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multiphysic simulations of energy field and material process in radial ultrasonic roll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 被引量:1
1
作者 Minghuan WANG Yongchao SHANG +3 位作者 Changshun LIU Jiajie WANG Jinsong ZHENG Xufeng X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94-508,共15页
The radial ultrasonic roll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RUR-EMM)combined roll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R-EMM)and ultrasonic vibratio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achin... The radial ultrasonic roll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RUR-EMM)combined roll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R-EMM)and ultrasonic vibration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hysics in the interelectrode gap(IEG)was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multiphysics coupling model including flow field model,Joule heating model,material dissolution model and vibration model was built.3D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based on micro dimples process in RUR-EMM and R-EMM was propos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lyte flowed into and out IEG periodically,gas bubbles were easy to squeeze out and the gas void fraction deceased about 16%to 54%,the maximum current density increased by 1.36 times in RUR-EMM than in R-EMM in one vibration period of time.And application of the ultrasonic vibration increased the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about 1.3–4.4%in IEG.Verification experiments of the micro dimple process denoted better corrosion consistency of array dimples in RUR-EMM,there was no island at the micro dimple bottom which always formed in R-EMM,and an aggregate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8.7%for the micro dimple depth and 4%for the material removal amount between theory and experiment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Electrochemical micromachining energy field Material process Micro dimple Ultrasonic vibration
原文传递
多层多股水平淹没射流的消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艳玲 华国春 +2 位作者 杨永全 张建民 胡耀华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的流动特性、漩涡结构和消能机理。利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影响其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多股多层淹没射流利用在射流轴线周围所形成的强剪切、三维立体漩滚的剧烈混掺来实现消...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多股多层水平淹没射流的流动特性、漩涡结构和消能机理。利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影响其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多股多层淹没射流利用在射流轴线周围所形成的强剪切、三维立体漩滚的剧烈混掺来实现消能,消能率较高,且在平面上没有形成明显的、贯穿的立轴漩涡。结合模型实验,提出中孔泄槽以等宽或微收缩为宜、表中孔最优坎高差应大于中孔水流的主流水深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消能机理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三维流场 水力特性
下载PDF
多喷孔射流的三维紊流数值模拟及消能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芦绮玲 黄君瑶 +2 位作者 李国栋 陈刚 邵建斌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多喷孔淹没式套筒阀是一种用于压力管道的新型消能型式,它是利用多股多层喷孔使水流高速喷出后在消力池内卷吸、掺混,形成强烈紊动水流来消减能量。喷孔的大小、数量以及布置方式决定了该消能工的消能效率。本文采用RNGk-ε紊流模型对... 多喷孔淹没式套筒阀是一种用于压力管道的新型消能型式,它是利用多股多层喷孔使水流高速喷出后在消力池内卷吸、掺混,形成强烈紊动水流来消减能量。喷孔的大小、数量以及布置方式决定了该消能工的消能效率。本文采用RNGk-ε紊流模型对管道出口多喷孔射流消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喷孔的优化布置方式进行初步的探索,对该消能工的消能机理以及其它水力特性也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断面余能比概念,并以此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喷孔个数以及喷孔布置方式下的消能效果,发现喷孔交错梅花状布置的消能效果明显优于平行排列的布置方式,给出了断面比能与喷孔个数的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 紊流数值模拟 三维流场 多喷孔射流 消能 压力管道
下载PDF
多孔淹没紊动射流三维流场模拟及消能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芦绮玲 陈刚 黄君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7-222,共6页
采用RNGk-ε紊流模型,结合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第1区段压力管道出口多喷孔淹没射流消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喷孔个数时流场的时均特性和紊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多孔淹没射流进入消力池后的水流运动规律与消能机理。结... 采用RNGk-ε紊流模型,结合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第1区段压力管道出口多喷孔淹没射流消能,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喷孔个数时流场的时均特性和紊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多孔淹没射流进入消力池后的水流运动规律与消能机理。结果表明,射流动量的分散程度是决定消能效果的关键,在保持孔口总面积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喷孔数的增加,消能效果显著提高,但当喷孔数增加到60个时,其变化显著减缓。多喷孔射流进入消能水体后,射流水股与周围水体接触面积极大增加,在距离喷孔出口0.41 m左右时射流能量迅速衰减,加之各水股间的相互卷吸、掺混,形成了多个强剪切消能区,消能率较高。同时,由于各漩滚的相互作用,可有效地减小其对消力池固壁的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淹没射流 三维流场 紊流数值模拟 消能机理
下载PDF
水下三维声场仿真与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雪海 笪良龙 李玉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120,共5页
水下三维声场仿真和可视化是信息化条件下复杂水声战场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作战人员感知和利用水声战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水下三维声场仿真和可视化的特点,研究了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下FOR3D模型的N×2D弱三维近似方法并行计... 水下三维声场仿真和可视化是信息化条件下复杂水声战场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作战人员感知和利用水声战场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水下三维声场仿真和可视化的特点,研究了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下FOR3D模型的N×2D弱三维近似方法并行计算的策略和数据的组织方法,改进基于三维纹理映射体绘制算法,引入渲染到纹理的步骤进行实时的数据重采样、颜色映射和光照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水下三维声场的快速计算和实时体绘制,为水声战场环境感知和基于可视分析的辅助决策技术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三维声场仿真 可视化 并行计算 渲染到纹理 三维纹理映射
下载PDF
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器构型与磁路优化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汪志昊 李国豪 +2 位作者 田文文 郜辉 张新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03-108,共6页
为提升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多层PECD典型构型的紧凑性与材料利用率,发展与完善了多层PECD构型与磁路优化设计。基于某单排式多层PECD样机阻尼性能测试结果,校验了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稳态分析法预测PECD等... 为提升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多层PECD典型构型的紧凑性与材料利用率,发展与完善了多层PECD构型与磁路优化设计。基于某单排式多层PECD样机阻尼性能测试结果,校验了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稳态分析法预测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精度;仿真分析获得了永磁体与导体铜板之间的磁场间隙、永磁体的固定材料、间距与布置方式等参数对多层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了多层PECD的优化构型与磁路。结果表明:与单层PECD相比,多层PECD耗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结构也更为紧凑;磁场间隙及永磁体的固定材料、布置方式与间距等对PECD等效阻尼系数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磁场间隙、相邻永磁体磁极布置与间距等存在最优参数。多层PECD的优化构型与磁路为:磁场间隙宜尽可能减小;采用非导磁材料固定永磁体;同侧永磁体宜阵列布置;永磁体沿阻尼器运动方向磁极宜相反布置,间距取0.2倍永磁体同向尺寸;永磁体沿垂直于阻尼器运动方向磁极宜相同,且间距越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电涡流阻尼器 构型 磁路 三维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耗能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