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rilization of mycete attached on the unearthed silk fabrics by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1
作者 Rui Zhang Jin-song Yu +5 位作者 Jun Huang Guang-liang Chen Xin Liu Wei Chen Xing-quan Wang Chao-rong L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90-399,共10页
The sterilization of the simulated unearthed silk fabrics us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APPJ) system employing Ar/O2 or He/O2 plasma to inactivate the mycete attached on the silk fabrics is reported. The ... The sterilization of the simulated unearthed silk fabrics using a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APPJ) system employing Ar/O2 or He/O2 plasma to inactivate the mycete attached on the silk fabrics is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the APPJ characteristics(particularly the gas type and discharge power) on the fabric strength, physical-chemical structures,and sterilizing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O2 APPJ plasma can inactivate the mycete completely within 4.0 min under a discharge power of 50.0 W. Such an APPJ treatment had negligible impact on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the fabric and the surfac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the Ar ions, O and OH radicals were shown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the sterilization of the mycete attached on the unearthed silk fabr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earthed silk fabric mycete steriliza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jet (APPJ) steriliz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12,000 plus IPR infringement cases unearthed in 1st half of 2006
2
《中国专利与商标》 2006年第4期51-,共1页
On August 28, the 2006 Beijing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Forum was held in Kempinski Hotel, Beijing Lufthansa Center. Yu Yongzhan, Deputy Director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GAPP), introduced a... On August 28, the 2006 Beijing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Forum was held in Kempinski Hotel, Beijing Lufthansa Center. Yu Yongzhan, Deputy Director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GAPP), introduced at the forum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R plus IPR infringement cases unearthed in 1st half of 2006
下载PDF
Primitive Sculpture Unearthed in Nanjing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1期32-32,共1页
IN early 1983 archaeologists from the Nanjing Municipal Museum excavated the Neolithic remains of the city at Yingpan Mountain and unearthed a human head sculpture made of pottery from Tomb M32,It is 9.8 centimeters t... IN early 1983 archaeologists from the Nanjing Municipal Museum excavated the Neolithic remains of the city at Yingpan Mountain and unearthed a human head sculpture made of pottery from Tomb M32,It is 9.8 centimeters tall with a fine,hard texture.It is hollow and has a smooth, shiny surface.The face is roughly rectangular in shape,with a flat and broad forehead,linear and deep-set eyes,large eye sockets,and thick ears.The nose has a straight bridge,large nostrils and a pointed tip.The ladder-shaped mouth is wide open and the lips are thick.The broad chin is also in a ladder shape.The headgear bears light ca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itive Sculpture unearthed in Nanjing
下载PDF
Chinese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in Japan
4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8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Chinese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in Japan
下载PDF
A Glimpse of the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in Wuxi
5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8年第5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A Glimpse of the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in Wuxi
下载PDF
New Archaeological Treasures Unearthed in Xi'an
6
作者 Chi Qian 《China Today》 2000年第1期60-61,63-66,共6页
关键词 BC New Archaeological Treasures unearthed in Xi’an
下载PDF
Tsha-Tsha Unearthed during the Period of Gyama Gandenpa
7
作者 Sonchung 《China's Tibet》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One day in July 2007,Horkhang Changpa Tendar told me that they had discovered a group of Tsha-Tsha in the ruin of Lhakhang Chemo (a chamber) in Gyama Town,which they believed belonged among relics from the period of G... One day in July 2007,Horkhang Changpa Tendar told me that they had discovered a group of Tsha-Tsha in the ruin of Lhakhang Chemo (a chamber) in Gyama Town,which they believed belonged among relics from the period of Gadam Pa and had never been discovered before.He also asked us to come to see what they w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ha-Tsha unearthed during the Period of Gyama Gandenpa
下载PDF
汉唐西北地区基层行政的帝制化
8
作者 刘再聪 魏铎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89-96,M0005,M0006,共10页
秦汉时期,中国完全进入帝制社会。帝制社会体现在很多方面,基层行政组织也不例外。近代以来,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西部等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文献资料。这些出土文书内容丰富,资料原始性强,其中大量有关县以下基层... 秦汉时期,中国完全进入帝制社会。帝制社会体现在很多方面,基层行政组织也不例外。近代以来,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西部等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文献资料。这些出土文书内容丰富,资料原始性强,其中大量有关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的记载,是研究秦汉以来乡、里、村、坊等基层行政制度实施与推行的珍贵史料,是西北地区逐步进入帝制社会曲折历程的历史见证。西汉武帝时期,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内地实施的乡里制也推行于河西走廊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期,汉以来的以西乡、东乡、北乡、都乡等为代表的方位名乡制及里的建制在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吐鲁番地区得以沿袭和实施,地方行政体系排列顺序基本上是郡—县—乡—里。唐朝时期,内地基层行政制度推行于更向西的以羁縻州制为主的西域地区。与县以上体制多变比较,西域地区的基层行政体系更具有稳定性。总体而言,随着唐的基层行政制度在西域地区的全方位推行,西北地区最终完成了帝制社会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行政制度 帝制社会 出土文献
下载PDF
试论出土先秦简帛文献的“牛”
9
作者 吴红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出土先秦简帛文献记有的农业资料是先秦农业及其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但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结合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献记载,搜集整理出土先秦简帛文献所记的牛的资料,具体分析其中疑难文字的形音义,逐一探讨“■”“戠牛”“■”“■”... 出土先秦简帛文献记有的农业资料是先秦农业及其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但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结合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献记载,搜集整理出土先秦简帛文献所记的牛的资料,具体分析其中疑难文字的形音义,逐一探讨“■”“戠牛”“■”“■”等不同称法的牛,阐释总结牛的社会功用,以期为出土先秦简帛文献、先秦农业史和先秦农业科技史等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先秦 简帛
下载PDF
出土墓志所见唐翰林学士承旨崔汪事迹补考
10
作者 卢燕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0,共9页
崔汪,唐昭宗朝翰林学士、承旨。其入翰林院事迹,岑仲勉《补唐代翰林两记》、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均有考论。然而,由于资料缺失,崔汪入院、出院时间、在院期间职官变迁等,阙疑者甚多。今据新见崔澄《唐故太子宾客崔公... 崔汪,唐昭宗朝翰林学士、承旨。其入翰林院事迹,岑仲勉《补唐代翰林两记》、傅璇琮《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均有考论。然而,由于资料缺失,崔汪入院、出院时间、在院期间职官变迁等,阙疑者甚多。今据新见崔澄《唐故太子宾客崔公墓志铭并序》,结合传世典籍考定崔汪约大顺二年以兵部郎中充翰林学士入院,旋加知制诰、承旨,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尚书右丞、兵部侍郎,于景福二年十月稍后出院。在院时间,前后约三年。又,据出土石刻,亦可以考定崔汪家世、生卒年、入翰林院前及出院后的仕历、其文学影响以及墓志撰者崔澄事迹等。拈出此等,以为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墓志 唐翰林学士承旨 崔汪 补考
下载PDF
交融互鉴:高昌国、唐西州各族民众社会生活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11
作者 曹利华 张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吐鲁番位处丝路要冲,自古是民族往来汇聚之地,特别是高昌国、唐西州时期大量域外民族入籍此地,编户为民。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从居住、生产、婚姻、信仰等方面考察各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可知当时各族民众房舍相望、田地相接,共享道路水渠,... 吐鲁番位处丝路要冲,自古是民族往来汇聚之地,特别是高昌国、唐西州时期大量域外民族入籍此地,编户为民。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从居住、生产、婚姻、信仰等方面考察各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可知当时各族民众房舍相望、田地相接,共享道路水渠,共同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劳作,甚至族际通婚,宗教信仰转变等,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交融互鉴。他们是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的典型缩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的文化认同资源和文化心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吐鲁番出土文书 社会生活 民族交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面向数字人文的出土陶器器形知识匹配方法与应用研究
12
作者 韩牧哲 高劲松 +1 位作者 李钰 付家炜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94,共19页
出土陶器作为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标识物,对其进行知识揭示和有效利用,对于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考古文化研究中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对促进相关领域知... 出土陶器作为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标识物,对其进行知识揭示和有效利用,对于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考古文化研究中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对促进相关领域知识重用和共享、解决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冗余和知识迷航等问题均有重要作用。首先,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与考古学文化的关联路径的分析,明确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在替代传统人文研究中的隐性知识关联环节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知识结构解析和知识向量表示,展示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进行知识组织的方式和效果;针对陶器器形,从属种和整部两种维度分别提出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及对陶器器形知识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的具体方法。最后,以从察吾呼遗址、焉不拉克遗址和莫呼查汗遗址中抽选的20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器形数据为例,验证上述方法在史前文化分期研究问题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个目标墓葬的分期结果与考古学界综合出土陶器类型和墓葬形制得出的矫正分期结果的吻合度达84.21%,这充分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知识匹配 关联路径 出土陶器
下载PDF
出土医学文献中酒的应用试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宇轩 闫丽 +1 位作者 贾茜 张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析出土医学文献中酒的应用,为现代中医临床运用酒提供借鉴。[方法]以《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周家台秦简医方》以及《天回医简》等出土文献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出土文献中酒的应用进行对比总结研究。[... [目的]探析出土医学文献中酒的应用,为现代中医临床运用酒提供借鉴。[方法]以《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周家台秦简医方》以及《天回医简》等出土文献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出土文献中酒的应用进行对比总结研究。[结果]出土医学文献中对酒的应用虽没有具体说明用酒的原因,但从同时期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可以进行综合分析。酒在先秦秦汉时期多为黄酒,使用方法多是以酒调服,酒煎剂和浸渍法,并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酒有“改变药性,直达病所”“温经通络,祛瘀止痛”“矫除臭味,增强药效”等功效。后世文献中对于酒的运用,在各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皆是在秦汉时期酒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结论]酒在现代中医临床治疗的运用中存在巨大的潜力,但酒浸泡药物的时间、煎煮法等对药效的影响等方面均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五十二病方 武威汉代医简 天回医简 煎煮法
下载PDF
百年简牍研究主题流变考:基于地域维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文玉锋 刘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4,共13页
基于百年以来出土的简牍文献,研究者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以简牍文献出土的地域为切入点,深入比较分析不同研究者对于简牍研究的主题特征,就会发现,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而使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由于不... 基于百年以来出土的简牍文献,研究者已展开了大量研究。以简牍文献出土的地域为切入点,深入比较分析不同研究者对于简牍研究的主题特征,就会发现,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而使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由于不同地域出土的简牍文献的研究侧重点存在着明显差异,由此构成了一个特征鲜明的简牍研究地域与主题分布的画卷。这一发现可望为简牍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中,将不同地域特征纳入其中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 研究主题 出土地点 地域特征
下载PDF
从经筋视角探张家山汉简《引书》
15
作者 宋宇轩 张雷 +3 位作者 徐亚静 李梦醒 闫丽 姚文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95-1300,共6页
[目的]从经筋的视角来阐述张家山汉简《引书》中的导引术式,为《引书》中古老的导引术应用于现代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先秦秦汉时期出土文献及文物中的记载入手,对先秦秦汉时期的导引术进行概述。探索导引术与经筋之间的深... [目的]从经筋的视角来阐述张家山汉简《引书》中的导引术式,为《引书》中古老的导引术应用于现代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先秦秦汉时期出土文献及文物中的记载入手,对先秦秦汉时期的导引术进行概述。探索导引术与经筋之间的深入关系,选取《引书》中运用导引术治疗的骨伤科疾病,如项痛、踝痛、膝痛和肩痛,对相关导引术式及导引动作进行分析,并从经筋的视角对导引术式进行医理探讨。[结果]先秦秦汉时期所叙述的导引以单纯肢体运动为主,《脉书》中所阐述的经脉多为经筋。运用经筋理论分析,《引书》中治疗项痛的导引术主要是治疗太阳经筋的项痛;治疗外踝痛主要是调理足少阳经筋,治疗内踝痛主要是调理足太阴经筋;治疗膝痛的导引术共同调节足六经的经筋。运用导引术“猿行三百”治疗手少阳及手阳明经筋所生肩痛,运用导引术“前掾”治疗手太阳经筋病所致肩痛,运用导引术“支落”治疗足太阳经筋病所致肩痛,运用导引术“後復”治疗手太阴经筋病所致肩痛,这些案例运用经筋理论解释更加合理,并可进一步阐释导引术的治疗原理,明确不同导引术对应的适应病证。[结论]从经筋视角分析《引书》中的导引术式,能够进一步明确导引术所治疗的病位,使治疗更加精准有效,可为导引术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秦汉 出土文献 《引书》 导引术 经筋 张家山汉简
下载PDF
石峁遗址东门址出土玉器的科学测试:玉器、玉料的类型及其指示
16
作者 丘志力 杨炯 +6 位作者 孙周勇 邵晶 张跃峰 彭雨帆 白洞洲 叶旭 任箬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89,共19页
石峁遗址是中国北方龙山时代晚期-夏代早期最重要的城邑遗址之一,对石峁遗址出土玉器的研究可为探索及理解我国早期文明的发生、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对石峁遗址东门址16件出土玉器,进行了上手观察和... 石峁遗址是中国北方龙山时代晚期-夏代早期最重要的城邑遗址之一,对石峁遗址出土玉器的研究可为探索及理解我国早期文明的发生、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对石峁遗址东门址16件出土玉器,进行了上手观察和红外光谱、便携式荧光光谱的科学测试,对其工艺类型、矿物组成及其材料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峁遗址东门址16件出土玉器中,有12件玉器主要矿物为透闪石,占比75%;4件为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及蛇纹石玉,占比25%,说明该遗址所在的陕北河套地区先民在龙山时代晚期-夏代早期(约2100 BC—1900 BC)主要使用闪石玉材料为主,与近于同时代晋南陶寺、清凉寺及下靳遗址先民对玉石材料选择(偏好)明显不同。2)对东门址3件牙璋的材料及其扉牙的考察显示,东门址牙璋存在最早期的牙璋类型,结合对石峁出土玉器类型的特点分析,我们认为石峁文化可能是华西和华东系统玉文化融合后形成的独特类型,对中原夏代玉文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3)根据12件闪石玉器的矿物组成及半定量微量元素分析,可确认其玉料为大理岩型交代变质成因;4种颜色、结构、光泽等特征有所差别的闪石玉中,件数多的A和B类玉料较大可能来自现今甘肃中部的马衔山和甘肃西部两地,但无法排除来自辽河流域来源,也不排除具有多个来源的可能;C类玉料最大可能来自青海格尔木;D类墨黑色闪石玉料的来源仍然无法判断,不排除本地来源的可能。上述认知为进一步探索石峁文化在龙山晚期-夏代华夏文明形成过程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玉器 科学测试 玉料类型 牙璋 石峁遗址东门址
下载PDF
中美洲三大古文明地域出土玉器的玉料利用综述
17
作者 石晓薇 王荣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玉器是中美洲三大古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祭祀、礼仪和装饰等多重功能。通过引入科技考古视野,首先经眼学和谱学方法(如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的分析结果可知,中美洲所用玉材至少有20种且以翡翠为主,进而分析了中美洲先民的玉材... 玉器是中美洲三大古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祭祀、礼仪和装饰等多重功能。通过引入科技考古视野,首先经眼学和谱学方法(如显微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的分析结果可知,中美洲所用玉材至少有20种且以翡翠为主,进而分析了中美洲先民的玉材利用特点:体现在治玉方面,古典时代玛雅人在雕琢、钻孔、磨抛并标准化加工翡翠的过程中展现了高效而精湛的技艺;体现在性别方面,高等级男性贵族用玉以绿色翡翠器为尊,女性贵族使用各色且种类多样的玉器而很少拥有翡翠器;体现在等级方面,贵族常用大量象征性玉器,平民使用单件玉质工具;体现在历时性方面,翡翠受资源、文化等因素影响,阿兹特克古文明的先民们对翡翠的利用率下降。本文丰富了对中美洲独特且多元的玉器发展史和玉文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洲 三大古文明 出土玉器 玉料利用 科技考古
下载PDF
河西出土十六国衣物疏中“收绵”及相关词语考证
18
作者 周皓月 李玉平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出土于甘肃河西地区的7枚十六国时期随葬衣物疏中都记载了“故×绵n斤”一语,“绵”上之字应释为何字及其含义,学界意见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出土随葬衣物疏中“×绵”及相关词语进行了考释。“绵”上之字应... 出土于甘肃河西地区的7枚十六国时期随葬衣物疏中都记载了“故×绵n斤”一语,“绵”上之字应释为何字及其含义,学界意见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出土随葬衣物疏中“×绵”及相关词语进行了考释。“绵”上之字应释为“收”字,“×绵”即“收绵”,“收”指“收采的”,“绵”指棉花,当指草棉的棉花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物疏 收绵 丝绵 棉花
下载PDF
African Short Story Writers and Intrapersonal Conflicts: A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a Selected Short Story
19
作者 Clement Chukwuma Idegwu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24年第6期270-279,共10页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intrapersonal conflict,the ravaging wars within oneself,that which is truly deeper than indecisiveness,what is responsible for inner conflict,its origin,the consequences,and how to ...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intrapersonal conflict,the ravaging wars within oneself,that which is truly deeper than indecisiveness,what is responsible for inner conflict,its origin,the consequences,and how to avoid it.It employs Dul Johnsons’“In the Jaws of Love”in his Why Women Won’t Make It to Heaven.The theory for the investigation is sociological theory which articulates the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society.The inquiry unearths that an individuals’attempt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one’s environment at the expense of sound reasoning,the individual’s inability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head and heart,and being religious are detrimental to one’s wellbeing.It creates intrapersonal conflict which is indeed destructive.The paper resolves that 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tell themselves the truth,recognise and accept same,even if it comes from one with whom they disagree.It also explicates that people should not depend on religious and secular leader or people to take decisions for them,and that living in fear is devastating among other th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personal conflict ravaging wars within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unearths decisions
下载PDF
出土墓志视野下的北朝民族文学新观察
20
作者 龙成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8,共14页
出土墓志为讨论北朝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首先,墓志材料显示北朝时期中央文馆、各级王府中民族文学互动、交流频繁,是北朝民族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驱动力。其次,墓志突出的家族性特征还表明,通过... 出土墓志为讨论北朝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首先,墓志材料显示北朝时期中央文馆、各级王府中民族文学互动、交流频繁,是北朝民族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驱动力。其次,墓志突出的家族性特征还表明,通过教育、婚姻等元素的凝聚和传递,各民族文学形成了很强的内在生长力,涌现了一些成就突出的非汉人文学家族。此外,墓志中也出现了南北文人流动、南朝文学观念北传的资料,从微观的层面印证了北朝民族文学与南朝的联系。不同要素与力量的流动、融合,促成了北朝民族文学的崛起,在文学积累较深厚的拓跋宗室元氏家族及其他一些非汉人家族中涌现了类型丰富的“家传”墓志,丰富了北朝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学交融的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民族文学 出土墓志 文学家族 家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