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学勤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今天能看到的经典中是最具哲学意味的。利用出土文献中 与《周易》有关的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当时《周易》的面貌,对《周易》经传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出土文物 《周易》 孔子
下载PDF
出土战国文献中“焉”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玉金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406-414,共9页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焉"有"焉"、"安"、"言"等写法,有兼词、语气词和连词等用法。兼词"焉"是介代兼词;语气词"焉"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连词"焉&qu...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焉"有"焉"、"安"、"言"等写法,有兼词、语气词和连词等用法。兼词"焉"是介代兼词;语气词"焉"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连词"焉"表示时间先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 兼词 语气词 连词 “焉”
下载PDF
敦煌、吐鲁番、黑水城出土史籍刻本残页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桦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63,共7页
敦煌、吐鲁番、黑水城出土文献的主体部分是写本,但也保存了大量刻本残页。其中的正史、通史刻本残页,如宋刊《汉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都具有重要的版本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刻本 残页 版本
下载PDF
出土战国文献中“毋”的否定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3,192,共6页
否定副词"毋"表示禁止、劝诫。"毋"的否定范围主要是在"毋"字之后,也包括"毋"前的主事主语、受事主语以及原是介词宾语的主题。"毋"的非对比性否定中心可以在其后的谓词上,也可以在&... 否定副词"毋"表示禁止、劝诫。"毋"的否定范围主要是在"毋"字之后,也包括"毋"前的主事主语、受事主语以及原是介词宾语的主题。"毋"的非对比性否定中心可以在其后的谓词上,也可以在"毋"后的宾语、定语、补语、状语上。"毋"的对比性否定中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用语义成分的非常规配位来表现,二是用平行结构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 否定副词
下载PDF
论经学对陈子昂诗文及诗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建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84-89,共6页
陈子昂的文本与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诗歌创作和理论更与《毛诗正义》话语系统一脉相承,这种关系反映出陈子昂在经学经世的影响下以文学经世的人文品格。
关键词 经学背景 诗书礼易 《毛诗正义》 风雅
下载PDF
黎庶昌及其《古逸丛书》考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1-7,86,共8页
光绪七年(1881)黎庶昌出任日本公使期间,在其随员杨守敬的配合下,搜访了大量国内亡佚而复见于日本的善本古籍,汇刻成《古逸丛书》,受到海内外士林的普遍赞誉,至今仍有搜访、整理、汇辑、校刻文献的示范性典型意义。本文爬梳填籍,勾稽史... 光绪七年(1881)黎庶昌出任日本公使期间,在其随员杨守敬的配合下,搜访了大量国内亡佚而复见于日本的善本古籍,汇刻成《古逸丛书》,受到海内外士林的普遍赞誉,至今仍有搜访、整理、汇辑、校刻文献的示范性典型意义。本文爬梳填籍,勾稽史料,详细叙述了黎庶昌搜访刊刻《古逸丛书》的具体经历,并以《日本国见在书目》、《玉篇》、《文馆词林》、《姓解》、《史略》、《太平寰宇记》诸书为例,逐条撮述流传原委,考证版本真伪,辨别异同得失,同时也订正了今人如余嘉锡、郑天挺等人的一些讹误。从中不仅可以如实了解《古逸丛书》的文献价值,而且也可以重新评价黎庶昌使“数千百年坠简复还旧观”的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庶昌 《古逸丛书》 文献学 版本学 古籍整理
下载PDF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7
作者 高国藩 《西夏研究》 2020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法藏本《敦煌二十咏》记载的三个古迹旅游景点都蕴含有《周易》哲理性,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教化性:贰师泉景点蕴含乾卦艮卦哲理,李暠庙天水景点蕴含咸卦哲理,瑟瑟新疆和田玉景点蕴含渐卦哲理。特别指出西...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法藏本《敦煌二十咏》记载的三个古迹旅游景点都蕴含有《周易》哲理性,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的教化性:贰师泉景点蕴含乾卦艮卦哲理,李暠庙天水景点蕴含咸卦哲理,瑟瑟新疆和田玉景点蕴含渐卦哲理。特别指出西夏王朝对此传播方式,亦曾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法藏本 周易
下载PDF
《归藏》殷易说新证及篇名释义
8
作者 张树国 《中原文化研究》 2022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归藏》相传为殷商占筮宝典,流传到汉代,因未取得经学地位,世罕所习而逐渐散佚,现存传世《归藏》皆为辑佚之书,尚有人目为伪书。1993年出土秦简《归藏》展现了原始面貌,证明其非伪书。《归藏》又称为《坤乾》,其五篇篇名体现了商代日... 《归藏》相传为殷商占筮宝典,流传到汉代,因未取得经学地位,世罕所习而逐渐散佚,现存传世《归藏》皆为辑佚之书,尚有人目为伪书。1993年出土秦简《归藏》展现了原始面貌,证明其非伪书。《归藏》又称为《坤乾》,其五篇篇名体现了商代日月及地母崇拜的思想,是原生态的神话传说宝典,与上古郊祀仪式关系密切;其古本在两周、宋国、秦国都有保存和流传,并附益了一些内容,秦简《归藏》目前是考古发现的唯一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藏》 殷易 王家台秦简《归藏》
下载PDF
中小型图书馆使用《中图法》第四版改编图书的策略与方法
9
作者 李镇芬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提出并阐述了中小型图书馆使用《中图法》第四版改编图书的策略 (专人组织负责、熟悉四版修定情况、制定本馆使用本 ,确定图书改编的依据 )及方法 (彻底改编法、彻底改编的类目、彻底改编的实施 )。
关键词 中小型图书馆 《中图法》 图书分类学 改编方法 图书改编
下载PDF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渊源及构成辨正——兼及作者归属问题
10
作者 李东峰 舒大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关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渊源及构成,纳兰成德"自序"误以为其源之一为"陈友文《大易集义》",朱彝尊与四库馆臣因袭以传讹直至今日,其实当为魏了翁《周易集义》。《周易集义》是在《大易粹言》基础上编成。... 关于《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的渊源及构成,纳兰成德"自序"误以为其源之一为"陈友文《大易集义》",朱彝尊与四库馆臣因袭以传讹直至今日,其实当为魏了翁《周易集义》。《周易集义》是在《大易粹言》基础上编成。此两书后来由纳兰成德所找的无名氏代劳而合编为《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相对于主体部分——宋人"易学"集解的成果——《大易集义》与《大易粹言》而言,清人的贡献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纳兰成德 《大易集义》 《大易粹言》 《大易集传精义》
下载PDF
谈《老子》中被替换的虚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0-237,287,共8页
通过与出土文献《老子》的对比,发现在传世文献《老子》中有一些虚词被替换了。本文按词性分类叙述了这些虚词在出土文献中的对应形式,从中可以看出其被替换的过程。后人改动《老子》中的虚词,或者用来代替古语词,或者用来代替方言词,... 通过与出土文献《老子》的对比,发现在传世文献《老子》中有一些虚词被替换了。本文按词性分类叙述了这些虚词在出土文献中的对应形式,从中可以看出其被替换的过程。后人改动《老子》中的虚词,或者用来代替古语词,或者用来代替方言词,主要是为了让当时的人更容易看懂,更容易在人们当中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老子》 传世文献《老子》 虚词
原文传递
黑水城出土宋刻《初学记》残页版本考——兼论宋元时期江南至塞外的“书籍之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桦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8,共11页
出土刻本主要发现于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集中在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大量出土刻本残页的存在,说明伴随"丝绸之路"的发展,曾产生过一条以传播刻本为主的"书籍之路"。黑水城出土的一组宋刻《初学记》残页便是&q... 出土刻本主要发现于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集中在敦煌、吐鲁番、黑水城三地。大量出土刻本残页的存在,说明伴随"丝绸之路"的发展,曾产生过一条以传播刻本为主的"书籍之路"。黑水城出土的一组宋刻《初学记》残页便是"书籍之路"上保存下来的具体而微的文化遗存。黑水城出土《初学记》与日藏南宋本《初学记》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版本关系,前者的刊刻地点应为福建建阳,刊刻时间的上下限在南宋绍兴四年至十七年(1134—1147)。宋元时期由江南通往塞外的西北线"书籍之路"的形成过程是中原文明向西域地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籍之路"在西域华化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丝绸之路 书籍之路 出土文献 《初学记》 版本 刻本残页 西域
原文传递
谈今本《周易》的语料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玉金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7,共7页
通过与出土《周易》的对比,发现今本《周易》中至少存在下述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错字,二是错简,三是漏字,四是添字,五是换字。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语料,今本《周易》不能完全令人信赖,使用时要慎重。
关键词 今本《周易》 出土《周易》 语料问题
原文传递
胡瑗《周易口义》编纂者生平、成书过程及版本略考
14
作者 陈睿超 《哲学门》 CSSCI 2013年第2期141-160,共20页
本文对胡瑗《周易口义》编纂者倪天隐的生平,此书的成书时间、过程及版本,以及是否存在胡瑗自著《易说》的问题作了初步考证,结论是:倪氏的卒年大体可确定在熙宁二年至八年之间,而《口义》一书很可能是在嘉祐年间编纂完成的;从北宋当时... 本文对胡瑗《周易口义》编纂者倪天隐的生平,此书的成书时间、过程及版本,以及是否存在胡瑗自著《易说》的问题作了初步考证,结论是:倪氏的卒年大体可确定在熙宁二年至八年之间,而《口义》一书很可能是在嘉祐年间编纂完成的;从北宋当时的人对胡瑗《易说》的引用情况看,《口义》是从诸多学生笔记中整理出来的,且可能同时有多个版本流传;后世《易说》中引用《口义》出现的异文,或属于略引,或因传抄失误错误地归到胡瑗名下,因此尚不能构成胡瑗自著《易说》的充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瑗 《周易口义》 倪天隐 成书过程 版本考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