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快速恢复脊柱稳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郑雪静 梅伟 +3 位作者 朱彦谕 包肖肖 张振辉 王庆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65-2870,共6页
背景:Ⅲ期Kümmell病的特点是椎体压缩程度高且伴有后壁缺损,患者多为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一些手术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 背景:Ⅲ期Kümmell病的特点是椎体压缩程度高且伴有后壁缺损,患者多为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且合并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人,临床上一些手术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Ⅲ期Kümmell病患者行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功能分级来评价手术效果;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CT扫描评估植骨椎体的骨性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26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62-81岁,平均(69.7±4.8)岁;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5.1±8.9)个月;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3.5 min(100-165 min)、285.3 mL(210-350 mL);②与术前相比,患者在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③术后1周平均矫正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分别为(9.0±0.7)mm和(16.2±1.0)°,随访期内矫正的高度和角度分别丢失(5.1±0.3)mm和(8.0±0.4)°;④14例(54%)术前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恢复至为E级,CT扫描可见所有患者植骨椎体均实现良好的骨性愈合;⑤共7例(27%)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患者围术期发生坠积性肺炎,2例患者因浅表伤口组织液化延迟愈合,3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内固定邻近节段椎体骨折;⑥提示伤椎置钉结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够快速恢复脊柱稳定,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且相对微创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Kümmell病 伤椎置钉 经椎弓根打压植骨 骨折愈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
2
作者 邓智斌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0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远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0月—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免疫功能、术后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卧床、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椎体后凸Cobb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不仅可提升手术效果,而且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更利于远期脊柱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急性脊柱创伤 围术期指标 手术效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戴栋栋 张波 +2 位作者 汤卜赫 纪岳 吴苏东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68-672,677,共6页
目的分析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接受经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 目的分析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接受经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Cobb角度增加情况分为Cobb角增加组、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术后随访17~36个月,失访5例。73例术后Cobb角度增加值≤3°(记为对照组)、32例≥4°(记为Cobb角增加组);两组在年龄和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椎体Cobb角及Cobb角增加值、术前椎体压缩率、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椎间隙高度改变、伤椎椎体复位程度、术后功能锻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椎体Cobb角大、术前椎体压缩率>50%、术后功能锻炼不合理为术后Cobb角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伤椎椎体复位程度高是保护因素(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Log(P)=1.205×术前椎体Cobb角+1.859×术前椎体压缩率-0.064×伤椎椎体复位程度+3.765×术后功能锻炼不合理-72.909;术前椎体Cobb角、伤椎椎体复位程度预测Cobb角增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14。该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9,P=0.356),有较好的符合程度。结论术前椎体Cobb角、术前椎体压缩率、术后功能锻炼,为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术后Cobb角增加的风险因素,伤椎椎体复位程度高是保护因素,可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tse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COBB角
下载PDF
经皮单平面与万向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刘清磊 于鑫 +4 位作者 胡志勇 杨燕兵 王文娟 任玉猛 季晓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67-170,174,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单平面与万向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归纳为两组:A组23例,采用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B组42例,采用经皮... 目的比较经皮单平面与万向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归纳为两组:A组23例,采用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B组42例,采用经皮万向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矫正程度及术后钉尾-钉体角度值(tail-shank angle,TSA)变化。结果65例患者随访12~19个月。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与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恢复(P<0.05),且A组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矫正效果均显著优于B组(P<0.05);与术后1周相比,B组末次随访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矫正度均有所丢失(P<0.05)。术后TSA角方面,A组术后1周、3和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三个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相当,但是对于椎体高度、Cobb角的恢复、维持方面,单平面螺钉优于万向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单平面螺钉 经皮万向螺钉 伤椎置钉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5
作者 旦增欧珠 格桑 +5 位作者 普布顿珠 扎西平措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86-86,共1页
2019年8月~2021年5月,西藏自治区定日县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9~54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 2019年8月~2021年5月,西藏自治区定日县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9~54岁。损伤节段: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9例伤椎双侧椎弓根均完整;3例伤椎单侧椎弓根受累。伤后至手术时间3~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椎弓根螺钉 伤椎置钉 胸腰椎爆裂骨折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对骨折患者骨代谢及创伤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姜春晓 占红建 李建辉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6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入路的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创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6)和B组(n=36)。A... 目的探究两种入路的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标志物与创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6)和B组(n=36)。A组给予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B组给予棘突旁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AVHR)、疼痛程度、伤椎功能、骨代谢指标及创伤因子水平。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5b(TRACPsb)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AVHR、骨钙素(OC)、骨保护素(OPG)、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A组AVHR、OC、OPG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LDH、Myo、CK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与棘突旁入路比较,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征,并有益于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伤椎功能及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棘突旁入路 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骨代谢 创伤因子
下载PDF
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许勇 官众 +2 位作者 李永霞 陈锋 任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3-1828,共6页
背景: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容易出现椎体骨小梁不能完全恢复,影响脊柱矢状位力学稳定。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抗屈力、抗扭转力明显增加,增加了椎体在屈曲、后伸、旋转等各种活动的承载负荷,可更好地维持伤椎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背景: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容易出现椎体骨小梁不能完全恢复,影响脊柱矢状位力学稳定。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抗屈力、抗扭转力明显增加,增加了椎体在屈曲、后伸、旋转等各种活动的承载负荷,可更好地维持伤椎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目的:对比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胸腰段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案分为跨伤椎组、经伤椎组。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皮下血肿发生情况,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随访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角。结果与结论:①经伤椎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组、术中出血量大于跨伤椎组,但术后卧床时间比跨伤椎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前及术后2周随访:2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6,12个月随访:经伤椎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跨伤椎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跨伤椎组,后凸Cobb角小于跨伤椎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跨伤椎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30%)高于经伤椎组(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⑤提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椎体的生理高度及曲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置钉 内固定 伤椎高度 后凸Cobb角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 被引量:16
8
作者 杜增峰 朱强 +3 位作者 马晓磊 贺耀耀 马志远 薛春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20-2423,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1周、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Cobb’s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低于手术后1周、Cobb’s角显著高于手术前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半年、手术后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B组、Cobb’s角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时,两组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进行伤椎置钉能够减少椎体高度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改善远期脊髓神经功能且不增加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 伤椎置钉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两种入路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文波 范建平 +1 位作者 张瑞红 王献章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传统入路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19例)和Wiltse入路组(采用Wiltse入路,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VA...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传统入路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19例)和Wiltse入路组(采用Wiltse入路,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7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Wiltse入路组均明显短(少)于传统入路组(P <0.05)。VAS评分:术后3 d两组均明显低于术前(P <0.05),且Wiltse入路组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P <0.05)。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术后各时间点两组均明显优于术前(P <0.05),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传统后正中入路和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Wiltse入路经伤椎置钉固定可减少椎旁肌剥离,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直视下置钉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 Wiltse入路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松杰 吴晓滨 +1 位作者 张清旭 邱雪立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研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 目的:研究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经胸腰椎后侧正中切口入路,观察组30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1周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伤椎楔变指数(IVW)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0、6.030、8.659、6.053、6.713、8.326、6.008、2.741、12.553,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经伤椎“前凸”置钉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星罡 郭宗信 +3 位作者 王玉武 董红华 陈维东 顾红林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前凸”置钉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跨伤椎4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经伤椎“前凸”置钉不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经伤椎“前凸”置钉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跨伤椎4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经伤椎“前凸”置钉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均P<0.05),但两组患者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而这改善较术后1周时有所丢失,且治疗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矢状面Cobb角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但两组术后1年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伤椎“前凸”置钉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胸腰椎稳定性,有效地维持伤椎复位后的高度,减少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椎“前凸”置钉 不植骨融合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许科峰 黄智慧 姚建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8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SSPI)联合伤椎置钉的疗效及预防术后椎体“空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SSPI)联合伤椎置钉的疗效及预防术后椎体“空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44例)和联合组(4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单纯SSPI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SSPI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椎体“空壳”发生及愈合状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传统组(22.72%),术后椎体“空壳”发生率(20.0%)明显低于传统组(88.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空壳”愈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PI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的优势,可有效维持伤椎高度,预防椎体“空壳”形成,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短节段固定 伤椎置钉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治疗腰椎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涛 田炳方 张胜友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32例)和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28例)。比较两组腰椎前凸角(LL)、腰椎曲度值(LCV)、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腰部疼痛VAS评分...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32例)和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28例)。比较两组腰椎前凸角(LL)、腰椎曲度值(LCV)、伤椎前缘高度比(FVHR)、腰部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的LL、LCV和FVHR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6个月疼痛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发生内固定螺钉松动,观察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经伤椎置钉治疗腰椎骨折可更好地矫正腰椎曲度,改善腰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曲度 腰椎骨折 经伤椎置钉
下载PDF
经皮微创邻椎联合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势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旭垣 许俊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9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邻椎联合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伤椎置钉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接...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邻椎联合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研究伤椎置钉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接受经皮微创邻椎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B组接受经皮微创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围手术期与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ODI评分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B组,椎体前缘高度比丢失、ODI评分均低于B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Cobb角矫正丢失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邻椎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更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丢失、矢状面后凸Cobb角矫正丢失,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伤椎置钉 跨伤椎置钉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艳芹 《甘肃科学学报》 2020年第2期91-94,共4页
为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TLF)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的疗效,选取130例TLF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于手术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 为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TLF)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的疗效,选取130例TLF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5例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并实施针对性护理。于手术前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按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评估患者腰椎状态,比较2组伤椎复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术后14 d、术后28 d)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同时点(术后3个月、6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伤椎复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伤椎单侧固定治疗TLF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伤椎单侧固定 椎弓根钉 伤椎复位
下载PDF
伤椎置钉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宏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0期3200-3203,共4页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伤椎不置钉,观察组伤椎置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s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及脊髓损伤标志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obb’s角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6、IL-8、IL-1β、IL-10、MPO、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P70、S100B、pNF—H、GFAP、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可有效维持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对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伤椎置钉 神经功能 骨折愈合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德智 应永生 +1 位作者 李应斌 罗玉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根内置4枚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时点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压缩度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P<0.05);两组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腰椎活动度均有所提升(P<0.05);手术后,观察组右旋、屈伸活动度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DI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但在改善腰椎活动度、维持远期Cobb角和椎体前缘压缩度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经皮跨伤椎椎弓根置钉 椎体功能 腰椎活动度
下载PDF
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祥铠 郑丰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7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的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分析患...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的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36例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6.94±9.83)岁;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31±5.85)个月;爆裂性骨折Denis分类为A型20椎,B型16椎;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9例,E级26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事件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132.36±37.4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4.44±103.00)mL;平均术后引流量为(254.17±74.27)mL;末次随访,所有Frankel分级C级、D级患者均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伤椎单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单侧置钉 椎体植骨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汤凌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究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 目的:探究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短节段内固定
下载PDF
胸腰椎脊椎骨折采取伤椎置钉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于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9期1-3,共3页
目的:对胸腰椎脊椎骨折分别采取伤椎置钉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的对比效果,旨在寻找最佳的手术操作方案。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8例胸腰椎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合其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单... 目的:对胸腰椎脊椎骨折分别采取伤椎置钉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的对比效果,旨在寻找最佳的手术操作方案。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8例胸腰椎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合其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单独组(n=67)与联合组(n=51),单独组给予跨伤椎治疗,联合组给予伤椎置钉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联合组与单独组相比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相比椎前缘高度较高、后凸Cobb角较小、矢状面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2个月与单独组术后12个月相比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及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脊椎骨折采取伤椎置钉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方式,围术期指标表现更好,术后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等影像学指标恢复更好,促进改善了功能障碍,同时无明显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 围术期指标 影像学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