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侵作用(underplating)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83
1
作者 金振民 高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上地幔物质加入大陆地壳底部过程(底侵作用),在大陆地壳生长、改造和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大陆垂向增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底侵作用会引起大陆下地壳成分、波速结构、同位素组成和热结构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 底侵作用 壳--幔边界 下地壳 大陆裂谷 波速结构 同位素组成热结构
下载PDF
Geochronologic Constraints on the Magmatic Underplating of the Gangdisê Belt in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Evidence of SHRIMP II Zircon U-Pb Dating 被引量:53
2
作者 DONG Guochen MO Xuanxue +3 位作者 ZHAO Zhidan GUO Tieying WANG Liangliang CHEN T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87-794,共8页
Abundant small mafic intrusions occur associated with granitoids along the Gangdise^ magmatic belt. In addition to many discrete gabbro bodies within the granitoid plutons, a gabbro-pyroxenite zone occurs along the so... Abundant small mafic intrusions occur associated with granitoids along the Gangdise^ magmatic belt. In addition to many discrete gabbro bodies within the granitoid plutons, a gabbro-pyroxenite zone occurs along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Gangdise^ belt to the north of the Yarlung Zangbo suture. The mafic intrusion zone spatially corresponds to a strong aeromagnetic anomaly, which extends -1400 km. The mafic intrusions consist of intermittently distributed small bodies and dikes of gabbro and dolerite with accumulates of pyroxenite, olivine pyroxenite, pegmatitic pyroxenite and amphibolite. Much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Gangdise^ gabbro-pyroxenite assemblage is most likely a result of underplating of mantle-derived magma.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ystematic sampling of the mafic rocks was conducted at six locations along the Lhasa-Xigaze^ segment of the mafic intrusive zone, and was followed by zircon SHRIMP Ⅱ U-Pb dating. In addition to the ages of two samples previously published (47.0±1 Ma and 48.9±1.1 Ma), the isotopic ages of the remaining four gabbro samples are 51.6±1.3Ma, 52.5±3.0 Ma, 50.2±4.2Ma and 49.9±1.1Ma. The range of these ages (47-52.5 Ma) provide geochronologic constraints on the Eocene timing of magma underplating beneath the Gangdise^ belt at ca. 50 Ma. This underplating event post-dated the initiation of the India-Eur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by 15 million years and was contemporaneous with a process of magma mixing. The SHRIMP Ⅱ U-Pb isotopic analysis also found several old ages from a few zircon grains, mostly in a range of 479-526 Ma (weighted average age 503±10 Ma), thus yiel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e-existing lower crust when underplating of mafic magma took place. It is believed that magma underplating was one of the major mechanisms for crustal growth during the Indian-Eurasia collision, possibly corresponding in tim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14-16 km-thick "crnst-mantle transitional zone" characterized by Vp=6.85-6.9 k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U-Pb dating mafic intrusion GABBRO underplating the Gangdise^ Tibet
下载PDF
Underplating of Mesozoic Mantle-derived Magmas in Tongling, Anhui Province: Evidence from Megacrysts and Xenoliths 被引量:10
3
作者 DUYangsong LEEHyunkoo QINXinl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Lith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mineralogical analyses on pyroxene and hornblende megacrysts and pyroxene and hornblende cumulates in xenoliths in the Mesozoic plutons of the Tongling region, Anhui Province, provide evi... Lith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mineralogical analyses on pyroxene and hornblende megacrysts and pyroxene and hornblende cumulates in xenoliths in the Mesozoic plutons of the Tongling region, Anhui Province,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magmatic underplating of mantle-derived alkali-olivine basalt at circa 140 Ma. The pyroxene and hornblende megacrysts and cumulates were formed through the AFC process at depths ranging from 27 to 35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 underplating MEGACRYSTS XENOLITHS Tongling in Anhui Province
下载PDF
Gravity evidence of underplating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area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4
作者 Guo Shusong Hao Ming Zhu Yiq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Based on leveling data in 1972 -2011 and relative-gravity data in 1993 -2011, we obtained a longterm vertical crustal-deformation rate of 1.62mm/a and a relative-gravity variation rate of 0.62 × 10^-8 ms^-2a^-1 f... Based on leveling data in 1972 -2011 and relative-gravity data in 1993 -2011, we obtained a longterm vertical crustal-deformation rate of 1.62mm/a and a relative-gravity variation rate of 0.62 × 10^-8 ms^-2a^-1 for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area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fter removing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observed vertical movement and inferred surface denudation, we obtain a gravity-variation rate of 0.73 × 10^-8 ms^-2a^-1 attributable to the mass changes beneath the crust. This positive change suggests that the total mass under the observation stations was gradually increasing. We consider this result to be the gravitational evidence of underplating beneath the study area, and propose that the underplating was caused by collision betw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ibetan plateau and by gravitation-potential induced deviatoric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 plateau vertical crustal-deformation rate gravity variation field crust-mantle coupling underplating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深部地壳结构——来自宽频地震P波接收函数成像的证据
5
作者 赵荣涛 刘沙沙 +3 位作者 杨艳 黄什 郑凯 史大年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5-976,共12页
铜陵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矿集区地壳结构对于认识华南—华北板块的碰撞过程,以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乃至整个华南中生代成矿的动力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6个宽频地震... 铜陵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大规模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矿集区地壳结构对于认识华南—华北板块的碰撞过程,以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乃至整个华南中生代成矿的动力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6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的49个远震事件,通过P波接收函数成像方法获取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的地壳结构。结果显示,地壳浅部存在一个深度2~3 km的速度不连续界面,可能是浅部盖层与基底之间的分界面。在铜陵南部的蛤蟆岭地区,该界面向永村桥背斜两翼有加深趋势。铜陵地区Moho面深度约为29~32 km,横向略有变化,且有一定厚度,表明Moho面可能是速度逐渐增加的“过渡带”。地壳平均纵横波速比约为1.79,相对较高,说明该地区地壳基性成分较高。该区较薄的地壳厚度和较高的波速比,表明铜陵地区经历过地壳减薄和底侵过程。我们认为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可能与上地幔物质上涌并底侵到下地壳的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地壳结构 P波接收函数 波速比 底侵作用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原型盆地类型与分段差异演化
6
作者 钟锴 李洪博 +4 位作者 刘绍文 肖张波 边利豪 吴迪 冯凯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
陆丰13洼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的传统重点探区,当前油气勘探缺乏领域性和规模性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洼陷进行整体分析和区域解剖,开展原型盆地恢复、构造分段差异性等基础地质研究。研究表明,13西洼原型盆地为典型的北断南超箕状半地堑,具脆... 陆丰13洼是珠江口盆地东部的传统重点探区,当前油气勘探缺乏领域性和规模性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洼陷进行整体分析和区域解剖,开展原型盆地恢复、构造分段差异性等基础地质研究。研究表明,13西洼原型盆地为典型的北断南超箕状半地堑,具脆性变形特征,西段为继承型半地堑,东段为弱迁移型半地堑。13东洼具明显的构造分段差异性:西段原型盆地为迁移型叠合洼陷,裂陷晚期(恩平期)断拗叠置于裂陷早期(文昌期)箕状半地堑上,应为基底以深岩浆底侵带不断向北迁移所致;中段原型盆地为宽缓型半地堑和断拗叠加,控洼断裂数量多但活动性弱,具韧性变形特征,基底以深多见岩浆局部强烈底侵;东段原型盆地为北断南超箕状半地堑。在恢复洼陷各段不同裂陷阶段原型盆地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各段的构造样式及其演化横向差异,探讨其差异演化过程及深部动力学机制,指出岩浆底侵及热机制差异是造成陆丰13洼多类型原型盆地及其分段差异演化的控制因素,填补了珠江口盆地陆架区热机制与洼陷差异变形研究的空白。该认识对深入研究陆丰13洼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富集成藏的横向差异性提供科学依据,并将为下阶段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13洼 原型盆地 差异演化 岩浆底侵 热机制
下载PDF
杉木林分密度对套种闽楠树型、光合能力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7
作者 连晓倩 田云龙 +4 位作者 黄健 钟兆全 周垂帆 黄伟 吴鹏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2,共10页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树型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物量分配的适应性变化规律,为杉木近成熟林林分质量精准改造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75株·hm^(-2)、570株·...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林分密度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树型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物量分配的适应性变化规律,为杉木近成熟林林分质量精准改造与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75株·hm^(-2)、570株·hm^(-2)、630株·hm^(-2)和810株·hm^(-2)等4个间伐保留密度处理,分别进行林下套种900株·hm^(-2)闽楠形成杉阔复层林,测定分析林下套种5 a后闽楠冠型、侧枝长度、分枝角、叶片形态、叶绿素荧光参数、SPAD值,以及侧枝、茎干和叶片不同器官生物量等主要适应性生长指标的差异,探讨林分密度对林下套种闽楠树冠形态特性、光合能力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低林分密度(375株·hm^(-2)和570株·hm^(-2))杉木下套种的闽楠2级侧枝长、1级和2级侧枝密度大于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闽楠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面积表现出随着杉木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其中,杉木林分密度375株·hm^(-2)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小于杉木林分密度810株·hm^(-2),相差80.97 cm^(2)和10.43 cm^(2)·g-1;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下,闽楠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值均高于375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低林分密度下(375株·hm^(-2)和570株·hm^(-2))套种的闽楠下层树冠叶片、总叶片生物量、以及侧枝和茎干生物量均显著大于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p<0.05)。375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下,闽楠通过增加株高,促进侧枝生物量积累;810株·hm^(-2)林分密度处理下,闽楠减少对株高的投资,从而增加叶片生物量的积累。[结论]在低林分密度(375株·hm^(-2)和570株·hm^(-2))下,林下光照充足有利于闽楠生物量积累,侧枝生长,其生长状况较好;在高林分密度下(630株·hm^(-2)和810株·hm^(-2)),闽楠可通过促使叶片长度变长,增大叶片比叶面积,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捕获效率等变化来增强光捕获能力,从而适应光照资源不足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异龄复层林 林下套种 间伐保留密度 侧枝生长 生物量分配格局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线性模型的林下种植对大龄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叶丽敏 许元科 +3 位作者 周肄智 陈郑璐 高海力 周天焕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随着近成过熟林等大龄林分的不断增加和幼中低龄林分的减少,大龄林分林下种植逐渐增多,但针对大龄林分林下种植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存在新的研究难点。本文基于小样本线性模型方法,探讨大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林下种... 随着近成过熟林等大龄林分的不断增加和幼中低龄林分的减少,大龄林分林下种植逐渐增多,但针对大龄林分林下种植对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少,且存在新的研究难点。本文基于小样本线性模型方法,探讨大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林下种植中草药对林木胸径生长的影响问题。2021年,在浙西南景宁畲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际林场与草鱼塘林场大龄杉木人工林中设置了有3年林下种植中草药和没有林下种植的样地各10个,每个样地做1株平均木解析木,基于解析木最近3年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在对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变换处理后,建立线性模型分析林下种植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满足线性要求的年龄进行变换消除非线性后的线性模型质量有明显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林下中草药种植对胸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林木年龄的影响和制约。线性模型方法适用于情况复杂、无法对实验进行严格控制情况下的数据分析,方法灵活,但在小样本情况下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若不满足则必须先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满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线性模型 林下种植 大龄林分 杉木 胸径连年生长量
下载PDF
黑龙江塔溪地区中侏罗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文鹏 李成禄 +4 位作者 杨元江 符安宗 郑博 周腾飞 赵瑞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0-403,共14页
为丰富对兴蒙造山带东端中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选取贺根山—嫩江—黑河构造带内塔溪地区的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正长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7.2±1.3)Ma... 为丰富对兴蒙造山带东端中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选取贺根山—嫩江—黑河构造带内塔溪地区的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正长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7.2±1.3)Ma,形成于中侏罗世。根据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塔溪地区侵入岩划分为高Sr型和低Sr型两类,早期侵入的石英闪长岩为高Sr型,晚期侵入的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为低Sr型。高Sr型与低Sr型侵入体在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类似I型和A型花岗岩的过渡特征,属复合型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的形成与中生代强烈的陆内伸展造山和蒙古—鄂霍次克洋与法拉隆板块的双向俯冲闭合过程有关,是地壳在挤压增厚向伸展减薄转变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隆及玄武质岩浆底侵于下地壳并混染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塔溪地区侵入岩体的存在,表明中侏罗世期间存在一次重要的地壳挤压增厚向伸展减薄转换事件,同时其形成时代也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洋东段的闭合时间应为中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中侏罗世 复合型侵入岩 底侵作用 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 塔溪地区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矿床成因
10
作者 宋高瑞 翟新伟 +5 位作者 王二腾 武磊 陈万峰 郑菲菲 王海东 王金荣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873-887,共15页
花牛山金矿位于北山造山带南部,矿体产出于印支期钾长花岗岩脉与大理岩的接触部位,成矿期次可划分为早期矽卡岩期和晚期石英硫化物期(主成矿期)。主成矿期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性质表明,Ⅰ、Ⅱ阶段成矿流体均具有中低温、中盐、... 花牛山金矿位于北山造山带南部,矿体产出于印支期钾长花岗岩脉与大理岩的接触部位,成矿期次可划分为早期矽卡岩期和晚期石英硫化物期(主成矿期)。主成矿期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流体包裹体性质表明,Ⅰ、Ⅱ阶段成矿流体均具有中低温、中盐、中高密度以及含CO_(2)和CH_(4)的特征,属H2O-CO_(2)-NaCl体系;温度—盐度特征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方解石δ^(13)CV-PDB平均值为1.7‰,δ^(18)OV-PDB平均值为-22.5‰,δ^(18)OV-SMOW平均值为7.69‰,O同位素呈强烈分异特征,暗示着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矿石中黄铁矿S同位素δ^(34)S平均值为-9.73‰,其较大的负值或与围岩地层有关,指示该矿床硫源或为岩浆与地层的混合来源。成矿深度及压力特征表明花牛山金矿属于浅成型矿床。综合分析认为,花牛山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交代型(矽卡岩型)金矿床,可能是晚三叠世时期花牛山地区多期次的后造山岩石圈伸展和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来自深处的成矿流体沿着裂隙断裂向上移动,与围岩发生反应并与大气降水混合,随着压力降低,成矿物质沉淀富集,随之发生金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成矿深度 岩浆底侵 矽卡岩型金矿床 花牛山金矿
下载PDF
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成因及对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61
11
作者 郝德峰 李三忠 +3 位作者 赵国春 孙敏 韩宗珠 赵广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09-1416,共8页
条痕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类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主要类型.这两类花岗岩在成因、构造环境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研究者对该区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不明确.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条痕状二长花岗岩以角... 条痕状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类是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主要类型.这两类花岗岩在成因、构造环境上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研究者对该区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不明确.本文着重研究了这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条痕状二长花岗岩以角闪石、磁铁矿等暗色矿物组成的条痕状构造为野外主要识别特征,具有弱负铕异常(Eu/Eu*=0.47~0.65);tDM变化范围为2.40~2.82 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2.175Ga左右.斑状花岗岩类以巨斑状和环斑状构造为主要识别特征,样品弱负铕异常(Eu/Eu*=0.30~0.86);tDM变化范围为2.42~2.57 Ga;最新的测年资料表明它形成于1.875Ga左右.统计的N(tDM)-t图解分析表明,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深部地质过程经历了两幕岩浆底板垫托作用,底侵时代的峰值分别为2.5~2.4Ga和2.2Ga左右.利用εNd(t)-t图解,结合Pearce构造图解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晚期底侵加热作用导致了以早期底侵体和太古代老地壳为主的物源的熔融,并在裂谷背景下侵位形成角闪二长花岗岩(A型花岗岩),而斑状花岗岩类则是之后的造山运动进入后造山构造体制转换期时就位的.两幕底侵以及后期的造山运动构成了本地区在古元古代的主要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花岗岩 构造环境 底侵
下载PDF
西天山阿吾拉勒埃达克质岩石成因: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限制 被引量:76
12
作者 熊小林 赵振华 +3 位作者 白正华 梅厚钧 许继峰 王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4-522,共9页
西天山阿吾拉勒二叠纪钠质英安岩和钠长斑岩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高Sr,低Y、Yb和Eu正异常等独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其(143Nd/144Nd)i为0.512384~0.512470,εNd(t)为正值(+1.57~+3.26);(87Sr/86Sr)i为0... 西天山阿吾拉勒二叠纪钠质英安岩和钠长斑岩具有与埃达克岩一致的高Sr,低Y、Yb和Eu正异常等独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其(143Nd/144Nd)i为0.512384~0.512470,εNd(t)为正值(+1.57~+3.26);(87Sr/86Sr)i为0.7051~0.7054,与本区同时代幔源玄武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特征相似,但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成因埃达克岩的Nd和 Sr同位素组成有显著区别。结合这些埃达克质岩石形成于二叠纪后碰撞阶段构造背景,认为本区埃达克质岩浆最有可能由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角闪岩相向榴辉岩相过渡或榴辉岩相的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是西天山晚古生代后碰撞阶段地幔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岩石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吾拉勒 埃达克质岩石 底侵作用 地壳生长 铷同位素 锶同位素
下载PDF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构造-热演化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55
13
作者 李三忠 郝德峰 +2 位作者 韩宗珠 赵国春 孙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40,共13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由东部地块和西部地块于1.85Ga沿中部带碰撞形成,且碰撞前东部地块的西缘为活动陆缘,研究程度高。相比之下,东部地块的东缘大面积分布的古元古代胶辽吉造山带研究薄弱。根据新近多学科研究成果,综合揭示出...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由东部地块和西部地块于1.85Ga沿中部带碰撞形成,且碰撞前东部地块的西缘为活动陆缘,研究程度高。相比之下,东部地块的东缘大面积分布的古元古代胶辽吉造山带研究薄弱。根据新近多学科研究成果,综合揭示出胶辽吉造山带古元古代的构造-热演化和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如下:早期底侵可能与深部地幔柱相关,发生于2.53~2.36 Ga之间,导致2.47~2.33 Ga岩墙事件、胶辽吉裂谷带的形成和双峰式火山活动。该幕底侵不仅导致地壳上部沉积格架的不同,也导致地壳内初始热结构的分异,从而决定不同空间上变质作用类型和PTt轨迹的差异。晚期底侵导致地壳下部于2.17Ga左右产生A型辽吉花岗岩、2.2Ga与2.0Ga的伟晶岩事件和顺层伸展变形。其主要的造山运动发生在1.911~1.883Ga之间,裂谷封闭、收缩变形,在该造山带南部出现高压变质。之后,1.875~1.66Ga之间,出现小断块的拆沉、环斑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正长岩的非造山岩浆事件、伟晶岩脉和基性岩墙群事件和榆树砬子群沉积。东部地块南缘大别—苏鲁一带1.7~1.6 Ga期间应是一个重要的古元古代强烈活动陆缘带。中元古代1.6Ga以后大别—苏鲁一带经历了一系列再造事件而与东部地块主体形成显著差异。总之,胶辽吉造山带的底侵样式、碰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构造-热演化 深部过程 底侵 拆沉 胶辽地块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被引量:137
14
作者 刘和甫 梁慧社 +3 位作者 李晓清 殷进垠 朱德丰 刘立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系包括由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等构成的裂陷盆地 ,以及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等构成的伸展山岭。从大陆裂解和伸展构造动力学来看 ,主要存在底侵作用、对流作用和拆层作用 3种机制。因此裂陷盆...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伸展构造系包括由松辽盆地、华北盆地和江汉盆地等构成的裂陷盆地 ,以及由大兴安岭、太行山及雪峰山等构成的伸展山岭。从大陆裂解和伸展构造动力学来看 ,主要存在底侵作用、对流作用和拆层作用 3种机制。因此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关系主要是深部壳幔作用在浅层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陷盆地 伸展山岭 底侵作用 对流作用 耦合机制
下载PDF
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例 被引量:62
15
作者 徐夕生 周新民 王德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40-250,共11页
笔者在近年来的中国东南沿海花岗岩成因研究中,注意到下地壳之下的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之间必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认识到壳幔作用的重要形式是发生于壳幔接口的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它涉及地幔对地壳在“成分”和“热”两方面的贡... 笔者在近年来的中国东南沿海花岗岩成因研究中,注意到下地壳之下的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之间必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认识到壳幔作用的重要形式是发生于壳幔接口的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它涉及地幔对地壳在“成分”和“热”两方面的贡献。研究表明,本区底侵作用十分发育,是中国东南大陆边缘陆壳演化的重要过程。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早期形成的花岗岩多为 S型花岗岩,它们主要是板块强烈挤压作用导致地壳增厚,陆壳重熔形成的岩石。而且这期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是与弧后拉张、岩石圈减薄、软流圈上涌作用直接有关,早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对大陆裂解起了诱导作用。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缝合带的年龄为100 ~110 Ma ,可能代表了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由“挤压地壳增厚○陆壳重熔”向“拉张岩石圈减薄双峰式岩浆作用”机制的转变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侵作用 花岗岩 岩石成因 壳幔作用 东南沿海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下地壳物质与花岗岩成因探索 被引量:63
16
作者 徐夕生 周新民 +1 位作者 S.Y.O'Reilly 唐红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在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玄武质岩石中陆续找到了来自下地壳的辉长岩质麻粒岩/辉长岩深源捕掳体。本文着重研究了沿海地区广东麒麟新生代玄武质角砾岩筒中的辉长岩质麻粒岩捕掳体,并与内陆湖南道县早中生代玄武质角砾岩筒中的辉长岩、... 在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玄武质岩石中陆续找到了来自下地壳的辉长岩质麻粒岩/辉长岩深源捕掳体。本文着重研究了沿海地区广东麒麟新生代玄武质角砾岩筒中的辉长岩质麻粒岩捕掳体,并与内陆湖南道县早中生代玄武质角砾岩筒中的辉长岩、花岗片麻岩捕掳体作了比较。研究表明,辉长岩质麻粒岩是底侵作用形成的基性岩浆底垫于下地壳,并经变质作用的产物。底侵作用是重要的壳-幔作用过程,也是中国东南大陆边缘陆壳演化的重要过程。Sm-Nd同位素定年显示,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底侵作用物质在地壳底部的结晶年龄约为112.3±17.8Ma,属晚中生代时期。此外,底侵作用在不同大地构造域的发育程度是不一致的,底侵作用发育强弱的标志是基性火山岩是否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地壳 捕掳体 同位素年龄 地壳物质 花岗岩
下载PDF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SHRIMP定年:早二叠世华北克拉通底侵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60
17
作者 罗红玲 吴泰然 李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5-766,共12页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_2= 57.66~66.94%(>56%),Al_2O_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46×10^(-6) (≤18×10^(-6))...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_2= 57.66~66.94%(>56%),Al_2O_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46×10^(-6) (≤18×10^(-6)),Yb=0.72~1.42×10^(-6)(≤1.9×10^(-6)),Sr=540.4~655×10^(-6)(>400×10^(-6));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Ti、Zr)含量低,LRRE富集(La/Yb=12.11~28.56),Eu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δEu~*=0.95~1.09)。高Sr/Y(48.66~74. 57)、La/Yb以及中等Mg~#(38.72~46.16)、K_2O(1.11~2.17)近似于壳源埃达克岩。克布岩体具有低ε_(Nd)(t)(=-15.1),高(^(87)Sr/^(86)Sr)_i(=0.7073),也表明了它们的源岩来自大陆下地壳,明显不同于板片熔融来源的埃达克岩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近似。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下地壳拆沉作用形成的埃达克岩相比,克布岩体具有低的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克布岩体可能为玄武质液体底侵,导致变厚的下地壳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克布岩体中锆石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为291±4Ma,表明早二叠世初期华北克拉通下的底侵作用已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埃达克岩 底侵作用 下地壳
下载PDF
中国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及相关金属成矿作用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强 许继峰 +4 位作者 赵振华 资锋 唐功建 贾小辉 姜子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6-349,共14页
本文概述了近年(2003-2006)来中国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及相关金属成矿作用研究的一些主要进展,主要包括岩石的分布、分类、构造背景、成因,以及一些相关的岩石组合、成矿、实验岩石学和动力学意义等。
关键词 埃达克岩 俯冲 拆沉 底侵 铜金矿化 中国
下载PDF
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 被引量:205
19
作者 罗照华 柯珊 +2 位作者 曹永清 邓晋福 谌宏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2-297,共6页
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晚期广泛发育一期幔源岩浆活动,其代表性岩石类型为角闪辉长岩、煌斑岩和辉绿岩。石灰沟外滩岩体是这类岩体中最大的一个,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0Ma左右,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特征。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 东昆仑造山带印支晚期广泛发育一期幔源岩浆活动,其代表性岩石类型为角闪辉长岩、煌斑岩和辉绿岩。石灰沟外滩岩体是这类岩体中最大的一个,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0Ma左右,具有明显的结晶分异特征。根据地质学、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岩浆起源于深度大于90km的上地幔源区,富含挥发分(H2O)的条件使橄榄石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更趋稳定,辉石和尖晶石组分更多地进入岩浆,从而制约了岩浆中高Cr低Ni的特点。幔源岩浆的广泛出现是该区软流圈-岩石圈系统对特提斯洋闭合的响应,是在加厚陆壳的底部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幔源岩浆活动 辉长岩 岩石圈 底侵作用
下载PDF
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生长、加厚与演化 被引量:32
20
作者 侯增谦 郑远川 +3 位作者 卢占武 许博 王长明 张洪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97-2815,共19页
大陆地壳约占地表面积的40%,其成因与生长,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和资源供给的基础地学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大洋俯冲通过岛弧拼贴和幔源岩浆底侵形成造山带新生陆壳,大陆碰撞过程只对现存地壳进行再造,不产生新生地壳。青藏高原经历古/新... 大陆地壳约占地表面积的40%,其成因与生长,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和资源供给的基础地学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大洋俯冲通过岛弧拼贴和幔源岩浆底侵形成造山带新生陆壳,大陆碰撞过程只对现存地壳进行再造,不产生新生地壳。青藏高原经历古/新特提斯大洋俯冲和印-亚大陆强烈碰撞,拥有全球最厚的陆壳(65~80km),是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生长、加厚、演化与保存的天然实验室。我们研究表明,古/新特提斯大洋的相继俯冲消减,产生多期次的幔源镁铁质弧岩浆(270~66Ma),在弧地壳下部底侵和上部侵位,导致地壳侧向加积和垂向生长并加厚约10km。在同(软)碰撞期(65~41Ma),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导致俯冲前缘的洋壳板片回转和断离,诱发软流圈地幔熔融及其幔源岩浆上升侵位,在冈底斯碰撞带形成新生地壳,并导致地壳加厚6~9km。在晚(硬)碰撞期(40~26Ma),冈底斯碰撞造山带内不同地壳块体(地体)间发生逆冲叠覆,导致中深层次地壳缩短加厚10~20km;在碰撞带的后陆区,印度大陆岩石圈地幔俯冲诱发软流圈沿地幔通道上涌,侵蚀和吞噬地幔岩石圈,并诱发其部分熔融,向地壳注入大量幔源镁铁质岩浆,形成新生地壳,维持高原生长。在后碰撞期(<25Ma),碰撞带和后陆区均发生地壳伸展与有限减薄,伴有新生地幔组分少量注入和高原陆表强烈剥蚀。粗略估计:形成并保存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新生地壳量占整个陆壳的28%,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分别为青藏高原贡献了75%和25%的新生地壳。我们提出,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形成发育,实际上是幔源岩浆向地壳注入添加与中下地壳缩短加厚连续或交互作用的结果。伴随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巨厚地壳物质组成发生以新生地壳形成和古老地壳再造为特征的动态演变。镁铁质新生下地壳的大规模重熔与长英质岩浆大量侵位可能是巨厚地壳长英质化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俯冲 大陆碰撞 岩浆底侵 地块叠置 新生地壳 加厚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