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合金化重型热轧H型钢横向低温冲击稳定性研究与控制
1
作者 沈千成 卞恺 +4 位作者 唐成伟 陈辉 圣立芜 李从增 孙晓明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对重型热轧H型钢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型H型钢的加热温度及轧制温度不合理导致内部晶粒不均匀是引起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现场工艺的优化,改善了重型热轧H型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关键词 低温冲击性能 重型H型钢 晶粒尺寸不均
下载PDF
不均匀因子与工具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罗新民 王安东 陈彩凤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3-16,共4页
测定了T10、GCr15、6CrW2Si、YK 等钢种在不同奥氏体化条件下的不均匀因子及其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因子与材料成分、原始组织及加热工艺密切相关。在临界点以上选取合适温度进行分级加... 测定了T10、GCr15、6CrW2Si、YK 等钢种在不同奥氏体化条件下的不均匀因子及其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均匀因子与材料成分、原始组织及加热工艺密切相关。在临界点以上选取合适温度进行分级加热可有效地降低奥氏体不均匀因子,限制平均晶粒直径,最终晶粒度可比相同温度直接加热提高2 ~3 级,从而既可遏制奥氏体晶粒的异常长大,又有利于调整奥氏体成分,为解决中碳高合金YK 钢的强韧化热处理提供了工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不均匀因子 工具钢 分级加热 晶粒长大
下载PDF
混流谷物干燥机的干燥不均匀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强 曹崇文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40-47,共8页
用实验和模拟分析手段研究了混流干燥机的干燥不均匀性。发现在进气盒与邻近排气盒之间的区域内干燥强度有显著差异,并存在干燥强度极低的死区。干燥机内不同位置上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及谷物温度和含水率是变化的,从不同位置流过干... 用实验和模拟分析手段研究了混流干燥机的干燥不均匀性。发现在进气盒与邻近排气盒之间的区域内干燥强度有显著差异,并存在干燥强度极低的死区。干燥机内不同位置上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及谷物温度和含水率是变化的,从不同位置流过干燥机的谷物出机时的水分和温度有显著差异。进、排气盒的错位排列可明显改善干燥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干燥机 混流式 干燥不均匀性
下载PDF
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对水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于钱米 邰博文 +4 位作者 牛吉强 汪国达 刘振华 冯雁 马争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03-3514,共12页
为了研究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粗粒土填料中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水分迁移易规律,测量常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特点试样的水分迁移量,对比分析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粒径空间分布差异和温度对水分迁移量的... 为了研究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粗粒土填料中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水分迁移易规律,测量常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特点试样的水分迁移量,对比分析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粒径空间分布差异和温度对水分迁移量的影响,研究试样初始状态参数对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和粒径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建模预测水分迁移极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和常温情况下,细粒土分布越不均匀,试样上层与下层含水率的差值越大,即水分由试样下层向上层迁移越明显;2种温度条件下,试样水分迁移程度都随着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程度和粒径空间不均匀分布程度增大而增大;当粒组平均直径差异引起的粒径空间不均匀分布程度大于78.33%时,水分迁移程度迅速增长;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和粒径空间分布差异增加主要是由细颗粒质量分数增加和最大粒组的平均粒径减小引起的,初始孔隙比的影响排在第3位;温度一定时,水分迁移程度与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参数有二次函数关系。水分迁移主要发生在常温放置条件下的第1天内或第1次冻融循环的融化阶段;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不均匀分布特点试样的水分迁移程度明显高于常温条件下试样的水分迁移程度;冻融循环条件下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试样下层迁移至上层中最大含水量约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路基 水分迁移 细粒土 不均匀分布 冻融循环
下载PDF
一种触摸屏电极薄膜定位与缺陷检测方法
5
作者 周伯萌 潘淼 +1 位作者 高开印 王锋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3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电极薄膜表面的污渍缺陷检测是工业生产触摸屏过程中一个必要环节,利用图像采集系统结合数字图像处理进行检测,可以将薄膜按结构特征和缺陷分布情况分为两部分;按不同区域特点分别采用背景差分算法和局部增强算法进行缺陷检测,从而解决... 电极薄膜表面的污渍缺陷检测是工业生产触摸屏过程中一个必要环节,利用图像采集系统结合数字图像处理进行检测,可以将薄膜按结构特征和缺陷分布情况分为两部分;按不同区域特点分别采用背景差分算法和局部增强算法进行缺陷检测,从而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检测耗时、耗力、不精确等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差分 局部增强 不均匀纹理 缺陷检测
下载PDF
细粒土全压实曲线方程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6
作者 彭超志 万智 《公路工程》 2009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利用全压实曲线得到的土体击实干密度常数γdd和最大饱和度Sm这两个重要边界特征,根据饱和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来描述细粒土的压实曲线。该理论使用Sm、wm、p和n等共4个参数来描述压实曲线。利用土体液塑限指... 利用全压实曲线得到的土体击实干密度常数γdd和最大饱和度Sm这两个重要边界特征,根据饱和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来描述细粒土的压实曲线。该理论使用Sm、wm、p和n等共4个参数来描述压实曲线。利用土体液塑限指标和颗粒级配曲线可以确定细粒土压实曲线的形状参数p和n,由常规击实试验可确定干密度常数γdd和最大饱和度Sm。选取不同土样对全压实曲线方程的正确性、适用性进行了分析验证,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土 全压实曲线 方程 干密度常数 最大饱和度
下载PDF
7075铝合金室温等通道转角拉伸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细林 何涛 +4 位作者 霍元明 杜向阳 张俊杰 李健 张超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2,共6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7075铝合金室温等通道转角拉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室温条件下金属流动、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以及等效应变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材料的变形机理。利用等通道转角拉伸试验,验证了7075铝合金变形模拟结果的... 采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对7075铝合金室温等通道转角拉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室温条件下金属流动、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以及等效应变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材料的变形机理。利用等通道转角拉伸试验,验证了7075铝合金变形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具出、入口的金属流动速度差使试样在大变形区出现缩颈,试样横截面的断面收缩率为17.97%;内、外模角区域的剪切力分布不均引起横截面呈椭圆形;在金属流动速度差和剪切力分布不均的共同作用下,大变形区出现明显弯曲。变形开始阶段,内、外模角区域的应力状态复杂,同时转角区域所产生的拉应力最大,导致试样在难变形区与大变形区交界处最容易产生裂纹并发生断裂,同时在大变形区靠近内模角的表面容易产生损伤。变形过程中,试样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分布呈现不均匀现象,其横截面表面处的等效应变高于内部的数值,其大变形区等效应变不均匀度系数为0.85,优于同参数的等通道转角挤压的1.46。等通道转角拉伸试验后,试样无明显的飞边与毛刺,横截面的断面收缩率为17.49%,与模拟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等通道转角拉伸 超细晶 不均匀度系数 断面收缩率
原文传递
深冲用SPHC钢开裂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6
8
作者 梁文 刘培灿 +1 位作者 何龙义 彭浩 《轧钢》 2020年第2期41-45,共5页
针对某厂生产的SPHC热轧酸洗卷在制作压缩机壳体过程中出现了制耳甚至开裂的现象,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HC低碳钢的Ar3温度较高,而终轧温度偏低,导致其在两相区轧制且带钢长度和宽度方向温度不均,使SPHC带钢产生混晶或粗... 针对某厂生产的SPHC热轧酸洗卷在制作压缩机壳体过程中出现了制耳甚至开裂的现象,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PHC低碳钢的Ar3温度较高,而终轧温度偏低,导致其在两相区轧制且带钢长度和宽度方向温度不均,使SPHC带钢产生混晶或粗晶组织,这是产生深冲开裂和制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如提高加热温度、减少除鳞水;增加中间坯厚度、提高穿带和轧制速度、加盖保温罩、采用热卷取箱等,以保证薄规格SPHC带钢的终轧温度不小于910℃且改善带钢温度均匀性。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改进措施后,显著提高了薄规格SPHC带钢深冲性能,开裂率由30%降低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C热轧酸洗卷 深冲 开裂 混晶组织 粗晶组织 终轧温度 温度不均 改进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