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rangement of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Based on Village-regio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被引量:12
1
作者 SONG Wen WU Kening +2 位作者 ZHAO Huafu ZHAO Rui LI T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325-340,共16页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te of land consolidation,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ts target not only lie...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te of land consolidation,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ts target not only lies in the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quantity, but also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ecosystem environm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were explored to facilitate the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for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onstruction(HSBFC) with administrative village as the unit. Taking the l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project area in Quzhou County, Handan City, Hebei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tudy comprised of three steps: 1)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based on regional optimum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uniform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fertility quality, engineering quality, spatial quality and eco-environment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new concep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2) calcul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by grading indicators, assigning scores and weighting sums, exploring the local homoge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through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analyzing the constraints and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of barrier factors; 3) arrangement of HSBFC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ncentration, continuity and priority to the easy opera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value of farmland quality uniformity for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between 7.76 and 21.96, and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The region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patterns included High-High(HH), Low-Low(LL), High-Low(HL) and Low-High(LH). These indicate that regional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has local homoge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restrictive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the medium and low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y indexes, including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farmland shelterbelt network density, field regularity and scale of the field. In addition, there were also high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y indicators in some areas, such as sectional configuration. The project area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itions: major construction area, secondary construction area, general construction area, and conditional construction area.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each subarea was 1538.85 ha, 1224.27 ha, 555.93 ha, and 1666.63 ha, respectively. This comprised of 30.87%, 24.56%, 11.15% and 33.42% of the total project area, respectively.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index system could satisfy the evaluation of farmland quality and diagnosis of obstacle factors to facilitate the subsequent construction decision.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HSBFC, and a new feasible idea and method for related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uniformity barrier factor arrangement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近地表Q场求取及应用
2
作者 韩嵩 陈康 +3 位作者 汤聪 王静 张茜 彭浩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近地表吸收衰减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利用微测井资料对近地表吸收结构进行估算,获得表层介质品质因子Q值,再进行反Q滤波补偿,可实现高保真、高分辨率的“双高”处理目的。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谱比法对单井微测井数据进行Q值求取... 近地表吸收衰减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利用微测井资料对近地表吸收结构进行估算,获得表层介质品质因子Q值,再进行反Q滤波补偿,可实现高保真、高分辨率的“双高”处理目的。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谱比法对单井微测井数据进行Q值求取,然后通过拟合表层速度与Q值关系,将近地表速度(V)场转换成近地表Q场。四川盆地的表层较薄,层析反演的近地表速度场深度采样间隔为10 m,难以反映近地表厚度为几米的表层变化。为此,首先结合双井微测井数据的多炮拟合算法,求取浅层比较薄的表层等效Q值;其次结合地面地震的振幅及旅行时信息求取表层的相对Q场;然后用双井微测井求得的绝对Q值对相对Q场进行标定;最后将该表层平面Q场镶嵌在用Q-V拟合关系转换的近地表Q场的浅层,得到该工区优化的近地表Q场,用于地震资料的近地表Q补偿,从而达到拓宽频带、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品质因子q q值估算 表层q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高Q值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的设计与制备
3
作者 张帅 俞振一 +4 位作者 郭瑜 孙宗琴 傅肃磊 许志斌 王为标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随着5G移动通信时代的发展,射频前端(RF front-ends)的滤波和信号处理迫切需要高频大带宽的声学谐振器。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具有超高的工作频率和超大的机电耦合系数(k^(2)),但其品质因数(Q)值不高,阻碍了其在射频前端中的应用... 随着5G移动通信时代的发展,射频前端(RF front-ends)的滤波和信号处理迫切需要高频大带宽的声学谐振器。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具有超高的工作频率和超大的机电耦合系数(k^(2)),但其品质因数(Q)值不高,阻碍了其在射频前端中的应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Y切铌酸锂(LiNbO 3)的XBAR谐振器,通过有限元(FEM)仿真对谐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下对谐振器进行加工。该文所制备的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A 1模式的谐振频率为4.72 GHz,k 2=26.9%,Q_(3) dB为384,温度频率漂移系数为-60.5×10^(-6)/℃。A_(3)模式的谐振频率为13.5 GHz,k^(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激发体声波谐振器(XBAR) 品质因数(q)值 高频 大带宽 5G通信
下载PDF
频谱一致性Q因子反演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东凤 梁伽福 +2 位作者 马雄 李国发 范旭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地层品质因子Q能够定量表征地层吸收对地震信号的衰减效应,对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和油气检测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有Q因子估算方法抗噪性弱、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一致性准则的Q因子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粘弹性介质地... 地层品质因子Q能够定量表征地层吸收对地震信号的衰减效应,对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和油气检测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现有Q因子估算方法抗噪性弱、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一致性准则的Q因子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粘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将不同时间接收的地震信号反向传播到某一位置,基于反向传播之后频谱特征的一致性对Q因子进行反演。不同于谱比法和质心频移法,该方法不是基于对数谱斜率和质心频移等地震频谱的某个特定属性,而是基于地震频谱在整体特征上的一致性对Q因子进行反演和估算,其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抗噪性更好。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Q模型,其补偿结果较好地恢复了高分辨率地震数据的反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品质因子 层析反演 吸收补偿 高分辨率 q因子反演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Inversion of source parameters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in Beijing region
5
作者 兰从欣 刘杰 +2 位作者 郑斯华 马士振 李菊珍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5年第5期38-49,132,共13页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structural features, Beijing and the adjacent area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regions of plain in the east and mountain in the west. Among the stations covered by the telemetered digital se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structural features, Beijing and the adjacent area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regions of plain in the east and mountain in the west. Among the stations covered by the telemetered digital seismic station network of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the stations in the plain area are all borehole ones and the stations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region are all located on the surface bedrock. In the paper, 511 wave- form data recorded by the network from Oct. 2001 to Oct. 2004 are used in the researches for the entire Beijing regio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region and the eastern plain area, respectively. The Q values are calculated for each area by Atkinson′s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ed data. The reliability of the Q valu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in the Q values are also discussed. Then, the source parameters and site response are inverted by the Moya′s method, in which two models are used. The first model uses the Q values, earthquakes and stations in the sub-areas and the second model uses the Q values, earthquakes and stations in the entire Beijing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 parameters and site responses obtained by two model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source 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ese methods are not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station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 parameters site response quality factor q value seismic station network
下载PDF
Earthquake-Generating Struc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1992 Sichuan Lima Earthquake Sequence
6
作者 Zhao Zhu and Chen NongSeismological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41,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96年第3期63-74,共12页
In this paper,a test or alternative scheme for studying large earthquake sequences through the study of small earthquake sequences is suggested,and a small earthquake sequence,the Lima earthquake sequence for which an... In this paper,a test or alternative scheme for studying large earthquake sequences through the study of small earthquake sequences is suggested,and a small earthquake sequence,the Lima earthquake sequence for which analogue records have been turned into digital data,is used here.In order to provide the deep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ructure for generating earthquakes,the P-wave and S-wave layered velocity models in this area are obtained by using mine explosion and earthquake observed records; then,the hypocenter locations and focal depths of the Lima earthquake sequence are determined adopting the velocity models given above and using a location method with numerical properties for a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network(Zhao et al.,1994)and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ocal depth from data of a local seismographic network(Zhao,1992); finally,based on this,the variation of quality factor Q of the crustal medium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equence is estimated.Th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sequence FOCAL location FOCAL DEPTH quality factor q
下载PDF
基于LR-GST变换的稳定层间Q值提取方法
7
作者 宋志华 安智谛 +2 位作者 王玉伟 凌勋 文晓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9-485,共7页
为了解决常规谱比法不稳定及等效Q值储层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基于Lucy-Richardson算法的广义S变换(LR-GST)的基础上,改进了谱比法计算Q值的公式,同时构建反演目标函数将等效Q值转换为层间Q值。结果表明:Q值求取精度与噪声比率、求取方... 为了解决常规谱比法不稳定及等效Q值储层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基于Lucy-Richardson算法的广义S变换(LR-GST)的基础上,改进了谱比法计算Q值的公式,同时构建反演目标函数将等效Q值转换为层间Q值。结果表明:Q值求取精度与噪声比率、求取方法等因素有关,含噪比率不同每种方法的准确性也差异较大。通过合成数据及实际应用表明,本文方法的分辨率及聚集性更高,方法的稳定性更好,得到的Q值在含油气区域异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 Lucy-Richardson算法广义S变换 谱比法 q值估计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solenoid-type microinductor with different magnetic core schemes by MEMS technique
8
作者 高孝裕 Zhou Yong Chen Ji' an Lei Chong Zhao Xiaolin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6年第3期260-262,共3页
关键词 MEMS 微机电系统 感应系数 质量指标 微电感器 磁芯
下载PDF
地震波品质因子Q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7
9
作者 郝召兵 秦静欣 伍向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5-381,共7页
研究地震波的衰减可以了解岩石的微构造及变化,以及岩石在地下所遇到的环境条件.衰减主要由岩石的微观性质一诸如岩石内部裂纹的密度、分布、构造以及所含流体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所以测量地震波的衰减对于了解岩石的物理状态非常重要.本... 研究地震波的衰减可以了解岩石的微构造及变化,以及岩石在地下所遇到的环境条件.衰减主要由岩石的微观性质一诸如岩石内部裂纹的密度、分布、构造以及所含流体的相互作用决定的,所以测量地震波的衰减对于了解岩石的物理状态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岩石物理方面阐述了各种衰减机制、品质因子Q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说明了Q作为各种参量(频率、孔隙度、流体含量等)的函数是很有意义的观测量,对Q的测量在实际探测油气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 品质因子 衰减机制 趋肤深度
下载PDF
井间地震速度和Q值联合层析成像及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严又生 宜明理 +1 位作者 魏新 万文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7,共9页
井间地震速度层析成像可用来解决油田井间储、盖层横向的连通性、纵向的接触关系等问题 ;井间地震的 Q值层析成像能反映井间介质对弹性波的吸收情况 ,可用于估算有关储层参数。通过利用井间地震初至波的旅行时及其频率特性进行地层地震... 井间地震速度层析成像可用来解决油田井间储、盖层横向的连通性、纵向的接触关系等问题 ;井间地震的 Q值层析成像能反映井间介质对弹性波的吸收情况 ,可用于估算有关储层参数。通过利用井间地震初至波的旅行时及其频率特性进行地层地震速度和岩石 Q值的联合层析成像 ,就可以综合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对井间储层进行更精确的描述。  对于求解井间地震介质分布的定解问题 ,基于地震射线成像算法中的正问题对地震波慢度沿射线的积分表现为时间场 ,衰减因子沿射线的积分反映介质的吸收情况 ,两者均可用结构类似的Radon变换表征。因此 ,在反问题处理中手段基本相同 ,便于联合层析成像的实现。而井间采集的地震波初至数据反映了透射波频率随地层岩性及储层变化的情况 ,由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层析成像 地震波 地震速度 储层参数 初至波 慢度 类似 积分 连通性
下载PDF
质心频率线性拟合法估算品质因子Q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君君 王志章 +1 位作者 张枝焕 姜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4-259,3,共6页
质心频移法是常用的Q值估算方法。本文基于该方法的变式得到质心频率与传播时间的线性衰减关系。根据该线性衰减式,通过拟合质心频率—传播时间的斜率估算Q值。模型测试表明,在传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线性式对不同震源谱的适用性较好;当... 质心频移法是常用的Q值估算方法。本文基于该方法的变式得到质心频率与传播时间的线性衰减关系。根据该线性衰减式,通过拟合质心频率—传播时间的斜率估算Q值。模型测试表明,在传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线性式对不同震源谱的适用性较好;当激发条件不一致时,线性拟合具有相对较好的鲁棒性。实际资料测试表明,线性拟合法在近地表Q值估算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频率 线性拟合 品质因子q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广义S变换求取地层品质因子Q值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付勋勋 徐峰 +2 位作者 秦启荣 李培 邵晓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7-461,357-358+518,共5页
地层的品质因子Q值对衡量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以及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求取品质因子最实用的方法是频谱比法,但传统的频谱比法面临时窗选取等问题。本文利用改进的广义S变换时频特性及与傅里叶谱相联... 地层的品质因子Q值对衡量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以及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求取品质因子最实用的方法是频谱比法,但传统的频谱比法面临时窗选取等问题。本文利用改进的广义S变换时频特性及与傅里叶谱相联系的特性,提取地层上、下界面对应的瞬时频谱,并通过拟合振幅比与频率的关系得到地层的品质因子Q值。数值模拟及实际资料处理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q 改进的广义S变换 频谱比法
下载PDF
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 被引量:32
13
作者 于承业 周志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164+171-172,共4页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但表层Q值的求取一直是研究难点。利用表层模型反演及面波衰减的Q模型可反演出近地表Q值,但求取的表层Q值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 品质因子Q本身反映了地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但表层Q值的求取一直是研究难点。利用表层模型反演及面波衰减的Q模型可反演出近地表Q值,但求取的表层Q值精度不够,不能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井微测井资料估算近地表Q值的方法,通过建立求解地面和井下检波器的峰值频率变化方程组,获得了近地表Q值的解析解。利用大庆油田实际资料对文中方法进行验算的结果表明,算法稳定,计算的表层Q值合理,用反Q滤波可以在时间、频率和空间三个域内有效地消除近地表影响,尤其是对地震信号相位的影响,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井微测井 品质因子q 估算 峰值频率 q滤波 地震分辩率
下载PDF
地震资料Q值估算与反Q滤波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4
作者 严红勇 刘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615,共10页
反Q滤波是地震资料处理中提高成像分辨率的重要方法.设计和应用反Q滤波时,建立一个既简便又符合地下介质实际情况的Q数学模型和较准确地估算地下品质因子Q值是关键.前人对Q值估算和反Q滤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简述了常用Q数学模... 反Q滤波是地震资料处理中提高成像分辨率的重要方法.设计和应用反Q滤波时,建立一个既简便又符合地下介质实际情况的Q数学模型和较准确地估算地下品质因子Q值是关键.前人对Q值估算和反Q滤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简述了常用Q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重点概括了各类Q值估算方法,分类介绍了各种反Q滤波补偿方法,预测了Q值估算和反Q滤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数学模型 q q滤波
下载PDF
沙漠区近地表和中深层一体化Q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立 王晓涛 +3 位作者 谭佳 肖艳玲 陈勇 张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均被沙漠覆盖,沙漠区地震勘探采集的地震反射波中高频能量大部分被表层沙丘吸收。为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提出了一种近地表和中深层叠前一体化Q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基于地震波振幅、主频和表层地震波传播时间等属性,经简化... 准噶尔盆地腹部均被沙漠覆盖,沙漠区地震勘探采集的地震反射波中高频能量大部分被表层沙丘吸收。为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提出了一种近地表和中深层叠前一体化Q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基于地震波振幅、主频和表层地震波传播时间等属性,经简化的谱比公式计算炮检点近地表相对Q场;然后通过近地表炮检点地层品质因子修正中深层平均Q模型,建立含近地表变化的叠前平均Q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一步法叠前Q补偿。应用此模型处理的沙漠区地震资料分辨率,比应用常规中深层Q补偿方法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高,合成记录标定结果和叠前反演结果也优于常规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高频衰减 分辨率 地层品质因子 近地表q模型 中深层q模型 一步法q补偿
下载PDF
基于井地一体化测量的近地表品质因子Q值估算与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翟桐立 马雄 +4 位作者 彭雪梅 王文进 国春香 蔡爱兵 刘次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5-690,共6页
疏松的近地表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是导致地震记录分辨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准确求取近地表地层Q值可为地震波能量和频率的补偿处理提供确切参数。针对常规微测井近地表Q值估计时面临的激发与接收耦合的一致性、虚反射以及近场问题等... 疏松的近地表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是导致地震记录分辨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准确求取近地表地层Q值可为地震波能量和频率的补偿处理提供确切参数。针对常规微测井近地表Q值估计时面临的激发与接收耦合的一致性、虚反射以及近场问题等,提出了一种深井激发、浅井和地面短排列联合接收的井地一体化测量的近地表Q值估算方法。该方法避免了低速层底部界面虚反射对子波的干涉,最大限度保证激发和接收的耦合一致性。大港探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深井激发、浅井和地面短排列联合接收的井地一体化测量方法能获得稳定可靠的近地表低、降速层品质因子Q值,为近地表吸收衰减补偿处理奠定了基础。经补偿处理后的叠加剖面不仅拓宽了目的层频带,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地震数据分辨薄互储层和特殊岩性边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一体化 近地表 品质因子 谱比法 微测井 q补偿
下载PDF
对数谱根式法Q值反演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思远 谭佳 +3 位作者 高明 袁殿 杨金浩 张浩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166,共6页
品质因子Q值是表征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不仅反映介质的内部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油气识别的重要指示因子,因此准确估算Q值对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一般地,频率域提取Q值的方法较稳定,常用的有谱比法和质心频移... 品质因子Q值是表征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特性的一个重要参量,不仅反映介质的内部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油气识别的重要指示因子,因此准确估算Q值对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一般地,频率域提取Q值的方法较稳定,常用的有谱比法和质心频移法。谱比法具有较高的理论精度,但受信噪比影响较大,稳定性低;质心频移法的抗噪性较好,但存在理论近似,误差分析较困难。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根据子波振幅对数谱上的衰减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谱统计量组合的Q值反演法——统计属性组合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频率的积分提出了积分方程根式法。模型资料试算表明,统计属性组合法的理论计算精度较高,规避了质心法对震源谱的假设;积分方程根式法融合了谱比法和质心法的优点,其精度和抗噪性均比后二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q 属性组合 根式法 抗噪性
下载PDF
基于调Q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特征量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楠 杨昭春 +1 位作者 孙乐君 魏荣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61-64,74,共5页
与传统的基于频域划分信号分解方法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品质因数的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利用调Q小波变换自适应生成品质因数不同的小波函数作为信号分解的基函数,利用Mallat塔式算法将复合信号分解为具有持续振荡特性的高共振分量和具... 与传统的基于频域划分信号分解方法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品质因数的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利用调Q小波变换自适应生成品质因数不同的小波函数作为信号分解的基函数,利用Mallat塔式算法将复合信号分解为具有持续振荡特性的高共振分量和具有瞬态冲击特性的低共振分量,并将其用于心电信号的特征量提取。相比于小波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及干扰,分离频谱混叠且振荡形式不同的信号。通过数值仿真和实例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q小波变换 品质因数
下载PDF
基于QCI优先级的分组调度算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丹 崔维嘉 季仲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143,共3页
长期演进(LTE)系统对用户同时获得的多种业务配置了服务质量(QoS)等级标识(QCI)优先级参数,从而优化了移动通信系统QoS评价体系。为此,结合M-LWDF算法,提出一种基于QCI优先级的分组调度算法。将QCI参数引入资源分配和分组调度判决机制,... 长期演进(LTE)系统对用户同时获得的多种业务配置了服务质量(QoS)等级标识(QCI)优先级参数,从而优化了移动通信系统QoS评价体系。为此,结合M-LWDF算法,提出一种基于QCI优先级的分组调度算法。将QCI参数引入资源分配和分组调度判决机制,在用户与申请的多项业务间建立优先级关联性,实现多用户之间、单用户的多类型业务之间的联合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降低平均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演进 分组调度 服务质量 q因子 qos等级标识
下载PDF
高压快速调Q开关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鹏泉 叶志生 撒昱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1,63,共3页
介绍一种高压快速调Q开关电源,设计了以功率MOS管驱动高压电子管为主电路的快速开关,并设计了电源的接口电路、MOS管驱动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及高压源稳压电路。实验证明,该电源性能优良且工作稳定。该电源用于YAG激光器的电光调Q时,加... 介绍一种高压快速调Q开关电源,设计了以功率MOS管驱动高压电子管为主电路的快速开关,并设计了电源的接口电路、MOS管驱动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及高压源稳压电路。实验证明,该电源性能优良且工作稳定。该电源用于YAG激光器的电光调Q时,加在电光晶体KD*P两端的4.1kV高压退压前沿为10ns,在重复频率为3kHz的工作状态下有稳定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电子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 q开关电源 品质因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