工作面无明显来压现象,顶板淋水量小于2 m3/d,地表最大下沉38 mm,满足保水开采要求,且与同类技术相比成本和生产效率均取得较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保水采煤 风积砂似膏体 局部阻力损失 现场自流输送实验 双制浆系统 充填空间整体密闭
下载PDF
基于损伤理论的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青 赵均海 +1 位作者 魏雪英 朱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4-94,共11页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弹塑性损伤力学理论,根据不同的地应力情况,对施工工况下的圆形隧洞围岩进行应力和稳定性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对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对围...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应用弹塑性损伤力学理论,根据不同的地应力情况,对施工工况下的圆形隧洞围岩进行应力和稳定性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了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对围岩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对围岩损伤半径、应力、位移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粘聚力对围岩损伤半径、应力、位移的影响不太显著;所得结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地下水渗流作用 隧洞围岩 岩石损伤 应力场 位移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