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 Understor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aris polyphylla Smith 被引量:4
1
作者 龚舟 龚范武 +1 位作者 彭静 罗先权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2期353-357,共5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the purposes of reducing consumption of wild resources of Paris polyphylla Smith, satisfying the market demand, saving the production cost, improving utilization rate of forest land, incr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the purposes of reducing consumption of wild resources of Paris polyphylla Smith, satisfying the market demand, saving the production cost, improving utilization rate of forest land, increasing income of foresters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ee types of fores{ land, i.e., the evergreen forest land (China fir forest), deciduous forest land (walnut forest) and shrub land (honey suckle forest.) were selected, and seeds and cut rhizomes of Paris polyphylla Smith produced in Bamian Mountain, Hunan, were used in the study on understory seedling rais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using different propagation materials, seed propagation could be adopted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wild resources and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seedlings, and was beneficial to large-scale planting; and when conducing seedling and plantlet raising followed by transplanting and direct seeding and planting using different propagation materials in large-scale understory cultivation, direct seeding/ planting was appropriate for saving save production cost with the advantage of early production. Among the 3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land, the best choice was broad- leaved forest land, which could achieve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because of con- forming with the ecological habit a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aw of Paris poly- phylla Sm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is polyphylla Smith PROPAGATION Seedling raising Direct seeding understory cultivation
下载PDF
林下食用菌栽培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一凡 陆志敏 +4 位作者 柳新红 陈胜 张波 张玮 谢锦忠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林菌模式 食用菌 生态栽培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下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研究
3
作者 焦金龙 施蕊 +5 位作者 汪永贵 王慧玲 张澳 严星茹 王澍 何霞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46-53,共8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PSM)与农田栽培人参(NPSM)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林下栽培人参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 本研究旨在比较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PSM)与农田栽培人参(NPSM)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林下栽培人参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结果显示,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具有差异,在检测到的68种差异代谢物中,有17种代谢物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14种上调,3种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类、有机酸类、酯类等物质。其中糖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47%,是差异代谢物的主要部分;这些根际土壤差异代谢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林下人参的品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而且为提高林下栽培人参品质、探索克服林下人参栽培连作障碍的新途径以及提升林下人参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提供了科学参考。并为中国东北地区林下人参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栽培人参 根际土壤 连作障碍 代谢差异物 农田栽培人参 GC-MS/MS 品质提升
下载PDF
河南省羊肚菌林下高效栽培模式及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田花丽 汪鑫 +4 位作者 刘瑞 马琳静 曹双 乔清涛 张秋月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也是目前食用菌产业中创造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一类。羊肚菌林下栽培开辟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生物学特性、营养、药用价值和林下栽培的意义及前景,并分析了河南省羊肚菌...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营养价值丰富,也是目前食用菌产业中创造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一类。羊肚菌林下栽培开辟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生物学特性、营养、药用价值和林下栽培的意义及前景,并分析了河南省羊肚菌林下栽培模式及林下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林下栽培模式 高效栽培技术 林下经济
下载PDF
林下套种有机藤茶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
5
作者 潘永柱 叶婷婷 官王飞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茶产业是松阳县山区传统特色经济产业,也是维持山区林农主要经济来源的保证。但近几年茶产业所表现出来的茶叶良种更新缓慢、人工采摘成本增加、药肥的大量使用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林农茶叶生产的积极性。本研究主要是引进和栽培作为药... 茶产业是松阳县山区传统特色经济产业,也是维持山区林农主要经济来源的保证。但近几年茶产业所表现出来的茶叶良种更新缓慢、人工采摘成本增加、药肥的大量使用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林农茶叶生产的积极性。本研究主要是引进和栽培作为药食同源的新食品茶饮资源-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通过对林下有机藤茶的园地选择、整理、苗木培育、定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为探寻有机藤茶最佳栽培条件,推动藤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套种 藤茶 栽培技术 研究
下载PDF
七坡林场鸡血藤林下栽培技术分析
6
作者 石攀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为了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为例,从林地选择、林地整理、施足基肥、苗木选择、苗木栽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鸡血藤林下栽培技术的关键点;从林地除草、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为了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林业增效和林农增收,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为例,从林地选择、林地整理、施足基肥、苗木选择、苗木栽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鸡血藤林下栽培技术的关键点;从林地除草、水肥管理、合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深入探讨了鸡血藤栽后的抚育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藤 林下栽培技术 抚育管理 七坡林场
下载PDF
林下园参栽培技术及产量研究
7
作者 田霄 张洪嘉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研究在保证不破坏林地环境的前提下,将园参栽培技术应用于林下参栽培,通过试验对参苗移栽与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包括选择最佳的移栽时间、控制适宜的覆土厚度以及林下园参的施肥、除草等管理措施,进而优化林下园参栽培与管理技术。结果... 为研究在保证不破坏林地环境的前提下,将园参栽培技术应用于林下参栽培,通过试验对参苗移栽与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包括选择最佳的移栽时间、控制适宜的覆土厚度以及林下园参的施肥、除草等管理措施,进而优化林下园参栽培与管理技术。结果表明:秋季移栽,较春栽4月上旬和中下旬林下园参的株高、根状茎直径、根状茎鲜重分别高12.57%、14.01%、18.75%和4.12%、3.39%、3.32%;移栽覆土厚度3~5 cm,1年生林下园参的株高、根状茎直径、根状茎鲜重较覆土≥5 cm和≤3 cm分别高23.16%、35.23%、35.81%和13.94%、29.35%、22.32%;施肥措施为生物菌肥最佳;对林下园参进行人工除草3次较1次人工除草和不除草的5年生林下园参株高、根状茎直径、根状茎鲜重分别高22.87%、34.13%、25.58%和82.06%、52.25%、102.72%;林下参至收获年即15 a时667 m2仅为3570株,而林下园参的收获年即6 a时667 m2保苗数达到25630株;林下园参5 a平均根茎干重比林下参10 a提高了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园参 栽培技术 保苗数 根干重
下载PDF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21
8
作者 潘启龙 戴海军 +5 位作者 王凌晖 谢安德 唐春红 陶大燕 唐文雯 唐红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0-53,共4页
发展林下套种中草药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长短结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了中草药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阐述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意义和原则,总结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8种栽培模式,从选种、选地、整地、栽培... 发展林下套种中草药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长短结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了中草药的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阐述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意义和原则,总结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8种栽培模式,从选种、选地、整地、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套种中草药的主要技术,指出了林下套种中草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套种 中草药 方法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林下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龚范武 龚舟 +1 位作者 彭静 罗先权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3期155-158,共4页
为了减少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消耗,满足市场需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常绿林地(杉木林地)、阔叶林地(核桃林地)与灌木林地(金银花林地)3种类型的林地,采用湖南本地洪江八面山生产的七叶一枝... 为了减少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消耗,满足市场需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常绿林地(杉木林地)、阔叶林地(核桃林地)与灌木林地(金银花林地)3种类型的林地,采用湖南本地洪江八面山生产的七叶一枝花种子和根茎切块2种繁殖材料,开展了林下育苗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繁殖材料时,应采用种子繁殖,可减少野生资源的消耗,大量提供种苗,有利于规模化种植;不同繁殖材料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直栽林下规模种植时,宜采用直播直栽,可节约生产成本,提早投产;3种不同类型林地种植时宜选择阔叶林地,符合七叶一枝花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繁殖 育苗 直播 林下栽培
下载PDF
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婧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4年第4期55-60,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现状,归纳了目前林下栽培食用菌种类、栽培基质、栽培林地、栽培模式、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以期为林下食用菌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食用菌 林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油茶木屑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楠 张余华 +5 位作者 李建安 吴玲利 许隽 熊利 冷佳明 王雅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我国南方各省区陆续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将会产生大量的油茶剩余物,为了提高其利用效率及培肥林地。【方法】将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粉碎成木屑后,分别以20%、40%、60%、80%的油茶木屑替代谷壳添加到培养基质中,依次作为配方Ⅰ... 【目的】我国南方各省区陆续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将会产生大量的油茶剩余物,为了提高其利用效率及培肥林地。【方法】将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粉碎成木屑后,分别以20%、40%、60%、80%的油茶木屑替代谷壳添加到培养基质中,依次作为配方Ⅰ、Ⅱ、Ⅲ、Ⅳ处理,以不添加油茶木屑的配方处理为对照组(CK),共设用5个不同油茶木屑配方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对栽培出的大球盖菇子实体的菌盖厚度与直径、菌柄长度与直径、单位面积产量与生物学转化率及总糖、蛋白质、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子实体的性状、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营养成分的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最适于栽培大球盖菇的油茶木屑基质配方。【结果】以配方Ⅲ配制的栽培基质(油茶木屑添加量为60%)培养出的大球盖菇其产量最高,转化率达到38.76%,比对照组提高了11.64%,且与以常规配方基质培养的大球盖菇相比,其总糖含量显著增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的平均隶属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配方Ⅲ、Ⅱ、Ⅰ、CK、Ⅳ处理,其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774、0.640、0.567、0.558、0.115;配方Ⅲ的平均隶属度最大,配方Ⅰ、Ⅱ、Ⅲ的综合评价结果也都优于CK处理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以油茶木屑替代常规配方中的谷壳作为培养基质的主料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与对照组相比,以油茶木屑配方基质栽培出的大球盖菇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有所增加;最适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油茶木屑基质配方为配方Ⅲ,即培养基质中油茶木屑的添加量以6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木屑 配方筛选 大球盖菇 林下栽培
下载PDF
西双版纳林下栽培白芨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琼 杨德军 +1 位作者 刘际梅 钟萍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4期78-81,90,共5页
2016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对白芨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林分、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对1年生白芨的生长和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在空地上种植白芨的植株长势较绒毛番龙眼人工林和千果榄仁人工林下的长势好,生物量高... 2016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对白芨进行林下仿野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林分、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对1年生白芨的生长和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在空地上种植白芨的植株长势较绒毛番龙眼人工林和千果榄仁人工林下的长势好,生物量高;在千果榄仁人工林下种植白芨适宜采用咖啡壳+甘蔗渣的栽培基质;在绒毛番龙眼人工林下种植白芨适宜的栽培密度为20 cm×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林下栽培 生物量 栽培基质 种植密度 西双版纳
下载PDF
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静 王楠 +6 位作者 万修福 徐蓉蓉 关思静 黄文静 宋忠兴 李铂 张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目的:比较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了解植被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林下移栽种植重楼和珠子参为对象,测定根际土壤特征并与相对应的原生林地土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珠子参根际土壤有机碳(46.14 g&#... 目的:比较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了解植被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林下移栽种植重楼和珠子参为对象,测定根际土壤特征并与相对应的原生林地土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珠子参根际土壤有机碳(46.14 g·kg^(-1))、有机质(79.55 g·kg^(-1))、全钾(9.65 g·kg^(-1))和硝态氮(0.006 g·kg^(-1))质量分数较高,而全磷(0.49 g·kg^(-1))、速效磷(0.03 g·kg^(-1))和铵态氮(0.01 g·kg^(-1))质量分数的最高值出现在重楼根际土壤中。原生林地土壤中蔗糖酶(51.66 mg·g^(-1)·d^(-1))、脲酶(372.6μg·g^(-1)·d^(-1))、过氧化氢酶(9.65μmol·g^(-1)·d^(-1))和亚硝酸还原酶(932.04μmol·g^(-1)·d^(-1))活性最高。重楼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高于珠子参根际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则与之相反,其他几种酶的活性在2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发现,3种土壤在养分构成、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方面的变化趋势不同。结论:土壤特征之间差异表明,植被类型养分需求和获取策略有所不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受到植株自身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双重影响,且往往出现复杂的网状联系。探明药用植物适宜的土壤类型差异能为引种栽培区域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林下种植 酶活性 养分 重楼 珠子参
下载PDF
黄精林下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静 彭信海 +2 位作者 罗先权 龚舟 彭炜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林下栽培黄精可以减少黄精野生资源的消耗,并满足市场对黄精的需求。在简述湖南省洪江市自然地理概况的基础上,从选地和种子的采收、处理与保存及根茎采收,以及根茎的选择与处理、整地、种植、管理、采收与初加工等7个方面综述了黄精的... 林下栽培黄精可以减少黄精野生资源的消耗,并满足市场对黄精的需求。在简述湖南省洪江市自然地理概况的基础上,从选地和种子的采收、处理与保存及根茎采收,以及根茎的选择与处理、整地、种植、管理、采收与初加工等7个方面综述了黄精的林下栽培技术,并分析了其林下栽培生长情况和生产成本。可为黄精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林地 林下栽培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Green Development of Fenlong for Yield Increase, Quality Enhancing, Water Retaining and Multip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被引量:7
15
作者 韦本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Fenlo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Fenlong technology), a new smash ridging farming method developed by Guangxi Academy of Agdcultural Sciences, has been elected as the recommended cultivation techniqu... Fenlo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y (Fenlong technology), a new smash ridging farming method developed by Guangxi Academy of Agdcultural Sciences, has been elected as the recommend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It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plowshare with spiral drill, and its tilth depth is twice deeper than that by tractor tilthing. It also extends soil nutrient, moisture, oxygen and microorganism, the so-called "Four pools". Soil nutrient, oxygen, microorganism, light and rainfall use ratio is increased by 10%-100%, creating a platform for natural increase of more than 10% of crop yield. Its application to over 20 kinds of crops in 21 provinces has proved that the yield increases 10-30% with quality enhancing 5% and double water retaining capacity but no more input. When the application area of Fenlong could reach 67 million hm2,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 can be reduced by 40-50 billion kg, saving 120-150 billion Yuan.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4+1" (arable, saline-alkali soil, grasslands, Sponge City + rivers) gree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deepened the Fenlong cultivated tilled layer from 16.5 cm to 35 cm for 67 million hm2 arable land, ridged 13.3 million hm2 of saline-alkali soil for 35 cm, and also 35 cm for 67 million hm2 degraded steppe, which could have the following 3 effects: first, the 147 million hm2 of land with Fenlong cultivation could increase loosing soil to 315.491 billion m3, in* creasing by 159.26% for 120 million hm2 of arable land with the average tilled layer of 16.5 cm, which has loosing soil of only 198.1 billion m3, that is, the space of the land increases 1.6 times. Second, every hectare of plowland could store up to 450 m3/hm2 of natural rainfall, and the unused 60 m3 of saline-alkali soil and grasslands could store water of 102 billion m3, showing an increase of over 88.89% for the current plowland storage of 54 billion m3 at now, that is, double the natural rainfall storage capacity. Third, the two multiple increa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pplication can bring trillions of resource activation, environmental cleaning, food security, citizens, health,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makes the Chinese nation move forward in green development. Its application in "bi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ne Belt And One Road" will contribute Chinese strength to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long green development Multip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 Increase three-dimensional land space Recommend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Big scientific research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GAP林下种植和人工促繁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11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七叶一枝花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利用GAP栽培技术,实施和推广林下种植及人工促繁栽培技术可扩大生产,提高产量,缓解供需矛盾,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文中介绍了七叶一枝花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 七叶一枝花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目前市场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利用GAP栽培技术,实施和推广林下种植及人工促繁栽培技术可扩大生产,提高产量,缓解供需矛盾,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文中介绍了七叶一枝花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从育苗、林下种植、人工促繁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初加工等几方面具体阐述七叶一枝花GAP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GAP栽培技术 林下种植 人工促繁
下载PDF
红葱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雷 何春梅 +2 位作者 徐巧林 张弘 王洪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对红葱开展施肥、覆盖及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菇渣肥红葱的重量比施有机肥高;覆盖黑膜比覆盖稻秆栽培的效益更好。在不同的林种结构和不同的立地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红葱重量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红葱 林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丛生竹林下竹荪富硒菌棒覆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裕霞 廖焕琴 +4 位作者 陈新宇 潘文 张卫华 徐放 曹广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4期21-27,共7页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林下栽培 富硒菌棒 覆土方式
下载PDF
林下蜜环菌-猪苓-党参立体化栽培新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华 周林 +4 位作者 郭尚 萧晋川 赵照林 杨杰 张红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5期31-34,共4页
目的:充分发挥猪苓资源优势,开发猪苓的自然生态立体栽培体系,提高猪苓生产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方法:在森林中地下栽培蜜环菌伴生猪苓,地表种植党参,建立空林木,地表党参、地下蜜环菌伴生猪苓的生产体系,同时收获林木果实、党参药材... 目的:充分发挥猪苓资源优势,开发猪苓的自然生态立体栽培体系,提高猪苓生产的种植效益和经济收益。方法:在森林中地下栽培蜜环菌伴生猪苓,地表种植党参,建立空林木,地表党参、地下蜜环菌伴生猪苓的生产体系,同时收获林木果实、党参药材、猪苓药用菌。结果:采用这种生产模式,猪苓、党参生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所产苓核个大结实,色泽乌黑光亮,培性状优良,每亩林地综合经济收益提高15%。结论:采用猪苓、党参套种栽培,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把保护自然生态和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为猪苓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创建了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栽培 蜜环菌 猪苓 党参 立体化模式
下载PDF
西北干旱地区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焱 徐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4期101-103,111,共4页
[目的]评价林下栽培蕙兰的效果。[方法]以温室栽培的蕙兰为对照,研究林下栽培对蕙兰生根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林下栽培的蕙兰染病死亡率为5%,低于温室对照组(20%)。2017年7、10月及2018年3月林下栽培与温室栽培蕙兰的平均生根率和... [目的]评价林下栽培蕙兰的效果。[方法]以温室栽培的蕙兰为对照,研究林下栽培对蕙兰生根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林下栽培的蕙兰染病死亡率为5%,低于温室对照组(20%)。2017年7、10月及2018年3月林下栽培与温室栽培蕙兰的平均生根率和平均发芽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林下栽培的蕙兰2018年3月平均生根率和平均生芽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94±3.45)%和(19.29±10.90)%。[结论]该研究可为西北干旱地区蕙兰的林下栽培及其野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栽培 蕙兰 干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