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Overlay Placement and Fabric Architecture of Non-crimp Fabrics on In-plane and Transverse Permeability in Liquid Composite Molding
1
作者 耿奕 蒋金华 +1 位作者 陈南梁 傅婷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6年第4期592-596,共5页
To study the resin flow and the permeability in fabric preforms during the liquid composite molding( LCM) process,influences of stitch and overlay placement styles on the internal flow behavior in-plane and transverse... To study the resin flow and the permeability in fabric preforms during the liquid composite molding( LCM) process,influences of stitch and overlay placement styles on the internal flow behavior in-plane and transverse were investigated. The permeability tests were carried using unidirectional and biaxial noncrimp carbon fabric( NCF) by linear capacitance sensors and ultrasound monitor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nal flow behavior and permeability in plane with different stitch and overlay placement styl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flow channels formed by stitches penetrate along the fiber direction,the permeability is high in one direction, which makes the in-plane principle permeabilities K_1 and K_2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there is an angle between the flow channel and fiber direction,the in-plane principle permeabilities on all directions are nearly the same and the flow process is close to isotropy. As to transverse permeability,the exist of flow channels on thickness influences it greatly and it is about 1-2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in unidirectional fabric than that in biaxial N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eability fabric overlay directions unidirectional molding placement filling porosity isotropy
下载PDF
Janus织物的结构设计及其单向导湿性能
2
作者 单明景 安春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2,48,共8页
针对传统单向导湿Janus织物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存在润湿性差异的莫代尔和涤纶2种纤维构建Janus织物,探究接结点数量、织物组织等结构参数对Janus织物基础性能和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和涤... 针对传统单向导湿Janus织物制备方法生产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存在润湿性差异的莫代尔和涤纶2种纤维构建Janus织物,探究接结点数量、织物组织等结构参数对Janus织物基础性能和单向导湿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莫代尔纤维和涤纶纤维通过机织法可以制备Janus织物;随着接结点数量的增加,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降低;平纹组织的单向导湿效果优于2/2纬重平、2/2斜纹组织;接结点数量为1,两侧均为平纹组织时Janus织物的单向传递指数可达382.72,单向导湿性能相对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织物 结构设计 单向导湿 接结点数量 织物组织
下载PDF
血管支架预制件的六角形三维虚拟编织
3
作者 丁彩红 顾馨 卢晨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为解决六角形三维编织血管支架的编织工艺复杂、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atLab编程的支架三维虚拟编织方法,以快速完成编织工艺开发。首先,基于六角形编织机底盘的结构特点,对底盘单元进行坐标数值化,从而可将支架编织的工艺和工... 为解决六角形三维编织血管支架的编织工艺复杂、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atLab编程的支架三维虚拟编织方法,以快速完成编织工艺开发。首先,基于六角形编织机底盘的结构特点,对底盘单元进行坐标数值化,从而可将支架编织的工艺和工序转换为不同时刻下携纱器在底盘上的XY平面坐标和运动信息以及纱线在芯棒上的高度坐标z值,并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连接和拟合,建立纱线空间轨迹的数学模型,得到虚拟支架的三维基本形态。然后,将编织支架的三维形态展开为二维形态,分析二维平铺形态下单向支架沿螺旋方向缠绕的特点,应用线性方程组求解纱线的交织点坐标,并通过层内和层间的纱线交织关系判断得到各交织点的交织类型。最后,通过方程修正得到具有六角形编织特征的纱线波动方程,进一步建立了具有纱线立体交织特征的虚拟支架实体化数学模型。经不同编织工艺的支架虚拟仿真实验,将虚拟支架与其实物进行比较发现,虚拟支架均能准确直观地表达实物的几何特征和交织特征。由此验证了虚拟仿真建模的正确性,有利于六角形三维编织工艺的快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形三维编织 血管支架 虚拟编织 单向管状织物 交织判断
下载PDF
非对称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热调控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博阳 王向泽 +1 位作者 杨湙雯 吴晶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为获得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零能耗的方式使人体保持合适体温的织物,将浸渍法和静电纺丝法相结合,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聚多巴胺(PDA)、聚氨基甲酸酯(PU)为原料,棉织物(Fc)为基底,制备了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黏附聚多巴胺... 为获得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零能耗的方式使人体保持合适体温的织物,将浸渍法和静电纺丝法相结合,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聚多巴胺(PDA)、聚氨基甲酸酯(PU)为原料,棉织物(Fc)为基底,制备了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黏附聚多巴胺-棉织物(MXene/PDA-C)为亲水层,PU纤维膜为疏水层的非对称结构(PU/MXene/PDA-C)纤维膜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液态水分管理仪、接触角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备的PU/MXene/PDA-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当疏水层静电纺丝时间为15 min时,非对称结构纤维复合膜的单向液体运输能力最好,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透过率,可将人体皮肤的汗液快速导出;此外,MXene赋予非对称结构纤维复合膜出色的光热转化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与普通棉织物相比,能够升温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纤维膜 非对称结构 热调控 单向液体运输 功能棉织物 聚氨基甲酸酯
下载PDF
碳纤维多轴向织物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5
作者 李倩 李志强 +2 位作者 李广斌 葛志强 乔延庆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阐述了碳纤维织物的分类及其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碳纤维多轴向织物的性能特点及其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民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分析了未来碳纤维多轴向织物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关键词 多轴向织物 单向织物 双向织物 碳纤维织物
下载PDF
单面纬编织物变化孔隙率结构设计与透气导湿性能评价
6
作者 方雪明 董智佳 +1 位作者 丛洪莲 丁玉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9,共9页
为优化夏季用轻薄但效应单一的平针结构针织物的热湿调节功能,采用不同粗细的涤纶与氨纶搭配,通过原料细度、织物密度以及孔隙率调节,设计开发9种变化孔隙的单面纬编结构织物。研究原料、织物结构和孔隙对织物透气、吸湿等热湿舒适性能... 为优化夏季用轻薄但效应单一的平针结构针织物的热湿调节功能,采用不同粗细的涤纶与氨纶搭配,通过原料细度、织物密度以及孔隙率调节,设计开发9种变化孔隙的单面纬编结构织物。研究原料、织物结构和孔隙对织物透气、吸湿等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特征与织物透气导湿性能呈现明显关联。织物体积质量在200~400 kg/m^(3)之间,体积质量越小,透气率越高。在机型原料相同的情况下,局部使用细纱会使织物表面孔隙占比上升,织物组织结构影响平均孔径,孔径最大可以达到105μm。在织物组织结构相同的情况下,织物平均孔径与单向水分传递指数和透湿率均呈现正相关;织物水分蒸发速率与织物体积质量和表面孔隙率也呈现正相关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对于单面添纱织物来说,添加氨纶虽然能增强单向导湿性能,但氨纶收缩织物孔隙,增加厚重,使透气效果降低,故在原料不含氨纶且织物表面孔隙率较高的情况下,织物的透气导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织物 单面添纱 孔隙结构 透气性能 单向导湿 涤纶 氨纶
下载PDF
探究缝编工艺参数对玻纤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章平 花东龙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设计并制备6种不同编织工艺参数的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探究涤纶丝缝编针距、缝编线粗细旦数、缝编线针脚长度以及缝编方式和纬线的交叉与平行铺纬方式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厚度、纤维质量分数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 通过设计并制备6种不同编织工艺参数的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探究涤纶丝缝编针距、缝编线粗细旦数、缝编线针脚长度以及缝编方式和纬线的交叉与平行铺纬方式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厚度、纤维质量分数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编织工艺参数对玻纤复合材料的厚度与纤维质量分数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中涤纶丝体积分数高低,涤纶丝体积分数高者其玻纤复合材料厚度偏厚,反之偏小,但是对玻纤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影响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编工艺参数 玻纤复合材料 单轴向玻纤经编织物 纤维质量分数 静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藕状多孔纯铜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谢建新 刘新华 +2 位作者 刘雪峰 方玉诚 王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69-1873,共5页
采用定向凝固法,在氢气压力为0.2 MPa、熔炼温度为1 200℃的条件下制备了规则圆柱形气孔沿轴向定向分布的藕状多孔纯铜棒材料,棒材直径为45 mm,长度约为125 mm.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通孔率,对所制备多孔材料的气孔形貌和气... 采用定向凝固法,在氢气压力为0.2 MPa、熔炼温度为1 200℃的条件下制备了规则圆柱形气孔沿轴向定向分布的藕状多孔纯铜棒材料,棒材直径为45 mm,长度约为125 mm.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通孔率,对所制备多孔材料的气孔形貌和气孔大小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所制备的样品沿平行于气孔方向和垂直于气孔方向的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纯铜棒的平均密度为4.48 g/cm3,平均孔隙率为50%;气孔直径分布为0.3~1.3 mm,气孔平均直径为0.81 mm;藕状多孔纯铜的压缩性能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藕状多孔金属 孔隙率 压缩性能 制备与表征
下载PDF
碳纤维织物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元 李建利 +1 位作者 张新元 徐敏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77,共4页
探讨碳纤维织物的特点及应用。介绍了碳纤维的概念及概况;阐述了碳纤维的种类及应用,按照碳纤维织物中纱线的取向,将碳纤维织物分为3种,其中单向织物质量轻、耐久性好,多用于建筑柱、桥工程等;双向织物分为双向机织物和双向针织物;多轴... 探讨碳纤维织物的特点及应用。介绍了碳纤维的概念及概况;阐述了碳纤维的种类及应用,按照碳纤维织物中纱线的取向,将碳纤维织物分为3种,其中单向织物质量轻、耐久性好,多用于建筑柱、桥工程等;双向织物分为双向机织物和双向针织物;多轴向织物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良好,设计灵活,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器材、建筑、医疗、风力发动机叶片等工业领域。认为:目前国际市场的碳纤维应用形式已逐渐向碳纤维轴向经编织物转变;世界碳纤维需求量逐年剧增,但核心技术仍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单向织物 双向织物 多轴向织物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单向导湿织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伟 黄晨 靳向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7-172,共6页
从差动毛细效应和润湿梯度效应的角度总结了纺织材料的单向导湿原理。阐述了单向导湿织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化学法与结构设计法,并对2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总结了影响织物单向导湿效果的主要因素,即化学因素与物理因素,通过合理控... 从差动毛细效应和润湿梯度效应的角度总结了纺织材料的单向导湿原理。阐述了单向导湿织物的主要制备方法:化学法与结构设计法,并对2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总结了影响织物单向导湿效果的主要因素,即化学因素与物理因素,通过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可实现优异的单向导湿效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传统单向导湿性能测试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相应评价指标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比分析了一种新型测试仪器:液态水分管理系统。最后根据当前单向导湿纺织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机制研究、制备方法以及测试方法 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并展望了单向导湿织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导湿织物 毛细效应 润湿梯度 功能性
下载PDF
单向导湿机织物结构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杰 王府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5,共6页
为从机织物结构参数设计的角度开发具有良好单向导湿性能的机织物,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导湿梯度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试织了表里层不同松紧组织,表里层不同接结方式、不同原料的9种织物,通过对9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和多项综... 为从机织物结构参数设计的角度开发具有良好单向导湿性能的机织物,构建了性能优异的导湿梯度结构模型,根据结构模型,设计试织了表里层不同松紧组织,表里层不同接结方式、不同原料的9种织物,通过对9种织物吸湿、导湿性能的测试和多项综合值计算分析发现:在其他规格相同情况下,表里层采用松、紧组织孔隙呈梯度结构的织物导湿性能好;液态水的传递效果与接结点的分布和接结形式有关,接结点数目的增加有利于表里层之间的水传递。表里层经纱为木棉/棉混纺纱,纬纱为吸湿透气涤纶(Coolmax)纱线,且Coolmax纬纱采用上下联合接结法,表紧里松的组织配置织物单向导湿性能最好,验证了单向导湿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导湿 双层织物 结构设计 木棉
下载PDF
无纬布型软质防弹防刺服的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冬梅 虎龙 +2 位作者 艾青松 陈虹 吴中伟 《合成纤维》 CAS 2018年第11期24-26,53,共4页
探讨了胶黏剂固含量、纤维类型和基础单元结构对软质防弹防刺服的防弹性能和防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当胶黏剂固含量为42%时,无纬布型防弹防刺服的防刺安全裕度达13%,防弹性能安全裕度达52%;纤维和胶黏剂对防弹与防刺性能的贡献不... 探讨了胶黏剂固含量、纤维类型和基础单元结构对软质防弹防刺服的防弹性能和防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当胶黏剂固含量为42%时,无纬布型防弹防刺服的防刺安全裕度达13%,防弹性能安全裕度达52%;纤维和胶黏剂对防弹与防刺性能的贡献不同;当基础结构单元为2层无纬布结构时,可以较好地兼顾防弹和防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纬布 防弹性能 防刺性能
下载PDF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平纹织物在柔性防弹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熠 陈晓钢 +1 位作者 张尚勇 龚小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提升柔性防弹服的防弹性能,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平纹织物用于单向铺层材料中,以增强材料整体的能量吸收性能。通过穿透性弹道实验发现:由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机织物在冲击过程中对受到的剪切作用有较好的抵御效果;单向铺层... 为提升柔性防弹服的防弹性能,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平纹织物用于单向铺层材料中,以增强材料整体的能量吸收性能。通过穿透性弹道实验发现:由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机织物在冲击过程中对受到的剪切作用有较好的抵御效果;单向铺层材料对于横向拉伸作用,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基于这种结论,设计了复合型防弹材料。测试结果表明,机织物放置在靠近弹丸冲击的一侧,单向铺层材料放置在远离弹丸冲击的一侧,这种结构有利于防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当复合型防弹材料中机织物与单向铺层材料质量比为1∶3时,其防弹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平纹织物 单向铺层材料 防弹性能 能量吸收
下载PDF
单向玄武岩增强复合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莉 马翔 尹良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59,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冷却方式、成型压力、增强纤维百分含量、成型温度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单向布为增强体结构的玄武岩增强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且随着成型温度的提高而线性增强...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冷却方式、成型压力、增强纤维百分含量、成型温度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单向布为增强体结构的玄武岩增强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结果表明,成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且随着成型温度的提高而线性增强;增强纤维的百分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有较大影响,但对弯曲性能的影响较小,且力学性能不随增强纤维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强;成型压力的增大有利于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改善,而对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小;适当延长冷却时间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酚醛树脂 玄武岩纤维 复合材料 单向布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单向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梁弯曲破坏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国青 黄争鸣 董国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4-799,共6页
五组单向机织物增强层合梁的弯曲实验表明:层合梁的最大弯曲强度通常并不对应于最后一层破坏时的荷载;铺设角不同的层合梁达到最大承载力时,破坏并不发生在同一层,且总的破坏层数和对应位移都不相同,其破坏形式可以定性预测.研究还表明... 五组单向机织物增强层合梁的弯曲实验表明:层合梁的最大弯曲强度通常并不对应于最后一层破坏时的荷载;铺设角不同的层合梁达到最大承载力时,破坏并不发生在同一层,且总的破坏层数和对应位移都不相同,其破坏形式可以定性预测.研究还表明:根据实测的单层板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和强度指标,运用经典层合梁理论,可以对非弯扭耦合层合梁的最大承载力和挠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机织物 层合梁 弯曲破坏 极限承载力 预测
下载PDF
织物增强混凝土叠合单向板肋梁楼盖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军 朱鹏 +1 位作者 荀勇 胡夏闽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提出采用冲孔不锈钢钢板网叠弯成型固定高性能混合编织纤维网,由细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制成模板,形成织物网、钢板网联合TRC增强混凝土形成永久性模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成叠合结构。设计制作了1块V形永久性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单向肋... 提出采用冲孔不锈钢钢板网叠弯成型固定高性能混合编织纤维网,由细骨料高强混凝土预制成模板,形成织物网、钢板网联合TRC增强混凝土形成永久性模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成叠合结构。设计制作了1块V形永久性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单向肋梁楼盖以及1块对比肋梁楼盖,对其进行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首先,V形永久性模板中掺入的聚丙烯纤维有效抑制了弹性受力阶段表面裂缝的开展;其次,在叠合单向板肋梁楼盖抗弯试验研究中,黏结面无滑移现象,整体工作性能较好。经强度、变形验算,其理论值与试验实测值比较吻合,在使用荷载下叠合肋梁楼盖的挠度限值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C增强混凝土 V形永久性模板 叠合单向板肋梁楼盖 抗弯性能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吴晓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3-1049,1056,共8页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由天然玄武岩矿石在高温下融化而制成的非人工合成的高性能无机纤维材料,是我国继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之后又一重点发展的新型高技术纤维。本文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特点,综述了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在...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由天然玄武岩矿石在高温下融化而制成的非人工合成的高性能无机纤维材料,是我国继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之后又一重点发展的新型高技术纤维。本文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特点,综述了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玄武岩纤维有优势的应用方向,归纳了玄武岩纤维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相关标准,并对玄武岩纤维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土木工程 玄武岩纤维布 玄武岩纤维复合筋 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
下载PDF
经编网格织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楠 蒋金华 +1 位作者 邵光伟 陈南梁 《针织工业》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经编网格织物在产业用领域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随着产业用网需求的增加,经编网格织物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10种常用经编网格织物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其中组织结构包括两梳和三梳组织,满穿和空穿组织,... 经编网格织物在产业用领域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随着产业用网需求的增加,经编网格织物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10种常用经编网格织物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其中组织结构包括两梳和三梳组织,满穿和空穿组织,以及普通组织、缺垫组织和衬纬组织。分别对这10种织物进行克质量和厚度等物理性能的测量以及单向拉伸断裂、双向拉伸断裂和顶破性能等机械性能的测试,并做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组织结构形成的经编网格织物的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网格织物 编织工艺 单向拉伸 双向拉伸 顶破性能
下载PDF
国外FRP预浸料发展概况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鼎铨 《玻璃纤维》 CAS 2013年第6期10-17,共8页
预浸料是用树脂预先浸渍,可以储存的纤维增强塑料(FRP)半成品,随时可以用来制造复合材料制品。预浸料有热固性和热塑性预浸料之分。因它们容易使用、性能稳定、空隙率低、模塑过程清洁等诸多优点,预浸料在复合材料工业中日趋普遍,前景... 预浸料是用树脂预先浸渍,可以储存的纤维增强塑料(FRP)半成品,随时可以用来制造复合材料制品。预浸料有热固性和热塑性预浸料之分。因它们容易使用、性能稳定、空隙率低、模塑过程清洁等诸多优点,预浸料在复合材料工业中日趋普遍,前景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浸料 热固性预浸料 热塑性预浸料 单向预浸料 织物预浸料
下载PDF
单向玄武岩纤维布的可压缩性研究
20
作者 张兴刚 郑劲东 +1 位作者 杨勇 王利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1-23,58,共4页
本文采用纤维压缩模型对玄武岩单向布在压实过程阶段的可压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玄武岩单向布的压缩过程符合Gutowski方程,并且与织物铺层厚度无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描述玄武岩单向布压实过程中纤维体积... 本文采用纤维压缩模型对玄武岩单向布在压实过程阶段的可压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玄武岩单向布的压缩过程符合Gutowski方程,并且与织物铺层厚度无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描述玄武岩单向布压实过程中纤维体积含量变化的具体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可压缩性 玄武岩 单向纤维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